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南农民运动的旗手
——林培斌

2015-02-17 13:53陈英训
西江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农会梧州办事处

陈英训

桂东南农民运动的旗手
——林培斌

陈英训

林培斌烈士

林培斌,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创建者,历任中共梧州地委委员、中央农民部特派员驻梧办事处主任、广西省农民部苍梧道办事处主任、中共容县支部书记等职。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也是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学有所成

林培斌,1900年出生于岑溪上化乡福传村(现岑城镇木榔村)。1917年考入岑溪中学。他勤奋好学,与同学组织读书会,阅读进步书刊。1919年,“五四”运动席卷全国,林培斌发动岑溪中学的学生成立“救国团”, 印传单,出墙报,集会演讲,游行示威,检查日货,开展爱国宣传活动,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以广州为中心的国民革命高潮迅速影响了广西。“惟有奋起抗争,才有出路。”林培斌积极思考,探索着救国救民之路。

1925年春,林培斌辞别爱妻幼子,报考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这是一所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由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开办,但主要由共产党人负责管理。林培斌成为农讲所第四期学员,有幸获得毛泽东、阮啸仙、彭湃等同志的教导,掌握了我党关于农民运动与国民革命的理论、方针和策略,为后来领导农民运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由于表现优秀,林培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广西岑溪籍第一位中共党员。同年9月毕业后,他留在农讲所第五期当见习员,任第五期乙班区队长,并直接参加广州郊区的革命活动。

1925年秋,周恩来同志秘密来到梧州指导建党。10月,中共梧州支部成立,这是广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12月,中共梧州地委成立,谭寿林任书记,地委委员有龙启炎、周济、林培斌等6人,机关设在建设路兴仁巷4号(现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代号为“伍祝迪”,辖广西全省,隶属中共广东区委领导。林培斌任农委委员,负责农运工作。

林培斌和李植华、黄一平、谢铁民等几位广西籍的广州农讲所学员,受中共广东区委派遣,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的身份,返回梧州领导农民运动。他们先向《梧州民国日报》总编辑龙启炎报到,并到国民党梧州市党部拜会黄绍竑等军政要人,然后成立了“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驻梧办事处”,由林培斌任办事处主任,决定以梧州为策源地,发动全省开展农民运动。

组建农会

在国共两党合作领导下,林培斌深入苍梧、岑溪各乡镇农村,组织宣传队,创办农民夜校,散发《告农民书》,号召农民群众联合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反对苛捐杂税。林培斌每到一个地方,都先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当地农民受压迫剥削的具体事实,然后利用圩期、集会进行宣传,从中发现积极分子,成立农会组织。

林培斌向农民大众印发《中央农民部特派员驻梧办事处传单》。有一张传单是这样的:“……同样是一个人,因何事有些人清闲自在安安乐乐?因何故有些人辛辛苦苦捱饥抵寒?不是八字生定,他们命好,我们命丑,而是我们不知去发愤,不去想法子。现在我们想好了法子,请大家来帮手……快来呀!大家联合起来呀!”

林培斌还教大家唱革命歌曲,有一首歌的歌词是:“青的山,绿的田,灿烂的山河;鲜的衣,美的食,玲珑的楼阁;谁的功,谁的力,劳动的结果。全世界农工们联合起来啊!”

林培斌身材魁梧,时常穿着一件短装反领布夹褛,扎上腰带,被农民兄弟们亲切地称为“大犁头”。他把广西农民运动的布告、农会章程草案讲解给大家听,讲得通俗易懂,群众听得津津有味,纷纷要求成立农会,要求加入农会组织。苍梧县多贤区(今梧州市夏郢镇)的芳桂、水口、高才、六甲等地,很快成立了乡农民协会,然后成立区农民协会。农民协会有犁头旗和大印,会员发有臂章和会员证。

1926年3月,林培斌决定在农民协会中建立共产党组织,于是发展农民运动骨干分子苏志才、区建新、刘铁雄、区一侬、苏宏棣、苏广智、谢家任等7人为中共党员,率先创建了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苍梧多贤支部,林培斌任书记。从此,多贤区农民运动成为当时梧州农民运动的中心,为后来广西更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埋下火种,提供了经验,对推动桂东南乃至全广西革命运动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今天,梧州市夏郢镇凤凰村建成了“中共广西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生动地诉说着当年的革命历史。

