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语言规划与语言安全(主持人语)

2015-02-12 16:34陈新仁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母语方言规划

新形势下的语言规划与语言安全(主持人语)

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以适应、引导和规范语言生活为目标和宗旨。脱离语言生活制订的语言政策、语言规划,要么超前要么滞后,因而要么过左,要么过右。研究、认清当前语言生活的态势是任何语言政策制订者和规划者的首要任务。

当前中国语言生活面临新形势,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其一,在中国,英语教育和培训渗透到国家的各个角落,直接影响甚至冲击国人学习阶段和工作生活中的语言选择,因此,习得规划(包括家庭语言规划)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和必要。事实上,随着英语全球化越演越烈,母语安全(包括方言安全)从地区性话题已经发展成一个全球性话题。其二,中国正经历翻天覆地般的城市化过程,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大量人口异地流动,语言尤其是方言之间的接触频繁而剧烈,凸显了不同(亚)文化尤其是价值观之间的冲突,语言生活调适的好坏直接影响国民之间的沟通质量。其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动的“语言问题安全化”转向凸显了语言与反恐、语言与政治安全、军事安全、信息安全等之间的紧密联系,一些“关键语言”的设立更是明确了语言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与地位。在中国,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安全理念,国家安全观的更新与升级使得语言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中的作用越发明显。语言安全问题涉及到多个领域、多个学科,上面两点提及的英语全球化对本土语言和方言的冲击以及城市化带来的语言接触和冲突都会波及国家安全。显然,语言问题安全化赋予语言政策和规划全新的意义和责任,这也使得语言与国家安全关系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在上述新形势下,积极开展并重新评估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研究是一项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的任务。本专栏依托上述时代背景,面向母语、通用语及方言的安全以及与语言接触相关的社区安全,组织了三篇研究论文,旨在引发更多学者和相关人士的关注和参与。其中,方小兵的《言语社区规划与母语安全》论证了言语社区规划在保障母语安全中的重要意义,构建了基于“区域”“人口”“互动”“认同”和“设施”等言语社区五要素的母语安全分析框架,提出应该通过建设一个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社会和谐、交际网络稳定、凝聚力强的社区来维持语言生活和语言生态,以达到保障母语安全的目的。王玲的《城市语言环境的变化与语言安全——以广州‘粤语事件’为例》结合相关的调查来分析中国城市语言环境的变化,发现中国城市语言环境逐渐向双言化过渡,城市中不同语码的使用空间和地位差异明显。在这样的新环境下,中国出现了像“捍卫粤语”这样的语言冲突事件,提出开放的语言意识和较高的语言能力有助于避免语言冲突事件的发生。何荷、陈新仁的《父母的教育与职业背景对子女方言学习的影响:调查与分析》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受访者的教育和职业背景是否影响他们对子女英语和方言学习的规划以及相关原因。三篇文章所介绍的内容代表了语言战略研究与国家安全研究的交叉性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新的启示,将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陈新仁)

猜你喜欢
母语方言规划
方严的方言
方言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母语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