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韵》所并《广韵》小韵考

2015-02-24 03:38○雷
关键词:王三集韵广韵

○雷 励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集韵》所并《广韵》小韵考

○雷 励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集韵》共合并《广韵》原有小韵41个,其中重出小韵、通用韵同声母及等呼小韵,以及因通语音变所引起小韵合并所占比例较高。小韵的合不是四声之间整齐划一地展开的,并不彻底。合并小韵也反了宋初时音的影响。

集韵; 广韵; 小韵合并; 反切

《集韵·韵例》云:“凡通用韵中同音再出者,既为冗长,止见一音。”那么,相比《广韵》而言,《集韵》到底合并了哪些小韵?我们全面比较了二书所收小韵、反切,据笔者统计,《集韵》合并《广韵》小韵共41个,但这与《广韵》3875个反切相比,所占比例仍较小。而合并小韵中有哪些具体反映了语音的演变,其演变发展是否整齐划一或有规律可循,它们在韵书系统中的性质和地位如何,对韵书音系结构是否有影响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邵荣芬《〈集韵〉音系简论》一文曾指出《集韵》合并了《广韵》部分重纽小韵、非语音对立重出小韵,并更正和移并了《广韵》少量误置小韵。[1](P417-420)赵宏涛在分析《集韵》合并《广韵》同韵或通用韵中同声母小韵后,提出“同音小韵的合并,正反映了《集韵》在收字归音上遵照时音的特点”。[2](P11-13)我们认为:要真正认清《集韵》合并《广韵》原有小韵的本质,则应具体深入到每个小韵的微观层面,追根溯源,辩证地分析其所反映的语音问题的特殊性与系统性。因此,笔者一一考察了这些合并小韵,以期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汉语语音史材料。

根据《集韵》所并《广韵》原有小韵的性质,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五类:第一类,合并《广韵》重纽小韵;第二类,合并《广韵》非重纽重出小韵;第三类,合并《广韵》通用韵中同声母及等呼的小韵;第四类,因通语音变而合并小韵,如浊音清化、韵部相混等造成小韵归并;第五类,其他特殊情况。下面,我们分类列举并加以说明:

一、合并重纽小韵类(共3小韵)

例1. 趫小韵起嚻切/效开三平宵溪

《王三》宵韵有“蹻”小韵/去遥反,宵韵末尾又有“趫”小韵/去遥反。《广韵》“喬”小韵/巨娇切所收“趫”字亦注“又去遥切”。余迺永根据《玉篇》、《说文》“趫”字反切下字均用宵韵B类字,《说文》“蹻”字切下字用宵韵A类字,及《七音略》、《韵镜》把二字分列三、四等证明:《广韵》“订正《王韵》韵末‘趫’音之‘去遥反’为‘起嚻反’”,而“趫”小韵/起嚻切、“蹻”小韵/去遥切为宵韵的一对重纽小韵。[3](P647)

《集韵》并《广韵》宵韵“趫”小韵/起嚻切入“蹻”小韵/去遥切,并且韵部中没有与《广韵》“趫”小韵/起嚻切相对应的小韵。案,《集韵》宵韵“蹻”小韵作“丘祅切”,《广韵》“趫”小韵所收4字已全部并入。《集韵》平声宵韵群母及影母开口三等、上声小韵见母及群母开口三等、去声笑韵群母开口三等都有重纽小韵;但宵、小、笑韵溪母开口三等均无重纽小韵。《集韵》合并宵韵溪母开口三等重纽小韵,但没有改变宵韵牙、喉音有重纽韵的格局。因此,我们认为这是《集韵》在《王三》“蹻”、“趫”二小韵同反切的基础上,合并了这两个小韵。案,《广韵》语韵“纾”小韵/神与切,《集韵》将其并入“墅”小韵/上与切中,检《王三》语韵“纾”字署与反,在“墅”小韵,《集韵》同《王三》,亦为《集韵》循《王三》之例。

