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偶复制研究综述

2015-02-07 04:51张新慧赵怀阳李朝旭
心理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雌性雄性吸引力

张新慧 赵怀阳 孟 乐 李朝旭

(曲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曲阜 273165)

择偶复制研究综述

张新慧赵怀阳孟乐李朝旭

(曲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曲阜 273165)

择偶复制是个体在配偶选择过程中受到同性别他人影响的现象,是一种非独立的配偶选择策略。本文介绍了择偶复制的研究范式、实证研究、影响因素,以及择偶复制的最新研究动向,即择偶复制现象的一般化过程。最后进行简要小结,对未来择偶复制现象的研究给出几点建议。

择偶复制;性策略;社会学习

1 择偶复制的概念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研究者提出雌性会被彼此的择偶选择影响[1-3]。但是系统地研究这一现象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当时的研究者[4-6]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创意性的研究,确立了择偶复制的概念,为随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择偶复制(mate choice copying)是一种非独立的配偶选择策略,即雌性择偶过程中的选择会受到其他雌性行为的影响[6,7]。Pruett-Jones[6]研究发现,女性选择某一特定男性作为伴侣的可能性会随着该男性被其它女性选择而升高。一般来说,配偶选择过程中,为了获得潜在伴侣的配偶价值,人们需要充足的信息来判断。如果没有充足的直接信息,间接信息就会发挥作用,从而对择偶决策产生影响。因此可以说,择偶复制就是择偶过程中个体利用间接信息或受到其影响来做出决策所使用的一种策略。

2 择偶复制的研究范式

择偶复制的研究通常没有特别固定的范式,不同的研究者会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材料。通常是首先呈现给被试靶目标人物的照片,同时通过文字信息或者呈现(不呈现)其配偶照片表现其婚恋状况(单身、非单身)。然后让被试在吸引力维度(如吸引力水平、是否对对方有兴趣、是否想要成为男女朋友)上做出评分,评分越高,表明其吸引力越高。最后比较不同婚恋状况下被试的评分差异。如果非单身状态下的评分显著高于单身状态下,则表明存在择偶复制现象,否则则不存在。

也有研究者采取真人互动的方式,靶目标人物戴或者不戴婚戒,让被试与靶目标互动聊天,聊天过程中,确保被试看到手上的婚戒。最后,让被试做出吸引力评价。实验结束后,统计不同婚恋状态下的评分差异。

3 以往证实择偶复制现象存在的实验研究

择偶复制现象,最早发现于动物身上。在Losey等人[8]的研究中系统地提到了择偶复制现象,同时,也正是在这篇文献中给出了择偶复制的标准定义。他们的研究主要讨论了繁殖期鸟类飞至求偶地炫耀的交配行为。雌性鸟类在繁殖期会飞至求偶场地炫耀,它们的许多行为特征都证实了复制现象。

Dugatkin[5]研究了孔雀鱼的择偶复制行为。研究者以孔雀鱼为研究对象,用两片透明玻璃将一个长方形的鱼缸分隔成左、中、右3个独立的空间,然后将两条大小、颜色很接近的雄性孔雀鱼分别放在鱼缸的左右两边内,再将一条雌性孔雀鱼(称之为焦点鱼)放在中间,这样它就可以通过透明的玻璃随时观察到两边的雄性孔雀鱼。将雌性孔雀鱼安放好后,又将另一条雌性孔雀鱼(称为榜样鱼)随机放入左右两端旳一条雄性孔雀鱼的隔间内。过一段时间(通常为10分钟或者30分钟)后,把中间的两块起阻隔作用的透明玻璃拆掉,又拿走后放入的雌性孔雀鱼。观察发现,鱼缸中间的焦点孔雀鱼在榜样孔雀鱼陪伴过的雄性鱼身边逗留的时间明显更长。Dugatkin认为,这是鱼虹中间的雌性孔雀鱼复制了另一条雌性孔雀鱼的择偶行为,这就是择偶复制现象。这算是比较早的专门设计实验研究择偶复制现象的研究。

