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英语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2015-02-09 20:06任诚刚
关键词:生动性多媒体技术课件

任诚刚

(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英语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任诚刚

(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通过笔者在大学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实践,阐释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来辅助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将使英语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得以加强。对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合理的表现方式、以及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提出了要求。要适当采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学习模式,注重学科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来调控教学活动;多媒体的应用要围绕教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从中培养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多媒体技术;英语课堂教学;直观性;生动性

多媒体课件是指基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图、文、声、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表达和传递教学内容,辅助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以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软件。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它可以针对某些知识点,也可以是一个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1]。David Gardner,Lindsay Miller在其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一书中对现代技术在self-access centers(SACs)中的运用,就特别提及电脑及其多媒体:“在电脑辅助下的语言学习(CALL)中,导致电脑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首先,有大量专为语言学习而设计的电脑程序。其次,电脑中的文字处理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提高写作能力上。第三,访问互联网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活动,互联网为语言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笔者译)[2]因此,有着以上功能的电脑在自主学习中心(SACs)极其受到欢迎是可想而知的。如果电脑使用于SAC,至关重要的是,有了教学和技术的支持,可以促进其与创新的快速发展保持同步。David Gardner,Lindsay Miller还指出:“多媒体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电脑辅助下的语言学习(CALL)软件。它提供了如电视质量般的视频、高质量的立体声响效果、语音录音及识别系统以及高质量的图像。……如果学生需要进行最新软件的操作,电脑硬件必须相对频繁地加以更新。……光盘驱动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多媒体属性。因此,在这里也值得特别一提……”(笔者译)[2]由此可见,这样的技术应用于 (SACs)中,专家是给予首肯的。那么,对于在有教师进行操作的课堂上,笔者认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优势更易凸显。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模块阐述在大学英语专业的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英语教学课堂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一、课堂语法教学实例分析

英语专业语法课涉及到句子结构,基本句型的转换与扩大。并列与从属两种手段同时并用的结果,往往产生更加复杂的句子[3]。下面一则练习要求通过从属与并列等手段将数句并为一句:

(1)The story is written in plain language.(2)It consists of three parts.(3)It has an interesting plot.(4)The plot centers round an old aristocratic family.(5)The family lived in 17th-century France.

传统的做法是先分析各句子,找到主句的主谓宾,然后逐句分析,写一句,讲一句。处理的办法有通过变换词性,如使用关联词、非谓语动词等来进行句子的合并[3]。其实,在写一句,讲一句的过程中,其做法费时费力。分析思路会受影响。还有,讲解的连贯性差。有了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先制作好PPT,在课堂讲演中用6个步骤来完成句子的合并。

步骤一:先在屏幕上显示主语“The story”。步骤二:单击鼠标进入动宾结构部分“consists of three parts”。步骤三:单击鼠标进入第三个片语,过去分词短语“written in plain language”作后置定语,放入主语“The story”之后。步骤四:点击鼠标把介词短语“with an interesting plot”放入宾语之后,对其进行修饰。步骤五:将第四句的谓语“centers”写成现在分词,点击鼠标把centering round an old aristocratic family短语放入“interesting plot”之后,作后置定语。步骤六:将第⑤句的谓语“lives”写成非谓语动词形式,点击鼠标把“living in 17th-century France”短语放入前一句的“family”之后,作后置定语。完成以上6个步骤就可得到通顺、流畅、完整的复合句:

The story,written in plain language,consists three partswith an interesting plot centering round an old aristocratic family living in 17th-century France.[4]

由于使用了PPT,每个点击过程的时间操控可随心所欲。老师可让学生先思考每一步将会如何处理,之后显示答案,指出学生犯错原因。在解析过程中,教师可任意停顿来问问题。学生对其句子重组的过程一目了然,用其技术方便、快捷,比起传统的粉笔加黑板优势凸显。

二、课堂翻译教学实例分析

翻译课涉及选词造句。下面是一段英译汉要求用数个四字结构来译,烘托出江流汹涌澎湃的气氛。不妨先让同学在有可能译出四字结构的地方作些尝试。然后,再用Laser Beam Pointer(教师可以离开讲台,走到学生中进行提问等互动活动)依次点击教师事先作好的PPT,将每一个四字词组放到适当的位子。由于可以自控时间,每一点击,“飞出”一个四字词组,紧跟在要译的原文词后,紧接着做出说明,重组整个句子。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加深记忆。

Numerous shoals(浅滩)scattered over the 200 km course(1)give rise to many eddies(漩涡).(2)Pounding on themidstream rocks,(3)the river roars thunderously.

译文:200公里航道上遍布着无数险滩。险滩上 (1)江流汹涌,回旋激荡, (2)水击礁石,(3)浪花飞溅,声如雷鸣[5]。

译文呈现后可以再作解释:这里的 “江流汹涌”和 “浪花飞溅”属于 “增词法”翻译,可起到句子连贯、承上启下的作用。

英语习语的英译汉用PPT来进行教学,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也能激发起极大的兴趣。这里仅举几例不可望文生义的习语翻译[5]。笔者在这里展示以下用Laser Beam Pointer在PPT的辅助下进行的课堂翻译的实况。

(1)be in apple-pie order(先让A学生译,会望文生义得出:“苹果大饼的订单”)之后,笔者把标准答案通过点击Laser Beam Pointer,在相应的位置出现 “井井有条”的译文。这时,学生感到茫然。

(2)Butterwould notmelt in hermouth.(先让B学生译,会望文生义得出:“奶油不会在她嘴里融化。”)之后,笔者点击Laser Beam Pointer,在相应的位置出现 “装得清白无辜,一本正经。”的答案。这时,学生们掀起了 “吁”声。

