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留守儿童心灯 扬启心灵成长之帆

2015-02-12 12:08张洪富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农村

摘 要:随着社会形式的发展,农村中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了,至此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整日忙于务工,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过问孩子的学习,更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去了解关注孩子的困惑、需求、兴趣。有些想多关心关心孩子,但限于经济、路途等原因,他们也无法更多地给孩子打电话或者经常返家看孩子。因父爱母爱缺失,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很多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差,心理古怪、孤僻,成绩也不理想;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的关注,要多和留守儿童沟通,和家长联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政策,以便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农村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涌向城市务工。他们当中的很多家庭将尚未成年的子女留在了农村老家,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人照顾,有的甚至寄养在托管机构,这就产生了我国现阶段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据介绍,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5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照管,他们在成长和教育方面产生了很多特殊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这不能不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一、留守儿童现状的分析及诱因

留守儿童因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悉心照顾,这使得他们的成长环境与非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这种环境对他们的成长带来很多不利因素。

1.养成习惯差,成绩不理想

留守儿童最苦恼的事是“作业不会做,不知问谁好”“功课跟不上,没有人辅导”。部分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问题生”。据调查显示,我省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不容乐观,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不完成家庭作业,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进取心,成绩较差,厌学、辍学现象时有发生。本人所在中心校有89名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优秀的仅9人,很多都是老师头疼的“捣蛋生”“调皮鬼”。

2.生活条件差,身体发育不良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在生活上照顾自己的孩子,许多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据调查统计,24.2%的留守儿童月生活费在100元以下,34.1%的孩子月生活费在100到200元之间,每月200到300元的占27.5%,其中,部分孩子月生活费较高,每月300元以上的占14.3%。可以看出,大部分孩子生活水平处于基本温饱阶段。同时,调查发现,留守儿童课外生活比较单一,完成作业后,除了看电视或玩耍,很少看课外书和参加课外兴趣班学习,不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3.亲情温暖缺,逆反心理强

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监护人又很难注意到孩子心理的需求,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爱,心中缺乏安全感,往往焦虑紧张,担心自己的学习状况,并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同时渴望得到父母关心和爱抚,久而久之,逆反心理强,对父母有怨恨。抽样调查显示,28.6%的孩子担心父母在外工作太辛苦,或出现健康问题;50.5%的孩子担心自己的学习不好,对不起在外的父母;20.9%的孩子比较担心安全问题。

4.心灵关注少,心理问题多

由于亲情缺失,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有犯罪的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5.安全隐患多,极易受伤害

监护人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和矫正

“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成年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它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性工作,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来关心、关注。所以,破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难题,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都必须共同努力、通力合作、相互配合。笔者在乡镇中心小学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自己探索教育方法的同时,借鉴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做法,那就是用爱浇灌留守儿童,用情暖化他们的心灵,开启留守儿童心灵成长之窗,让留守儿童的心灵不再孤单,能在人生路上健康快乐成长。

1.加强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功能

完善学校相关功能,全面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关注他们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从而促使留守儿童在良好的发展轨道上迈进。

(1)创办留守儿童之家

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有创办“留守儿童之家”,让乐观开朗向上有能力的留守儿童充当家庭委员会成员,每月定期开展活动;请校外辅导员、司法干警到校做报告;每两周召开一次主题队会,从而让每位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之家”找到快乐,找到自信,找到幸福。

(2)建立专门档案资料

作为学校,特别是少先队组织和班级必须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从而保障对他们生活上的必须求助,对心理上的及时疏导。

(3)定期召开会议

留守儿童问题应该是当今教育的新问题,而且学生所占比例大,涉及问题多。因此,不管是学校还是班级,每期都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留守儿童问题,召开家长会,要形成会议制度,要通过会议形成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决议和制度。

(4)手拉手帮扶结对

留守儿童的一个共同心理委屈是:缺乏情感上真正需求的“爱”。而情感的空白需要用爱心来充实和弥补。建立师生、生生结对子,可以满足留守儿童对爱的需要。跟留守儿童结对子的教师,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和辅导,要侧重于生活上的关心指导、思想上的教育引导、情感上的启发诱导。还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家访,定期与家长通电话,达到相互沟通,每个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通报其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

2.把握时机,多加鼓励表扬

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儿童”变成“问题学生”。但留守儿童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关爱,尤其是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教师一定要拥有爱心,抓住每一个机会,多鼓励他们,才能让他们信任,让他们感到亲切。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儿童,发现他们的优点。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部分留守儿童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班主任要珍视留守儿童的这些特质,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

3.营造氛围,多渠道疏通引导

各科教师要重视儿童心理学,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教师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根据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针对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沟通疏导。学校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通过游戏、情境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团体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办心理健康专栏,从“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挫折承受能力训练”等方面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

4.多方联手,齐心关注献爱心

关注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仅凭班主任教育,留守儿童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我们在做好校内工作的同时应积极争取校外教育资源。如,争取校外教育力量实施教育,比如聘请校外辅导员、发挥留守孩子身边的老党员、老教师等的作用,请他们帮助管理照看等。还要全社会的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关爱留守儿童。努力形成了政府、村委、学校、家庭四级联动的教育网络,营造出浓厚关爱氛围和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总之,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大家所共同希望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关爱留守儿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我们像知时节的春雨,用真诚的爱去滋润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田;用热情的火去点亮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灯,指引孩子生命的航程,驱除蒙昧,收获希望。我们期待着,期待着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早日获得一个本该属于他们的幸福、健康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吴思娜.21世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龙门书局,2007-04.

[2]周全德,齐建英.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州学刊,2006(01).

[3]阮梅: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M].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05.

[4]熊亚.公共政策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农村教育,2007(01).

[5]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7).

作者简介:张洪富,男,1963年9月出生,就职学校:福建省建瓯市徐墩镇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