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高校图书馆期刊建设与管理*

2015-02-13 14:55肖喆光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建设与管理高校图书馆



新形势下的高校图书馆期刊建设与管理*

肖喆光

(吉林师范大学 图书馆,吉林 四平 136000)

摘要:图书馆是高校的信息情报中心,其中期刊资源是信息情报中心的一个重要窗口,担负着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最新信息服务的任务.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建设与管理高校图书馆的期刊资源,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是期刊管理工作者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与管理

高校图书馆的期刊文献是馆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也是馆藏中最活跃的文献信息资源.在电子信息时代,期刊资源已由传统的纸质期刊逐渐向电子期刊过渡,光盘、网络数据库应运而生,信息逐渐实现全球化.在这种形势下,期刊管理人员必须更新服务理念,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努力开发和利用图书馆的丰富期刊资源,更好地为高校师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提高期刊利用率和效能.

1当前高校期刊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电子期刊存在的问题

电子资源具有的信息存储量大、体积小、便于管理保存、可供多人利用、安全性好、传递速度快、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检索速度快、准确率高、灵活性好、成本低,不需空间、材料和印刷,减少了经费投入、减轻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信息全球化等优点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它既节省能源,又可以减少污染,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的绿色环保型电子产品.但是在电子期刊利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阅读成本高,难以保证读者需求.目前高校电子期刊的用户量逐年增加,个性化的需求使电子期刊向多元化发展.网络期刊资源、数据库的建设需要一定资金支持,学校只能在经费许可范围内选购一部分重要的、急需的数据库资源,不可能满足全校所有用户(读者)的需求.另外,数字化方式信息存贮,必须借助计算机和某些专业的应用软件,通过一系列特殊装置才能阅读,因此,只有熟悉各种网络服务工具和常用软件的人才能使用,不易广泛推广.

(2)数据库建设标准不统一.各种电子期刊数据库来源于不同的产品供应商,不同的建库标准导致不同期刊数据库格式、检索软件、浏览器等存在较大差异性,信息用户(读者)在使用这些数据库时要选择不同的检索途径和方法,从而在若干个数据库之间多次认证、反复登录切换,影响信息检索的效率.

(3)期刊资源缺乏.地方高校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电子期刊信息资源严重匮乏,无法实现与国外期刊信息的有效对接,不能反映最新科技动态、成果和学术思想,直接影响学校教学、科研的水平.

(4)易受干扰,稳定性差.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电子阅览室的读者量迅速增加,电子信息的访问量急剧增大,各种计算机病毒侵入渠道增多,可能造成电子期刊无法阅读,甚至造成计算机瘫痪而无法工作,直接影响信息用户获取有效信息.

1.2纸质期刊存在的问题

纸质期刊符合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便于携带和阅读.同时,纸质期刊借阅程序简单,可随时随地随取随看,不需要其他设备,阅读成本低廉.再者,纸质期刊的出版时间早于同类电子期刊,读者能够较早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及时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但是在期刊使用上也存在一些不足:

(1)工作量大,服务效率低.纸质期刊资源容量小、体积大、不方便查阅,管理过程中要经历采访、登到、建账、夹磁条、划架号、编目、建现刊库、上架、阅览、待一年后要下架、整理、建过刊库、送装订、上架、阅览、及时补缺期和参考查阅等一系列复杂工序,对于期刊管理者来说,工作艰苦、工作量大,进而会降低服务效率.

(2)期刊类型少,现刊量不足.当前各高校都趋于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学科门类多达十几种,专业多达上百个,所需相应期刊现刊量应在几万种以上.据查地方高校图书馆中中外文期刊现刊大都在几千种左右,每种现刊量也只有1~2册,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广大师生的要求.

(3)阅览室面积小,布局不合理.由于各图书馆越来越重视电子期刊、网上资源的建设,纸本期刊逐年处于缩减或保持原有种类的状态,阅览室很少有增加.每年的9~12月份是研究生利用期刊的高峰期,3~6月份是本科生利用期刊的高峰期,到了高峰期,期刊阅览室人满为患,再加上馆藏布局不合理,没有按学科门类及教学科研的不同需求及时整理,在一定程度上给读者从学科专业角度利用期刊带来麻烦.

1.3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期刊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直接影响期刊服务质量.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制度的缺失,其存在以下问题:

(1)敬业精神不足.期刊管理人员每天面对各类期刊上百种,接待读者上千人,还要进行期刊采购、分类、上架、下架及过刊的装订等工作.在这种长期复杂而繁重的工作环境中,易导致工作懈怠,缺乏一定的敬业精神,很难体现“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供读者所需”的服务态度,导致管理不到位、服务不周到等现象发生.

(2)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差.在期刊管理队伍中,图书馆学专业毕业人员少之又少,一般只要求大专以上学历即可,无专业要求.因此,在获取、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能力方面较差,不能有效地鉴别信息、编制最优索引、优化网络信息和预测学科进展趋势,影响管理人员在现代信息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发挥.

(3)知识结构不完善.做好图书馆期刊建设与管理工作,期刊管理人员要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一是掌握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知识;二是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三是具有相当的外语水平.据统计,地方高校期刊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很不完善,“缺项”现象严重,其后果是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没有“共同语言”,国内外科技信息无法“对接”.

2加强期刊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加强期刊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1)通过例会制度,剖析服务中的不足,预防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培养期刊管理人员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工作热忱,树立“期刊为人”“人为期刊”“刊刊尽用”的服务意识,创造一个温馨宜人的阅读环境.

