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湿地文化综览 连载之三

2015-02-24 06:06撰文陶吉兴
浙江林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稻作古桥鱼塘

□撰文/陶吉兴

浙江湿地文化综览连载之三

□撰文/陶吉兴

四、纵横多姿的运河与古桥

运河舟楫。江南忆,最忆是运河。连接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公元610年,隋炀帝凿通大运河,从此舟楫通畅,航运便捷。流淌了1400年的运河,一直是南粮北运、物产交流、达官显贵游历的主要通道,站在古运河堤岸上,河中行进的莲舟,首尾相接的驳船,往来舟楫急,宛若赶赴一场跨越千年的约见。在杭州的另一端,西起钱塘江南岸、亘通曹娥江和姚江直至甬江入海的浙东运河,是一条比京杭大运河更早开凿的运河。“山阴古水道”是浙东古运河的雏形,是我国有记载的先秦时期古运河之一。浙东运河通过钱塘江与京杭大运河相互连接,不但使京杭大运河向东延伸了240公里,还使大运河与大海相连。

千百年来,运河一直是杭嘉湖地区及浙东区域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基础。位于京杭运河南端的杭州,其城市地位因大运河而迅速提升。到了唐朝中期,杭州已是“东南名都”。源远流长的运河沿线曾养育一代代名人英才,留下一批批天骄豪杰的足迹传说,也曾散落众多如绍兴古纤道、海宁长安闸的文物古迹,出现类似“湖墅八景”的自然和人文景观。2014年6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古桥卧波。浙江素有“桥乡”之称,在纵横交错的河道上屹立着不计其数、各式各样的古桥。这是湿地文化区别于山地文化、高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古桥历来都是在功能与艺术相结合的传统要求下不断发展创新的,它以多种多样的形态,完美融合于天然风景与建筑群体之中。浙江古桥最早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尧舜禹时期,现存古桥大多是明清时期所建,也有一些是宋元遗构。不少古桥被列为国家或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浙江众多古桥的杰出代表。

因地取材,浙江古桥以石拱桥数量居多。绍兴八字桥,可谓是中国古桥梁的杰作,首建于宋嘉泰年间(1201—1204),南宋宝祐四年(1256)重建,因登桥踏步下筑有梁式桥洞、东西两侧有相互对称的踏跺桥洞,形象地构成一个“八”字造型而得名,被称为我国最早的“古代立交桥”。杭州拱宸桥,是浙江省享有盛名的石拱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重建,桥长98米,高16米,以坚强之势拱跨在运河上。金华通济桥,横跨婺江南北,是浙江省现存最长、最大的古石拱桥,原为元朝元统二年(1334)建成的11孔石墩木梁桥,清嘉庆二十年(1815)改为半圆形石拱桥。民国后通行汽车,解放后加固扩建,成为交通要道,现俗称“金华大桥”。

廊桥又称廊屋桥,一般在梁桥或拱桥桥面上建盖廊屋,是一种屋桥一体的特殊桥梁。庆元兰溪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重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1984年因造水库按原貌迁建;泰顺泗溪木拱桥,始建于

清康熙十三年(1674),嘉庆八年(1803)重建,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奉化广济桥,宋建隆二年(961)始建,南宋绍兴三年(1133)再建;武义熟溪桥,建于南宋开禧三年(1207),1998年修建;兰溪通洲桥,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始建,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它们均在浙江的众多廊桥中负有盛名。

此外,泰顺仕水桥,是矴步桥中的典型代表,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嘉庆二十五年(1820)重建,全长130米,共245个步,每一步均由高低两块条石砌成,可供3人并肩同行,一字凌波而立,气势恢弘。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钱塘江大桥,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由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设计,是我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桥长1453米,正桥16孔,桥墩15座,上层公路桥宽9.1米,横跨钱塘江,历80年而依然巍然屹立。

五、传颂不绝的大禹治水传说

传说中的大禹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故事发生于距今四千多年前,禹是鲧之子,算起来是黄帝的后代,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鲧采用“湮”、“障”等堵塞围截方法治水失败后,禹临危受命,率领民众,采用“疏”的方法,终于治水成功。

