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5-02-22 12:48周春红
吉林医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监护室呼吸衰竭气道

周春红 

(江苏省大丰市人民医院 ,江苏 大丰 224100))

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周春红

(江苏省大丰市人民医院 ,江苏大丰224100))

[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40例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呼吸功能情况。结果:护理组的用力呼气量、肺活量和潮气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结果,护理组的气道峰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气道峰压,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应用效果

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需要长期住院进行治疗,在住院期间,患者的心情很容易变得焦虑和急躁[1],尤其是在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没有家属的陪同,再加上周围经常会出现一些急救患者,使得患者的心情变得抑郁和焦虑,严重情况下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机械通气患者不能够进行言语表达,有时候患者的一些需要也难以准确的传达,因此对于这类型患者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护理要求非常高。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分别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方式和常规护理方式开展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呼吸功能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2年9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每组各20例。护理组,年龄52~82岁,平均(74.71±3.09)岁,上机时间11.5 h~7.2 d,平均上机时间为(3.64±1.97)d。对照组,年龄52~82岁,平均(73.19±3.22)岁,上机时间11.7 h~7.1 d,平均上机时间为(3.62±1.43)d[2]。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护理组采用舒适护理方式,进入重症监护室前的舒适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每一个患者的病历资料、年龄、体重、精神状态、心理状态、饮食情况、职业以及家庭背景等做一个简单正确的统计,之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制定具体的舒适护理方式[3]。在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由于患者不能够进行语言沟通,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使用非语言方式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比如使用手势、图片、写字板等和患者进行交谈,让患者能够放松心情,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开展[4]。

转入重症监护室后的舒适护理:在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后,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医疗护理环境,保持室内良好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以及病房环境的干净和舒适,让患者能够心情得到放松,无形中消除了患者的紧张焦虑不安情绪。同时在重症监护室病房内,必须要保持病房的安静,不能够像普通病房一样出现吵吵闹闹的情况,让患者能够做好噪声控制,同时夜间灯光强度等一定要做好控制[5],护理人员对患者可以承受的灯光强度进行科学测试后,在重症监护室病房内选择适合的灯光强度,减少对患者的身体刺激,尤其是眼球的不良刺激反应。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的体位舒适护理,协助患者及其家属摆好患者体位,在体位舒适护理过程中,不能够过分的进行屈伸和外展,必须要保证在患者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屈伸护理,对于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可以利用气垫床采用交替充气和放气的方式,每隔两个小时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一次翻身护理操作,避免长时间的固定姿势产生压疮,在体位护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需要放置软垫,保证患者获得舒适的体位护理。

吸痰护理也是舒适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护理人员在吸痰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准确的记录患者的痰液颜色、性质和变化等,保证舒适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实施。

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呼吸功能情况。

1.3统计学处理: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组的用力呼气量、肺活量和潮气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结果,护理组的气道峰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气道峰压,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用力呼气量(%)肺活量(l)气道峰压(cmH2O)潮气量(ml)护理组2088.42±6.933.80±0.1823.92±2.20540.01±81.18对照组2061.14±6.412.94±0.1629.01±2.81419.54±79.56P值<0.05<0.05<0.05<0.05

注:1 cm H2O=0.098 kPa

3讨论

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分别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方式和常规护理方式开展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呼吸功能情况,结果发现护理组的用力呼气量、肺活量和潮气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结果,护理组的气道峰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气道峰压,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了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4

[1]黄妮娜,刘爱侠,卢嫦清,何军.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22):34.

[2]游芸芸.舒适护理在ICU呼衰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3:712.

[3]徐小欣,张锦丽,仇柯柯.舒适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4):14.

[4]熊敏,许桂华,林德娟,等.舒适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7,11:44.

[5]杜红.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实践运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16):3069.

[收稿日期:2014-12-01编校:李晓飞]

猜你喜欢
监护室呼吸衰竭气道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