Dugakin和 Godin[9]采用了另外一种实验范式,即偏好反转任务,这种范式现在已经被广泛地使用。实验依旧采取上述实验所用的鱼缸,先将两只雄性孔雀鱼和一只雌性孔雀鱼(焦点孔雀鱼)放在一起,观察这只焦点孔雀鱼对这两只雄性孔雀鱼的偏好,一旦这只焦点孔雀鱼的偏好确定,就将它限制在鱼缸的中间隔间内。然后,将另外一只雌性孔雀鱼(榜样孔雀鱼)与之前受焦点孔雀鱼冷落的雄性孔雀鱼放在一个隔间内。在焦点孔雀鱼观察一段时间之后,将榜样孔雀鱼拿走,重新将焦点孔雀鱼和两只雄性孔雀鱼放在一起。结果发现,这只雌性孔雀鱼改变了之前的偏好,模仿榜样孔雀鱼的选择,更愿意与之前受它冷落的雄性孔雀鱼呆在一起。

White和Galef进行了以鹌鹑为研究对象的关于择偶复制现象的实验[10]。实验中他们同样采用偏好反转任务,结果发现在雌性鹌鹑身上也发现了择偶复制的行为。

以上列举的实验研究都是让雌性观察雄性与另外一只雌性在一起,都是从视觉的角度研究择偶复制现象。但是通过其他感觉通道也可以产生择偶复制现象,例如有研究发现通过听觉和嗅觉也可以产生上述现象。Freed-Brown和White用雌性燕八哥做实验,发现通过声音也产生了择偶复制现象[11]。实验通过影响雌性燕八哥以改变它们对声音的配偶偏好。实验开始前制造两种声音,一种是仅有雄性燕八哥的歌声,另一种是在雄性燕八哥的歌声后紧接着出现雌性燕八哥(榜样燕八哥)的啁啾声。研究者认为,雌性燕八哥的啁嗽声跟雄性燕八哥的歌声为焦点燕八哥提供了这样一种信息:唱歌的雄性燕八哥是一只高质量的鸟,它能成功地向雌性燕八哥求爱。实验分为学习和测试两个阶段。在学习阶段,把参加实验的雌性燕八哥分成两组。根据以前多次声音研究的结果,将雌性偏好的歌声分为两种,记为A和B。第一组雌性燕八哥听A组歌声(后跟雌性燕八哥啁啾声配对的声音)和B组歌声(仅包含雄性燕八哥的歌声);第二组雌性燕八哥听B组歌声(后跟雌性燕八哥啁啾声的配对的声音)和A组歌声(仅是雄性燕八哥的歌声)。每组燕八哥每天都听这两种音乐,每天听两次,持续了约20天。在测试阶段,先让雌性燕八哥听陌生的雄性的歌声(即不是在学习阶段播放的歌声),再让雌性燕八哥听学习阶段播放的歌声,只是不再在歌声后跟雌性燕八哥的啁啾声了。实验任务是观察这些燕八哥听到歌声后是否会表现出求偶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听到陌生的雄性歌声后,两组雌性燕八哥都没有出现任何的求偶行为;在听到学习阶段的声音时,当听到和雌性啁啾声配对的歌声时,它们明显有更多的求偶行为。这证明了在听觉领域,也存在着择偶复制现象。

Kavaliers等人所做的一项研究证实,在嗅觉中也存在着择偶复制现象[12]。实验采用偏好反转范式,结果显示,雌性幼鼠(2~3个月,无繁殖经历)更偏好与发情期的雌鼠气味混合在一起的雄性老鼠的气味。此外,对这种气味的偏好甚至能改变对注射了寄生线虫的雄鼠气味的本能的厌恶。已被注射寄生线虫的雄鼠气味和发情雌鼠的气味混合在一起与单独呈现健康雄鼠的气味相比,雌性幼鼠显著偏爱前者。这种由化学物质起调节作用的择偶复制现象同样也存在于挪威鼠身上。Galef等人发现,即使雌性挪威鼠没有目击雄性挪威鼠与其它雌性挪威鼠的交配过程,但她们仍然偏爱那些刚刚进行过交配活动的雄性挪威鼠[13]。当这些雌性挪威鼠嗅觉缺失时,这种效应就消失了。

