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的语法化再探

2015-02-15 04:01曾传禄
宜宾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句末副词语法

谢 一,曾传禄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不成”的语法化再探

谢 一,曾传禄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不成”从先秦时期由一个表“不能成就”之意的非词结构逐步变为现今的句末语气词,先后经历了向否定意义副词的过渡阶段和既可作表否定意义副词又可作反诘副词的阶段,最后变为了句尾语气词。现代汉语的使用中,“不成”仍具有以上三种用法。徐时仪提到“不成”在唐代已有处在句末的用法,并且其作为句末语气助词在宋元时期可经常见到,这一说法值得商榷。

不成;语法化;分歧

当前有关“不成”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学者们大多是从“不成”一词的成词来源,即语法化历程角度展开探讨。

钟兆华认为大致从元明之际,“不成”逐渐向句末助词的位置转移,最终成为一个语气助词。[1]孙锡信认为元代以后开始出现“不成”用于句末,并与“难道”搭配使用表示反诘语气。[2]185徐时仪描述了“不成”的古今虚化途径,并依据古代口语实录文献语料推断“不成”作为句末语气助词在唐代就产生了。[3]杨永龙考察了《朱子语类》中“不成”的所有例句,详细归纳了“不成”在具体使用中的不同成句结构,并对其作了历时语法化梳理,提出了相关语法化理据,同时认为“不成”作句尾语气助词产生于宋代的观点并不可靠。[4]刘敏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不成”的语法化进行了新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成词的动因和机制等问题。[5]12-16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各家学者梳理的“不成”语法化路径进行考证,并结合古代文献语料重新探讨“不成”的成词脉络,最后针对“不成”在唐代用作句尾语气助词这一说法进行讨论。

一 语法化与词汇化

“语法化”这个概念最早是中国人在13世纪提出来的,元朝的周伯琦在《六书证伪》中说:“大抵古人造字,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沈家煊认为:“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6]刘坚认为:“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演变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词汇意义,在语句中只具有某种语法意义,变成虚词,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语法化’”。[7]Laurel J Brinton和Elizabeth Closs Traugott认为:“语法化指的是这样一种演变,在特定的语言背景下,语言使用者用一种结构的一部分作为语法功能,经过一定的时间演变,已经语法化的条项可以进一步语法化,使语法功能和主范畴扩大。”[8]27

Givon提出一个著名观点:“今天的词法曾是昨天的句法”,这种从句法到词法的转变现象在语言中普遍存在。董秀芳指出:“词汇化(lexicalization)一般指的是短语、句法结构、跨层结构等非词单位逐渐形成单词的过程。”[9]49Laurel JBrinton和Elizabeth Closs Traugott认为:“词汇化指的是这样一种演变,在特定的语言背景下,语言使用者用一种句法结构或构词作为一种新的实义形式,并且其形式和语义特征并不能完全从结构的组成或构词类型派生或推导出来,经过一定时间的演变,已经词汇化的条项还可以进一步丧失内部的组构性,进一步词汇化。”[8]29徐时仪认为:“词汇语法化可以是一个词组结构演变成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实词演变成一个虚词;可以是一个具有实实在在词汇意义的语言成分演变成一个较虚的语言成分,也可以是一个较虚的语言成分演变成一个更虚的语言成分。”[10]

综上可得如下结论:词汇化就是一个非词结构形成一个单词的过程,这单是从结构上来考虑,而语法化不仅包含结构上的改变,还包含着意义、语法功能等的变化。所以,“词汇化”应包含在广义的“语法化”范围内。

二 “不成”的词典释义

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不成的定义为:“助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的语气。前面常有‘难道’和‘莫非’。”[11]94《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不成的定义为:“1.不行。2.助词,用在句尾,表示推测或反问的语气。前面与‘难道’‘莫非’等词呼应。”[12]103《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不成的定义为:“助词,用在句子末了,同副词‘莫非’‘难道’配合,表推测或反问。”[13]20

综合来看,“不成”除了作为一个表否定意义的副词,表“不行,不可以”之外,还可用作语气词放在句尾,并且经常跟“难道”等情态副词搭配使用。

(1)不然我们先报警吧!①

不成,万一东西是被王丽拿走了而并不是被偷,我们岂不是惹了麻烦?

