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分析

2015-02-19 00:55李建明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10期
关键词:根尖周炎患牙管内

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分析

李建明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人民医院,046000)

根尖周炎是指发生于根尖周组织的炎性疾病,多为牙髓病的继发病,主要是由根管内的感染通过根尖孔作用于根尖周组织引发的。根尖周病的治疗方法最有效的是根管治疗,即对患牙行髓腔开通、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充填,患牙就能治愈。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根尖周炎患者,按常规治疗,根尖周病迁延不愈,临床上把这种根尖周病称为难治性根尖周炎。笔者针对这种患牙,采用根管内封入地塞米松注射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口腔科2010~2014年门诊治疗的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75例,把所选病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传统组,观察组40例,传统组35例。病例纳入条件:明确诊断为根尖周炎,行常规根管治疗,经3次以上常规换药症状未控制者,患者有自觉症状,有咬合痛或长期咬合不适者,查体:叩诊(±~+++),牙周组织红肿或瘘管久治不愈者。

治疗方法

所选患者均口服甲硝唑片,每次2片,每日3次。治疗前患者拍患牙根尖片,观察根管情况及根尖周组织情况。患牙重新进行根管预备,用3%过氧化氢和0.9%氯化钠注射液反复交替冲洗根管,冲洗液至少达20 mL,用无菌棉捻吸干根管内液体。观察组用光滑髓针、无菌棉做好棉捻,同时请护士开启规格为5 mg/mL的地塞米松注射液,抽入注射器中,滴在做好的棉捻上,使棉捻湿透,把剩余的地塞米松注入根管内,然后把做好的棉捻置入根管内,尽量深入到根尖部,用氧化锌暂封,7 d后复诊。传统组将浸有适量樟脑酚(CP)或甲醛甲酚(FC)的棉捻置入根管内,氧化锌暂封,1周后复诊。复诊时对符合根管充填指征的患牙,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和牙胶尖进行根管充填。对不能进行下一步治疗的患者可重复上述治疗。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封药1周或2周内无自觉症状,无咬合痛,根尖区无红肿,无叩痛,根管内无渗出,无臭味,咀嚼功能正常。无效:封药2周后患者自觉症状未改善或症状加重,有咬合痛,根管内有渗出或有臭味,不能进行下一步治疗。

结果:所有患者均按时复诊,结果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传统组疗效比较(例)

本资料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封药2周显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根尖周病是由细菌、物理、化学及免疫因素引起,多继发于牙髓感染,厌氧菌尤其专性厌氧菌是感染根管内的主要细菌。难治性根尖周炎根管内革兰阴性厌氧杆菌又以类杆菌、放线菌、真菌等多见,还与人的机体免疫机制有关,即根管内的细菌因素、坏孔牙髓及其分解产物和变性牙髓等具有抗原性,甚至许多根管治疗药物在宿主体内可与组织内的蛋白质结合成为全抗原,引起机体超敏反应[1]。一般认为,根尖周病是机体对根管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根管内的抗原进入根尖周组织激发大量免疫活性细胞浸润,产生炎性介质,导致根尖周结缔组织及骨组织破坏。

在炎症期,根尖周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增多,使血管壁和溶酶体膜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溶酶体释放,可导致疼痛加剧[2]。难治性根尖周炎病程长,多数患者存在根部骨吸收。根尖周病的骨吸收原因相当复杂,PGE2与根尖周炎根周骨吸收有关,还与血栓素B2(TXB2)及其他细胞因子有关,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由此可见,慢性根尖周骨吸收是一种复杂的生物链反应,这也提示人们对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可尝试做局部免疫方面的治疗,诱导骨重建[3]。

地塞米松是临床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抑制多种炎性介质和调控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与释放来达到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

地塞米松能抑制缓激肽、前列腺素E2、5-羟色胺、组胺以及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等炎性介质的合成和释放,特别是使致痛、致炎物质PGE2合成和释放减少,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炎症过程,改善红肿热痛症状,达到预防和消除各炎症引起的疼痛、肿胀的目的[4]。因此,在难治性根尖周炎患牙和根管内置入足够量的地塞米松注射液后,患牙的红肿、疼痛等症状在短期内消失。

在根尖周组织中,存在识别外来抗原的细胞,浸入组织的细菌及产物可作为抗原,诱发宿主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封入根管内的治疗药物FC 和CP是半抗原,可引发变态反应,加重根尖周炎损伤。免疫反应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可引起或加重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损伤,从而导致根尖周病变且持续较长时间。地塞米松具有抗免疫作用,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减少抗原进入巨噬细胞接受加工,阻碍β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反应,抑制淋巴细胞组织的增殖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补体的作用等,对各型变态反应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工作中,对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的根尖周炎患者,笔者尝试了局部免疫学方面的治疗,即把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地塞米松注入患牙根尖部暂封,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FC、CP是传统的根管消毒剂,应用于临床多年,对感染根管可以起到消毒作用。但是近年来研究表明,这两种药物是半抗原,封入根管内有可能引起免疫反应,使根尖周炎加重。因此,笔者对根尖周炎患者不主张长期反复使用这类药物。本资料传统组,有些患者在封入FC或CP后,病情反而加重,改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后病情才得以控制。

本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地塞米松封入难治性根尖周炎病人的根管内,能很快缓解患者红肿及疼痛等症状,可减少根管内渗出,促进瘘管愈合,利于根尖周炎症消退。封药后起效快,疗效肯定,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但在临床应用时,一定要配合应用抗生素,控制炎症,以防感染扩散。

参考文献

[1]邓志华.碘仿甲硝唑、地塞米松糊剂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82例临床体会[J].哈尔滨医药,2006,26(3):42-43.

[2]马敏,张敬,王兵,等.地塞米松缓解牙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临床观察[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7,29(2):130-132.

[3]陈军,陈兆军,张腊红,等. 慢性根尖周炎根周骨吸收与前列腺素E2及血栓素B2关系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8,33(3):156.

[4]夏庆银,朱月松,闫敏.地塞米松碘仿在防治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临床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05,3(4):14-15.

收稿日期(2015-02-03)

猜你喜欢
根尖周炎患牙管内
倾斜管内汽水两相流动不稳定特性的数值分析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一次性和多次根管治疗对根尖周炎的疗效对比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微酸性电解水对根管内粪肠球菌生物膜抗菌作用的体外研究
牙周炎对口腔种植修复效果的影响
脱硫废水浓缩系统中烟气蒸发器的管内模拟
碳氢燃料管内氧化结焦影响规律研究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意向性牙再植在重度牙周炎待拔患牙保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