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以魏为正统——兼论“蜀国”之称谓

2015-02-22 05:32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陈寿正统三国志



《三国志》以魏为正统——兼论“蜀国”之称谓

周振刚

(中共襄阳市委党校,湖北襄阳441021)

摘要:《三国志》以魏为正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三国各有年号而以魏之年号为标准;为武帝、明帝作纪,为刘备、孙权立传;曹操、刘备、孙权称谓有别。东晋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开始对以魏为正统提出异议,主张以蜀汉为正统。朱熹以后,大多数学者都赞同习凿齿,而非难陈寿。陈寿遇到的是尊重历史事实与维护最高统治集团的矛盾,即称汉与以魏为正统的矛盾;在两者不可调和的时候,陈寿则采取了以牺牲历史真实为代价,来达到保全以魏为正统的目的。

关键词:《三国志》;魏;蜀国

《隋书》云:“晋时,巴西陈寿删集三国之事,唯魏帝为纪,其功臣及吴、蜀之主,并皆为传,仍各依其国,部类相从,谓之《三国志》。”[1]《经籍志》《三国志》以魏为正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以魏之年号为标准

在《三国志·魏书》中对于刘备、孙权称帝之事皆不书,而在《蜀书》和《吴书》中,于君主即位,记魏之年号,以见正统在魏。如《蜀书·后主传》载:“三年夏四月,先主殂于永安宫。五月,后主袭位于成都,时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是岁魏黄初四年也。”[2]又如《吴书·三嗣主传》载:“明年四月,权薨,太子(亮)即尊号,大赦,改元(建兴),是岁于魏嘉平四年也。”孙休即位,《三嗣主传》载:“是岁,于魏甘露三年也。”孙皓即位,《三嗣主传》载:“是岁,于魏咸熙元年也。”[2]

2.为武帝、明帝作纪,为刘备、孙权立传

本纪、列传体例为司马迁所草创。《三国志》对于魏国君主曹操、曹丕、曹叡称武帝、文帝、明帝,为之立纪,曹操立《武帝纪》,曹丕立《文帝纪》,曹叡立《明帝纪》,曹芳、曹髦、曹奐立《三少帝纪》,而对于蜀汉与吴君主刘备、孙权等虽亦云“即皇帝位”,则立为传。

我国历代史书,有本纪和列传之别。本纪是按年月日的时间顺序记载一朝一代或数代皇帝或皇后事迹的史篇,差不多是一条时代的索子;列传又有专传与类传之分,是记载一朝一代或数代较为重要人物的史篇。这两者相辅而行,相得弥彰。刘知几辩两者差别,颇有深意。《史通·列传》云:“夫纪传之兴,肇于史、汉。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犹春秋之经;列传者,录人臣之行状,犹春秋之传。春秋则传以解经,史、汉则传以释纪。”[3]

清人赵翼云:“其他体例,亦有显为分别者。曹魏则立本纪,吴、蜀二主则但立传,以魏为正统,二国皆僭窃也。”[4]《三国志书法》又云:“自陈寿作《魏本纪》,多所回护,凡两朝易革之际,进爵封国,赐剑履,加九锡,以及禅位,有诏有策,竟成一定书法。以后宋、齐、梁、陈诸书悉奉为成式,直以为作史之法固应如是。”[4]《三国志多回护》

另外,欧阳询撰《艺文类聚》[5]第十三卷“帝王部三”录入三国、两晋时期帝王十位:魏武帝、魏文帝、吴大帝、晋武帝、晋元帝、晋成帝、晋康帝、晋穆帝、晋简文帝、晋孝武帝。“吴大帝”前后,没有录入昭烈帝。该书第十二卷“帝王部二”录入成汤至后汉帝王十三位:殷成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汉高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汉光武帝、汉明帝、汉和帝。以汉高帝直接周成王,没有录入秦始皇。对于这样的做法,欧阳氏没有说明缘由。可能是欧阳氏对秦始皇、昭烈帝怀有偏见,抑或压根儿就不想承认这两个王朝。

3.曹操、刘备、孙权称谓有别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称曹操为“太祖”、封武平侯后称“公”,封魏王后称“王”,纪末“评曰”复归称“太祖”[2]。