例2. 闄小韵於小切/效开三上小影

《广韵》“闄”字於小切,注“隔也”,小韵影母开口三等重纽A类。上声小韵另有“夭”小韵/於兆切,影母开口三等重纽B类,“夭”小韵/於兆切下不收“闄”字。《广韵》“闄”字仅有於小切一读。又检《韵镜·外转第二十五》小韵开口上三影位列“殀”字,《七音略·外转第二十五》小韵上三影位列“夭”字;《韵镜·外转第二十六》小韵开口上四影位列“闄”字,《七音略》同。

《集韵》“闄”字有3读,分别为:①篠韵伊鸟切,注“隔也”。②小韵以绍切,注“《广雅》遮也”。③小韵於兆切,注“隔也”。《集韵》并《广韵》“闄”小韵/於小切入“夭”小韵/於兆切,并且韵部中没有与《广韵》“闄”小韵/於小切相对应的小韵。邵荣芬认为“这种合并当是《集韵》对少数重纽分辨不清的结果”。[1](P418)

二、合并非重纽重出小韵类(共14小韵)

例4. 豻小韵可颜切/山开二平删溪

《广韵》平声删韵“豻”小韵/可颜切下收有2字头:①“豻”字,注“胡地野犬,似狐而小,黑喙”;②鬝,注“鬓秃皃。”《广韵》删韵另有“馯”小韵/丘姦切。案,“馯”字下注:“姓也。《汉书》有江东馯臂,字子弓,传《易》。”《广韵》删韵仅有“馯”小韵/丘姦切与“豻”小韵/可颜切一对重出小韵。

检《释文·尔雅音义下·释兽第十八》卷第三十:“豻,郭音岸。《字林》下旦反,云‘胡地野狗。’本又作犴。《说文》或豻字。陈国武音《子虚赋》苦姦反,解云‘胡地野犬,似狐黑喙。’”又《释文·周礼音义下·冬官考工记下》卷第九:“为鬝,刘苦颜反。吕忱同云‘鬓秃也。’或苦瞎反。一音枯曷反。”《广韵》若以切下字“姦”、“颜”有别,则不应以“豻”、“鬝”同小韵;又若以切上字有别,《释文》切上字“苦”为合口,则《广韵》不应以开口“可”字作切上字。

又检《释文·条例》:“子庸授江东馯(户旦反。徐广音寒)臂子弓。”《释文·尚书音义下·周官第二十二》卷第四:“馯,户旦反。《地理志》音寒。”笔者未检出《释文》“馯”字有平声删韵音。《玉篇·马部》“馯”字作何旦切,亦无删韵音。《龙龛手鉴·马部》:“馯,苦姦、胡旦二反。人姓也。”《广韵》、《集韵》、《龙龛手鉴》三者所录“馯”字音义同。

例6. 唈小韵乌荅切/咸开一入合影

《广韵》“唈”字有2音:①缉韵於汲切,注“呜唈,短气。”②合韵乌荅切,注“《尔雅》云‘僾,唈也。’”《广韵》入声合韵另有“姶”小韵/乌合切,与“唈”小韵/乌荅切重出,“姶”小韵内不收“唈”字。

《切三(S2071)》、《王二》、《王三》入声合韵有“姶”小韵/乌合反,但合韵无“唈”字。《韵镜·外转第三十九开》、《七音略·外转第三十一》合韵开口入一影位均列“姶”字,無“唈”字。则《广韵》“唈”小韵/乌荅切本系新增小韵。检《释文·毛诗音义下·荡之什第二十五》卷第七云:“唈,乌合反。”如据《释文》注音,“唈”字应入“姶”小韵/乌合切。

《集韵》唈字也有2音:①缉韵乙及切,注“呜唈,短气。”②合韵遏合切,注“呜唈,短气。”案,《尔雅·释言第二》:“僾,唈也。”郭璞注:“呜唈,短气。皆见《诗》。”《集韵》唈字释义与《尔雅》郭注同,合韵“唈”字与《广韵》“唈”字为同一字。《集韵》并《广韵》合韵“唈”小韵/乌荅切入“姶”小韵/乌合切(《集韵》作遏合切)。

此类还有:

