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的传说

2015-02-20 05:15黄海涵
西江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名茶黑石嘉庆

黄海涵

掌故传奇

六堡茶的传说

黄海涵

话说清朝的第五任皇帝嘉庆,是个品茶高手,常饮的茶都是天下佳茗。他规定每天品一种名茶,特别喜爱的茶可两三天换一种,泡茶所用的水,也特定用其父乾隆所封的“天下第一泉”京城西山的玉泉之水。嘉庆皇帝每次出门,都要带玉泉水随行。

一日,嘉庆皇帝边品茶边批各地奏本。当他审阅到一份苍梧县的奏本时,突然若有所思,问内侍臣说:“朕每天品的都是大江南北名茶,唯独没品尝过古邑苍梧之佳茗。听说苍梧古邑,气候温润,土地肥沃,特产丰盛,其中定有名茶出产,为何宫中却没有该县的佳茗呢?”

内侍臣连忙回答:“启禀皇上,那苍梧县地,确有茶叶出产,是否上乘,还未知道,可能茶司一时疏忽,没有征集进宫吧。”

嘉庆皇帝说:“既然如此,赶快下旨征集。”

征集佳茗的圣旨很快就传达到苍梧县。苍梧知县谢廷书接旨后,真是喜从天降。本县六堡历代生产上乘茶叶,只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外地知之者甚少,犹如一位如花少女“养在深闺人未识”。

如今,皇上传旨征集佳茗,正是藉此扬名的好机会,一旦被皇上封为贡茶,那时,六堡茶必然名传天下。

却说苍梧县北面有个多贤乡,该乡划分为六个堡。在第六堡中有一个自然村,名叫黑石村,全村住有几十户人家。村民从南北朝时起,便在山里种植茶树制作茶叶出售,历代相传,至嘉庆年,制茶历史已有一千多年了。

黑石村,因山上有三块大黑石而得名。村内山峦起伏,四季气候温和湿润,植被丰富,生态环境纯净天然,茶树生长滋润肥壮,自古就是出产名茶的灵秀之地。

黑石村村民都有制茶的好手艺,当中,尤以承宗家的制茶技艺,最是高超。

承宗,三十多岁,中等个子,头发又黑又粗,圆脸盘,浓眉大眼。夏天,他穿一条蓝裤子,腰间扎着带子,上身光着,肌肉发达,肩上搭一条用来抹汗的毛巾;冬天,所穿衣服也很单薄,是个能吃苦耐劳的庄稼汉。

据老一辈的村民说,黑石村第一个发现茶树和培植茶树,第一个懂得制作茶叶的人,就是承宗的远祖。承宗祖辈代代相传种茶制茶技术,传至承宗,已数不清是第几代了。其祖上还引导村民种茶制茶,使得黑石村漫山遍野成为绿油油的茶园。而且,种茶树制作茶叶的农活,已经普及到整个六堡以及五堡地区。

黑石村村民得知皇上征集名茶的消息,在当晚吃过饭后,聚集到承宗屋前的晒谷场上,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

有的说,由各户送一份好茶供皇上挑选;有的说,不如在本村中推选一位高手,以他家精制的茶叶进贡,这才稳当。如果被皇上看中了,这也是我们全村的光荣啊!

此提议,顿时获得众人赞同。大家又一致推举承宗家来办此事。

承宗见盛情难却,只好答应了。

当晚,承宗与妻子商量,在家中所存的精品陈年茶饼中,挑出两饼,每饼重四斤,各用厚纸包扎好,写上县、村名和本人姓名。

此茶还应该有个名,叫什么名称好呢?!承宗想了想,不如就以本地六堡为名,老老实实地叫做“六堡茶”吧。

第二天,天刚亮,承宗吃过早饭,便带着茶饼匆匆赶往县城,到县城时天已入黑。他找一家客栈住下,待明天将茶叶送往县府。

此间客栈的老板叫胡仁,年约四十,为人刻薄贪婪,又工于心计,他见承宗进店时,别无行李,只携两包东西,既不像客商,又不像读书人,所吃的饭菜又很节俭,心里觉得好奇。

胡老板问:“客官,你是要到衙门告状吗?”

承宗说:“不是,不是!我是应朝廷征集名茶,特地送茶叶来的。”

当胡老板得知眼前这位就是承宗时,叫道:“好呀!黑石村是本县有名的产茶村,早就听说黑石村有位制茶高手承宗师傅。今日有幸相逢,真是难得,难得呀!”

这胡仁是个贪婪的小人。他想,如果能偷一包茶叶以我的名义献给皇上,定然会有重奖,一时歹念顿生。

胡仁叫伙计马上去炒两个肉菜,斩一只烧鸡来。他拿来一瓶好酒,坐到承宗身旁,对承宗说:“好兄弟,你的名茶一定会获得皇上嘉奖的。如此好事,我为兄弟你高兴。来,来,来,让我预先为你庆贺!”说着,斟酒给承宗喝。承宗经胡老板这么一说,心里也着实乐滋滋的,经不起胡老板再三劝酒,多喝了几杯,喝醉了。

胡仁扶承宗回房睡下,于是,顺手牵羊取走承宗的一饼茶叶。

第二天,承宗起床,发觉少了一饼茶叶,但身上的银子却没少,便问胡老板谁拿了他的一饼茶叶。

胡仁故作吃惊的样子,说:“本店伙计不会取客人东西的,你昨晚喝醉酒,定然是没关好房门,被小偷取走了。还好银子没被偷走,只少了一饼茶叶,没关系,还有一饼茶叶可送去县府。”