对于这样的称谓,有人不太理解。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四十“称太祖公王”条云:“《武帝纪》前段,称太祖。自建安元年为大将军,则三公矣,改称为公。至二十一年进爵魏王,则改称王。虽似有理,愚见以为既作本纪,跻之帝王之列,自不如概称太祖为直截,省却多少葛藤。”[6]又如《三国志集解》卷一“冬十月公征奉”下引康发祥云:“一纪中三异其称,何如始终称太祖。《晋书》称司马懿宣帝、师景帝、昭文帝最为爽捷耳。”[7]特别是近人胡玉缙在《三国志集解序·附》中说:“武纪称操曰太祖,建安元年封武平侯后称公,进爵为魏王后称王,而称公下,无一语斡旋,或缴明殊嫌倒置,是文例之最不可通者。陈寿何致出此,或谓不如概称太祖。陈氏又岂不知而竟遗斯巨谬,断无是理,盖经后人窜改也。”[7]此等评论皆由不明陈寿著书体例所致,以至如胡氏武断地认为“武平侯以前太祖字原是操字”,并误称“太祖”二字为“后人窜改”。陈寿为了彰显以魏为正统,将曹操与刘邦一样看待,特意模仿班固《汉书·高祖纪》,初称高祖,继称沛公,称汉王,即位称帝之例。与刘邦不同,曹操并未称帝,“太祖”二字,为曹丕称帝后追加之称谓,但是这并不妨碍陈寿《武帝纪》模仿班固《汉书》之体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云:“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2]除此处提到“姓曹,讳操”外,《魏书》乃至全部《三国志》,再也没有提到曹操的名讳。《魏书》各传均称曹丕为“文帝”或“帝”,称曹叡“明帝”或“帝”。《魏书》无论《纪》还是《传》,对于刘备、孙权,则直书其名,不以邻国待之也。《魏书》于蜀、吴二主之死与袭,皆不书。如黄初二年,不书刘备称帝。四年,不书备死,子禅即位。太和三年,不书孙权称帝。

《三国志·蜀书》称刘备为“先主”,称刘禅为“后主”,孙权则径称其名。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三十二“先主传第二”条下,引郝经曰:“魏晋自以为正统相继,故不举昭烈之谥,称先主。陈寿不以汉为帝纪,曰先主传。非也,先主者,大夫称其先大夫之辞也。继汉而不称汉,未尝称蜀,而称蜀蔑劣甚矣。”[7]

又,卢弼《三国志集解补》卷下“卷三十二《先主传》第一页第八行小注‘蔑劣甚矣’下补小注”引顾炎武曰:“春秋时称卿大夫,曰主。南唐降,号江南国主,亦以奉中国正朔,自贬其号。若刘玄德帝蜀,谥昭烈,葬惠陵,初无贬绌。末帝降,魏封安乐公,自可以本封为号。陈寿创先主、后主之名,常琚《蜀志》因之,千载之后,犹沿此称,殊为不当。”[7]

又《三国志集解补》卷上“卷二十八《钟会传》第五十八页第十行‘益州先主’下补小注”引林国赞曰:“钟会檄蜀时,必不称先主,此陈承祚追改。”[7]

又《三国志集解补》卷下“卷四十一《费诗传》第十四页第二行‘待士之义’下补小注”引林国赞曰:“彼时蜀臣称先主曰先帝,称后主曰陛下或主上,无称先主、后主者。费诗、廖立、杜琼各传称先主,《杜琼传》及《来敏传》引《诸葛亮集》称后主,皆追改。”[7]

又《三国志集解》卷四十二《蜀书·来敏传》裴注引《诸葛亮集》“后主即位”下,引周寿昌曰:“后主二字,恐误。观教中称先帝,不称先主可见。又案:《姜维传》诸葛与张裔、蒋琬书有云‘当遣诣宫觐主上’,不称后主也。”[7]

由此可见,郝经、顾炎武、林国赞、周寿昌以及卢弼一致认为先主、后主之名,为陈寿所创,殊为不当。先主、后主者,是陈寿以魏为正统,站在曹魏的立场上,对刘备、刘禅的称谓。对此,顾炎武说得明白:“今之君子,既非曹氏、司马之臣,不当称昭烈为先主。”[8]《答客问》引顾炎武曰

《吴书》除《吴主传》传名称孙权为“吴主”外,其余则径称其为“孙权”或“权”,刘备则径称其名。《吴书·三嗣主传》皆径称孙亮为“亮”,孙休为“休”,孙皓为“皓”。蜀、吴二书,凡与曹魏相涉者,必曰曹公,曰魏文帝,曰魏明帝,以见魏非其与国也。

