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实践路径

2015-02-06 14:39张艳,巩英洲
法制博览 2015年33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实践路径内涵

胡锦涛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实践路径*

*2014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14YB088)阶段性成果。

张艳巩英洲

兰州文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对胡锦涛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及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探寻了实现胡锦涛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路径,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价值;方向;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X2

作者简介:张艳(1982-),女,甘肃天水人,法学硕士,兰州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行政法、思想政治教育;巩英洲(1962-),男,甘肃正宁人,兰州文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环境法。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急剧增加,导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面临日趋强化的生态资源环境约束。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形势,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我国实际出发,将生态问题上升到人类文明的高度,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高度成熟和完全确立。[1]

一、胡锦涛的生态文明思想提出及内涵

2007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战略性任务。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这一目标的提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2012年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和谐与永续发展。[2]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该文件是自党的十八大报告之后,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的专题全面部署的第一个文件。这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高度进一步提升,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党的执政理念。

(一)生态文明理念上,提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胡锦涛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思想,而且继承、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生态思想,且在批判吸收中国的传统生态思想基础上,结合国际社会生态环境建设的背景和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首先提出要改变工业文明以来长期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生态观,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其次,指出大力发展经济社会的同时,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我国生态文明水平。[3]一方面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大自然提供的丰富生态资源造福人类,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处理好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4]

(二)经济发展模式上,提倡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胡锦涛把发展低碳经济、循环作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中之重。

学界通说认为,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背景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原则是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其生产的主要特点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

(三)执政能力建设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政治

生态政治建设也是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发展的共同需求。面对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加剧的态势,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各国执政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心向背,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新历史条件下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实践表明,党和政府必须将生态问题提升到国家政治建设的高度。反思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政治责任,并对政府的政治决策和政治行为进行生态考核,形成中国特色的生态政治发展的新理念,推进适合国情的生态政治建设,将生态建设作为制定、修改法律法规、制定方针政策和实施具体举措的指导思想,这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社会发展构建上,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缓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呈现出的巨大压力,2005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与环境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立足中国国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2005年10月,胡锦涛明确提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的社会发展目标,并明确指出将建设“两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胡锦涛指出,“两型”社会建设的稳步推进,必须要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观,打造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和绿色环保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提倡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加快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价值

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价值

首先,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胡锦涛生态文明思想在充分继承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上,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理论不断与时俱进,胡锦涛结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的生态建设发展之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进程。

其次,丰富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面、综合、深刻、开放,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胡锦涛生态文明思想是在继承和弘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的又一个与时俱进的先进理论和思想,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新论断成果之一,胡锦涛生态文明思想的先进理论与建设方向也进一步充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最后,充实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显而易见,胡锦涛生态文明思想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的切合中国实际的生态文明思想。不难发现,胡锦涛生态文明思想的理念、内涵、方向、举措等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胡锦涛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充实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二)实践价值

胡锦涛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情况,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努力形成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局面。

胡锦涛生态文明思想既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又是对党的执政理念的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在实践中,有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执政水平。同时,胡锦涛生态文明思想有助于促进我国生态文明体系的系统完善。对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破解生态环境瓶颈制约,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三、胡锦涛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的方向和路径

自1973年我国第一次环境会议召开以来,党中央一直致力于探索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贯彻执行胡锦涛生态文明思想,贵在探索切实有效的实践路径:

(一)继续优化自然资源开发格局

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应该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应该相统一,陆海空间开发范围和强度、城市空间规模和发展应该有效控制,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社会格局、城市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二)全面加强资源循环高效使用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当务之急就是要实现各类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一方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活动,向全社会推广循环经济的先进事例,促进生产生活方面的节约循环,建立全覆盖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另一方面,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尤其是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产业,不仅要有节能低碳行动,还要实施能效提升计划和考核。于此同时,优化交通运输方式,促进新能源开发,推广节能与环保的交通运输设备。[5]

(三)加大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为使全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加快污染防治进程,各地区继续落实大气、水污染防治计划,切实改善当地大气环境质量、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加强供水全程监管,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加大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力度。另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规范和控制二氧化碳、氢氟碳化物等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农业、林业、水资源等生态脆弱区适应极端天气的能力。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为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用系统科学的制度引导、规范各类利用、开发资源的行为。首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全面科学地清理与修订现行法律法规中与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内容;其次,加强生态环境监管。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对违法排放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污染或破坏的,可以依法查封扣押排放污染物的设施,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许可、环境信息公开等制度;[6]最后,健全政绩考核制度。各级政府应把生态环境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更加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考核办法、考核标准、责任形式等制度,根据考核结果,对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显著的地区、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参考文献]

[1]李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4):38-40.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2-11-9.

[3]冯慧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4(5):32-33.

[4]张广昭,陈振凯.聚焦十八大: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11-11.

[5]孙洪坤,俞翰沁.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梦的实现[J].学习论坛,2015(6):56-57.

[6]杨巧蓉.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困境与应对[J].山东社会科学,2014(12):165.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思想实践路径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资本论》自然生产力观点的新发展
机理·思维·特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维审视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