论幼儿师范音乐教育中的“双重角色”

2015-02-03 22:14张爱梅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幼儿心理教师素养音乐教育

张爱梅

摘要:幼儿师范音乐教育应以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为目标,围绕这个培养目标,在各科音乐教学中加强横向整合,高起点要求,做到融会贯通.并注重学生的“双角色”培养。

关键词:音乐教育  双角色  教师素养  幼儿心理

音乐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中,日益发挥其特殊作用。幼儿师范音乐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为己任,通过音乐各科教学,培养学生准确的基础音乐知识、基本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能,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能够边弹边唱并具有一定的音乐欣赏和创编能力,为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奠定良好的音乐素养。并且从音乐属性上来讲,音乐是即是听觉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活动,因此歌唱者的角色是较为复杂的,“歌唱者只有充分了解自己在艺术活动全过程中的角色地位,才能出色地完成音乐释义工作。”那么,跨出幼师校门的学生,是否只要现般所学知识,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不!作为幼师的音乐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应明确我们的终端服务对象是3-6岁的幼儿,如何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提高能力,发展个性,愉快成长,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声乐艺术是一种精神内涵丰富的舞台表演艺术。在进行声乐的表演过程中,演唱者在表达情感方面不仅需要“第一自我”心灵的完美展现,而且还需要“第二自我”运用理智去控制自己的演唱,这样就赋予了歌唱者双重的角色。在表演中“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那么,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应具备哪些音乐素养呢?首先,她们应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真诚的爱心,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他们不仅是真、善、美的使者,更应是幼儿游戏的组织者和人生的启明星。其次,她们应有一定的组织和创编能力,高瞻远瞩,深刻领会并灵活运用音乐教材,创新性地组织音乐游戏和活动。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幼师生的“双重角色”。

幼儿师范学校属于职业技术学校,但又与其他职业技术学校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教育对象的双重角色,既是现在的学生,又是未来的教师,这就对她们提出了各方位、多角度、高标准要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多注重了学生“生”的角色,而忽略了学生“师”的角色,在对学生音乐修养的总体把握上放低了要求。幼师音乐学科多且专业性强,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编配、和声、欣赏,多采用教师分科教学形式,这样就出现了各科独立性过强、融合性弱的状况。各科教师多是认真钻研本学科,并没有积极主动向别的音乐学科延伸、渗透、融合,学生学起来就不能做到触类旁通。三年学习下来,离幼儿教师的综合音乐素养偏离较远,在工作中势必会走回头路,影响自己的发展,也影响对幼儿地更好培养。这也是学科教育学固有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学科教育学作为分科教学法的拓展与丰富,它已成为适应高师教育改革的一类新兴课程,另一方面,从学木研究的角度, 学科教育学还超出了一门课程的范围而成为一门科学。”

幼师生的职业要求决定了她们应具有一定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音乐教师不能习惯性地视学生为知识的容器,一味苦口婆心地教她们唱歌、弹琴,不引导她们站在职业的高度上,整合这些音乐知识,进行实践和创新,学习起来就会被动、茫然、事倍功半,即便知识学得再多再好,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成为一名具有创新能力的幼儿教师。根据十几年的一线音乐教学,和对毕业生的就业反馈情况研究,我个人认为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探索实践:

一、音乐教师要将所教学科作为德育平台,提升学生的教师素养

教师素养首先包括教师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品质,其次包括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它是一个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我们深知:幼师生的道德情操对祖国下一代的影响是彻底而深远的,儿童的心灵是一张洁白的纸,我们的学生要引导她们描绘出人生的第一笔画,那是人生和爱的图画。培养幼师生高尚的情操是我们幼师音乐教师义不容辞地责任,每位教师都应将自己所教学科作为德育平台,用音乐、用歌声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在视唱、声乐课中,我们让学生体会乐曲旋律美妙的起伏,体会歌词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唱出对歌曲的深刻理解:有热爱祖国、尊老爱幼、和平友善的赞歌,有对真理和正义的不倦追求,有对田园风光的赞美……在双声部视唱和合唱课中,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学会倾听其他声部,调整自己声音,感受和声的魅力。在钢琴课上,引导学生用优美的琴声抒发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在欣赏课上,古今中外的音乐经典更是德育的绝妙窗口,让学生在感受世界名曲的同时,升华了对真、善、美的理解和感悟……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音乐”这个德育平台,在每节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真正用音乐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为学生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奠定良好的品德基础。