所谓“正统”之说,是为统治集团服务的,用以说明政权的合法性。其是非标准,以对统治集团是否有利为权衡。陈寿是西晋人,而西晋政权是承继曹魏的,所以陈寿修《三国志》以魏为正统。对此,后人大多能够理解。赵翼的说法,很有代表性,其云:“盖寿修书在晋时,故于魏、晋革易之处,不得不多所回护。而魏之承汉,与晋之承魏,一也,既欲为晋回护,不得不先为魏回护。”又说:“正统在魏,则晋之承魏为正统,自不待言。此陈寿仕于晋,不得不尊晋也。”[4]《三国志书法》

东晋习凿齿作《汉晋春秋》[9],起汉光武,终晋愍帝,开始对以魏为正统提出异议,主张以蜀汉为正统。习凿齿,字彦威,襄阳人也。《晋书》本传云:“是时温觊觎非望,凿齿在郡,著《汉晋春秋》以裁正之。起汉光武,终于晋愍帝。于三国之时,蜀以宗室为正,魏武虽受汉禅晋,尚为篡逆,至文帝平蜀,乃为汉亡而晋始兴焉。引世祖讳炎兴而为禅受,明天心不可以势力强也。”后朝廷欲征习凿齿,使典国史,会卒,不果。临终上疏,力主以蜀汉为正统。其云:“以晋承汉,功实显然,正名当事,情体亦厌,又何为虚尊不正之魏而亏我道于大通哉!”[10]

唐刘知几赞成习凿齿的看法。《史通·称谓》云:“论王道则曹逆而刘顺,语国祚则魏促而吴长。”又云“习谈汉主,则谓昭烈为玄德。”此文下原注(刘知几自注):“习氏《汉晋春秋》以蜀为正统,其编目叙事皆谓蜀先主为昭烈皇帝,至于论中语则呼为玄德。”[3]《史通·探颐》云:“隋内史李德林著论,称陈寿蜀人,其撰《国志》,党蜀而抑魏。刊之国史,以为格言。案曹公之创王业也,贼杀母后,幽逼主上,罪百田常,祸千王莽。文帝临戎不武,为国好奢,忍害贤良,疏忌骨肉。而寿评皆依违其事,无所措言。刘主地居汉宗,仗顺而起,夷险不挠,终始无瑕。方诸帝王,可比少康、光武。譬以侯伯,宜辈秦缪、楚庄。而寿评抑其所长,攻其所短。是则以魏为正朔之国,典午攸承;蜀乃僭伪之君,中朝所嫉。故曲称曹美,而虚说刘非,安有背曹而向刘,疏魏而亲蜀也?”又云:“习凿齿之撰《汉晋春秋》,以魏为伪国者,此盖定正邪之途,明顺逆之理耳。”[3]

宋萧常祖习凿齿之说,修改《三国志》,为《续后汉书》十卷,以帝蜀黜魏。

南宋朱熹《资治通鉴纲目》改《资治通鉴》,斥魏帝蜀。朱熹以后,大多学者都赞同习凿齿而非难陈寿。

元胡一桂《十七史纂古今通要》对朱熹的观点给予赞许,其云:“尝即文公《纲目》与温公《通鉴》并言之。温公于献帝之末,曹丕之篡也,书帝禅位于魏,魏王即皇帝位。文公则书魏王曹丕即皇帝位,废帝为山阳公。至蜀汉之兴也,文公于献帝建安二十五年之后,即大书昭烈皇帝章武元年汉中王即皇帝位以继之。及蜀之出师也,温公书:‘诸葛亮入寇’。文公则书:‘魏寇汉中,丞相亮伐魏’。温公进魏而退蜀,则祖陈寿之旧史,此以强弱论也;文公帝蜀而贼魏,则本春秋之书法,此以是非论也。以废帝矫禅位之诬,以寇汉反入寇之逆,正统复而快人心于方来,大义明而诛贼臣于既往,《纲目》之作可识矣。”[11]