以上列举的研究都是以雌性动物为焦点,研究雌性的择偶复制现象,但是也有研究指出,如果给予适当的条件,雄性也会模仿他人的选择[14-16]。Widemo[16]发现,与雌性尖嘴鱼相比,雄性尖嘴鱼更容易产生择偶复制现象。因为在这一物种中,两性角色调换,雄性是择偶过程中更挑剔的一方。同雌性帆鳍鲈一样,雄性帆鳍鲈也会模仿彼此的选择,鉴于雌性帆鳍鲈的性活动时间窗口较短,这种模仿的现象也可以理解[14,15]。同样,以日本鹌鹑为被试的一项研究也表明,雄性鹌鹑在看到另一雄性鹌鹑和之前冷落的雌性鹌鹑交配完之后,它们明显花更多的时间和这些雌性鹌鹑呆在一起[16]。

到目前为止,研究最多的物种就是孔雀鱼、鹌鹑。在很多其他物种身上也都发现了择偶复制现象,如鹌鹑[10]、老鼠[12]、挪威鼠[13]、尖嘴鱼[16]、黑松鸡[17]、腹白热带鱼[18]等等。

不论是从视觉还是从听觉、嗅觉角度发现存在择偶复制现象的物种,均为一夫多妻或者乱交。在单配偶的物种身上,择偶复制现象就比较少见。Vakirtzis和Roberts[19,20]认为这种在单配偶物种身上复制效应较少被发现是有原因的,它和单配偶物种身上的相关特性有关。他们认为基于以下原因择偶复制现象特别不可能在单配偶物种身上发现:模仿的雌性将会遭遇更高的雌性竞争;模仿的雌性将会遇到孩子父亲对后代的投资减少等等。

但是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人类身上也发现了择偶复制效应。

Eva和Wood在研究中,向38位女性随机呈现10幅男性照片,同时呈现这些男性的婚恋信息:单身或已婚,并且配上关于此人的简短的文字描述[21]。这些女性被试的任务是对男性照片用七点量表进行吸引力评价。实验结果发现,被描述为“已婚”的男性照片的平均吸引力评价分数显著高于被描述为“单身”的男性。研究者认为,尽管实验中只是用到了极简单的信息干预,但是结果显示女性对其他女性的选择信息非常地敏感,这是择偶复制的结果。因为“已婚”传达出的信息是已有其他女性选择了该男士,该男士愿意对这段关系作出长期承诺,他被女性认为是好的。这就造成女性被试对该类男士吸引力评价分数的提高。

Jones 等人在研究中,也是先让女性被试对男性照片进行吸引力评价[22],但是和Eva、Wood[21]实验不同的是,研究者将实验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让被试使用8点量表对8对吸引力相匹配(经前测)的男性照片进行吸引力评价,然后将这些成对的男性照片与另外一些女性照片配对呈现。这些女性的照片是以侧面呈现的,观看着其中一位男性,并且这些呈现的女性照片中,一半为微笑的表情,另一半为自然表情。最后,被试再次对男性照片的吸引力进行评分。结果表明,与第一次吸引力评价分数相比,与微笑女性配对呈现的男性照片,第二次吸引力评价分数显著提高,显著高于与自然表情配对呈现的男性照片。研究者指出,这是择偶复制的结果。表情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对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女性的微笑表情传达出了对该男性的赞许与肯定,被试在这种信息的影响之下,提高了对异性的评价分数。

Hill 和Buss 的研究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被试的择偶意愿[23],他们招募了478名女大学生(异性恋)为被试,按照她们姓的首字母顺序将其分成3组,每组只看一类男性照片,总共有3类:第一类照片中只有男性;第二类是呈现坐在4位女性之间的男性;第三类是呈现坐在4位同性之间的男性。被试的任务是用10点量表对这些男性照片进行评价,主要从5个方面进行评价。例如,照片中男性的吸引力水平、多想与该男性成为性伴侣、多想与该男性建立长期浪漫关系等等。结果显示,被试在第二类条件下对男性照片的吸引力的评价分数显著高于第一类和第三类条件下的分数。Hill 和Buss 认为,第二类条件下,因为有其他女性环绕在其周围,使被试对照片的吸引力评价分数提高,这是择偶复制的结果。

