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心肌炎抢救成功1例

2015-02-09 14:00李雪蛟江明宏温静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房室心电起搏器

李雪蛟,江明宏,温静

· 病例报告 ·

重症心肌炎抢救成功1例

李雪蛟,江明宏,温静

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FM) ,又称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重,可发生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酷似急性心肌梗死表现,起病急骤,病情凶险,预后恶劣,多数来不及诊断或救治就已死亡。临床上以变化多端的心律失常、循环衰竭等为首发症状的FM比较少见,误诊为心肌梗死(心梗)的可能性大;准确及时诊断,合理救治是FM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我们救治的1例FM的经验和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6岁,主因“间断发热3 d,胸闷、心悸伴间断抽搐5 h”,于2015-3-14 20时入院。既往体健,入院前3 d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伴咽部不适,在地方诊所就诊,测体温39℃,予以退热对症治疗(具体诊治不详)。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5 h前突然胸闷、心悸,伴抽搐,持续约30 s自行缓解。急到县医院就诊,胸闷、心悸伴抽搐症状反复发作,急查心梗三项、心肌酶异常,予以“盐酸异丙肾、胺碘酮”等静点治疗(具体诊治不详)。患者为求明确诊治,就诊于我院。既往吸烟史7年,平均20支/日,饮酒史4年,平均白酒3两/日。查体:T:36℃,P:96次/分,R:16 次/分,BP:123/73mmHg(1mmHg=0.133kPa)。双肺叩诊呈清音,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叩诊心界正常,心率96 次/分,律不齐,心音低钝,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Ⅲ、aVF、V1,V2导联呈QS波,V4、V5导联rS波(图1),心肌酶谱测定:肌钙蛋白25.61 ng/ml,肌红蛋白662.1 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166 ng/m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22 U/L,磷酸肌酸激酶2000 U/L,乳酸脱氢酶772 U/L,肌酸激酶同功酶:194 U/L。心电监测示:窦性心律,间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图2)。入院诊断:①病毒性心肌炎 心律失常 间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室性早搏;②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后患者突然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伴抽搐,持续十几秒后意识恢复。心电监测提示间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予以阿托品0.5 mg静推,异丙肾上腺素静点及地塞米松5 mg壶入。根据患者心电图变化,考虑为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心律失常,行临时起搏器置入术,起搏心率70 次/分。并予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营养心肌、抗感染治疗、抗栓、冻干人脑钠肽测定0.075 ug/kg/分,适当利尿、降低心脏负荷及对症治疗于3月16患者N末端脑钠肽由3642 pg/ml 上升为4510 pg/ml,查心脏超声示:舒张末期前后径50 mm,估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48%,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中度),左心功能减低。给予脑钠肽静脉输液泵泵入2 d。N末端脑钠肽降至2868 pg/ml。患者于当日下午血压降至80/50 mmHg,予以多巴胺微量泵泵入5 d,血压维持在110/60 mmHg左右。2015年 3月19日心电监测提示窦性心律,心率维持在80 次/分,将临时起搏器起搏频率调整为50 次/分。21日患者心率维持在70~85 次/分,撤去临时起搏器。27日复查心脏超声示:舒张末期前后径48 mm,估测LVEF 60%,主动脉瓣回声增强。患者共住院16 d,出院前患者血常规、N末端脑钠肽恢复正常,心肌酶显著下降。随访:出院后15 d复查,患者未诉不适,心脏超声示:舒张末期前后径43 mm,估测LVEF 62%,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

图1 入院时心电图

图2 出院时心电图

2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指由嗜心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各种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最为常见。其发病机制主要有病毒直接作用和免疫反应两种。目前认为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早期以病毒直接作用为主,后期以免疫反应为主。本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别很大,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病毒性心肌炎根据病程长短、病情变化及临床特点,分为急性期、恢复期、迁延期、慢性期、后遗症期。其中急性期为新发病阶段,临床表现明显且变化多端,病程多在6个月内。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分为隐匿性、猝死型、心力衰竭型、心律失常型、暴发型、慢性心肌炎、后遗症型。其中FM是由于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间质炎性渗出,心肌纤维水肿、变性、坏死。在发病24 h内病情急剧进展恶化、出现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紊乱、阿斯综合征,若不及时救治急性期病死率可达10%~20%[1,2]。

本病例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即FM,患者3 d前存在感染病史,入院前5h突然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入院后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伴抽搐,持续十几秒后意识恢复。心电监测提示间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等,考虑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本例的体会与经验:①绝对卧床休息可促进炎性病变的心肌尽快修复,防止病情恶化;②氧气吸入,应用营养心肌药物,促进心肌修复;③患者心电图为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间歇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临时起搏器置入术,并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症控制感染、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的发生;④早期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间断应用,临床效果满意,这可能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缓解心肌细胞炎性和水肿,从而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及心肌微循环相关;⑤对电解质的平衡应给予足够重视;⑥对症治疗。

暴发型心肌炎临床上进展快,心电图多变,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救治是FM抢救成功的关键,极具挑战性,暴发性心肌炎一旦能平稳度过急性期,其预后可能比一般急性心肌炎好,具体治疗方案仍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而定。

[1] Shauer A,Gotsman I,Keren A,et al. Acute viral myocarditis: Current concepts in diagn sis and treatment[J]. Isr Med Assoc J,2013,15(3): 180-5.

[2] George CL,Ameduri RK,Reed RC,et al. Long-term use of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as a bridge to recovery in acute fulminant myocarditis[J]. Ann Thorac Surg,2013,95(3):e59-60.

R542.1

A

1674-4055(2015)06-0855-02

2015-05-05)

(责任编辑:孙竹)

071000 保定,解放军252医院心内科

江明宏,E-mail:jiangmh007@sina.cn

10.3969/j.issn.1674-4055.2015.06.41

猜你喜欢
房室心电起搏器
预激双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形成1∶2房室传导1例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致复杂心电图表现1 例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
一度I型房室阻滞偶伴房性早搏未下传1例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卡片式智能心电采集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