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床高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研究

2015-02-12 00:05孙继英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土壤温度种薯马铃薯

孙继英等

摘 要: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和克新18号为试验材料,设计地上5cm、10cm、15cm、20cm、地表0cm、地下5cm、10cm、15cm、20cm9个不同种床高度处理。结果表明:种薯播垄上(地上)可提高地温,有利于促早苗,保全苗。费乌瑞它各处理以种床高度为垄上5cm处理的产量最高,为2 285.86kg/667m2,商品薯率为90.51%,与垄上10cm、垄下(地下)10cm(ck)、地表0cm、垄下5cm处理之间小区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其小区产量显著高于垄下15cm处理,极显著高于垄上15cm、垄下20cm和垄上20cm处理。垄上10cm、垄下10cm处理小区产量显著高于垄下20cm处理,极显著高于垄上20cm处理。地表0cm处理小区产量极显著高于垄上20cm,垄下5cm处理小区产量显著高于垄上20cm。

关键字:马铃薯;种床高度;垄下;垄上;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2-15-03

马铃薯大垄栽培具有贮水保墒,抗旱防涝,保肥增效,稳定温度,疏松土壤,降低容重,通风透光,减轻病害,产量高,品质好等作用[1]。但目前生产上大垄栽培技术的应用仍存在着播于垄下,地温低,出苗晚;培土时间晚,次数多,机械多次进地,对土壤压实严重,既影响马铃薯根系的生长也对地上部植株造成一定的损伤;覆土浅,青皮和感病块茎多,商品性差,投入成本高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拟开展马铃薯高床深播栽培技术研究。通过提高种床位置,保证土壤温度,避免种薯位置处于地表下而导致发芽不良,出苗差;通过适当加大播种深度来增加匍匐茎数量,减少青皮和感病块茎比例,为提高马铃薯产量、商品性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克新18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每个重复设9个处理,分别为地上5cm、10cm、15cm、20cm、地表0cm、地下5cm、10cm、15cm、20cm。地下10cm为对照。小区为4垄区,垄长4m,垄距80cm,小区面积12.8m2,株距25cm。每667m2施农家肥1500kg,化肥60kg,N∶P2O5∶K2O=2∶1∶2.5。其他农事操作及田间管理同当地生产一致。

1.3 调查项目 田间调查:调查记录各品种生育期;播种后对地上10cm、15cm、20cm、地下10cm、15cm、20cm各耕层定期进行土壤温度观测,观测时间为每天上午8:00和下午2:00。

植株生长状况调查:现蕾初花期,每小区调查10株,测量植株株高、茎基粗、主茎数,并取回5株,称干鲜重,测算叶面积系数。

块茎产量调查:收获时取中间两垄测产,统计块茎产量、结薯数和商品薯率以及青皮块茎的比例。

1.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Excel2007和DPS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床高度条件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由表1可见,在各个生育时期,种床高度为垄上(地上)10cm的处理各耕层的土壤温度普遍高于相对应的垄下(地下)栽培的土壤温度。从播种到出苗这一时期种床高度为垄上10cm处理的各耕层土壤温度比垄下10cm处理高0.2~1.4℃;出苗到现蕾垄上栽培各耕层土壤温度比垄下栽培高0.4~1.2℃;现蕾到开花垄上栽培各耕层土壤温度比垄下栽培高0.2~1.6℃;开花到衰老期垄上栽培和垄下栽培的土壤温度基本一致。这说明种薯播垄上可提高地温,有利于促早苗,保全苗。

2.2 不同种床高度对马铃薯地下部分生长的影响 在植株开花期从不同处理的各小区中随机抽取5株正常植株,测量地下茎长、粗、鲜重以及须根数和匍匐茎数等。由表2可见,2个品种均表现为种薯位于地表下时,随着种薯位置向下延伸,地下茎节逐渐增加,当深度达到20cm时,地下茎明显变长,长度达16.55~22.5cm,茎粗变细,须根细小,须根数和匍匐茎数也明显减少,这可能是因为种薯位于地表下时,播种深度过深,不利于根系的发育。种薯位于地表上时,当种床高度低于15cm时,地下茎的长、粗和重量均表现正常,当种床高度达到15cm以后,地下茎的长度明显缩短,皱缩在一起,地下茎与地上相接处直径变小,须根变长、变粗,匍匐茎数量减少,这主要是因为种薯位于地表上时,种床高度过高,垄体过高,培不上土,导致根系发育不良。

2.3 不同种床高度条件下马铃薯植株生长的状况 在植株开花期,从不同播种方式的各小区中随机抽取5株正常植株,测量茎粗、株高、鲜重、叶面积等。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克新18号各处理以种床高度为垄上10cm处理的植株生长势最强,主茎粗、植株鲜干重、叶面积系数均高于其它处理,种床高度为垄上5cm和垄下10cm的处理生长势也明显高于其它处理;费乌瑞它各处理中,以种床高度为垄上5cm的植株生长势最强,其次是垄上10cm处理。2个品种均表现同一种趋势,即种薯位于地表上10cm到地表下15cm以内的各处理的生长势均较强,高于地表上10cm或低于地表下15cm的处理,其生长势均相对较弱,这可能是因为在地表下10cm到地表上10cm这一区间内土壤温度适宜、土质较疏松,可促进种薯发芽出土,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3 讨论

2个品种均表现为垄上5cm和垄上10cm处理的出苗率明显高于其它处理。说明种床高度一定范围内(低于15cm),马铃薯播垄上具有出苗早、出苗率高、苗齐、苗壮、生长速度快的特点。

克新18号绿薯率以处理垄下20cm最低,为0,处理垄上20cm的绿薯率最高,主要是因为春季干旱,土壤板结严重,种床高度过高,垄体过大,上不去土导致部分块茎露在外面[1]。单株结薯数表现为播垄上的各处理普通高于播垄下各处理,说明播垄上可以为种薯创造一个疏松、通透性好的土壤环境,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匍匐茎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陈伊里,石瑛,秦昕.北方一作区马铃薯大垄栽培模式的应用现状及推广前景[J].中国马铃薯,2007,21(5),296-299.

[2]廖佳丽,徐福利,赵世伟.宁南山区施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4):48-52.

[3] 郑有才,杨祁峰.不同覆盖模式对旱作马铃薯生育期及土壤含水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0):8462-8464.

[4]石有太,陈玉梁,刘世海,等.半干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水分温度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13(1):19-24.

[5]付业春,顾尚敬,陈春艳,等.不同播种深度对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12,26(5):281-283.

[6]刘明月,熊兴耀,宋勇,等.播种方式对费乌瑞它马铃薯生长与产量品质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11,1(25):23-25.

(责编:张长青)

猜你喜欢
土壤温度种薯马铃薯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马铃薯有功劳
辽东山区3种人工林土壤呼吸对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响应
定边马铃薯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胖胖的马铃薯
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模拟中的参数敏感性分析和优化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