Parker 和Burkley 依然采用要求女性被试评价异性照片的方式进行研究[24],不过与以往的研究不同的是,他们的研究开始考虑被试的婚恋状态,即被试为单身还是非单身。具体说来,他们招募了97名女大学生来参加实验,首先请被试填写关于婚恋偏好的一个调查,之后主试告诉参加者电脑将根据她们的偏好从数据库中为之匹配一位异性。接下来被试将会从电脑上看到一位异性的照片,所有被试看到的都是同一位异性的照片,屏幕上会配有关于此异性的简短的文字介绍。唯一不同的是,文字信息会表明此人是单身还是处于恋爱关系中。最后,请被试使用7点量表对靶目标进行评分。该量表使用的题目包含此人的吸引力水平、在多大程度上对此人表示出兴趣(眼神交流、微笑等)、多大程度上想要和此人进行交流等等。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单身女性才对非单身男性表示出追求的兴趣,也就是择偶复制。研究者认为,非单身男性表明此人占有一定的资源,并且愿意对家庭做出长期承诺。而这对于缺少这种资源的单身女性很具有吸引力,因而单身女性表现出择偶复制现象。

4 择偶复制现象的影响因素

4.1靶目标吸引力

靶目标是指实验被试选择评价的对象,即潜在伴侣。研究发现,靶目标的吸引力会对择偶复制效应产生影响。以孔雀鱼为被试的研究发现,择偶复制效应出现的程度取决于雄性的吸引力水平[25]。当两雄性间的身体颜色差异足够大的时候,雌性更偏爱颜色较深的那个。即使这些雌性观察到另一雄性被榜样孔雀鱼所选择,这种情况依然不会改变。

4.2榜样人物吸引力

Waynforth 研究了人类女性群体对男性吸引力的评价是否会受靶目标人物外貌吸引力程度的影响[26]。实验以112名女性为被试,请她们对46张男性照片在单独呈现和与另外女性(榜样人物)配对呈现的条件下,在10点量表下,分别进行吸引力评分。结果发现,当男性的伴侣(即榜样人物)外表更具魅力的时候,这些女性被试更容易产生择偶复制行为。

Little 等人通过Morph 技术改变男女面部照片的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来提高或者降低榜样人物照片的吸引力水平[27],发现使用长期择偶策略时,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当榜样人物照片具有较高吸引力的时候,被试会对异性的吸引力评价分数更高。

Sigall 和Landy 的研究,虽不是对择偶复制现象的探讨,但却为榜样人物的吸引力水平影响择偶复制现象提供了证据和解释[28]。他们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当男性和高吸引力的女性一起出现时,其他女性会赋予该男性更多的积极特征,就像该高吸引力的女性将自己的魅力“辐射”到了该男性身上一样(radiate beauty)。Sigall和Landy认为,这是因为其他女性对该男性进行评价时,是以这个男性约会的女性的质量为参考标准的。男性约会的女性越具有吸引力,就越能够证明该男性作为伴侣的质量和吸引力。

4.3榜样人物性格

Ch u采用40名女大学生为被试[29]。前测阶段,请被试对16对吸引力水平相近的男性面孔进行评价,看每一对中的哪一位比另一位更有吸引力,水平为多少。接下来请被试观察4位榜样人物,并且熟悉其性格特征,宜人或者不宜人。然后给被试呈现3张照片,中间为榜样人物的侧面照,即榜样人物面对着其中一位靶目标,两侧为男性照片。榜样人物的表情为微笑或中性表情。最后进行后测,方式同前测。将前测、后测中分数的改变作为因变量。结果发现,被表情为微笑并且具有宜人性格榜样人物观看的靶目标吸引力水平显著提高。研究者认为,榜样人物性格和其吸引力水平一样,均会影响择偶复制现象。