这里的“不成”表“不行、不可以”。

(2)(难道)天上还会掉馅饼不成?

这里的“不成”是用在句尾的语气词,表反诘。

为方便表述,我们将表“不行、不可以”的否定意义副词“不成”记作“不成3”,而将用在句尾作语气词的“不成”记为“不成2”。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非词结构表“不能成功、不能成为”之意的“不成”在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除了日常交际外大多是现今人们直接对历史文献的引用与活用:

(3)古语有云:“玉不雕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4)你要记住,沉不住气则不成大事。

(5)这件事你这么办是办不成的。

例(3)-例(5)中的“不成”并非一个词而是作为一个非词结构②,表“不能成功、不能成为”之意。例(3)是直接对古典文献的引用,“不成器”即“不能成为器具”。例(4)是对古典文献的活用,“不成大事”译为“不能成就大事”。这两例“不”与“成”无直接结构关系。例(5)是偏正结构“不成”作补语,译为“不能成功”。我们将现今使用的这种结构“不成”标记为“不成1”。

三 “不成”的历时演变

“不成”经历了一个由非词的结构逐步融合为一个词的过程,不少学者对其词汇化历程进行了梳理。徐时仪[3]:松散的偏正结构(唐以前)→否定意义出现(唐五代时期)→反诘副词(宋代)→语气副词(元代)→语气助词;杨永龙[4]:跨层结构(宋以前)→否定副词、反诘副词(两宋时期);刘敏[5]:松散的偏正结构(宋以前)→否定副词、反诘副词(宋代)→开始转为后置助词(元明时期)→后置助词(清代)。

相较以上几种观点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不成1”最早出现的时间未定,各家学者都认为“不成”在出现之初是由否定副词“不”加动词“成”构成,表“不能成就、不能成为”之意,那么,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意义;其次,表否定意义副词“不成3”在现今仍有使用的情况均未提及;再次,“不成”用作表否定意义的副词出现的时间不统一,并且在演变为表否定意义副词之前还存在一个过渡阶段;最后,徐时仪认定“不成”放在句尾作语气助词的时间似有不妥,仍需进一步考察。

通过对古典文献语料的考证以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重新梳理出一条完整的“不成”语法化轨迹。起初,“不成”仅仅是作为一个非词的结构,即否定副词“不”和动词“成”组成,“成”有“成就、成为、成年”之意,所以“不成”除了表“不能成就、不能成为”之意外,还有“不能成熟、未成年”之意,并且这种表“不能成就、不能成功”之意的“不成1”一直使用并延续至今。后经词汇化,经历唐代过渡阶段并直到宋代,“不成1”融合为表否定意义的副词,意为“不行、不可以”,即“不成3”,同期其反诘副词作用出现并继续虚化,最终变为一个句尾语气词,即“不成2”。具体演变路径为:非词结构(“不成1”,战国至唐前)→(词汇化)→过渡阶段(表“未曾”,唐代)→否定意义副词(表“不可以、不行”,“不成3”)、反诘副词(宋代)→(语法化)→句尾语气词(“不成2”,元末)。

(一)战国至唐前

“不成”用例目前最早见于《尚书》:

(《尚书·洪范》)

(7)绥予曰。无毖于恤。不可不成乃宁考图功。

(《尚书·大诰》)

例(6)的“不成”是一个偏正结构,由否定副词“不”加动词“成”组成,“成”译为“成熟”,“不成”译为“不能成熟”,全句译为:“假如日月岁的关系全部改变,百谷就因此不能成熟,政治就因此昏暗不明,杰出的人才就因此不能被重用,国家就因此不能安宁。”例(7)的“成”译为“完成、成就”,“不成”译为“不能完成”,全句译为:“劝告我,不应该过分关注自己安危,不应该不完成你父亲文王所力图成就的功业。”这里的“不”与“成”无直接结构关系,“不”修饰的是“成乃宁考图功”。同样的例子先秦时期还有很多,如:

(8)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周易》)

(9)齐燕姬生子,不成而死。

(《春秋左氏传·哀公》)