(3)Oneman′s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先让C学生译,会望文生义得出:“一个人的肉是另一个人的毒药。”)听起来,真可拍。之后,笔者点击Laser Beam Pointer,在相应的位置出现“人不同,爱好有别”的答案。这时,学生们捧腹大笑了起来。

教师在 “茫然”、 “吁声”和 “捧腹大笑”之后,立刻作出点评,说明中英文喻体不同,指代有别,再加上语境的影响,总会有褒贬不一的现象,这些都与两国文化差异有很大关系。因此,同学们决不可望文生义,闹出笑话。

以上,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在 “弹指间”达到的。我们不可以说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法做不到。但老师走下讲台,参与到同学中一起来 “猜猜”,再点击出答案,课堂气氛活跃了许多,加强了生动性。学生从新鲜感中获得了难忘的记忆,避免今后犯同样的翻译错误。

三、课堂文学欣赏教学实例分析

多媒体课件在文学欣赏的课程中,最易展现出它在教学中的魅力和优势。因为图、文、声、像的结合在带给我们文学熏陶的同时,还极易带来别样美的享受。以学习莎士比亚十四行诗[6]、欣赏其 “意美”和 “音美”为例。我们不妨在教学之前,在互联网上下载一些有关莎士比亚的生平简介,了解十四行诗的诗体、结构、和押韵方式,收集相关图、文、声、像资料制作到PPT里。笔者在上 《高级文学翻译》[7]、《翻译理论与实践》[8]以及 《英汉诗歌鉴赏比较与互译》[9]的公选课时,就是使用了本人制作并参加比赛获过奖的多媒体课件来上,这时同学们不会觉得学翻译难,更不会觉得学诗歌枯燥乏味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时,课堂的气氛会在图、文、声、和影并茂中得以渲染。最后,结合诗歌朗诵的音频,及汉英、英汉的翻译,收到良好的教与学互动的效果。

又如我们学习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写过的诗词《菩萨蛮·大柏地》[10]及其对比诗词的英译来学习、和赏析诗歌翻译时,事先我们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有关红军长征时期的图片、后期制作的声像资料、和影视资料,把它们加工融入到PPT里,形成一个具有非常看点的教学课件。把仅仅是枯燥的文字翻译 “游戏”转换成具图、文、声、和影像的东西,学生们极易接受、喜欢欣赏。这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作用,从乐趣中学到东西。通过多媒体的教学,学生既学习了莎士比亚的诗歌、唐诗、和毛泽东诗词,又学到了诗歌的翻译技巧和文学鉴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更加密切了,学以致用也就在脱离了粉笔加黑板的旧模式中体现出来。

四、结束语

以上阐述了利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的优势。多媒体技术确实能给我们的教与学带来便利。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同时,切不可忘记重视英语的基础教育,即:词汇的累积、语法的正确、时态的呼应、语态的相符、及行文的流畅。因这些方面的基础教育不是仅仅靠PPT在课堂上的展示就能解决的。若学生处于基础差的低层阶段,PPT的方便和快捷并不见得用得上,搞不好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在设计制作上或是在教学操作过程中都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学目的方面,要明确目标、对象,分清主次,要教些什么,学些什么?教学策略要运用得当。第二,PPT制作方面,在创新与实用方面,立意新颖,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能够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有推广价值。内容呈现界面设计要合理,风格统一,有必要的交互;有清晰的文字介绍。多媒体选材下载适当,表现方式合理;语言简洁、生动,文字规范;素材选用恰当,结构合理。第三,PPT操作方面,课件要运行流畅,操作方式简便、快捷,媒体播放可控;新技术运用有效。第四,教学方面,要注重学科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适当采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学习模式。教学行为指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能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优势来调控教学活动;围绕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第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要让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得到充分体现。最后,得到教学反馈要及时,课后进行必要的反思。多媒体课件要适时更新。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及科学发展观去适应新的教学任务、对象和层次[11]。把握住以上要点,切实用好多媒体技术定能使英语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得以加强,使英语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评分标准[Z].2015.

[2]David Gardner,Lindsay Miller.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3:151-152.

[3]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第5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3-19.

[4]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教师用书)[M].第5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228-229.

[5]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159-168.

[6]辜正坤.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精选 [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2005.

[7]胡显耀,李力.高级文学翻译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8]华先发,邵毅.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9]任诚刚.英汉诗歌鉴赏比较与互译(含光盘版)[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3:18-22.99-104.

[10]许渊冲.精选毛泽东诗词与诗意画[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40-41.

[11]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评审指标制定[Z].2012.

Using Multimedia Technique to Enhance the Intuitive and Vitality of ECT

REN Chengga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650201,China)

Through the practice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ECT),the author illustrates that the use ofmultimedia technology tomake a variety ofways of organic combination in the graphics,text,sound,and picture etc.in assisting in teachers′teaching and students′learning,can enhance the intuitive and vitality of ECT.In this paper,the design ofmultimedia courseware,the reasonable expressivemanner,and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iscipline teaching requirements are being put forward.The author believes thatadopting appropriate learningmode to conform to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discipline,and taking advantage in the fun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teaching activities can well be regulated and controlled;Multimedia applications should be on the purpose of teaching,and on promotion of the students′active participation,so as to cultivate their innovation spirit and practice ability.

multimedia technology;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intuitive;vitality

H 319

A

1004-390X(2015)06-0105-03

10.3969/j.issn.1004-390X(s).2015.06.021

2015-09-05

2015-09-29

时间:2015-11-25 9:13

任诚刚(1958—),男,广州人,教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1125.0913.044.html

猜你喜欢
生动性多媒体技术课件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次作文,提升初中作文语言生动性的新路径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使学生作文语言生动起来之我见
插上翱翔的翅膀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PPT课件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高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