(2)《广韵》海韵啡小韵/匹恺切与俖小韵/普乃切重出,《集韵》并为啡小韵/普亥切;

(5)《广韵》养韵犷小韵/居往切与臩小韵/俱往切重出,《集韵》并为臩小韵/俱往切;

(7)《广韵》豏韵喊小韵/呼豏切与阚小韵/火斩切重出,《集韵》并为欦小韵/火斩切;

(9)《广韵》队韵蚚小韵/胡辈切与溃小韵/胡对切重出,《集韵》并为溃小韵/胡对切;

三、合并通用韵同声母及等呼之小韵类(共12小韵)

例7. 絫小韵力委切/止合三上纸来

《王二》、《王三》纸韵有“累”小韵/力委反,旨韵有“壘”小韵/力轨反。《广韵》、《集韵》支、脂、之三韵通用。《集韵》把《广韵》上声纸韵“絫”小韵/力委切并入上声旨韵“壘”小韵力轨切(《集韵》作鲁水切),《广韵》纸韵“絫”小韵所收6字亦全部收入“壘”小韵,以致《集韵》纸小韵无来母合口三等小韵。《礼部韵略》、《增韵》同《集韵》。

《集韵》合并《广韵》支、脂二韵系之小韵者仅此一例*《广韵》上声纸韵“蘂”小韵/如累切,及旨韵“蕊”小韵/如壘切同收“蕊、甤、繠”3字,而此3字在《集韵》中仅留纸韵乳捶切一读。另《集韵》旨韵有字汝水切,注“,短皃”,音韵地位同《广韵》如垒切。邱棨鐊《集韵研究》(见第55页)把这类归入删音例。我们认为,此为《集韵》不录《广韵》某字音例,但这种不录并没有引起小韵的删除或合并,因而在本文中不作合并例讨论。,而《集韵》支韵有“羸”小韵/伦为切,没有并入脂韵“纍”小韵/伦追切;又寘韵有“累”小韵/良伪切,也没有合并到至韵“類”小韵/力遂切中去。

案,《释文·仪礼音义·丧服经传第十一》卷十:“壘,劣委反。又力水反。”《说文》大徐本“厽”字音力轨切。《玉篇·厽部》:“垒,力揆切,累也。亦作壘。”《群经音辨·辨字同音异》“厽”、“絫”(注“增也”)2字读为力轨切。

例8. 犗小韵古喝切/蟹开二去夬见

《广韵》、《集韵》卦、怪、夬三韵同用,《集韵》把《广韵》夬韵“犗”小韵/古喝切(同《王二》、《王三》夬韵“芥”小韵/古迈反)彻底并入了怪韵“戒”小韵/居拜切。

例9. 缭小韵力小切/效开三上小来

《王三》上声小韵有“了”小韵/力小反,篠韵有“繚”小韵/卢鸟反,而仅“憭”字在“了”、“繚”2小韵中均被收入。《集韵》上声小韵无来母小韵,篠韵有“了”小韵/朗鸟切。《广韵》上声小韵“繚”小韵中有“繚、燎、璙、憭、爒、僚、、嫽”等8字在《集韵》中被收入“了”小韵,其释义亦同。

《广韵》、《集韵》蕭、宵二韵通用,《集韵》并《广韵》小韵“繚”小韵/力小切入篠韵“了”小韵/卢鸟切,但《集韵》平声宵韵有“燎”小韵/離昭切,去声笑韵有“尞”小韵/力照切,宵韵和笑韵所立来母开口三等小韵没有并入通用韵相对应的小韵中。

此类还有:

(1)《广韵》琰韵顩小韵/鱼检切,《集韵》并入俨韵俨小韵/鱼埯切(《集韵》作鱼检切);

(2)《集韵》并《广韵》過韵諎小韵/千过切入過韵“磋”小韵/七过切,并改《广韵》七过切为七个切,又移入箇韵;

(3)《广韵》幼韵謬小韵/靡幼切,《集韵》并入宥韵莓小韵/亡救切(《集韵》作眉救切);