禹为水而生,为水而来。为了早日完成治水大业,禹告别了自己的新婚爱妻涂山氏,请来了过去治水的长者,率20万余民众,手握木锸,身先士卒,栉风沐雨,废寝忘食,“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9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疏通了9条大河,将曾经不可一世的洪水服服帖帖送入大海。在取得治水胜利的同时,禹也为后人提供了“堵不如疏”的治水新思路。

惊心动魄的水患被制服了,长期奋斗在治水第一线的大禹来到茅山(今绍兴东南郊),召集诸侯,论功行赏,组织人们利用水土去发展农业、恢复生产。禹也因治水有功,继舜之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他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也称大禹为夏禹。夏禹死后就葬在他晚年生活和建设的地方——茅山。在今会稽山麓的禹陵、禹庙、禹祠,已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人们传诵治水美德、祭奠治水英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六、农耕文明的主轴——稻作文化

人类从森林走出,步入更为广阔的山前平原和湿地,稻作文化便油然而生。稻作文化是指以水稻种植为主要生存和发展方式的文化,由此而衍生的有关衣食住行的种种风俗都属于稻作文化的范畴。

自一万年前的上山湖文化起,浙江古文化遗址的挖掘,历来都包含了稻作要素。浙江是稻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河姆渡文化被认为是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稻文化。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色泽如新的稻谷及稻谷壳,其数量之大,保存之完好,堪称全国第一,世界罕见。河姆渡人还将水稻生产的有关工具、对太阳的崇拜以及稻穗的形状都刻在了艺术品上。由此,稻种和稻米文化向四周传播,以稻米为基础的文化逐步融进了中原文化,成为共同孕育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因素。河姆渡文化之后的良渚文化,是稻文化的又一典型代表。在良渚文化时期,从古遗址中发现了至今最早的带木质犁底的石犁,说明当时的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稻作类型更加丰富,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稻文化发展更加五彩纷呈。

稻作农艺是稻作文化的源头,“浸种—催芽—耕田—耖田—播种—插秧—耘田—灌溉—收割—打稻—牵砻—舂碓—上仓”,整个生产过程都十分讲究,留下了丰富的农谚和歌谣。重要的农事活动,还举行特定祭祀仪式。江南地区插秧第一天叫“开秧门”,农家一般都要准备好鱼肉酒菜,祭祀谷神,以盼望丰收。插秧最后一天称“关秧门”,随后媳妇就省亲回娘家,俗称“插落黄秧,望望爹娘”。每年春、秋两季还要举行“祭社公”活动,在供桌放上一碗满满的“佛饭”,同时唱社书、演社戏,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在饮食习惯上,也常见与稻作有关的固定习俗,每次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舂年糕,吃用米制成的各种糕团。清明节吃糯米做的清明团,端午节要包粽子,九月九有重阳糕。冬季腊月,家家户户都要“做酒”,习俗十分讲究,蒸熟的粢饭先要敬灶神,“做酒”的缸要放在人不走动的地方保持安静以提高出酒率。造屋上梁时,还得在梁上抛下栅糕、馒头,俗称“抛梁”。进食时采取以一家人或一桌人为单位的合食制,形成了一种勤劳、善良、协调、团圆的文化。

长期以来,聚族而居、固定农田、兴修水利、轮耕细作的稻作方式,也深深地影响着人的精神,凝练出了以稻米为食、稻作农耕为基础的南方人的性格特征:思维缜密、灵巧多艺、互助协作、勤勉恋家、坚韧守信。

七、最古老的生态种养模式——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是池中养鱼、塘上种桑的一种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是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结合,形成桑、蚕、鱼、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水涝,减少了环境污染,得到了理想的经济效益。

浙江的桑基鱼塘,最典型的莫过于湖州。在湖州市南浔区,目前现存的6万亩桑地和15万亩鱼塘,是中国传统桑基鱼塘系统最集中、最大、最完整的区域。湖州的桑基鱼塘系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千百年来,区域内劳动人民发明和发展了“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生态模式,最终形成了种桑和养鱼相辅相成、桑地和鱼塘相连相依的江南水乡典型的生态农业景观,并衍生出丰富多彩的蚕桑文化。

桑基鱼塘作为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典范,在长期的生产发展过程中,也孕育了鱼文化、蚕丝文化、桥文化、船文化、古村落文化和耕读文化等丰厚的民俗民风和人文底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今天,聪明智慧的劳动人民,在桑基鱼塘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出了“果基鱼塘”、“油(菜)基鱼塘”、“菜基鱼塘”等新型种养模式,这些模式仍然延续了桑基鱼塘的生态循环理念,是新常态下的一种新发展。

