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雄鹰——中国空军斗士金雯

2015-02-13 08:33
台声 2015年7期
关键词:斗士中国空军轰炸机

在北京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这位空军斗士的飞行帽与风镜盒静静地陈列在展厅中,仿似向人们诉说着中国空军英勇抗战的昔日岁月。

在南京紫金山北麓的中国航空烈士公墓正中大道第一层台阶的右侧,长眠着一位为国捐躯的中国空军斗士。在北京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这位空军斗士的飞行帽与风镜盒静静地陈列在展厅中,仿似向人们诉说着中国空军英勇抗战的昔日岁月。

金雯,字叔章,1908年出生于浙江温州永嘉郭溪镇一户中农家庭。少时受到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影响,17岁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军事。北伐战争中,其英勇作战,腿部受伤。此后考入中央航空学校第一期学习飞行,毕业后留校任飞行教官。1936年由中央航空学校调任中国空军第七大队第六中队任中队长。在西安事变中担任国共双方的空中通讯联络工作。同年,其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率部由洛阳进驻西安,担任国共双方航空联络和交通任务,多次接送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及八路军总部负责人往来延安、西安之间。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由此开始了长达8年之久的全面抗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中国空军主力部队北调,部署在华北地区,准备出击华北日军。此时,金雯随部队调往抗日前线安徽滁县。同年8月13日,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凭着木更津海军航空队及由“出云”号旗舰率领的第三舰队对上海市区和驻军进行轰炸。8月14日,是中国空军作战史上令人难忘的日子,中国空军根据第一号空军作战令,正式对日作战。金雯率部奉命出击,驾机轮番轰炸上海日军阵地、长江口岸敌舰,重创“出云”号,振奋军心,全国各大报刊均出号外庆祝。此后,金雯率部先后参加了平型关大战、台儿庄大战、徐州会战、晋南战役、武汉保卫战等重要战役,轰炸日军阵地及军事设施、击落数架敌机,立下赫赫战功。

1941年,金雯调任四川梁山空军第二总站站长,后调任空军第二大队任中校大队长。该大队装备的是苏联援助的轻型轰炸机,由于金雯具有率领轰炸机群战斗的丰富经验,使该大队成为打击日军的一支重要力量。同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南战事紧张,第三次长沙会战迫在眉睫。1942年1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犯。1月8日,中国空军为支援陆军守卫长沙奋力作战。金雯率9架轰炸机从成都太平寺机场起飞,至长沙以北长乐街轰炸,切断日军退路。投弹后返航途中,遭日军8架敌机围攻,金雯率部沉着应对,指挥轰炸机群协同作战,创下轻型轰炸机空战中击落日军3架驱逐机的辉煌战绩,并指挥轰炸机群突出了重围。返航途中,由于激战中金雯驾驶的战机中弹累累机件失灵,为保全战机,他令同机飞行员紧急跳伞,自己则独自驾机寻找机会迫降。当飞至贵州黎平山区上空时,不幸撞山,人机俱焚,壮烈牺牲,时年34岁。

金雯壮烈献身的消息传到家乡后,温州市各界人士上万民众手举挽联和抗日标语,浩浩荡荡经过温州主要街道,表达悼念烈士的悲痛心情和坚定的抗战决心。1948年,金雯的灵柩由贵州空运至南京,国民政府追授金雯为空军上校。同年3月29日,与其他航空烈士一起安葬于南京航空烈士公墓。1992年4月17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金雯为革命烈士。

猜你喜欢
斗士中国空军轰炸机
第十一页 知识点 轰-6K轰炸机
载入史册的中国空军英雄
一只呼唤“自由”的鹦鹉
中国空军发展史
B-1B轰炸机
高校体育专业开设脚斗士解说课程可行性研究
中国空军最新主力战机亮相珠海航展
一只呼唤“自由”的鹦鹉
鹦鹉
中国空军歼10战斗机涂装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