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解题中的思维定势

2015-02-15 14:00钱玉娟
新课程(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变型定势氢氧化钠

钱玉娟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曲塘高级中学)

纵观各种资料,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似曾相识的题目,就是每年高考试题中也不乏这类“陈题”。遇到这类题,我们同学往往在窃喜之余,照搬练熟了的“套路”,很轻松地就给解决了。但等拿到成绩或对答案时,才知大事不妙,冷静一分析,原来题目之间“差之毫厘”,只怪做题时自觉不自觉地给自己画了一个界限,难怪“谬以千里”了,但悔之晚矣!更可悲的是,我们不少同学在悔恨之余,只把这类错误简单地归咎于“粗心大意”,其结果是以后仍然一而再、再而三地“粗心”。如果我们能明确地认识到这并不完全是偶然的粗心,实际上是思维定势在作祟的必然结果,并对此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或许就能使思维品质发生质的飞跃。

思维定势就是先前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作为一些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能力的典型题目,教师往往讲得比较透彻,并要求学生能吃透,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这对教师来说是无可厚非的。学生在解题时,运用记忆中储存的典型解题模式,可加快解题速度,使思维定势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要注意到思维定势常常伴随着思维的惰性,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在解题时,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不认真审题,不仔细分析题目的细微变化,从而导致错误结论。

让我们从一道题的简单变换来看看思维定势的产生:

例1:常温下将pH=2的氢氧化钠溶液与pH=12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为 ( )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确定

此题是很基础的,答案为C

【变型1】:常温下将pH=2的氢氧化钠溶液与pH=12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为 ( )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确定

此题由于一元酸(盐酸)换成了二元酸(硫酸),不少同学就想当然得认为酸过量,其结果错选了B。

【变型2】:常温下将pH=2的氢氧化钠溶液与pH=12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为 ( )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确定

此题由于又将强酸(盐酸)换成了弱酸(醋酸),有同学认为生成了强碱弱酸盐,就错误地选择了A,而正确答案恰恰相反。

【变型3】:常温下将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与0.01mol/L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为( )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确定

有些同学在解这道题的时候,可能由于认识到了变型2的错误,又不假思索地选择了B,结果又错了。

以上一例是由思维的惰性引起的思维定势,还有一类是由思维的惰性产生的思维定势,请看例2:

例2:在25时,向5瓶盛有95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或通入各5克下列物质:(1)NaCl,(2)NH3,(3)SO3,(4)CaO,(5)CuSO4·5H2O,分别得到五种溶液,则五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 ( )

因为此题比较简单,同学在解题目时,不要调动大脑中的“程序”,直接运用概念计算就行,好像不存在思维定势。不过且慢,先算算看,算了(1)(2)(3),继续算(4)和(5),好了,已掉进了出题人的陷阱,该题算到第(3)组时,如思维继续沿着开始的思路滑下去而不刹车的话就错了。实际上此题中隐藏了CaO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溶解度很小这一内容,所以不需计算就能直接判断出第(4)组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小,正确答案为A。

从上面的例题可以看出,思维定势的危害是相当大的,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科学的认识,在学习中不能死记硬背解法和结论,更不能靠题海战术,不能靠罗列解题套路的方法去掌握化学知识,听老师讲题目要着重于理解,真正掌握解题所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基本原理,真正弄懂解题方法。做题时,在新题与旧题的联系中要注意分析两者的差异,找准题目的落脚点——解题所用的基础知识,运用正确的方法。解题后养成再思考的习惯,进行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议、一题多思以及一题多变的训练。对上过当、吃过亏的题目更不能掉以轻心,要深钻细研,不但要找出问题的症结,而且要从理论高度找出产生思维定势的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做到少出错,乃至不出错。

[1]玄立稳.如何提高化学解题过程中的规范化[J].成才之路,2013(16).

[2]杨玉莲.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3(04).

猜你喜欢
变型定势氢氧化钠
变型数独7月挑战赛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试论中学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
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研究
西南地区三种天麻变型巴利森苷类成分含量比较
简约≠简单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基于邻接矩阵变型的K分网络社团算法
氢氧化钠变质知多少
浅论数学学习中两种思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