林培斌与广西省农民部苍梧道办事处其他同志合影

节节胜利

农民协会的成立,农村党支部的诞生,是我党直接领导农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始。1926年4月,林培斌领导多贤区芳桂、六甲、水口、高才四乡农会,组织农民示威游行,取得了废除宦家湾“码头捐”斗争的胜利。同月,领导和支持钱鉴村农民胜利开展夺回被广西实业研究院强占耕地的斗争。

7月,林培斌领导梧州郊区长洲尾、三云山、李家庄等地农民反抗当局征收“粪溺捐”,当时郊区菜农兴叹:“自古未闻粪要税,如今只剩屁无捐。”农会会员3000多人进城示威游行,得到梧州市学生、工人的大力支持,迫使当局取消了“粪溺捐”。

林培斌还率领农民自卫队到反动官府和土豪劣绅家里,打开粮仓分粮食,保障贫苦农民的阶级利益,整个桂东地区的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对此,广东省农会在机关报刊《犁头》刊文,予以高度评价,称赞为“广西农民运动之新发展”。

8月,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为了推动广西农民运动的发展,把“中央农民部特派员驻梧办事处”交由广西省农民部领导,改名为“广西省农民运动东路办事处”,11月又更名为“广西省农民部苍梧道办事处”,林培斌仍任办事处主任。苍梧道办事处迁到容县办公,苍梧道为当时广西六道之一,下辖苍梧、藤县、岑溪等15个县。

12月,林培斌到武宣县指导农运和建党工作,在武宣县东乡区吸收翁尧年、潘业俊、朱文拔等十余位农民协会骨干入党,发展党员干部,并帮助建立中共东乡区委和中共武宣县支部。

1927年2月,林培斌在容县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为桂东南地区培养农运骨干,同时发展何仲泽、谢惠阶、刘之轩等一批党员,壮大党员队伍,创建了中共容县支部,林培斌任中共容县支部书记。

截至1927年3月,除信都、陆川外,其余13个县的不完全统计,共成立了乡农协会521个,区农协会29个,会员人数达42285人。并建立农民自卫军和设立常备队,在农协会中发展共产党员和党支部。农民运动在我党的直接领导下,每次斗争都给土豪劣绅以致命的打击,使他们既怕且恨,惊呼:“农民协会如猛虎添翼,烈火浇油,吾侪从此不得安枕矣!”

英勇献身

1927年4月,蒋介石集团筹谋建立反动统治,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国民党左派、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新桂系军阀追随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全省城乡“清党、剿共”,对农运中心——苍梧道和田南道实行重点“清剿”,广西的革命斗争局势极为险恶。中共容县党支部林培斌与何仲泽、甯培瑛、谢惠阶等人紧急策划,决定在5月1日组织农民协会会员2000人举行武装起义,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当时有人劝林培斌转移隐蔽,但他临危不惧,坚定地说:“干革命工作,什么时候都不能离开群众,不要怕流血牺牲。”他继续为组织武装起义而奔波。

4月29日,国民党反动军警突然袭击苍梧道容县办事处,逮捕了林培斌,几天后将他押解到梧州。在狱中,国民党反动派对林培斌进行了严刑拷打、威逼利诱,要他下令解散农民协会,他义正辞严地拒绝了。

10月7日清晨,林培斌与陈芝颖、戴锡禄、李素秋等13位革命志士被国民党反动派押赴梧州云盖山刑场,慷慨就义。在赴刑场途中,他们面不改色,昂首阔步,唱国际歌,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中国共产党万岁!”……刽子手凶残地把大油罐强罩着他们的头颅,妄图堵住这唤醒时代的呼声。林培斌牺牲时年仅27岁。

林培斌的遗体由林华堂等同乡捐款收殓,葬于梧州西江南岸的火山上。因风雨侵蚀,烈士埋骨之处,后人几经寻觅都无法辨认,但是,烈士的精神却始终鼓舞着后人。正所谓:“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责任编辑:傅燕兰

猜你喜欢
农会梧州办事处
中共梧州城工委
C-IDEA设计奖入围作品选登
德国江苏总会总商会镇江办事处授牌仪式成功举行
一城一舰 心心相印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知多少
日军侵占和败退梧州时间考
八路军、新四军驻各地办事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