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范畴在现代汉语中的多种表现形式分析

2015-02-13 09:55康庆业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补语范畴现代汉语

康庆业

(忻州师范学院 中文系,山西 忻州 034000)

程度范畴在现代汉语中的多种表现形式分析

康庆业

(忻州师范学院 中文系,山西 忻州034000)

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现代汉语程度范畴的表达方式,总结程度范畴的语义特点,归纳程度范畴在不同层面的表达方式,重点分析程度状语、特别是程度副词充当程度状语的表现形式。

程度范畴;现代汉语;表现形式

程度范畴是人类认知范畴中的一种普遍方式,也是表达语言的一种至关重要的途径,属于语义语法的范畴[1,p128]。程度范畴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主要是通过各种词汇手段实现的。在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中,程度范畴的作用显而易见,承担着十分重要的制约作用。

一、程度范畴的概念界定

程度范畴是人们对事件、行为或性质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状况进行说明,并对程度进行描写等多种方式的综合。

人类在认知的过程中将事物发展与变化过程中的性质或者状态的不同概括为等级不同的各种“程度”。在物质世界中,行为等现象也存在相同的特点,人类对行为的描述也存在程度的差别。因而,程度范畴是对客观因素的评价、描写、说明的一种用来表现主观思维的方式[2]。这些客观因素包括行为、事物或性状在发展中的变化等。对程度进行说明和描写的过程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程度范畴是认知范畴的一种,也是表达语言的一种直观便捷的方式,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二、程度范畴的特点及其语义层面的特性

(一)度量性

度量是表示程度的量,度量性是指程度范畴具有的量的表示性[3]。程度范畴的度量表示的是一种模糊的量,一般情况下采用不同的等级来标示,因而它所表示的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而仅仅只是一个范围,往往具有很大的弹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搭配程度时所选用的词必须是具有量幅性的,不能是一个确定的量点。如常用的“大、中、小”,在量的角度来说,处于两端的是“大”和“小”,而在量的中间是“中”,无论在量的两端加多少或是延长多少,只要是同时进行的,那么“中”始终是处于中间位置,不会改变。在量幅上“大”和“小”是有弹性的,具有较强的伸缩性,它所表示的语义范围较为广泛,而表示量点的“中”的范围则较为具体,它所表示的是一个点。在程度范畴中,根据量化性,可以将很多程度词与“大”和“小”搭配,例如“比较大、特别小”,又或是在表达程度的时候,如“越来越大”。而这些词却不能与“中”搭配在一起,如“比较中、这个东西发挥的作用比那个中”,这种表达不正确。

(二)级次性

根据量的不同把程度分为不同的级次,这就是程度范畴所表现出的“级次性”。李宇明强调“级次是因同一维度上量的差异或等级的差异而形成的序列”[4,p56]。而此处的维度是可以用来比较的角度。级次是显示不同级别的事物特点的一种方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过程。客观事物都是有等级差异的,这种事物等级的差异性展现到语言后就成为语言的级次。如,从黎明到黄昏,天“黑”是逐渐变化的,且每个时间段的变化程度是不同的,从开始看得见东西,到看起东西来比较模糊,到看不清楚东西,直至最后的乌黑黑一片。现实世界的语言表达中对“黑”的不断变化理解也就各不一样,在语言表达的时候可以表达为“有点黑”“很黑”“非常黑”和“太黑了”。这就表现出了各词不同程度的特点[5]。

(三)连续性

程度范畴还可以表现出另一个重要的特性——连续性。如在“很亮、比较亮、特别亮、最亮”这一组语义类似的结构中,“很、比较、特别、最”之间的级别范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但语义之间却是连续发生变化的。这就说明了程度范畴的另一个显著特点——由多个级次可以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系统。

三、程度范畴的表达方式

(一)词汇层面的表现形式1. 状态形容词

在语词汇系统中,形容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类,它表示事物、行为等的各种状态和性质。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干净、大方、通红、冰凉、漂亮、闷热”等一类的状态形容词;有后缀的形容词,如“绿油油”等;合成词形式。

状态形容词都具有高程度的特征。从意念上来看,或者表达的是单纯的属性,或者是表示事物的属性受人们对量的观念的影响,或者跟人们在主观评价这种属性的作用时的表达有关。而且形容词一般都具有程度性,其中性质形容词存在潜在的程度性,状态形容词与之相反,一般具有固定的程度性。如“血红”是指“红得像血一样”,相对于普通的“红”而言,其“红”的程度显然要高,几乎可以用“特别红”“非常红”来表达其程度[1,p132]。