承宗无可奈何,只得结帐离店,将剩下的一饼茶叶送到县府,然后回村。

胡仁得了这饼茶叶,满心欢喜,将茶叶原来的包装拆去,重新用纸包扎好,心想:承宗送去的是六堡茶,我送去的也是六堡茶,岂不露出破绽来!需另起个美名才好。想了许久,倒被他想到用“六堡”的谐音,安上“绿宝”一名。他满心欢喜地在茶包上写上“绿宝茶”三个字,又写上县名、店名和自己的名字,着店伙计将茶叶送去县府。

再说朝廷司茶官接到苍梧县送上的两包茶叶,首先进行验看和品尝,确认是佳品后,才能送入皇宫,供嘉庆皇帝享用。

那品茶官将两饼茶叶各取下一小撮,分别放在杯子里,用热水一泡,片刻,只见茶叶汤色红浓明亮,轻啜一口,滋味甘醇爽口,且有槟榔香,回甘好。两杯茶都一样,司茶官赞不绝口。

司茶官即命小太监将两包茶饼送进皇宫。

小太监昨晚值班未得休息,神志疲惫地带着茶饼走在路上。此时,正下着雨,他一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包茶饼掉到水潭里,茶饼被污水浸湿了。此事非同小可,小太监吓得魂不附体,哭着向司茶官告罪。

司茶官大怒,命人将小太监重打板子,拉去禁闭。又立即火速行文至苍梧县,令其重新送茶叶进京。

苍梧知县谢廷书接到皇宫来文,立刻命人通知承宗和胡仁照办。

这对承宗来说,当然毫无问题,照样再送茶饼就可。

对于胡仁来说,就像吃了当头一棒,因为承宗手制的优质茶,市场上是很难买到的。如果不再送,就是违反圣旨犯欺君之罪,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贪心招来了大祸,胡仁后悔不已。

最后,胡仁决定去求承宗卖两饼茶叶作代替。

胡仁叫伙计拿着银两到黑石村找承宗说情,伙计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说了一遍。

承宗听了,顿时火冒三丈,不但不卖给他们茶叶,还到县衙门告了胡仁一状。

谢知县开庭审案,将胡仁收监,等候发落。

胡仁吓得魂飞魄散,惊恐之余,忽然想起他在县府里任主簿的堂兄胡义,决定向他求救。

胡义对堂弟的所作所为亦非常不满,但作为堂兄弟,岂有见死不救之理。胡义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胡义从胡仁家人送的五百两银子中留下一百两,将四百两银子送给谢知县,非常恳切地说:“胡仁是属下的堂弟,愚昧无知,贪心犯罪。望大人念其初犯,网开一面。若将案件搞大了,对本县反为不利。”

谢知县说:“此话怎讲?”

胡义说:“胡仁只是出于一时贪念,不知后果严重,又未达到目的。况且朝廷尚未知道此事,念其初犯,尚可轻判。若按欺君大罪判刑,本县也有失察之责,还会直接影响本县名茶获选之大事,反为不美。不若将其判打板子,又罚他赔银子给承宗,此案便可了结也。”

谢知县说:“那上面要献的两份茶叶怎么办?”

胡义说:“此事好办,在上送茶叶时附函件,就说上次献上的‘六堡茶’与‘绿宝茶’,都是本县黑石村所产的同一品种,‘绿宝茶’之名只是供朝廷选名而已。现考虑到‘绿宝茶’既不是绿茶,名不符实,应正名为‘六堡茶’,为此,现今只送上一款‘六堡茶’供皇上品尝,如此便妥也。”

谢知县听罢,也觉有理,便结了此案。而承宗方面,既然出了这口气,也就算了。

再说嘉庆皇帝,搁下其它佳茗,一连几天品尝苍梧六堡茶,越饮越觉回味无穷,食欲大增,便传张御医问:“张爱卿,朕近日饮了苍梧县六堡茶,精神清爽,胃口大开,不知是否与此茶有关?”

张御医答道:“启禀皇上,臣曾闻苍梧六堡茶可除油腻、助消化、养胃解毒。圣上日进御膳,品种丰盛,油腻较多,如今喝了此茶,正可除腻消食健胃。皇上获此佳茗,正是天赐我圣主龙体康健之洪福也。”

嘉庆皇帝听罢龙颜大悦,连声赞六堡茶是上好佳茗,诚属南疆之极品。不久,嘉庆皇帝传旨,将六堡茶册封为贡茶,御书“六堡贡茶”大牌匾一面,白银一千两,赐给苍梧县六堡黑石村村民。

从此,苍梧县六堡茶名声大振,闻名遐迩,成为清朝嘉庆年间全国45个优质名茶中之一,一直流传至今。

责任编辑:傅燕兰

猜你喜欢
名茶黑石嘉庆
嘉庆真是被雷劈死的吗
清张志宁嘉庆丁卯科乡试硃卷档案
嘉庆的尴尬映射大清衰亡
教皇帝说话
浅谈贵州的历史名茶
北京春茶节安徽名茶推介会暨中信太平观止杯斗茶大赛评审工作总结
话题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