(4)《广韵》豔韵驗小韵/魚窆切,《集韵》并入釅韵釅小韵/鱼欠切(《集韵》作鱼窆切);

(6)《广韵》陷韵儳小韵/仕陷切,《集韵》并入鑑韵鑱小韵/士懺切(《集韵》作仕懺切);

四、因通语音变而引起的小韵合并(共11小韵)

例11. 紓小韵神与切/遇合三上语船

《广韵》上声语韵有“紓”小韵/神與切,收“紓”、“抒”、“杼”3字,船母合口三等小韵。又语韵另有“野”小韵/承与切,禅母合口三等小韵,收“野”、“墅”2字。

《集韵》并《广韵》“紓”小韵/神与切入“野”小韵/承与切(《集韵》作“墅”小韵/上與切),语韵无船母小韵,此系船、禅相混之例。

案,《王三》语韵“紓”字署与反,禅母三等,在墅小韵。《集韵》同《王三》。又《释文·毛诗音义中·甫田之什第二十一》卷第六:“以紓,音舒。何常汝反。”常字亦为禅母字。另案,《切三(S2071)》、《王一》、《王二》语韵“紓”小韵均作神与反,船母三等,与禅母三等“野”(俗作墅)小韵分立。《广韵》与《切三》、《王一》、《王二》同。

例12. 蛇小韵食遮切/假开三平麻船

《广韵》“蛇”小韵/食遮切,收“蛇”、“虵”、“荼”3字。又麻韵另有“闍”小韵/视遮切,禅母开口三等小韵,收“闍”、“余”、“鉈”、“鍦”、“”5字。

《集韵》并《广韵》“蛇”小韵/食遮切入“闍”小韵/视遮切(《集韵》作时遮切),麻韵无船母小韵,此亦系船、禅相混之例。案,《颜氏家训·音辞》:“南人以钱为涎,以石为射,以贱为羡,以是为舐。”是例亦常以说明隋唐时南方语音既有船禅母相混的情况。

另检《释文·毛诗音义中·南有嘉鱼之什第十七》卷第六:“维蛇,市奢反。”《释文·毛诗音义上·郑缁衣第七》卷第五:“闍,郑、郭音都,城台也。孙炎云:‘积土如水渚,所以望气祥也。’徐止奢反。又音蛇。”又“市”字在《切韵》系韵书中常用作禅母小韵的切上字,则《释文》“闍”、“蛇”同音,亦船禅母混之明证。邵荣芬《〈经典释文〉音系》统计出船禅母混切30字,51字次。[5](P107)

《集韵》因船禅母相混例而合并小韵例还有:

(1)《广韵》寝韵甚小韵/常枕切,《集韵》并入寝韵葚小韵/食荏切(《集韵》作食荏切);

(2)《广韵》薛韵折小韵/常列切,《集韵》并入薛韵舌小韵/食列切(《集韵》作食列切);

以如上4例来看,《集韵》船、禅母相混一方面可能是承袭《经典释文》等所载之音切,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宋初语音的真实反映。除邪心母混、船禅母混外,《集韵》还有云影母混、云匣母混等情况,今亦列于下:

(3)《广韵》尾韵磈小韵/於鬼切,《集韵》并入尾韵韙小韵/于鬼切(《集韵》作羽鬼切);

(5)《广韵》贿韵倄小韵/于罪切,《集韵》并入贿韵瘣小韵/胡罪切(《集韵》作户贿切);

《王二》、《王三》祭韵无呼吠切音,而废韵有“喙”小韵许秽反。《广韵》既有祭韵“”小韵/呼吠切,又有废韵“喙”小韵/许秽切(小韵内不收“”字)。《集韵》并《广韵》祭韵“”小韵/呼吠切入废韵“喙”小韵/许秽切(《集韵》作訏濊切)。此因宋初通语音中部分废韵字读如祭韵音而合并。鲁国尧《论宋词韵及其与金元词韵的比较》一文归纳宋通语十八部时即以《广韵》祭、废韵入阴声韵支微部。[8](P392)

