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并糖尿病的整体护理研究

2015-02-11 08:00郑兴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4期
关键词:体温整体家属

郑兴华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儿童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小儿肺炎属于儿科高发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1型糖尿病患儿受高血糖影响,感染肺炎的风险高于健康儿童,因而属于小儿肺炎的易感人群。1型糖尿病患儿感染肺炎后,不仅会出现高热和呼吸道症状,也较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因而该类患儿必须及时给予治疗,严格控制胰岛素使用,防止出现酮症酸中毒。该研究在1型糖尿病患儿临床护理工作中,总结了丰富的护理经验,并结合临床实践,编制了一套肺炎并1型糖尿病患儿的整体护理方案。该研究中,选择该院于2013年8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54例小儿肺炎并1型糖尿病患儿作为监测研究对象,对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索,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于2013年8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54例小儿肺炎并1型糖尿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两组患儿1型糖尿病明确,入院时均表现精神萎靡、烦躁、高热和典型的呼吸道症状,肺部可闻明显湿啰音,X线检查可见肺部斑片状阴影,确诊为小儿肺炎,尚未出现酮症酸中毒症状[1]。两组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该研究:对照组患儿家属自愿放弃整体护理干预,支持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家属自愿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男16例,女 11例,年龄 1~12岁,平均年龄(6.87±3.92)岁,糖尿病病程 5~14 个月,平均病程(6.34±5.19)月;观察组,男17例,女10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6.94±3.64)岁,糖尿病病程 5~12 个月,平均病程(6.17±5.09)月。两组患者在糖尿病病史、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立即给予对症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排痰治疗、降体温治疗等,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

对照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措施:监测血糖、口腔护理、用药护理等,不作详述。观察组患儿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所述。

1.2.1 发热护理 患儿发热期间,要注意体温检测,避免发生高热现象。应根据患儿体温升高情况,及时增加体温测量频率,建议每0.5~1 h检测1次,患儿24 h内不再发热后,可改为1次/d体温测量,同时做好每次测量的体温记录[3]。患儿体温≥38.5℃时,要立即给予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以药物降温为主,物理降温为辅,物理降温要温和,不可使患儿体温猛然下降,同时注意观察患儿是否发生惊厥等现象。患儿出汗较多时,及时补液,并跟换干净衣物。患儿发烧期间,应告知家属适当限制患儿活动量,不可进行体院锻炼,以头高较低体位静卧为主,避免运动加重呼吸道症状[2]。

1.2.2 血糖监测 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每日定时进行血糖监测,可根据患儿的情况,确定检测间隔,三餐前后也要进行血糖检测,发现患儿血糖异常升高,立即给予胰岛素治疗。同时,定时监测患儿血pH值,防止酮症酸中毒发生。

1.2.3 呼吸道干预 糖尿病患儿较一般肺炎患儿,需要强化呼吸道护理,每日增加排痰护理1~2次。同时,告知患儿家属,增加患儿饮水量,以降低痰液粘稠度。应教授患儿家属帮助患儿排痰的方式,可利用叩背方式协助患儿排痰。若患儿排痰困难,应给予雾化吸入治疗,然后利用吸痰器吸净痰液,注意吸痰过程,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引发激发感染。出现缺氧状况患儿,应及时进行吸氧治疗,缓解其缺氧症状。应采用鼻导管和面罩雾化给氧给氧,氧流量分别为:0.5~1/L、2.0~4.0/L,给氧期间观察患儿呼吸状态。

1.2.4 心理护理 1型糖尿病患儿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控制血糖,患儿往往对长期治疗产生了恐惧、厌烦的情绪,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创伤,所以患儿对再次入院治疗较为恐惧。作为护理人员要首先对家属进行心理干预,调整家属的情绪状态,使家属乐观的面对治疗,并给予患儿正面的鼓励和关爱。

1.2.5 预防感染护理 护理人员应做好各项感染的预防干预措施。首先,应为患儿准备消毒后的柔软、干燥被褥、枕套;其次,提醒家属每日为患儿擦洗身体,更换干净、干燥的衣物,务必保证皮肤清洁;再次,做好每日口腔护理,4次/d用生理盐水为患儿擦拭口唇、口腔;最后,每日进行会阴护理,防止出现泌尿系统感染。

1.2.6 日常护理 糖尿病患儿饮食禁忌较多,肺炎治疗期间更要清淡饮食,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血糖情况、肺炎情况、近日饮食状况等,为患儿编制饮食计划,规定饮食时间、食量等,便于家属准备饮食。同时,鼓励患儿治愈后,每日进行有氧体育锻炼。

1.3 调查方法

该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理行为、护理效果、护理质量、护理态度、护理技术等内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证明护理满意度越好。护理人员共发放54份问卷,同时教授患儿家属填写方法,收回有效问卷54份,然后由护士长进行统计分析。

1.4 评价标准

1.4.1 疗效评价 两组患儿疗效评价标准:治愈,治疗6 d后,体温完全正常,咳嗽、胸闷、呼吸困难、肺部鸣音等呼吸道症状消失,X线检查斑片状阴影完全消失;显效:治疗6 d后,体温降到正常标准,呼吸道症状明显减轻,听诊闻及肺部啰音改善明显,X线检查斑片状阴影消失>60.0%;无效:治疗6 d后,呼吸道症状、肺部啰音、X线检查均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样本数—无效例数)/样本数×100.0%。

1.4.2 护理满意度评价 根据两组患儿护理满意评分进行满意度评价,判断标准为:非常满意,为分数90分以上;满意,为 80<分数<90;一般,为 60<分数<80;不满意为分数60分以下,满意度(%)=(样本数-不满意)例数/样本数×100.0% 。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治愈16例,显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30%(26/27);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4.07%(20/2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酮症酸中毒、低血糖反应等并发症,均在该院治疗完全痊愈后出院。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平均(91.26±7.26)分,其中,非常满意11例,满意10例,一般6例,不满意0例,满意度为100.0%(27/27);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平均(74.16±11.97)分,其中,非常满意6例,满意9例,一般5例,不满意6例,满意度为77.78%(21/27);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当前,小儿肺炎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较为复杂,且关于其临床护理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该院结合其临床护理实践,编制了整体护理模式,该研究中应用了整体护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同治疗措施条件下,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患儿肺炎治疗,可提高其治疗效果。同时,患儿家属也较为认同整体护理模式,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模式。

该院在小儿肺炎并糖尿病整体护理临床实践中发现,整体护理既要强调护理工作的全面性,也要强调护理工作的细节性,尤其是要注意患儿的呼吸道护理和防感染护理。在呼吸道护理中,护理人员要耐心为患儿进行有效排痰护理,避免痰液过多,影响患儿呼吸,并加重肺部症状。在日常护理巡视中,也要注意检查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及时进行处理。高帅所作小儿肺炎临床护理研究发现,患儿因肺炎住院期间,其他感染风险高于健康儿童50.0%以上[4]。1型糖尿病患儿感染几率本身较大,必须在入院后严格预防感染,如做好口腔清洁、会阴清洁、皮肤清洁等,尽量降低患儿合并其他感染的概率[5]。

综上所述,小儿肺炎并1型糖尿病患儿治疗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效果,且患儿家属对整体护理满意度较高,应推广使用该护理模式。

[1]谢雪珠.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108-2109.

[2]梁春华.60例小儿肺炎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J].药物与人,2014,11(8):178-179.

[3]康英.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5(5):100-101.

[4]高帅.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9(6):1121,1124.

[5]赵红霞.糖尿病患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1(2):256-257.

猜你喜欢
体温整体家属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