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奠基作用

2015-02-25 07:28
学术探索 2015年8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建设

马 苹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政治系,辽宁 大连 116001)

毛泽东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奠基作用

马 苹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政治系,辽宁 大连 11600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离开农业的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缺乏根基。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针对农业现代化的地位、模式、步骤,以及体制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并领导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毛泽东同志在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不可或缺的奠基石。

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探索;奠基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创性理论成果,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在这些独创性理论成果中,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初步成果的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不仅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对于当前中国共产党继续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起到了开创性、奠基性作用。它们将始终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遗产。

一、对农业现代化为“四个现代化”首位的探索及其奠基性作用

中国共产党对农业问题的重视由来已久。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曾经指出,在当时的条件下,农业生产是根据地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在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再次强调,要把农业放在经济建设的第一位,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放在第二位,商业放在第三位。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农业近代化”的奋斗目标。这里的农业近代化大体可以理解为农业现代化。尽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还不可能明确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实现路径等问题,但他提出的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确实是开启了我们党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先河。1949年,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对于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我们必须谨慎地、逐步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已经取得了向现代化迈进的基本条件,具备了可能性。在这里,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农业现代化”的命题,但“农业现代化”的含义是很明显的,在他的脑海中我国农业发展现代化的思想初露端倪。当然,农业现代化的地位并没有摆在应有的高度。1954年,周恩来代表全党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此后,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多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并对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地调整和充实,但这其中工业现代化一直处于“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第一位。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发展的一贯重视在“大跃进”运动中遭受到很大的冲击,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以钢为纲”口号的提出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粮食问题成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加剧了三年困难,还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吸取惨痛的教训,毛泽东开始重新思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问题。1959年2月,他在《中共山西省委关于整顿和巩固人民公社的决议》上做了这样的批注:农业应放在第一位。在庐山会议召开前夕,他建议按照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先后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并说,过去的安排是重、轻、农,现在应强调把农业搞好,次序改为农、轻、重……根据这一思想,庐山会议决定国民经济安排以农、轻、重为序,即在保证农业、轻工业的基本需要的条件下,再安排重工业。经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962年,毛泽东正式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科学论断。此后,这一论断成为我们对农业重要地位最准确的精炼概括。为了更好地遵循这条经济规律,1964年12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20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在这里农业现代化被列为“四个现代化”之首。从此,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的表述再没有变化过,它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强调了农业、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毋庸置疑,农业是物质资料主要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其它部门赖以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规律,并从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出发遵循这一规律,力排众议,把农业现代化列为“四个现代化”的首位。毛泽东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和对农、轻、重关系的深刻理解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起点。毛泽东以农业为基础的重农思想为其后的中国领导人所继承和发展。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一再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指出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加强、支持、保护农业不动摇,大力建设现代农业,切实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的问题上,特别强调了必须固本强基,着力强化现代农业的基础支撑作用。在实践中,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5年、2004年至2015年连续12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现在已经成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做出具体部署,强调“三农”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并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

二、对“以苏为鉴”的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探索及其奠基性作用

农业现代化具有国际性的普遍特征,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依据本国实际情况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还需要彼此学习、相互借鉴,特别是后发国家向先发国家学习更是正常的、必要的事情。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是把苏联农业现代化的经验作为成功的样板学习的。毛泽东曾经坦陈,“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恢复时期(1949—1952年)以及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年),对于如何建设一个新国家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我们一直是在懵懵懂懂地搞建设,因此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做法。”可以推断,这里的建设当然是包括农业现代化建设在内的,所以,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学习苏联农业现代化建设经验也就没能例外。毛泽东曾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文中对有些同志忽视苏联农业建设经验的现象给予了严厉批评,指出,“农业合作化的步骤应当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步骤相适应,这在苏联被证明是正确的,而我们的有些同志却没有注意!”