(10)“不君灵公,不成其子也。”

(《春秋公羊传·昭公》)

例(8)“不成”译为“不能成就”,“不成乎名”即“不因名气而成就”。例(9)“不成”译为“没有成年”。例(10)“不成”译为“不能成为”。

杨永龙就唐前“不成”的具体用例归纳了三种格式[4],即:

A.N+不+成

(1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子路》)

(12)子路欲杀卫君而事不成,身菹于卫东门之上,是子教之不至也。

(《庄子·盗跖》)

B.(N)+不+成+N

(1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14)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

(《礼记·檀弓上》)

C.N+不+成+V

(15)愍度道人始欲过江,与一伧道人为侣……既而此道人不成渡。

(《世说新语·假谲》)

(16)敦曰:“吾作业梦在石头城外江中扶犁而耕,占之。”

璞曰:“大江扶犁耕,亦自不成反,反亦无所成。”

(葛洪《神仙传》)

杨永龙[4]认为在这三种格式中,,“不”+“成”表“不能成就、不能实现”之意。其中,AB格式多为先秦时期使用格式,C格式在六朝文献中能找到。在AB格式中,“成”是唯一动词,在C格式中,“成”不再是唯一动词而变为了次要动词,所以“不成”后接成分的复杂化为“不成”的结合埋下伏笔。

需要注意的是,现今所使用的“不成1”的用法也正是在此时形成,并一直延续至今,这是“不成”的第一次分划,一部分偏正结构得以保留并传承,而另一部分开始经历词汇语法化。

(二)唐五代

刘敏认为,“宋代以前的‘不成’一直是一个松散的偏正结构,‘不+成’表示各种否定的动作和状态。”[5]13

(17)灯笼两行照飞阁,珠帷怨卧不成眠。

(李贺《十二月乐辞·十月》)

刘敏认为,“成”表“实现”之意,“不成眠”即“不能实现入眠”。而徐时仪认为,唐代的“不成”作为词组意义逐渐虚化,凝固成“未曾”“未能”之意。[3]按此说法,将例(17)的“不成眠”译为“未能眠”也是通顺的。同样的例子如:

(18)晓入朱扉启,昏归画角终。不成寻别业,未敢息微躬。

(杜甫《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

例(18)“不成”既可译为“不能实现”,又可译为“未能”。

到了唐代,非词结构“不成”中表“实现、成功”意义的“成”随着后接句式的复杂化使得其由主要动词变为次要动词,并随后经历进一步的虚化,表意已经非常虚弱,其有无并不会影响完整的句意,所以“不成”的表意也就从“不能实现”逐渐变为了“未能”。唐代是“不成”融合成词的转型期,此时的“不成”处于由非词结构向表否定意义的副词过渡的阶段,但还并非是一个成型的否定意义副词。

(三)宋元时期

徐时仪认为:“‘不成’在宋代已经由词汇单位的偏正词组语法化为语法单位的复音反诘副词。”[3]刘敏认为:“在宋代‘不成’同时存在着否定副词③和反诘副词两种用法”。[5]13杨永龙考察了《朱子语类》中“不成”的用例,发现“不成”在宋代已经变为一个成型的否定副词,表“不可能、不可以”;同时其用作反诘副词的情况出现,并与其用作否定副词所构成的句式结构完全一致。

“不成”在宋代变成一个表否定意义的副词,表“不行、不可以”之意,即“不成3”。随之在否定的基础上进一步虚化,主观性不断增强,强调否定而产生反诘,使得“不成”用作反诘副词的功能也随之出现。

(19)彼国人来问君知礼否,不成说不知礼也。

(《二程集》)

(20)因论三国形势,曰:“曹操合下便知据河北可以为取天下之资,既被袁绍先说了,他又不成出其下,故为大言以诳之。”

(《朱子语类》)

以上两例,“不成”用作表否定意义的副词,译为“不可能、不可以”。例(19)译为:“别人来问你是否知道礼数,不可以说不知道礼数。”这里的“不成”即“不能、不可以”,是一个否定意义的副词,例(20)同。

(21)如出行忌太白之类,太白在西,不可西行,有人在东方居,不成都不得西行?又却行日忌,次日便不忌,次日不成不冲太白也?