又《集韵》瀱字有2音:①祭韵居例切,注“《说文》:‘井一有水一无水谓之瀱汋。’”②祭韵许罽切,注“《尔雅》:‘井一有水一无水为瀱汋。’孙炎说。”检《释文·尔雅音义上·释水第十二》卷第二十九:“瀱,居例反。孙许废反。”《集韵》祭韵“瀱”字注孙炎读,据孙注许废反当入废韵,而《集韵》却入祭韵“”小韵/许罽切中。此例亦可佐证宋时通语音祭、废韵同部。

五、其他情况(共1小韵)

例15. 浜小韵布耕切/梗开二平耕帮

《集韵》并《广韵》耕韵“浜”小韵/布耕切入庚韵“閍”小韵/甫盲切(《集韵》作晡横切),即移正《广韵》误置小韵。然庚、耕二韵通用,宋初耕韵“浜”小韵/布耕切与庚韵“閍”小韵/甫盲切2小韵时音或同*《广韵》耕韵“浜”注“又布耿切”,而其字入梗韵,音布梗切。《集韵》亦入梗韵炳小韵/百猛切。。

《王二》、《王三》耕韵有“繃”小韵/逋萌反,庚韵有“繃”小韵/逋盲反,耕、庚二韵均不收“浜”、“”2字。则“浜”、“”本系《广韵》新增字。此例既是取消重出小韵,又系合并通用韵之间同声母及等呼小韵,亦为订正《广韵》误置小韵。

六、结语

综合来看,重出小韵、通用韵同声母及等呼小韵的合并,以及因通语音变所引起小韵合并在《集韵》合并小韵例中所有较大的比例。不过小韵的合并没有在四声之间整齐划一地展开,尽管《集韵·韵例》有云合并通用韵中同音再出者,但也并不是彻底的。又北宋初年通语音相对《切韵》时代,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变化,而《集韵》编著亦当不免于时音的影响。据笔者统计,《集韵》在承袭《广韵》小韵的基础上(二书同韵部对应的小韵有3703个),又新增了672个小韵,合并小韵数只占新增小韵数的6.1%,比例并不高,这也说明了《集韵》仍基本保留了《广韵》的音系结构。[9]

[1]邵荣芬.《集韵》音系简论[C]//邵荣芬音韵学论文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赵宏涛.《广韵》《集韵》反切比较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5.

[3]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定稿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龙宇纯.唐写全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校笺[M].香港中文大学,1968.

[5]邵荣芬.《经典释文》音系[M].台北:学海出版社,1995.

[6]蔡梦麒.广韵校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7. [7]李新魁.韵镜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鲁国尧.论宋词韵及其与金元词韵的比较[C]//鲁国尧语言学论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9]雷励.论《集韵》的编著与音系的解读方法[J].广西社会科学,2013,(4):153-156.

Researches on Merged Xiaoyun of Guangyun by Comparing with Jiyun

LEI Li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Media Studies,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Xingyi 562400, China)

Jiyunhad merged 41 sets of Xiaoyun ofGuangyun, in which Chongchu rhyme, General rhyme with the same initial consonant, and merged Xiaoyun for Tongyu variations accounted for the majority. And the merging of Xiaoyun is carried out neither evenly among the four tones, nor completely. Merged Xiaoyun reflected the influence of phonology in the early Song Dynasty.

Jiyun;Guangyun; merged Xiaoyun; fanqie

2015-06-10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基于数据库的《集韵》《广韵》比较研究”(12XYY015);贵州省省长资金英才项目“《集韵》异体字整理研究”(黔省专合字[2012]132号)

雷励(1981—),男,湖南安化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语言学博士。

H113.4

A

1672—1012(2015)04—0100—07

猜你喜欢
王三集韵广韵
《原本广韵》引书订误*
王货郎回家过年
王货郎回家过年
报仇(小小说)
荆璞《五音集韵》之形制
《集韵》征引《说文》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集韵》征引《广雅》研究
王国维《广韵》批校与治学精神
《集韵》编撰的起讫年代考辨
明孤抄本韵书《辨音纂要》舌音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