尽管毛泽东对于苏联农业模式十分倚重,但必须指出,毛泽东从来不是全盘照搬苏联模式的,而是采取“拿来主义”。应当看到,苏联模式在农业发展上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农业全盘集体化,从土地分配、机器供应、赋税减轻等方面给予集体农庄各种优惠政策,帮助集体农庄巩固和发展。这一度为苏联的农业机械化及工业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这种高度集中的体制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模式的弊端使得毛泽东在我国一五计划执行期间“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1](P117)早在1953年,他就开始提醒大家:“中国不一定仿照苏联的作法。”[2](P246)他还具体分析了不能全盘照搬苏联农业发展模式的原因,认为苏联的农业是使用机器的集体化的农业,而我国的农业基本上是使用旧式工具的分散的小农经济,他们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所以,在苏联的农业生产领域可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而在我国,除了国营农场外,还不能实行统一的有计划的生产,还不能对农民进行过多的干涉。根据薄一波的回忆:“毛主席是在1955年底就提出了‘以苏为鉴’的问题。”[3](P488)那时候,毛泽东就已经觉察到苏联农业模式的弊端并试图纠正那些不适合在中国实施的苏联的做法。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毛泽东开始全面反思苏联农业发展模式问题,指出了苏联农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严重问题,着手引导中国逐步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在他看来,首先,苏联的农业政策是竭泽而渔,把农民搞得很苦,最终影响到了农业生产和整个国家建设。我们应该引以为戒,必须更多地注意处理好国家同农民之间的关系。其次,他指出,苏联一直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而轻视发展轻工业和农业,造成了国内日用商品供应长期处于紧缺状态,不能满足国内人民的眼前利益,群众意见很大。苏联经济结构不合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再次,他认为,斯大林搞了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但是,他死那一年的产量和沙皇时代一样,这其中的深刻教训很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可以说,毛泽东是我们党内觉察到苏联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弊端并施行改革的第一人。他强调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在农业机械化和合作化的问题上,要根据我国农业经济的特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上,要更多地关心和保护农民的利益等等。“毛泽东作为这种探索的开创者的历史功绩应当用最浓的笔墨记载在史册上。毛泽东没有能够亲眼看到这种探索开花结果,但在他的学生手里,能够抗拒任何风霜的花和果实已在中国的大地上繁茂地生长起来。”[4](P182)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作为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转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华夏大地逐步推广开来,短短几年时间,农业生产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地区迅速摘掉了贫困落后的帽子,并逐步走上富裕奔小康的道路。中国也因此创造了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2%人口的伟大奇迹。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三农”工作“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增强了农村发展活力。因此,毛泽东在农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上对苏联模式的深刻反思,为中国共产党后来彻底摆脱这一模式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借鉴和理论支持。

三、对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步骤的探索及其奠基性作用

农业现代化方针政策从确立到实施成为当时历史条件下党中央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围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步骤,毛泽东进行了艰辛而有益的探索。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就曾强调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多次指出,我国农民经济长期以来形成的分散式的做法,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中,他曾经预测“我国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要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就差不多了,就会像个样子了”。[5](P130)

然而,此后不久,基于对当时我国经济政治发展总体形势的错误判断,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逐渐出现过急的“左”倾错误。毛泽东开始考虑缩短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时间。1955年,他为中国农业规划了利用25年分三个阶段实现机械化的战略步骤:第一阶段,在前两个五年计划,实行以社会改革为主、以技术改革为辅,使大型农业机器有所增加;第二阶段,在第三个五年计划,实行农村社会改革与技术改革并进,使大型农业机器的使用逐年增多;第三阶段,在第四、第五个五年计划,实现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农业技术改革基本完成。这一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设想本来就有些不切实际了,然而在之后很快到来的“大跃进”时期,毛泽东提出要大幅度缩短农业现代化的时间。他在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过于乐观地预测,15年后中国就会实现现代的工业、农业、科学文化。在“左”倾路线的指导下,1958年,我国制定第二个五年计划基本目标时提出:“提前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技术、文化的高度发展,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6](P431~432)显然,这是在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一片“热”潮的形势下制定的一个既不符合客观规律又不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1959年4月,毛泽东又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思想和实行机械化、半机械化、手工工具并举的方针,要求各省组织农机专家对搜集上来的比较先进的农具进行比较、改进,试制成功后推广,促进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

在实践中,违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大跃进式发展道路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再加上我国进入三年严重困难时期,形势变得异常严峻。这使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开始重新思考和设计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196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劝告大家,必须充分地考虑到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困难,把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设想得长一点。“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1](P301)1963年,他又对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设想进行了细化:“把一九六三年到一九六五年这三年作为一个过渡阶段……之后,搞一个十五年的设想,搞一个初步的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然后再有十五年左右,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7](P1358)根据这一设想,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到20世纪末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时间大大地推迟了。事与愿违,因为紧接着我国社会发生了“文革”的十年内乱,农业现代化进程被迫中断。直到1975年,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央重述了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国民经济发展分两步走、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才得以接续发展。