桑基鱼塘系统,是人们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世界传统循环生态农业的典范,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儒家“天人合一”的“仁爱”生态伦理道德观,也是体现我国道家生态哲学思想的样板,是一项重要、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已入选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八、开放、大气、坚韧的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是在特定的时空范畴内,源于海洋而生成和创造的文化。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海洋文化更崇尚力量的品格,崇尚自然的天性,其强烈的个体自觉意识、竞争意识和开创意识,较之内陆文化更富有开放性、外向性、冒险性、神秘性、开拓性和进取性。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是中国岛屿数量最多的省份,海岸线曲折漫长,岛屿星罗棋布,波澜壮阔。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人类的活动足迹,无论是海洋历史文化、海洋商贸文化、海洋餐饮文化、海洋民俗文化还是海洋军事文化,都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在7000年前的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五支木桨,7500—8000年前的萧山跨湖桥遗址挖掘出的一只我国迄今为止最早的独木舟,都诉说着浙江古老的舟船文化与发达的航海技术。浙江海外贸易盛于唐宋,明州(今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通达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多国港口,宁波成了当时的世界级大港口。

耕海牧渔是沿海先人们独特的“农耕文化”,滨海之人大多以海为田,从事捕捞业或盐业,男人弄潮,女人织网,出海观潮,鱼市交易,构成了别有洞天的渔家生活模式。滨海之人经常以舟船为家,以渔网为墙。“白茅矮屋黄泥壁,傍水门栽芦荻花”,船网交错的居住环境,凸显了浓郁的海域特色。由于终年漂泊在水上,因此,渔家女的爱情始终与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逐水而歌的爱情故事传为渔乡佳话。海洋餐饮文化富有特色,海鲜菜肴选料讲究,要求鲜活,口味追求清鲜、纯正,以保持和突出原料本身的鲜味。

沿海地区云烟缭绕,洞壑幽深,景色奇丽,因人迹罕至,多仙灵传说。浙江的神灵崇拜,如龙王崇拜、风崇拜、潮崇拜、船崇拜、鱼崇拜、妈祖崇拜等大多来自海岛,并生发出许多与海有关的民间故事,如龙王系列故事、观音系列故事、虾兵蟹将故事、八仙过海故事、哪吒闹海故事,还有著名的白娘子与许仙水漫金山故事等,显示了反抗强暴、追求自由的牺牲精神与浪漫主义。

浙江的海洋地物遗址众多,有历朝遗存的沿海岸逶迤而行、重重叠叠的海塘以及碶闸、镇物,如海宁盐官镇的大铁牛与占鳌塔,平湖的“乍浦八景”,宁波镇海口的城塘与碑亭、临海桃渚的军事古城等。沿海尤多龙王庙,祭祀四海龙王,舟山桃花岛还有桃花女龙庙。浙商足迹遍天下,浙货风行通四海,一些著名港口城市都有市舶司、洋务衙门以及会馆商行遗址。浙江又一向为东南屏藩,兵家必争之地。民族英雄文天祥,不屈不挠坚持抗元,当年海上南归过台州,其名作《过零丁洋》就写于这一海域。抗倭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东沿海练兵结寨,猛击倭寇,取得了台州九战九捷的抗倭重大胜利。民族英雄张苍水,26岁扈从明鲁王入海抗清19年,最后在孤岛被俘,死葬杭州南屏山麓。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浙江定海、镇海、乍浦多处发生激烈战斗,涌现了一批誓死卫国的爱国将士,尤其以定海三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最为著名,三人同时殉国,可歌可泣,今定海建有“三忠祠”、鸦片战争纪念馆和纪念公园。

之江艺苑

猜你喜欢
稻作古桥鱼塘
古桥古韵 灵动灵渠
节水灌溉减施磷肥对黑土稻作产量及土壤磷利用与平衡的影响
走古桥,做古桥,感受古桥文化魅力
基于历史与现实视域的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探索
食蟹狐想要包鱼塘
擦亮稻作(那)文化品牌 弘扬稻作(那)民族精神
植树
好多鱼
稻作文化的生态史
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