元郝经撰《后汉书》九十卷,大旨与萧常同。复作八录,以补陈《志》阙略。

元姚燧曾以朱仲晦书帝禅以后主为舛,是即为称汉称帝,改陈氏之旨也。

元赵居信宗《资治通鉴纲目》之例,撰《蜀汉本末》三卷,以蜀汉为正统。

明谢升撰《季汉书》五十六卷,纪刘氏为汉,列吴、魏于世家。

关于以魏还是以蜀为正统的问题,《四库全书总目》“《三国志》六十五卷(内府刊本)”《提要》解释,有其合理性。其云:“其书以魏为正统,至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始立异议。朱子以来,无不是凿齿而非寿。然以理而论,寿之谬万万无辞。以势而论,则凿齿帝汉顺而易,寿欲帝汉逆而难。盖凿齿时晋已南渡,其事有类乎蜀,为偏安者争正统,此孚于当代之论者也。寿则身为晋武之臣,而晋武承魏之统,伪魏是伪晋矣,其能行于当代哉!此犹宋太祖篡立近于魏,而北汉、南唐迹近于蜀,故北宋诸儒皆有所避而不伪魏。高宗以后偏安江左近于蜀,而中原魏地全入于金,故南宋诸儒乃纷纷起而帝蜀。此皆当论其世,未可一格绳也。”[12]卷四五,史部,正史类一

这一时期,大多数学者均持这一观点。梁章钜《退菴随笔》卷十六引翟晴江(灏)曰:“陈寿《三国志》纪魏而传蜀,习凿齿《汉晋春秋》继汉而越魏,非其识有高下也,时也。陈撰志于晋武受禅之初,晋受魏禅,魏之见废,蜀已破亡,安得不尊魏?习著《春秋》于晋元中兴之后,蜀以宗室而存汉绪,犹元帝以藩庶而复晋统,安得不尊蜀?司马公《通鉴》作于北宋受周禅时,安得不以魏为正统?朱子《纲目》作于南渡偏安之后,安得不以蜀为正统?陈与习,司马与朱子,易地则皆然。”[13]

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三内篇三《文德》亦云:“昔者陈寿《三国志》,纪魏而传吴、蜀,习凿齿为《汉晋春秋》,正其统矣。司马《通鉴》仍陈氏之说,朱子《纲目》又起而正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应陈氏误于先,而司马再误于其后,而习氏与朱子之识力,偏居于优也。而古今之讥《国志》与《通鉴》者,殆于肆口而骂詈,则不知起古人于九原,肯吾心服否邪?陈氏生于西晋,司马生于北宋,苟黜曹魏之禅让,将置君父于何地?而习与朱子,则固江东南渡之人也,惟恐中原之争天统也。诸贤易地则皆然,未必识逊今之学究也。”[14]章氏曾云“文非气不立,而气贵于平”,此可堪称“气平”之论。

与陈寿为西晋人不同,习凿齿为东晋人,两人作史,服务对象不同,但均欲证明当时政权的合法性。如此是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以说两者都是中国历史上史家照例的做法。

陈寿作魏、蜀、吴三国史,把三国分成三本书,《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各自为书。到了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国子监雕版刻本,始合为一种,改称《三国志》,共六十五卷。

陈寿作史以魏为正统,本无可厚非,但是具体落笔还是遇到了麻烦。这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蜀国”,刘备君臣从来没有说过他们所建立的王朝是“蜀国”。

建安十二四年已亥秋,刘备自称汉中王。事前,群下上表汉献帝云:“臣等辄依旧典,封备汉中王,拜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灭凶逆。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2]《先主传》此处是刘备君臣所说的唯一一处“蜀……国”。“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乃是遵汉初诸侯王封国旧例,意指所封领地。若简称“蜀国”,则是以偏概全。

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刘备在群臣拥戴下在成都武担之南上尊号,即帝位,改元章武。为文曰:“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皇帝备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只:汉有天下,历数无疆。……群臣将士以为社稷堕废,备宜修之,嗣武二祖,龚行天罚。备惟否德,惧忝帝位。询于庶民,外及蛮夷君长,佥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率土式望,在备一人。备畏天明命,又惧汉阼将湮于地,谨择元日,与百寮登坛,受皇帝玺绶。修燔瘗,告类于天神,惟神飨祚于汉家,永绥四海!”[2]《先主传》文告所用建安年号,明白宣称“汉有天下,历数无疆”,“响祚于汉家,永绥四海”,所继乃“汉家祖业”。

及即尊号,册曰:“惟章武元年五月辛巳,皇帝若曰:太子禅,朕遭汉运艰难,贼臣篡盗,社稷无主,格人群正,以天明命,朕继大统。今以禅为皇太子,以承宗庙,祇肃社稷。”[2]《后主传》此处刘备强调“汉运艰难”,明白宣告为“继(汉)大统”。

“蜀国”之称谓,是陈寿的发明。在陈寿看来,既然魏承汉、晋承魏,刘备君臣就不能称“汉”。称“蜀国”而不称汉、后汉、季汉,以明魏国继汉而不是篡汉。这是陈寿的良苦用心。

