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形态象征与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

2015-02-13 23:46郭忠民
英语教师 2015年13期
关键词:图式字母意象

郭忠民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教育部 2003)。创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现状

吉尔福特(J.P.Guilford)认为,创新思维包括六个特征:感知触觉、界定更新、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精细性。A.纽厄尔(A.Newell)将创造性思维界定为: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对于思考者或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这样的思维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的机动性,或极大的强烈性;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把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画出来(转引自何名申 2002)。

从上世纪中期前后,世界各国相继探索在青少年中开展以创造为主题的科学探索和技术设计活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旨在鼓励青少年开展基于科学探究的创造——科学发现、技术发明。通过撰写科学探究论文、设计科技发明、设计智能机器人、创作科幻绘画创作等方式培养创新思维。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创新思维培养方法主要有思维导图、数字游戏等。促使这些活动能够进行的根本因素是大脑的思维。

思维的核心是语言(王寅 2010)。文字是语言的载体。在常人眼中,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仅事关理科、科技教师、心理学教师,而与语言类教师无关。这是一个认识误区。目前广泛使用的简化汉字形象理据几乎丧失殆尽,而西方文字较中文而言更具有象形功能。通过感知“象形”的西方文字,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意象图式,并以其锻炼学生的图式整合思维能力(创新思维的基础),有助于持续地、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郭忠民 2012)。

二、语言与思维

语言是感知世界的主体。人对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的感知和体验,是基于感知和体验基础之上的人类高级认知活动,而人类高级认知活动是基于认知主体对身体的感知和体验(赵艳芳 2001)。认知语言学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该学说认为,语言具有体验性、隐喻性和理据性(王寅2010)。人类的认识基础是基于对自身和生活空间的理解之上的,沿着由近到远、由具像到抽象、由身体和空间到其他语义域的路径,通过自身与“世界”的互动等方式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人类和空间的互动体验是形成概念的基础,是人类原始思维的出发点,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根本来源,在形成认知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赵艳芳 2001)。

“认知”是现实与语言的中介,即“现实—认知—语言”。人类最初对现实世界(尤其是空间)和自身的认知活动是语言发展的基础,同时语言的发展又促进了人类认知的发展。可以这样说,认知先于语言,语言与认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王寅 2010)。东西方人观察世界的不同视角导致了在描述现实世界万物方面的差异。了解东西方人观察世界的思维、视角的差异,把握英文字母的演变与形态象征、英语词汇描述对象的线性思维特质来“搅动”学生的思维(郭忠民 2012)。人类进行高级思维和处理抽象概念的重要手段是语言中的概念隐喻。

(一)英语字母的形态象征

现代英语经历了“古埃及象形文字→腓尼基辅音→音素字母文字→希腊元音→音素字母文字→拉丁文字→现代英语”的转变(张高明2009)。近现代语言学家普遍认同的结论是,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中的日耳曼语族(Germanic Group)下的西日耳曼语支(West Germanic Branch)。其雏形古英语的形成可追溯到盎格一弗单西语、古撒克逊语,甚至是原始日耳曼语(Prot-Germanic)。英语语言文字的形成可溯源至古希腊文字,而古希腊文字的字母又源自腓尼基文(Phoenician Alphabet)(汪榕培、杨彬2010),众多学者认为腓尼基文字是由原始迦南文字(Proto一Canaanite Alphabet)演化来的(金永学2011)。

以字母B,b为例,形态学意义上把大写字母B逆时针90度看,其形象原始社会圆顶的两室房,所以表示为“家”或“院子”的图画。小写字母b看上去是一个好像上头小、下头大的物件,像扫帚(broom)、上小下大的木棒子和挺起来的大肚子。由于上小下大稳定的形状,因此暗含为“固、牢固”;大头在下暗含为“沉重”之意。

(二)语言符号与思维

西方人的思维特征是线性的,人类通过思维反映现实,对现实的反映是非镜像的,而是一种滤减反映,思维总是对事物的部分特征予以凸显。语言在固化思维的过程中,还要经过滤减。用一维的符号描述多维的世界难免出现失真(王寅 1999)。用逆向思维的方法看语言形成的过程:现实—互动体验—意象图式—范畴—概念—意义—语言,反过来思考,即从语言—意义—概念—范畴—意象图式—互动体验—现实,找到语言符号与现实非镜像式的对应关系,找到词汇意义的某种关联。为了找到这一关联,我们不妨抛弃用机器打造出来的生硬、没有活力的印刷体字母,而通过随心而动的手写体字母,来描述、表达出对认知客观世界的认识、理解。我们通过手写字母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对客观事物的形态认识,勾勒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规律来表达事物的某些特性(郭忠民 2012)。当然,句子、语篇与所描述的事物、事件也有诸多的相似性,在此不再赘述。