4.4择偶策略

人们的择偶策略分为短期策略和长期策略。短期择偶策略是指以建立短期恋情关系为基础,图一时之乐的配偶选择策略,这种关系不会持续很长时间,通常表现为“一夜情”或者婚姻关系里面的外遇、短暂私通等。长期策略是指以建立长期的、持久稳定的婚姻关系为基础的配偶选择策略。

Waynforth研究指出,在不同的择偶策略中择偶复制存在着显著差异[26]。因为不同的择偶策略会导致人们的择偶标准不同。Li指出,男性理想的长期配偶是外表出众,而女性理想的长期配偶是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两性理想的短期配偶则都希望对方拥有出众的外表[30]。Gangestad等人指出,在采用短期策略选择伴侣时,女性并不重视潜在配偶的亲代投资能力,而在寻求长期关系时,因为要涉及到自己和后代的生活,便会考虑对方获取资源以及亲代投资的能力[31]。Buss等人的研究也指出,在寻找短期关系配偶时,女性偏爱面部吸引力高的男性[32]。Bereczkei在研究中指出,在选用长期策略进行配偶选择时,伴侶的潜在亲代投资能力还是很受关注的[33]。因为女性在这两种不同择偶策略下的择偶标准不同,所以导致女性的择偶复制存在差异,而男性这种差异不明显。Waynforth的研究以112名女性为被试,请她们对46张男性照片在单独呈现和与其他女性配对呈现的条件下用10点量表进行吸引力评分[26]。结果发现,实验中倾向于釆用短期策略处理两性关系的女性被试,较少存在择偶复制。短期策略条件下,女性不再以建立婚姻关系、共同养育子女为基础选择伴侣,也就不再关心伴侣的亲代投资能力等资源,只关心外表吸引力。而身体吸引力是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到的,较少受到他人影响,因而短期策略下,择偶复制现象会出现弱化。

4.5年龄和性经验

Waynforth在研究中,要求女性被试报告迄今为止所拥有的性伴侣的数量,并与其择偶复制行为做比较[26]。结果显示,拥有较多性伴侣的女性较少受榜样人物的影响。原因有可能是性经验提高了女性对未来配偶吸引力评价的信心。如上文所述,择偶复制是由于择偶过程中判断潜在配偶价值时信息不足所使用的一种策略,如很难通过外表获得对方的智力水平、精神健康状况、社会地位等信息,较多的性经验可以增加个体的信心,从而减少择偶复制行为。

Dugatkin和Godin[34]在以孔雀鱼为被试的的研究中发现,年幼的雌性孔雀鱼会更较多地复制年长同类的选择,而年长雌性孔雀鱼则较少受到年轻同类的影响,这可以作为年龄影响择偶复制效应的研究证据,也可以理解为年长的孔雀鱼相较于年幼的孔雀鱼拥有更多的性经验,因而能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判断,从而较少地模仿其他同类的择偶行为。这与Waynforth对人类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26]。所以,性经验和择偶复制存在负相关,而年龄因素对择偶复制的影响也是通过性经验而产生影响的。