2. 本身含“程度义”的词语

现代汉语中有些词本身带有表达程度义的语素,因而词汇本身具有程度义。例如“飞快”“酷爱”“高寒”,里面的语素“飞”“酷”“高”都具有高程度义,因而整个词语就具有高程度的性状特征。

还有一类词,本身没有表达程度义的语素,而是两个相关形容词相加,如“矮胖、干冷、瘦长”等,它们本身包含有程度等级,不需要程度副词修饰。也有人认为它们与“又……又……”结构是相似的,是短语,不是词。但是它们的程度性不可否认。

3. 近义词

现代汉语中存在一系列的近义词,不仅包括动词,也包括形容词。虽然近义词的基本意思类似,但是如果仔细区别还是会发现它们的表义存在程度上的差异。例如:失望—绝望、愤慨—愤怒、凄苦—凄惨、狠毒—恶毒、违背—违反、烦闷—郁闷、轻视—蔑视等。上述词语的表达中,后一个词语表达的感情程度都明显要高于前者,如“我轻视他”与“我蔑视他”相比之下,后者在感情表达上语义程度要高于前者,因此在表达时可以说“我只是轻视他,不是蔑视他”。这句话中否定词“不是”否定的只是程度较高的语义“蔑”,否定后者的同时也保留前者含义。

(二)语法层面的表现形式

1. 程度状语

a. 程度副词充当程度状语

程度副词置于形容词或动词前充当状语用来表示各种程度,是现代汉语程度范畴中最常见到的表现形式之一。大多数学者认为,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程度副词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4,p38]。程度副词的主要成员包括“十分、挺、相当、不大、不太、太、更加、越发、怪、愈加、比较、还1、还2、有些、更、有点稍、最、顶、稍微、略、多少、很、非常、”共计24个[6]。

b. 指示代词充当程度状语

指示代词如“这么、那么、这样、那样”等也可以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例如:

(1)你怎么剩了这么多,胃口不好吗?

(2)不用那么着急,时间还来得及。

(3)现在有了这样好的政策,我们应该加油了。

(4)在人来人往中,我们显得那样无助。

(5)他给我们带来的困难是如此巨大,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抛弃他。

2. 程度补语

这里的程度补语是一种特殊的程度补语,即“虚化程度补语”。如:

(1)今天的表演精彩极了。

(2)最近一段时间,她忙得很。

(3)她胖得像充了气的皮球。

例句之中的“极”“很”“像充了气的皮球”作补语,补充说明“精彩”“忙”“胖”的程度。程度补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程度补语是专门表示程度的,广义的程度补语则包括所有处于补语位置并能表达述语程度的词、短语和句子,除了表达程度,它们往往兼具其它功能。

3. 重叠

这里是指形容词和程度副词的重叠。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方式一般采用AA式,双音节性质形容词重叠一般采用 AABB式。一般认为形容词重叠后表示的程度大致相当于“很”“非常”,如:“低低的”相当于“很低”,“高高兴兴”相当于“很高兴”。其实,重叠的主要作用并不是表达一个类似“很”的量级,很难说“他胖胖的”与“他很胖”的程度等级相似。重叠的主要作用是将程度量化,使形容词由限定性转化为描写性,使形容词能够对事物的性质、性状加以描述,足句的作用更为明显。另外重叠还使形容词带上了某些主观色彩[7]。

双音节状态形容词重叠方式一般采用 ABAB式。状态形容词重叠后所表达的程度高于词本身,例如:“冰冷冰冷”表达的程度等级高于“冰冷”,“血红血红”表达的程度等级高于“血红”。

可以重叠的程度副词一般为双音节的,采用ABAB式。重叠后表示的程度高于副词本身,例如:“非常非常漂亮”表达的程度等级高于“非常漂亮”。有的程度副词可以重复多次,重复的次数越多,相应的程度等级也就越高。

(三)语用层面的表达形式

1. 语境

从词汇的角度上,词的语法性质不是由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决定的,相对是比较自由的;而在语法的运用与词汇运用上不一致的语法性质是受具体语境影响的,相对而言不是自由的。在词汇层面上,有些词语是不能和程度副词搭配在一块作修饰的,但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却可以用程度副词来修饰。在不能被程度副词修饰的这一类词中,词汇性质的非程度动词在句子中显露出来[8]。文章中经常出现口语对话“太+动词了”格式,在这一格式的答问句或非答问句中,如“您还记得去年春天的故事吗?——太记得了”“你能不能吃辣?——我太吃了,我最爱吃辣椒”。之所以在“太+动词了”格式中“太”可以修饰非程度动词,是因为在特定的语境中,其包含的程度意义显露并且外化,这是一种特殊的句法形式,也就是平时所说的篇章语法的功能现象。

2. 语气

感叹语气能丰富一个形容词的表达,能赋予一个单独的动词或形容词确定的较高程度的语义。例如:

(1)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聪明!实在是太聪明了!