三、基于语言形态象征的创新思维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根据有关创造性思维发展因素的论述和基础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总结阻碍中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因素。运用认知语言学、脑思维科学的最新理论成果更新教师的观念,较为系统地介绍英语字母的形态象征和英语词汇的形态相似类型;以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两种基本形式为主,让学生了解知识的生产者在探索、创新知识过程中的理论思维过程和研究方法;掌握概念分析法、概念融合法、逆向思维法等创新思维方法,突出主动探究、强调过程与方法、理性质疑,使得学生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培养其思维的概括性、严谨性、流畅性,以期培养学生具有独特性和批判性的创新思维能力。

1.知识目标

英语字母表的字母排列本身就是单词意义产生的理据之一。26对英语字母表的表达顺序及字母的形态反映了宇宙大爆炸理论,表达了事物发生、运动、发展到灭亡的全过程。26对字母的形态、书写顺序蕴含着深刻的意义(郭忠民 2012)。英语是象形文字(王寅2009),通过26对字母排列组成的单词描述世间万物、形态、运动及各种抽象现象。语言符号与所表达事物之间有着自然联系(郭忠民 2012)。

2.思维能力目标

语言经过了现实—互动体验—意象图式—范畴—概念—意义—语言的过程,反其道而行之,即语言—意义—概念—范畴—意象图式—互动体验—现实的过程,找出语言与现实的非镜像式对应关系,培养学生概念分析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人类基于最基本的感觉、知觉和互动体验理解自己身体和周围的空间,其中的意象图式是来自身体体验(王寅2010)。意象图式通过隐喻、转喻和扩展,形成更多的范畴和概念,建立一定数量的认知模式,进而获得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各种意象图式的交织构成了存在于大脑中丰富的经验网络和概念结构。意象图式经过概念融合,即创造性思维—创造新未来现实的过程。概念融合是我们认识世界、形成思维和语言、发展科技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具有动态性、创新性,是人类形成想象力的基础。

(二)具体措施

1.营造创新型的学校环境

笔者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承认差异、发展个性、着眼未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心每一个学生。学校工作的出发点是一切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一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学生的自主发展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我规划,同时,关注学校的和谐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是决定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

2.创建适宜的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指在学校这一育人环境中,以教师和学生为活动主体,以提高教师和学生学科素养为目标,具有一定校园特色的物质和精神的生活环境。校园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人才的摇篮。为了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除了要求学生学习与掌握必要的、基本的知识技能、生活本领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之外,还得学会如何管理学习、如何参加劳动、如何关心他人、如何有效地与他人合作交往,尤其是要学会怎样创新。

3.建构创新思维认知模型

人类在认识和理解世界乃至自己时有一种机制,它是人类进行范畴化、概念化和思维的媒介,这就是心智空间。离开心智空间,语言将无法表征,思维将无从进行。基于主观体验,认知主体在心智空间中范畴化、概念化,从概念一到概念二,经过一个概念融合空间。概念融合空间至少涉及四个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融合空间。认知主体有选择地从两个输入空间提取部分信息进行匹配并映射入融合空间;类属空间包含两个输入空间中所有的轮廓结构,保证映射能正确而有序地进行;融合空间利用并发展两个输入空间中对应部分的连接,并将相关事件整合成一个更为复杂的事物。融合空间是组织和发展这些空间的整合平台,其中包含一个带有创新特性、富有想象力的结构,叫做新结构,它里面可能创造出原来输入空间没有的新信息、可能产生新意义、获得新知识,得出全新的东西(王寅 2010)。这四个空间通过一系列的映射运作彼此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这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形成思维和语言、发展科技的一种普遍认知方式,它可以解释人们为什么有创造性思维、为什么有丰富的想象活力。

四、创新思维培养的评价标准与方式

评价,简单来说就是判断某一事物的价值。本方案坚持客观性、发展性原则,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素质、创新智能素质等的评价,包括创新思维意识、创新思维人格、创新思维精神,思维的广阔性、批判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等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创新实践能力等评价。

评价方式: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关注创新思维成长记录,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袋。

学生创新意识评价:采用《创新思维意识前(后)测检测试题》,在开课前和课程结束后进行卷面检测(从略)。

创新思维训练评价量表(略)。

汪榕培,杨彬.2010.高级英语词汇学文献选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图式字母意象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缓存:从字母B到字母Z
意象、形神
字母派对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图式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解析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