二、音乐教师要主动积极地整合音乐学科,做到互为贯通、互相促进

倡导以人为本,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其中关键在于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自然的方式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作为。幼儿师范的一名音乐教师,应以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为宗旨,在自己所教学科中,主动积极整合音乐学科,让学生做到音乐知识融会贯通。如在视唱课中,培养学生良好音准、节奏的同时,时刻提醒学生倾听自己的歌声,感受美、体验美,并用声乐课上科学的发声方法将视唱旋律唱得更动听、更准确、更有气息支撑。二声部视唱中,分析纵向和声结构、横向和声进行,并用声音表现各声部的色彩;在声乐课中,体会节奏型的表现力、音程的色彩,领会伴奏编配的意图和传递出来的音乐语汇,如音乐风格、感情基调、力度和速度,知道不同和声织体对表现乐曲的作用,并在歌唱中表现出来。还要对本首歌曲的音乐体裁、音乐结构、民族和声进行理论的分析、梳理……如果每位教师都做到了主动去融合其他音乐学科知识,学生就会学得更灵活、更贯通、更丰富,为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培养打下结实的基础。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法,采取灵活多变易于接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模仿力,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完美性和整体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化。

三、注重幼师生的“双角色”,培养“学生”的基础上,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塑造“教师”的角色

在各科音乐教学中,教师时刻牢记学生的“双重角色”、“双重身份”,既视她们为孜孜以求的学生,又要看到其肩负着“幼儿教师”的使命,在音乐各学科、各领域中高起点、多角度、高标准要求她们。如在视唱课上,要求学生用亲切的声音、柔和的气息,将每一个音符唱得既准确又好听,对于带词视唱部分,引导学生站在幼儿的角度上去理解幼儿歌曲的歌词,体会意境,表现幼儿生活情趣,用幼儿的眼睛去发现音乐的美,用幼儿的心去歌唱。如《谁会这样》,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表现了动物典型的生活习性。“谁会飞?鸟会飞。鸟儿鸟儿怎样飞?扑扑翅膀飞呀飞。谁会游?鱼会游。鱼儿鱼儿怎样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只有站在幼儿的角度,才能发现歌词的精练和朗朗上口,才会充满好奇、声情并茂地演唱。并让学生根据歌词创编舞蹈,在课上分组、分角色表演,锻炼她们的创编能力。最后让学生根据其他动物的生活习性,再填入两段新的歌词。如“谁会爬?谁会跳?”等,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编能力。在钢琴课上,让学生们讨论并分析歌曲曲式结构、自己尝试分析和弦配置,写出和弦连接。弹奏时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触键方法弹出丰满的声音,并体会如果弹奏方法不正确,声音就会刺耳、干瘪,不仅没有丝毫美感,还会影响幼儿的身心。我们还要在课堂上让同学们互相倾听,提高对音乐的鉴别和审美能力。边弹边唱是幼儿师范学生的重要基本功之一,要求学生弹唱合一,相得益彰,也是幼儿园实施音乐活动的必要手段。我们要从学生的第一节钢琴课就开始这项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从单音、乐句、乐段,到简短的歌曲、复杂的乐曲,让学生养成“弹必唱,唱必美”,坐到钢琴边,我就是“幼儿教师”的心理和行为习惯。总之,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双角色”,在各门音乐课中加强对她们的培养。

另外,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大胆表演;组织学生分组授课,轮流当教师;二课堂和演出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组织能力,都是“双角色”培养的重要环节。

四、引导学生多观察幼儿生活,多收集幼儿园活动的各种素材,培养她们对未来职业的敏锐性

根据国家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的认知要求普遍较低。“如在‘科学领域在‘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这一子目标下,要求3-4岁的幼儿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能按数取物;要求4-5岁的幼儿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5比4多1,2和3合在一起是5;要求5-6岁的幼儿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在“语言”领域中,在‘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这一子目标下,对3-4岁的幼儿要求是‘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要求4-5岁的幼儿‘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在成人提醒下写写画画时姿势正确;对5-6岁幼儿的要求是‘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教育部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曾经对艺术教育提出自己的目标:“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并提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因此教师在授课之余,必须引导学生亲近幼儿,观察幼儿生活,那幼稚的声音,天真的语言,明澈的双眸,激发学生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的热情。引导她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幼儿园活动设计的优秀资料,并研究保存,以便日后参考。这样不仅完善了她们的学业,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职业敏锐性,对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大有裨益。

一言以蔽之,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幼儿师范音乐教育就是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为目的,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个培养目标,不断创新音乐教育。尽其所能为学生的终端就业服务,间接地为幼儿教育服务,这是新世纪职业教育的呼唤。

参考文献:

[1]朱玉.演唱者的双重角色与艺术创造[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0,(01).

[2]陈蓉.浅谈声乐表演中“自我”的双重角色[J].音乐时空,2012,(11).

[3]关伟,李继友.谈学科教育学的双重角色[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1,(06).

[4]郭少英,朱成科.“教师素养"与“教师专业素养”诸概念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0).

[5]吕其玮.国外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启示[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6]苏军.点燃儿童想象“灵气”[N].中国妇女报,2003-01-08.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幼儿心理教师素养音乐教育
幼儿园色彩创设与幼儿心理引导探究
浅谈师生问答细节的教育思考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动画“情结”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中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途径与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