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合唱队培养方式研究

2015-02-03 22:14伍荣发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合唱队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方式

伍荣发

摘要:合唱歌曲大多数以合唱队演唱的方式流传,合唱队是中国合唱歌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歌曲实践发展的基础。为了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合唱歌曲发展,以新型的方式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合唱队是现阶段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合唱队  合唱歌曲  培养方式

一、少数民族地区合唱队培养与教学内容的现状

近几年来,虽然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合唱队逐渐组建成熟,但是合唱队发展受传统培养教学方式的阻碍,一直没有形成少数民族地区自己的特色,大家都认为合唱队是专业性和表演性的团队,一些新的原创歌曲演唱方式也很古板,失去少数民族地方特色,因此合唱队的培养方式需要一些创新型的改革,注入一些新的现代化的元素。

二、合唱队培养方式的研究

我国合唱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过去多数以汉族文化歌曲为主,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民族地区的文化日益突出,带有民族特色的歌曲也广受欢迎,在现代化文化背景下合唱艺术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机。合唱方式也从过去单纯的模仿发展到现阶段具有融入各个地区的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通过调查研究,针对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合唱队的特点提出以下创新型的培养方式。

(一)建立合唱队员的合唱概念

真正的合唱不仅仅是传统的排练歌曲,然后集合一些唱功很好的歌手演唱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每个合唱队员互相配合。首先,合唱员应该学会领略合唱是一种美的和音,深入了解合唱歌曲作品的艺术性,细心聆听每个声部的旋律。此外,合唱队是一个团体,大家不仅要了解自身的音域,也要熟悉队员的音准、节奏,以期在合唱时可以相互补充,使合唱更加饱满。为了培养民族地区合唱员对合唱歌曲的了解,导师可以选择《春雨沙沙》、《寻梅》、《回声》等歌曲,让队员细心感受歌曲的声部旋律,队员间可以互相对唱,感受彼此的音域以及合唱音乐的艺术美感,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培养合唱队员对合唱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队员对自己或其他队员声音的辨别能力。

(二)注重合唱队员科学发声训练和吐字腔调培养

合唱队发声训练以及对歌曲吐字强调练习是合唱教学最基本的内容,一首深情并茂的少数民族合唱曲不仅仅需要浑厚有感情的声音,而且还需要吐字清晰声音准确地将歌曲传达给观众。合唱是一门非常严谨又精深的艺术,要求音色统一、声音协调,队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教学训练。合唱队导师可以通过技能与理论知识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训练来引导合唱队员咬字与吐字准确性,可以选择拗口的合唱曲强化训练,每天清晨集合合唱队员在空旷地方集体练声,也可以举办一些发声的竞技活动,以提高大家训练的积极性。

(三)加强合唱队员心理素质与培养团队精神

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合唱队都有一定的表演基础,但排练的合唱曲最终会要以作品形式展现在舞台上,面对观众,合唱队员应该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不能因胆怯舞台而破坏合唱的整体效果。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导师应该加强学生的舞台经验,给合唱队员提供演出的机会,在每次节目表演后,导师应该给予相应的心理辅导,使合唱队员以正确的心态面对舞台。合唱不是一个人的舞台,是集体艺术活动,需要以集体的声音来表达民族音乐的内容,因此需要全部队员的互相配合,达到音律饱和。在培养合唱队员时,导师可以给合唱队员更多合作空间,如互相纠正表演与歌唱的不足,平时分成小组互相督促练习等。只有加强了合唱队员的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才能强大合唱队,这也是培养一支优秀的合唱队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四)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知识的强化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流音乐成为当今流行的音乐,地方民族音乐逐渐边缘化,少数民族地区的合唱曲也逐渐失去了民族特色。然而,由于地域的局限性以及人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使得当地的观众更加喜欢看到合唱队演唱具有自己家乡风土人情的民族歌曲,因此,为了培养具有强大民族地方特色的合唱队,导师应该加强合唱队员丰富的民族知识和相关的音乐知识。此外,民族地区合唱课程应该编排一些具有民族人文地理风情特色的书籍以及民族音乐文化的期刊,使得合唱队教学培养体系更加完善。

(五)融入创新性的合唱元素

传统的合唱歌曲都是单纯地唱完一首歌,演唱的方式没有很大的起伏,很多歌曲失去原有的韵味。为了让合唱更加具有吸引力,这就要求辅导人员将当地大家熟悉的歌曲进行改编,融入创新性的合唱元素。针对合唱队的特点引进新型的合唱方法,培养歌唱活泼的合唱队员,在原创歌曲中融入强、弱、快、慢、领唱、合唱、问答等合唱方式,让合唱队员以一种新的形式演唱。如导师在辅导合唱岚安民歌《红军哥哥到我家时》可以采用了问答领唱和和声演唱的形式,在辅导泸定歌曲《红樱桃》时就应该改变原速,采用问答,并加速和声。

三、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的合唱队是民族歌曲传播的载体,只有通过优秀的合唱队的演唱,合唱歌曲才能在民间盛行流传。现阶段传统的培养合唱队的方式以及技能已经不适合合唱艺术的发展,为了让合唱队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引进以上的创新型的科学培养方式非常重要。通过新的培养方式才能激发合唱员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新的音乐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田玉斌.合唱艺术与美声唱法——谈合唱的声音训练与运用[J].人民音乐,2007,(07).

[2]黄春玲.探究大学生合唱形体表演的运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04).

[3]何雨婷.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西南师大版)在重庆的适应性研究[J].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2009,(02).

[4]汪健.流行音乐元素在合唱作品中的运用[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9 年.

猜你喜欢
合唱队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方式
洋葱合唱队
对中央歌舞团陕北民歌合唱队兴衰史的文化解读
洋葱合唱队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