4.6材料呈现方式

择偶复制研究的实验过程,通常是先向被试呈现潜在配偶(或者其照片)作为评价对象,然后呈现该潜在配偶的婚恋信息,如带着婚戒或者其他异性对该潜在配偶的选择意向(如现在有女朋友还是单身)等。最后,让被试评价该潜在配偶的吸引力。在上述实验范式中,最为困难并最终导致择偶复制现象是否存在的关键是“潜在配偶身份状态(单身还是已婚)”的呈现方式问题。大量研究证明,呈现方式影响择偶复制行为。Uller和Johansson的实验以97名在校的女大学生为实验被试,实验过程中,让女性被试与两名男士进行真实的交流互动,交流过程中,女被试可以问男生5个问题,这5个问题是事先由主试拟定好的,如住址、职业、爱好等等[35]。实验中的两名男生分别扮演某一特定社会角色,并且有着不同的婚恋状况:一名男生手上戴了戒指,表明已订婚或者结婚;另一名男生手上不戴戒指,表明他还是单身(该条件在被试间平衡)。在与被试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两位男生的手都放在明显的位置,以使被试能够清楚地看到他们手上是否戴了戒指。交流结束后,请被试填写问卷并回答一系列问题。如:“你对该男士第一印象怎么样?”“你愿意和该男士共进晚餐吗?”“你愿意和该男士交往吗?”实验结果并没有验证择偶复制效应,即佩戴戒指并不比不戴戒指在吸引力水平上得分更高。Uller等认为,上述研究中之所以没有发现择偶复制效应,是由婚戒作为传达潜在配偶被选择状况的信息所导致。戒指可能并非一个合适的信号传达物,虽然它一方面表明该男性愿意为现在的关系作出长期承诺,有能力获取资源以及已经被选择等。但是,这恰恰也提高了其他女性选择其作为长期配偶步入婚姻的难度。因此,被试可能会知难而退,由此导致择偶复制现象消失。

4.7性别

如前所述,早期研究中,对动物如鱼类、鸟类的研究中发现,绝大多数物种中的雌性才会存在择偶复制现象,而雄性动物却会刻意避免选择那些与其它雄性动物交往过的雌性作为配偶[36]。并且,绝大多数都是在多配偶物种身上发现这种现象,早期的研究者认为只有多配偶的雌性物种才会出现择偶复制,在单配偶身上不太可能发生这种现象[19,20]。但是现在已经有大量研究证明,人类世界存在择偶复制现象。但是关于性别因素,受到较多关注,目前结论尚不统一。在Hill和Buss的研究中,采用大样本被试共计847名被试,结果发现,女性被试存在择偶复制现象[23]。她们对坐在4位女性之间的男性靶目标评价更高,而男性被试身上并不存在这种现象,他们对于那些坐在4位男性之间的女性靶目标评价分数降低。因此,Hill和Buss认为择偶复制效应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不存在择偶复制。Jones等人的研究认为,择偶复制仅存在于女性当中[22]。

但是另外一些研究认为,择偶复制的效应不存在性别差异,男女两性均存在择偶复制现象[27]。Place等人[37]以实验室录制的真人速配活动为实验材料,首先请被试对一系列异性照片(均为速配录像中的异性)短期恋情和长期恋情的意愿方面做评价,然后请他们观看速配活动录像(录像材料真实反映了男女双方对彼此的态度和兴趣)。最后,请被试再次对异性照片做出评价。结果发现,当速配录像中的榜样人物对靶目标表现出交往的兴趣时,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被试均提高了对该靴目标的评价分数,表明男女两性均存在择偶复制。但是,当榜样人物对靶目标没有兴趣时,女性被试对该靴目标产生了更消极的评价,而男性被试受榜样人物负性评价的影响较小。这说明男性存在择偶复制,只是使用了与女性不同的复制策略。

5 择偶复制的一般化

除了择偶复制现象的影响因素问题,另一个吸引研究者目光的问题是择偶复制现象的一般化问题。这是因为,择偶复制有时会对模仿者(做出模仿行为的个体)带来不利的后果,引起巨大的同性竞争。对于单配偶物种尤其人类来说,问题将会更加复杂。首先,如果模仿者做出这种行为,将会承受社会的道德伦理压力。其次,将承受被模仿者的抵抗。此外,如果靶目标对于现在的关系非常满意,不选择模仿者,这就意味着模仿者的努力都白费了。因此择偶复制的一般化将显得尤为必要。这种现象迄今为止已经得到了一些研究者的证实。Little等人[38]在实验中操纵靶目标人物的某一特征——内眼角距离(宽—窄),保持其他面部特征不变,将两类榜样人物(高吸引力—低吸引力)分别与之配对呈现。实验采用前测与后测的方式,用后测的分数减去前测分为因变量。结果发现,当高吸引力的榜样人物与拥有宽眼距的靶目标配对呈现后,被试便对“宽眼距”产生偏好。当富有吸引力的榜样人物与拥有窄眼距的靶目标配对呈现后,被试便对“窄眼距”产生偏好。该研究结果表明,被试个体可以将靶目标人物的特征(内眼角距离)一般化到对某一群体的判定标准当中。关于择偶复制的系列研究表明,社会学习影响人类择偶偏好,择偶复制就是一种社会学习。