(2)开展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日活动和读书竞赛、技术比赛等活动,不断更新期刊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第一,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学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可以提高期刊管理水平.第二,重点认识和掌握一至二门重点学科的专业知识,能够与学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学科带头人有“共同语言”,实现密切合作,让他们了解最新学术信息、学科发展方向,使期刊信息与科学研究有效对接,最大化发挥信息功能.第三,具有相当的外语知识水平,能够跟踪国际形势,帮助广大师生获取其他国家的最新信息资料.

(3)数字图书馆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枢纽,为了保证学校信息高速公路的畅通,必须定期开展各种培训活动,提高期刊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水平,全面了解信息资源分布及各种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特点,才能成为网络信息专家和信息工程师,实现期刊资源数字化管理、各种特色数据库的建立、网上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以达到准确快速地为读者检索信息的目的.

2.2加强读者信息检索能力培训,提高信息利用率

对大学生进行信息检索能力培训是必要而有意义的.积极开办专题讲座、板报、培训班、光盘演示等培训形式,使学生了解图书馆馆藏信息、期刊种类及检索方法,也可以通过导师或学科带头人对某一研究课题进行专业讲解如何利用常用检索工具获取与课题相关的期刊信息,使读者能够掌握利用电子资源的技巧与方法,提高他们获取网上期刊信息的能力,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利用期刊资源,使期刊信息利用率不断提高.

2.3建立期刊信息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由于受到建设资金的限制,各地方高校期刊信息资源严重匮乏,无法实现与国外期刊信息的有效对接,直接影响学校教学、科研的水平.因此地方高校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区域联合体,开发基于Web平台的期刊数据库应用系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期刊资源共知、共享.这样既可以解决高校教师在科学研究中最新信息不畅问题,也可以解决高校毕业高峰期期刊信息供给不足问题.

2.4加强期刊电子文献资源建设,形成一站式服务体系

期刊建设与管理要符合新形势要求,建立特色期刊资源导航系统,将各种电子期刊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浏览与检索功能的一体化;建立电子信息库把互联网上凌乱的、分散的有效电子信息资源整合链接起来,通过链接国内外重要期刊,了解该学术期刊的学科内容、学术排名、SCI检索量、影响因子等信息;根据学校各专业读者对专利、标准等文献资源的需求,在校园网图书馆主页上建立期刊园地,在网上收集能够下载的国内外专利资源、标准资源全文的信息.提供一站式服务,使读者检索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快捷.

2.5建立专业化期刊选购团队,优化馆藏文献资源

学术期刊的选购质量,直接影响藏刊质量和读者的服务质量.当前一些高校图书馆缺乏期刊管理专业人才,在期刊选购中,采访人员只凭借自己经验在期刊征订目录上圈订,有较大的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致使图书馆期刊库中一些期刊与学校学科专业无关,一些期刊又短缺不足,还有一些期刊学术价值差等现象的发生.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切实重视期刊的选购工作,成立由图书专业人员、学科专家和重点课题组负责人等组成的期刊选购团队,选购团队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在征得学校相关教师、管理人员、学生选刊、用刊方面的意见基础上,认真做好期刊的比较、鉴别、筛选和择优工作,优先考虑选购那些符合本校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和重大课题的专业期刊,兼顾相关期刊,同时还要考虑能反映学科专业特色、文献密度大、内容质量好、利用率高、寿命长而出版周期短的优质期刊,在保证藏刊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让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

2.6创新期刊管理模式,发挥期刊的最大功能

传统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主要以收藏为主,一直沿用“采访、编目、流通、典藏”的“一条龙”的管理模式,使服务工作与读者需求相脱节、服务职能分离、服务技能单一等,无法实现读者对信息广、快、精、准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必须创新管理模式,以适应新形势要求.第一,由单一的纸质印刷型载体形式向印刷型、视听型、机读型、光盘型和网络型等多样化期刊载体形式转化,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并存,使印刷期刊、电子期刊、网络期刊资源协调发展.第二,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由传统的人工服务为主转向以计算机操作为主的网络服务,建立网络期刊信息管理系统和检索系统,高效地为读者提供信息, 解决读者问题.第三,以重点研究课题为导向,选择重点服务对象, 选派期刊管理服务人员深入课题研究之中, 从课题立项到成果鉴定, 自始至终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第四,根据实际需求,适时增加期刊室使用面积,按期刊类别合理布局.实行期刊预报制度和开架制度,高峰期延长开架和阅览时间.

综上所述,只有了解期刊的情况以及读者的需求和困惑,合理的选刊、管理、宣传,提高馆员的素质、工作热情和服务意识,才能更好地服务读者.总之,期刊资源建设与管理必须跟上电子信息时代的脚步,建立现代化的期刊管理模式,合理配置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资源的比例,侧重于重要期刊的选购,服务重点兼顾一般,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时期信息社会的发展,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卢秉莲,史可玉,陈晓虹,等.大连海洋大学图书馆期刊资源的有效利用及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11):198-200.

[2]李美荣.对大学图书馆期刊信息服务工作创新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5(6):204-205.

[3]于清华.高校图书馆纸质学术期刊利用研究[J].世纪桥,2009(1):142-143.

[4]刘士林,宗明国.基于CNKI的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的比较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4):173-174.

[5]曾祥云.确立以人为本的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资源建设科学发展观[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5):20-23.

[6]刘俊英,李娜,武旭.现代化进程中的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2):25-27.

[7]谭丽雁.新时期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的综合利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0(11):21-23.

[8]谭宗颖.期刊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的实现途径[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1):25-27.

[9]范一军.浅谈信息时代对期刊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4):123-124.

(责任编辑:徐星华)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974(2015)06-0133-03

作者简介:肖喆光,女,吉林四平人,助理馆员.

收稿日期:*2015-09-15

DOI:10.13877/j.cnki.cn22-1284.2015.12.041

猜你喜欢
建设与管理高校图书馆
发展群众文化满足群众需求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民族类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
对黄河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