陈寿称“蜀”不称“汉”的做法,遭到后人的严厉批评。

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三十“蜀书一”下,引高似孙曰:“刘备父子在蜀四十余年,始终号汉,岂可以蜀名哉?其曰蜀者,一时流俗之言耳。寿乃黜正号而从流俗,史之公法、国之正统辄皆失之。”[7]

又引黄震曰:“蜀地名,非国名。昭烈以汉名,未尝以蜀名。孙氏之盟,亦曰吴汉,是天下未尝以蜀名也。且国有称号,犹人有姓氏。未有改人之姓氏而笔之书,亦未有改人国号而笔之史。”

又引潘眉曰:“先主即尊继汉统,不以蜀为国号。《江表传》载吴主曰:‘前所以名西为蜀者,以汉献帝尚存故耳。今汉已废,自可名汉中王。后为帝,遂称为汉。故其盟文曰: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戮力一心。’陈《志》改汉为蜀,于义未当也。”

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三十二“先主传第二”下,引郝经曰:“汉建安末,曹氏废汉自立,称魏。孙氏据江左僭号,称吴。昭烈以宗子继汉,即位于蜀,讨贼恢复,卒莫能相一,而折入于晋。晋平阳侯相陈寿,故汉吏也。汉亡事晋,作《三国志》,以曹氏继汉,而不与昭烈,称之曰蜀,鄙为偏霸僭伪。于是统体不正,大义不明,紊其纲维。故称号论议皆失其正。”[7]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三国志六十五卷”条云:《三国志》“但以魏为纪,而称汉、吴曰传。又改汉曰蜀,世颇讥其失。”[15]

清王士祯《香祖笔记》卷七引唐庚《三国杂事》云:“先主父子相继,始终号汉,未尝一日称蜀。陈寿黜其正号,徇魏、晋之私意,废史家之公法,改汉为蜀,犹五代称李璟为吴,刘崇为晋。”[16]

张澍《诸葛亮集·答客问》亦云:“慨自炎精沦幽,天光分耀,昭烈宗系,建国为汉,帝制拓规,当时诏诰盟誓,大义炳然也。而平阳相委贽典午,曲徇时情,妄加蜀称,失其质矣。且改元颁历,绪绍正统,乃侪诸南唐孱王,贬损尊号,尤为不伦。夫立言必正名,名正斯言顺,以诸葛之解带输诚,翊赞季兴,斥绝二邦,有同刍狗,而于对命陈词,呼所至尊,辄曰先主,恐非腷臆之所肯出山也。故知易汉以蜀,更帝曰主,乃敌国之丑词,著作之虚录矣。”[8]除斥陈寿“贬损尊号,尤为不伦”、陈《志》“乃敌国之丑词,著作之虚录”外,张澍还责常琚、裴松之对以魏为正统之默认,其云:“是曩来通亮之儒,皆用訾诟,而常琚反沿西充之志,裴松竟无纠驳之文,未免梼昧,不察阿枉矣。”[8]

值得注意的是,众多学者对于陈寿发明“蜀国”之称谓,并不认同。清代学者万斯同所著《三国大事年表》,起于汉献帝延康元年十一月禅位于魏,终于晋武帝太康元年魏禅位于晋。称三国为“魏”、“汉”、“吴”,用三国各自纪年,破陈寿以魏为正统之例[17]第二册。

又万著《三国诸王纪表》,列“魏诸王纪表”、“汉诸王纪表”、“吴诸王纪表”,而不称“蜀诸王纪表”[17]第二册。

又万著《汉将相大臣年表》,起于献帝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终于吴炎兴元年十月降于魏。表题为《汉将相大臣年表》,不称《蜀将相大臣年表》[17]第二册。

另有,周嘉猷《三国纪年表》,起于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汉丞相冀州牧魏王曹操卒,终于晋太康十一年孝惠帝崩。亦称三国为“魏”、“汉”、“吴”,用三国各自纪年,意见与万斯同同,亦不遵陈寿以魏为正统之例[17]第二册。

还有一些学者,在其著作中,说到先主时,不称“蜀昭烈”、“蜀先主”,而称“汉昭烈”、“汉先主”。如《九洲通志》云:“定军山在沔县东南十里,两峰对峙。汉昭烈于此山下作营,斩魏夏侯渊。”[8]《故事》“遗迹篇卷五”引又如《绥寇纪略》云:“献贼破荆州时,民家有汉昭烈帝借富民金充军饷券,武侯押字,纸墨如新。”[8]《故事》“遗迹篇卷五”引