(《二程集》)

(22)或问:“先持敬,令此心惺惺了,方可应接事物,何如?”

曰:“不然。”

伯静又问:“须是去事物上求?”

曰:“亦不然。若无事物时,不成须去求个事物来理会?且无事物之时,要你做什么?”

(《朱子语类》)

以上两例均为“不成”作为反诘副词使用。例(21)译为:“出门忌讳太白星,太白星在西方,所以不可向西行走,那么住在东方的人,难道都不可以向西行走么?出行日忌讳,次日不忌讳,次日难道就不冲太白星了么?”这里的“不成”都是“难道”的意思,表反诘意义,例(22)同。

综上可得如下结论:“不成”在宋代发生了第二次分划,部分表“不行、不可以”的否定意义副词“不成”被分化出来,即我们现今的“不成3”,其余则在否定的基础上继续虚化而变为反诘副词。《二程集》内容多为北宋学者所作,而《朱子语类》出自南宋朱熹之手,可知以上“不成”的两种用法无论是在代表北宋还是南宋时期的同一著作里都有出现,只是用作否定意义的副词时,出现在陈述句中;用作反诘副词时,出现在反问句中。两种用法的差别,表现在所搭配句子的语气差别。

(四)元末明初

到了元代,“难道”已经作为一个成型的反诘副词而广泛使用。同时,其他的反诘副词如“终不成”等也相继出现,使反诘副词“不成”受到排挤而被取代,从而继续虚化,虚化结果是语义变弱,在句中的重要性降低,导致其句法位置变得灵活,在反诘语气的驱使下逐渐移到句末,最终在元代末年变为后置的语气词“不成2”,并在使用中与“难道”搭配,形成“难道……不成”格式。

(23)他拿将钞来讨,没的不与他去不成?

(元·杂剧《施仁义刘弘嫁婢》)

(24)员外着你跪,你就跪;难道着你死,你就死了不成?

(元·杂剧《杀狗劝夫》)

例(23)的“不成”作句尾语气词。例(24)的“不成”与“难道”搭配使用。

四 “不成”用于句末产生年代的分歧

徐时仪提到“‘不成’一词在唐代已有处在句末的用法,并且作为句末语气助词在宋元时期可经常见到。”[3]81杨永龙通过对宋代《朱子语类》中“不成”用例的统计,认为《朱子语类》中未见有语气助词“不成”的用例,由此进一步推断助词“不成”见于宋代的说法是一种误解。[4]徐时仪推断唐宋元时期已有句尾语气助词“不成”的用例,如:

(25)岂有既出家后,施主不受十戒,恐其毁坏大戒不成?(26)横渠尝言:“吾十五年学个恭而安不成。”明道曰:“可知是学不成有多少病在。”

(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

(宋·张载《张载集(后录上)》)

(27)既来了,怕他回去了不成?

(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三折》)

见于元末的“不成”已经可以作为句末语气词使用,所以我们重点将就例(25)、例(26)逐一还原语料进行考察。

(25)'是五众收堪销物利。岂有既出家后师主不授十戒。恐其毁破大戒不成。此则妄负求寂之名。虚抱出家之称。④

例(25)'出自《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三)》,“岂有既出家后师主不授十戒”和“恐其毁破大戒不成”两句是单独成句,后句的“不成”并非是跟前句反诘副词“岂”搭配的句末语气词。两句可译为:“哪里有已经出家的人不去受到十大戒律的制约呢?怕他会毁坏大戒不能成就功德啊!”此处的“不成”乃是“不能成就”之意。

(26)'横渠尝言:“吾十五年学个恭而安不成。”

明道曰:“可知是学不成有多少病在。”

例(26)'出自《张载集·上蔡语录》卷一,为方便结合上下文,估且列出此句之前的一段话。

横渠教人以礼为先,大要欲得正容谨节,其意谓世人汗漫无守,便当以礼为地教他,就上面做工夫。然其门人下稍头溺於刑名度数之间,行得来困无所见处,如吃木札相似,更没滋味,遂生厌倦。故其学无传之者。明道先生则不然,先使学者有知识,却从敬入。予问:横渠教人以礼为先,与明道使学者从敬入,何故不同?谢曰:既有知识,穷得物理,却从敬上涵养出来,自然是别。正容谨节,外面威仪,非礼之本。

