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机关干部代谢综合征发病率调查

2015-02-09 14:00王晓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流行病学患病率中华

王晓伟

· 短篇论著 ·

某部机关干部代谢综合征发病率调查

王晓伟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TG)血症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临床征候群,是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的组合[1]。研究显示[2-5],MS患者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与非MS相比,其罹患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及致残、致死的风险均显著增加,危险因素越多,临床预后不良的风险越大,而且其效应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协同加剧。MS为糖尿病、冠心病的预告指标,并能加速冠心病和其他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和死亡危险[6]。多项研究已证实,MS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增龄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最高患病率年龄在65岁前还是后结果尚不一致[7-11]。部队师级干部年龄约在35~65岁间,了解其MS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对军队干部的预防保健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与方法2010~2014年某部机关体检的师级干部,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见表1。所有人员均在同一家三甲医院同一体检中心体检,工作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清晨抽取空腹(禁食超过10h)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PG)、肝肾功能、血清总胆固醇(TC)、TG、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压测量要求体检人员安静休息10 min,坐位测量右侧肱动脉血压,连续测量2次,每次间隔2 min,取平均值为结果记录,见表1。

1.2 诊断和排除标准采用2013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修订的新版MS为诊断标准[14]:①腹型肥胖(以下简称肥胖):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②高血糖:空腹血糖≥6.1 mmol/L或糖负荷后2 h血糖≥7.8 mmol/L和(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③高血压:血压≥130/85 mmHg及(或)已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者。④空腹TG≥1.70 mmol/L。⑤空腹HDL-C<1.04 mmol/L。以上具备三项或更多项即可诊断。

MS相关指标,如腹围、血压、空腹血糖和血脂等数据不完整的不入选本研究。

1.3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0~2014年MS发生率:总体上各年度之间MS发生率差异显著(χ2=13.40,P<0.01),而2010~2013年之间MS发生率差异不显著(χ2=4.81,P>0.05),采用卡方分割法合并2010-2013年体检数据,与2014年比较,则差异显著(χ2=8.53,P<0.01)。见表2。

3 讨论

机关师级干部年龄均到中年,是家庭和部队建设的中坚和骨干力量,身体状况和机关职业特殊性形成的长期精神紧张、超负荷工作、体育锻炼较少、烟酒摄入过多等不良生活方式造成高血压、高血糖、脂代谢异常、肥胖等发生率高于其他人群,显著增加发生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表1 2010~2014年体检人员一般情况(n,%)

肥胖与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血症关系密切,肥胖致胰岛素抵抗,通过水钠潴留、细胞膜协同转运功能缺陷等影响血压,同时促进高TG以及低HDL-C血症的发生,高脂血症不仅加重高血糖,还引起糖尿病的一系列血管并发症,多种危险组分聚集累积,并形成恶性循环,MS患病率增加[10-13]。目前MS防治的主要目标是预防心血管疾病以及2型糖尿病的发生,对已有心血管疾病者则要预防心血管事件再发。现有的国际及中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防治指南均指出,积极且持久的生活方式改变是达到上述目标的重要措施[14]。本研究MS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自2013年MS发生率开始下降,2014年MS发生率明显下降并有统计学意义,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如减轻体重、饮食控制、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能够降低MS发生率。而长期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善,则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糖耐量异常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受益更大。

表2 2010~2014年MS发生情况(例)

本文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工作方向:本研究虽说明了肥胖、高血压等组分在MS中的重要性,但对MS的相关危险因素展开分析不够,缺乏各组分对MS贡献的定量比较,尤其是MS单个组分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比较;针对MS防治措施的长期效果资料仍显不足,今后对此人群继续追踪观察,则结果会更有说服力。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6:476.

[2] Lakka HM,Laaksonen DE,Lakka TA,et al.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total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in middle-aged men[J]. JAMA,2002,288:2709-16.

[3] 窦相峰,张红叶,孙凯,等. 中国汉族人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密切相关[J].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539-42.

[4] Grundy SM. Metabolic syndrome: connecting and reconciling cardiovascular and diabetes worlds[J]. J Am Coll Cardiol,2006,47: 1093-1100.

[5] Wang C,Hou X,Bao Y,et al.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crease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Chinese--a community based study[J]. Int J Cardiol,2010,139:159-65.

[6] 徐成斌. 代谢综合征(综述)[J].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25: 3-6.

[7] 顾东风,Reynolds K,杨文杰,等. 中国成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181-6.

[8] Son le NT,Kunii D,Hung NT,et al. The metabolic syndrom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in the urban population of Ho Chi Minh City[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5,67:243-50.

[9] 卢伟,刘美霞,李锐,等. 上海15-74岁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特征[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40:262-8.

[10] 胡晓抒,郭志荣,周慧,等. 江苏省35-74岁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751-6.

[11] 赵燚,刘瑛,刘秀英,等. 农村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16种类型的患病情况分析[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803-7.

[12] 邓敏,邓华聪,王行,等. 重庆市35岁及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760-4.

[13] 李金龙,韩平治,齐发梅. 甘肃省5市成年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1015-9.

[1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6:477.

[15] Klein BE,Klein R,Lee KE. Components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diabetes in beaver dam[J]. Diabetes Care,2002,25:1790-1794.

[16] 李岩,赵冬,王薇,等. 中国11省市35-64岁人群应用不同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比较[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83-7.

[17] 费扬帆,王椿,刘关键,等. 不同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运用于四川地区人群的比较分析[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3:547-52.

[18] Xu SY,Ming J,Yang C,et al. Urban, semi-urban and rural difference in the 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Shaanxi province, northwestern China: a population-based survey[J]. BMC Public Health,2014,14:104-10.

[19] 蒋升,杜国利,伊力多斯·阿里什, 等. 新疆汉族30-80岁人群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及三种诊断标准的对比研究[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20:181-4.

[20] 姚坤,刘丽娟,曹务春,等. 蒙古族中血清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C-反应蛋白的关系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13: 232-5.

[21] 段婧,蔡乐,肖义泽,等.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族与汉族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流行现状[J].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79-85.

[22] 郭恒,郭淑霞,张景玉,等. 新疆哈萨克族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747-50.

[23] 苗海军,周晓辉,洪玉,等. 新疆维、汉两民族大于50岁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2:889-92.

[24] 王燕,张建起. 西藏拉萨2090例健康体检居民代谢综合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 2010天津市老年医学学术年会[C]: 2010年.

[25] 李天资,梁烨,潘兴寿,等. 广西百色市不同民族高血压患病率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234-6.

[26] Guize L,Pannier B,Thomas F,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metabolic syndrom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rchiv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2008,101:577-83.

[27] Sattar N,McConnachie A,Shaper AG,et al. Can metabolic syndrome usefully predic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iabetes? Outcome data from two prospective studies[J]. Lancet,2008,371:1927-35.

R589

A

1674-4055(2015)06-0851-02

2015-06-05)

(责任编辑:张灵)

100012 北京,总参陆航部机关门诊部

10.3969/j.issn.1674-4055.2015.06.39

猜你喜欢
流行病学患病率中华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对读者来信的答复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