说到诸葛亮不称“蜀诸葛亮”,而称“汉诸葛亮”或“后汉诸葛亮”,以示正统在先主、诸葛亮一方。如《雍胜略》:“汉诸葛亮出散关,暗渡陈仓,曹操自陈仓出散关,即此。”[8]《故事》“遗迹篇卷五”引

高儒《百川书志》卷之七《兵家》条,著录《武侯将苑》二卷、《武侯十策》二卷、《武侯十六策》二卷,其云:“后汉诸葛亮撰。”又《百川书志》卷之十二《秦汉六朝文》条,著录《卧龙文集》。其云:“后汉诸葛亮,凡七十六篇。”[18]

方中德《古事比》卷之二十《评品》云:“汉先主谓诸葛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又《古事比》卷之三《兄弟》云:“汉马良兄弟五人并有才名。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弟谡字幼常,《蜀书》有传。此处,亦不称“蜀马良”,而称“汉马良”[19]。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有永乐大典本《十六策》一卷,《提要》云:“此本载《永乐大典》中,旧题汉诸葛亮撰。”[12]卷一零零

张澍《诸葛亮集·自序》云:“诸葛氏之相季汉也”。[8]

张心澂《伪书通考》《子部·兵家》著录《心书》一卷,其云:“汉诸葛亮撰”。又著录《武侯十六策》一卷,其云:“汉诸葛亮撰”。又云:《将苑》一卷,其云:“汉诸葛亮撰”。[20]

也许有人认为,陈寿只是创造了“蜀国”这一概念,以避免称“汉”,来诠释以魏为正统。其实不然。陈寿创造“蜀国”这一概念,不同于西方史学中的用创造概念来解释史观的方法。西方史学的这种方法,一般不涉及历史真实性问题,即不以挫伤历史真实性为代价。而陈寿遇到的麻烦是:尊重历史事实与维护最高统治集团的矛盾,即称汉与以魏为正统的矛盾。在两者不可调和的时候,陈寿则采取了以牺牲历史真实为代价,来达到保全以魏为正统的目的。

中国史学之体例,在《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前四史中已经基本奠定了,如“微言大义”、“以一字为褒贬”等。今天我们读三国史,不必一定要改“蜀国”之称谓。但是要知道陈寿这种创造体例的做法,对后世史学影响甚大,而对其危害,我们似乎还没有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

[1]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2]陈寿.三国志[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刘知几.史通通释[M].浦起龙,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

[4]赵翼.廿二史劄记校证[M].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

[5]欧阳询.艺文类聚[M].北京:中华书局,1965.

[6]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7]卢弼.三国志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张澍.诸葛亮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0.

[9]习凿齿.汉晋春秋辑本[M].汤球,辑.乔治忠,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

[10]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胡一桂.十七史纂古今通要[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3.

[12]永容.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3]梁章钜.退菴随笔[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

[14]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M].莱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

[15]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6]王士祯.香祖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7]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二十五史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5.

[18]高儒.百川书志 古今书刻[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19]方中德.古事比[M].徐兴林,校点.合肥:黄山书社,1998.

[20]张心澂.伪书通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责任编辑:陈道斌)

The Wei State is the Orthodox in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Name of the Shu State Discussed as Well

ZHOU Zhengang

(School of Xiangyang Communist Party Committee, Xiangyang 441021, China)

Abstract:The Wei State was the orthodox in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The reasons are: first, the three states had their own reign titles, with that of the Wei State is normal; second, biographic sketches for the Emperor Wu and the Emperor Ming, but profiles for Liu Bei and Sun Quan; third, the titles of Cao Cao, Liu Bei and Sun Quan were different. Xi Zaochi from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compiled History of the Han and Jin Dynasties which began to question the idea that the Wei State was the orthodox, and held that the Shu State is the orthodox, which is against Chen Shou. Chen Shou was in the dilemma: respecting the real history of safeguarding the supreme interest group. At last, he chose the latter, that is, the Wei State was the orthodox.

Key words: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Wei State; Shu State

中图分类号:K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4476(2015)04-0005-06

作者简介:周振刚(1943— ),男,江苏仪征人,中共襄阳市委党校教授。

收稿日期:2015-02-26;

修订日期:2015-04-06

猜你喜欢
陈寿正统三国志
陈寿不惧强权
大话三国志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陈寿:有才也要讲究说话方式
陈寿:有才也要讲究说话方式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
《三国志》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