6 小结与展望

最近二十多年研究者们对择偶复制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其影响因素以及择偶复制现象的一般化问题上,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很多研究证实了人类身上存在择偶复制现象,并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迄今为止,研究者们也只是研究了这一独特现象的表面,未来的研究应着重解决这一现象为什么发生、怎样发生、什么时候发生这一系列问题。首先,有些人会择偶复制,模仿他人的择偶行为,而有些人就不会,因此可以探索其人格特质,是什么样的特质影响了择偶复制的发生。其次,已有的研究几乎都使用被试在实验室情境下评价靶目标照片的方式,因此生态效度不够高,如果能使用真人交流互动,效度会更高。最后,更为重要的是,择偶复制与西方的进化理论紧密相连,但是各个地方个体的行为又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因此,国内研究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探讨时,不能忽视传统文化对配偶选择的影响。

1Willy R H.Territoriality and n on-random mating in sage grouse Centrocercus urophasianus.Animal Behavior Monographs 1973,6:85-169.

2Lill A.Sexual behavior of the lek-forming whitebearded manakin(Manacus manacus trinatatis Hartert)Zeitschrift für Tierpsychologie 1974,36:1-36.

3Bradbury JW&Gibson R M.Leks and mate choice. In:BatesonP.(ed.),Matecho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109-140.

4Wade M J&Pruett-Jones S G.Female copying increases the variance in male mating succes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1990,87:5749-5753.

5Dugatkin L A.Sexual selection and imitation females copy the mate choice of others.The American Naturalist,1992,139:1384-1389.

6Pruett-JonesS.Independent versusnonindependent matechoice:dofemalescopyeachother?The American Naturalist,1992,140:1000-1009.

7Westneat DF,Waiters A,McCarthy T M,et al. Alternative mechanisms of nonindependent mate choice. Animal Behavior,2000,59(3):467-476.

8Losey G S,Stanton F G,Telecky T M,et al,Zoology 691 Graduate Seminar Class.Copying others,an 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 for mate choice:a model. The American Naturalist,1986,128:653-664.

9Dugatkin L A,Godin J G J.Reversal of female mate choice by copying in the guppy(Poecilia reticulata).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1992,249:179-184.

11Freed-Brown G,White D J.Acoustic mate copying:F emale cowbirds attend to other females'vocalizations to modify their song preferences.Biological Sciences,2009,276(1671):3319-3325.

12Kavaliers M,Choleris E,Agmo A,et al.Inadvertent socialinformationandthe avoidance of parasitized male mice:Arole for oxytocin.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2006,103:4293-4298.

13Galef B G Jr,Lim T C W,Gilbert G S.Evidence of mate choice copying in Norway rats,Rattus norvegicus.Animal Behavior,2008,75:1117-1123.

14Schlupp I,Ryan M J.Male sailfin mollies(Poecilia laripinna)copy the mate choice of other males.Behavioral Ecology,1997,8:104-107.

15Witte K,Ryan M J.Mate choice copying in the sailfin molly,Poecilia latipinna,in the wild.Animal Behavior,2002,63:943-949.

16Widemo M S.Male but not female pipefish copy mate choice.Behavioral Ecology,2006,17:255-259.

17Hōglund J,Alatalo R V,Gibson R M,Lundberg A. Mate-choice copying in black grouse.Animal Behavior,1995,49:1627-1633.

18Goulet D,Goulet T L.Nonindependent mating in a coral reef damselfish:E vidence of mate choice copying in the wild.Behavioral Ecology,2006,17:998-1003.

19Vakirtzis A,Roberts S C.Mate choice copying and matequalitybias:D ifferentprocesses,different species.Behavioral Ecology,2009,20:908-911.