应当指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世界现代化的建设规律,即使没有“文革”的十年内乱,我国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几乎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毛泽东关于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步骤的探索为后来我们党确立更加科学的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奠定了基石,提供了宝贵经验。1987年,党的十三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规划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经过20多年的不懈奋斗,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现代化的伟大目标。这充分表明了新时期党对于包括农业现代化在内的现代化战略步骤探索的科学性。这不仅要归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同样也要归功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探索。

四、对以适度“化肥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探索及其奠基性作用

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以“四化”(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为核心的,其中一个就是“化学化”(或称“化肥化”,主要内容是采用化学肥料与合成农药——引自《一九六三年—一九七二年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毛泽东非常重视化学肥料的重要作用,认为肥料是农作物的重要养料来源和物质基础,施肥既可以供给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又能改良土壤中的生物条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创造有利环境。肥料的制造,施肥技术的研究和改进,对农业增长起着重要作用。早在1953年,毛泽东在审阅《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时就曾提出,中国农业要大发展,必须采用化学肥料。同时强调,中央、省、专区三级可以设立化肥工厂,中央化工部门要帮助地方设计中小型化肥工厂,中央机械部门要帮助地方研制中小型化肥工厂设备。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当时我国兴建了一批大型化肥厂和许多中小型肥料厂,生产了大量的化学肥料,对于促进农业增产增收起了重要作用。1958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党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要求之一就是:“农作物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6](P463)

同时必须指出,毛泽东的农业“化肥化”是有“度”的。他提出我国农业生产的肥料来源,必须以有机肥为主,农家积肥、造肥,还是最主要、最大量的肥源。后来又提出,作为有机肥料的人畜粪尿、绿肥、河泥、塘泥等等,都必须与化学肥料等无机肥混合施用,才能更好地发挥肥效,避免土壤恶化。他指出,绝不要因为化肥的增产而放松了农家积肥造肥。1959年,毛泽东在审阅天津市畜牧局《大干一年翻了身,魁星庄生产队养猪积肥改变贫困面貌》一文后指出,有机化学肥料,比无机化学肥料优胜十倍。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型有机化肥工厂。我国的肥料来源,第一是养猪及大牲畜。如果做到一人一猪、一亩一猪,肥料的主要来源就解决了。他还形象地指出:“肥料是植物的粮食。”[1](P101)此后不久,他在《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中强调了当时在农业生产中还不宜提化学化的原因。一是短期内我国还不可能生产足够化肥;二是提化学化会使农民不重视农家肥料。“光靠化学化来得到稳定的丰收,有危险。无机化肥要有,但是如果只靠它,而不同有机肥结合起来,会使土壤硬化。无机肥不如有机肥好。”[8](P263)

毛泽东关于农业适度“化肥化”与倡导发展有机肥的思想,有利于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良性循环,防止土壤肥力的衰退和环境污染。可见,当时毛泽东的有机农业思想符合生态规律,极富远见,对于今天我国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毛泽东还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依据、体制选择、技术支撑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有益探索。

综上我们看到,由于当时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还不长,社会主义建设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要对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获得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并非一蹴而就,而往往是正确的与错误的相互交织或交替出现。尽管如此,毛泽东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基本问题先后进行了科学阐释,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的理论成果,这些论述不仅为指导当时历史条件下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当前经济社会新常态下继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1]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毛泽东传(1949—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3]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胡绳文集(1979—1994)[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7]毛泽东传(1949—1976)(下)[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8]国防大学.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23册)[M].

The Explora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by Mao Ze-dong and Its Foundational Role

MA Ping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nece,Dalian Naval Vessel Academy,Dalian,116001,Liaoning,China)

Agri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al economy.Without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we can not build a well -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neither can we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 nation.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Mao zedong,the core of the party's first generation of central collective leadership,had made fruitful explorations on the related issue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such as the status,patterns,steps,and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which formed the original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and guided the great practice of China'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These valuable experience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gained in this process have become indispensable cornerstone for us to explore continuously the road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period.

Mao Zedong;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exploration;foundational role

K27

:A

:1006-723X(2015)08-0123-05

〔责任编辑:李 官〕

马 苹,女,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业建设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边疆治理现代化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