(2)奇怪!他今天怎么会迟到呢?

在用副词表示程度时,整个句子的表达一定要带上感叹语气。例如:

【好不】副词,这些词一般是带有感叹语气的,表示程度的深浅,在句子中放在一些双音形容词前面,并带感叹语气,类似于“多么”: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好】带有感叹语气,表示程度,置于形容词或动词前:好冷/好香/好漂亮/好陌生/好大的胆子/原来你早就回去了啊,让我好找!

【多】在感叹句中用来表示程度:你看看他,多有精神啊!/这问题多不容易哪!

【多么】一般在感叹句中用来表示程度很高:你看他多么善良啊!/你妈妈把你养大多么不容易呀!

3. 重音

现代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性质形容词不单独充当谓语词,加上“很”才可以自由充当谓语。当性质形容词独立充当谓语的时候通常表示对比。因此,这种情况下,“很”主要用来表现语法上的成句作用,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如果“很”不重读,就不能达到程度较强的效果。如果需要用“很”来表达强调的程度时,则可以通过重读来实现强调的作用。例如:

(1)这个食物味道不错。(不错。The food is good.)

(2)这个食物味道很好。(很好。The food is very good.)

有时,因为表达上的需要,可以对一个词着重强调,可以通过突出一个程度较低的词的重音来强化其表达程度。例如词语“相当”,对于它的含义,在许多字书中有着相对一致的解释,如《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有明确的释义,认为“相当”一词的表达程度要低于“很”。同时,《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特别”的解释又是“非常”,“非常”则表示“程度极高,十分”。对比可以看出,“相当”的程度是低于“非常”“十分”“特别”“很”等词的[9]。

四、结语

通过探讨程度范畴在现代汉语中的多种表现形式,对现代汉语程度范畴的表达方式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特别是对程度副词和程度补语的范围、分类、与中心语的相互选择关系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

程度范畴具有抽象性、模糊性、层级性、连续性、相对性、主观性等特点。在现代汉语中,程度范畴的表现方式处于不同的层面。词汇层面包括含有程度义的词语、状态形容词和固定短语;语法层面包括重叠、程度副词状语和其他程度状语、程度补语、含有程度义的框架结构及某些特定句式;语用层面主要是利用语气。这些方式互相结合,完整地表述着现代汉语的程度范畴。由程度副词充当程度状语是现代汉语表达程度的最主要的方式。程度副词是现代汉语中“程度量”的语法标记,其具有语义模糊、指向单一、分布定位性强很多特点。程度副词可以根据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程度等级和有无比较对象等种种特征分成不同的类别。

[1] 蔡丽.关于程度范畴的若干思考[J].暨南学报, 2010(2):128-134.

[2] 蔡丽.程度范畴及其在补语系统中的句法实现[D].广州:暨南大学,2010:12.

[3] 李琳.论现代汉语的程度范畴[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5.

[4] 李宇明.汉语量范畴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5] 陈颖,蔡峥.小议副词“真”和“很”[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 (5):76-79.

[6] 肖奚强.相对程度副词句法语义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3(6):144-150.

[7] 吴立红.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组合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 2006:22-23.

[8] 储泽祥.通比性的“很”字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1999(1):36-44.

[9] 刁晏斌.试论“程度副词+一般动词”形式[J].世界汉语教学, 2007(1):62-71.

(责任编辑、校对:任翠香)

An Analysis of the Multiple Forms of the Degree Category in Modern Chinese

KANG Qing-ye
(Department of Chinese, Xinzhou Teachers College, Xinzhou 034000, China)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the degree category in modern Chinese i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analysis includes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degree category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expressions. The main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degree adverbial, especially degree adverb as degree adverbial.

degree category; modern Chinese; manifestations

H031

A

1009-9115(2015)03-0038-03

10.3969/j.issn.1009-9115.2015.03.010

忻州师范学院院级青年基金项目(QN201301)

2014-11-18

康庆业(1978-),女,山西省忻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猜你喜欢
补语范畴现代汉语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回路范畴的扩张及其应用
朝鲜语状语在汉语中的对应情况
汉语中的补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