此段是将横渠和明道两者教化人的方法进行比较:横渠教人以礼为先,明道先使学者有知识,却从敬入。两者得到的结果有很大不同,明显横渠的方法是失败的。所以“吾十五年学个恭而安不成”,应理解为:“多年来的教化让人学会谦恭安宁却不能成功”,“不成”仍然是一个非词结构。这是“不成1”在宋代的表现,并非是句尾语气词“不成2”。

通过还原语料并结合前文对“不成”的语法化探究,“‘不成’在唐代开始就用在句末作为语气助词,在宋元时期还经常能见到”这一结论仍值得商榷。

结语

“不成”早在战国时期就用作一个松散的偏正结构表“不能成就(成功)、不能成为和未成年”之意,这种用法现今仍在使用,即“不成1”;后经历词汇化在唐代开始向否定意义副词过渡,表“未曾”之意;到宋代正式用作否定意义的副词,即“不成3”,表“不行、不可以”之意;同期其反诘副词作用出现并进一步虚化,最终在元末变为句尾语气词,即“不成2”。通过对“不成”语法化的梳理以及对徐文论证语料的还原分析可推断,“‘不成’在唐代开始就用在句末作为语气助词,在宋元时期还经常能见到”这一结论值得商榷。

注释:

① 本文所引例句部分来自北京作家作品、报刊杂志以及北京大学CCL语料库,这部分注明出处;部分为自拟,自拟例句都是极简单的。

② “不成”表“不能成就”意为偏正结构,但杨永龙归纳的“不成”在《朱子语类》中成词前的A、B、C三种格式看来,B、C式是“不”修饰“成+N”和“成+V”,“不”与“成”并无直接结构关系。所以,“不成”在成词前既可作偏正结构又可以有“不”与“成”无直接结构关系的形式。为表述方便,我们采用“非词结构”这一说法。

③ 此处表述为“否定副词”欠妥,在文章中都改述为“否定意义副词”,下同。

④ (25)'(26)'均出自原始语料,应以此为准。

[1]钟兆华.“不成”词性的转移[J].中国语文,1991(4).

[2]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3]徐时仪.“不成”的语法化考论[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9):79-81.

[4]杨永龙.《朱子语类》中“不成”的句法语义分析[J].中州学刊,2000(3):108.

[5]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6]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17.

[7]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中国语文,1995(3):161.

[8] Brinton L,Traugott E C.Lexicalization and Language Change[M].New York: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2005.

[9]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10]徐时仪.“一味”的词汇化与语法化考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6):26.

[1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2]中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3]王自强.现代汉语虚词词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李 青〕

Grammaticalization Analysis of“Bucheng”

XIE Yi,ZENG Chuanlu
(College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1,Guizhou,China)

As a Modifier-core Structure(Bucheng 1)in Pre-Qin Period,“Bucheng”meant“cannot achieve”originally,but it has undergone gradual change and finally become a modal particle(Bucheng 2) used at the end of the sentence.The change of use has gone through different stages:a transitional period of being used as negative adverb(meaning“haven’t”),used both as negative adverb(meaning“won’t do”,Bucheng 3)and counterquestion adverb,and at last became amodal particle(Bucheng 2).In modern Chinese language,“Bucheng”hasall three of these usages.Xu Shiyimentioned that“Bucheng”had been used as amodal particle at the end of the sentence in Tang Dynasty and such usewas frequently seen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There are some doubts on this statement.

Bucheng;grammaticalization;divergence

H146.2

A

1671-5365(2015)01-0093-07

2014-10-2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09YJC740020);贵州省社科规划项目(14GZYB52);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硕士点项目(12SSD014)

谢一(1988-),男,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曾传禄(1974-),男,江西永丰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语法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句末副词语法
四川方言句末助词“哆”
完整句末不一定都用句号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也”“还”在英语中的用法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跟踪导练(二)4
参考答案
副词和副词词组
人生的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