20Vakirtzis A,Roberts S C.Nonindependent mate choice in monogamy.Behavioral Ecology,2010,21:898-901.

21Eva K W,Wood T J.Are all the taken men good?Anindirect examinationof mate-choice copying in humans.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2006,175(12):1573-1574.

22Jones B C,DeBruine L M,Little A C,et al.Social transmission of face preferences among humans.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2006,274:899-903.

23Hill S E,Buss D M.The mere presence of oppositesex others on judgments of sexual and romantic desirability:O pposite effects for men and women.Personality&Social PsychologyBulletin,2008,34(5):635-647.

24Parker J,Burkley M.Who's chasing whom?The impact of gender and relationship status on mate poach-ing.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9.45:1016-1019.

25Dugatkin L A.Interface between culturally based preferences and genetic preferences:F emale mate choice in Poecilia reticulata.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1996,93:2770-2773.

26Waynforth D.Mate c hoice c opying in h umans.Human Nature,2007,18:264-271.

27Little A,Burriss R P,Jones B C,et al.Social influence in human face Preference:Men and women are influenced more for long term than short-term attractiveness decisions.EvolutionandHumanBehavior,2008,29(2):140-146.

28Sigall H,LandyD.Radiating beauty:Effects of having a physically attractive partner on person percep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Social Psychology,1973,28:218-224.

29Chu S.I like who you like,but only if I like you:Female character affects mate-choice copying.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2,52:691-695.

30Li NP.Mate preference necessities inlong-and short-term mating:People prioritize in themselves what their mates prioritize in them.Acta Psychologica Sinica,2007,39(3):528-535.

31Gangestad S,Simpson J.The evolution of human mating:Trade-offs and strategic pluralism.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2000,23:573-587.

32Buss D M,Schmitt D P.Sexual strategies theory: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n human mating.Psychological Review,1993,100(2):204-232.

33Bereczkei T,Voros S,Gal A,et al.Resources,attractiveness family commitment:Reproductive decisions in human mate choice.Ethology.1997,103:681-699.

34Dugatkin L A,Godin J G J.Female mate copying in the guppy(Poecilia reticulata):A ge-dependent effects.Behavioral Ecology,1993,4(4):289-292.

35Uller T,Johansson K.Human mate choice and the wedding ring effect:Are married men more attractive?Human Nature,2003,14:267-276.

36White D J,Galef BGJr.Differences b et ween the sexes in direction and duration of response to seeing a potential sex partner mate with another.Animal Behavior,2000,59:1235-1240.

37Place S S,Todd P M,Penke L,et al.Humans show mate choice after observing real mate choices.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2010,31:320-325.

38Little A C,Jones B C,DeBruine L M,et al.Social learningandhumanmatepreferences:Apotential mechanismfor generating andmaintaining betweenpopulation diversity in attraction.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2011,366(1563):366-375.

10White D J,Galef B G Jr.Affiliative pare stableandpredict matechoices inbothsexes of Japanese quail,Coturnix japonica.Animal Behavior, 1999,58:865-871.

Review on Research of M ate Choice of Copying

Zhang Xinhui,Zhao Huaiyang,M eng Le,Li Zhaoxu
(Psychology Department,Qufu Normal University,Qufu,273165)

Mate choice copying is a strategy in which the mating p

of the individual are affected by the same sex mating preferences of others.It is a type of non-independent of mate choice.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mating choice copying,the empirical research that confirmed mating choice copying,the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trends of this field,namely the generalization process of mate choice copying phenomenon.Finally,the paper comes up with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mate choice copying;sexual strategy;social learning

李朝旭,男,副教授,博士。Email:lizhaoxu@126.com

猜你喜欢
雌性雄性吸引力
连续超促排卵致肾精不足伴生育力低下雌性小鼠模型制备和比较研究
为什么萤火虫会发光
海马是由爸爸的肚里出世
被做了手脚的“结婚礼物”
吸引力1
吸引力2
河南一种雌性蚜蝇首次记述
跟踪导练(三)4
萌物
双酚A对雌性生殖器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