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探析

2015-02-25 09:24占茂华
学术探索 2015年7期
关键词:辅导员素质班级

作者简介:占茂华,女,上海政法学院应用社会科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法理学、法律史研究。

摘要:大学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基础扎实、适应性和创造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又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也是学校以恰当方式管理下的学生自我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下的学校以恰当方式的再管理相结合的过程。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723X( 2015) 07-0139-04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全面实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这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行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基础扎实、适应性和创造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无疑也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灌输和学生被动式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引导式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含义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学生作为被管理者与被教育者,一方面他需要接受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他们绝不是机械地、被动地服从,而是需要在被教育和被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就必须赋予他们一定的自主管理自己的权利,否则,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接受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同时,学生自我管理模式还有个前提,那就是学校以恰当方式对学生的管理。基于此,我认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含义可简单地概括为在学校以恰当方式管理下的学生自我管理及学生自我管理下的学校以恰当方式的再管理。用现在通行的“四自教育”(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来界定自我管理的含义,更符合现行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宗旨和本意,同时这种学生自我管理模式中的“自我管理”是个辩证统一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学生接受管理过程中被动性与主动性的辩证统一。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正是一种学生接受管理过程中被动性与主动性有机统一的学生管理模式,它着眼并立足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学生管理过程中学生接受管理、服从管理的被动性及学生在接受、服从管理过程中以符合管理者意旨为前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一对矛盾。

二是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的辩证统一。从字面上看,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是矛盾着的对立面,学校管理不是学生自我管理,其管理的主体是学校;反之,学生自我管理也不是学校管理,其管理的主体是学生。但在学生自我管理模式下,这对矛盾却获得了统一,学生自我管理只不过是学校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施有效管理的一种方式,而学校以恰当方式的管理又是学生自我管理的前提。

三是各高校各种自我管理模式差异性与同一性的辩证统一。由于环境、管理对象以及不同时期外部条件的变化导致发展要求的不同等差异性使得各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在共性的基础上又有着鲜明的个性。而同一性和差异性的统一是以科学地设计本校学生素质要求并以此作为管理学生的指导思想为基础的。为此,各高校应当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设计不同的自我管理模式。上海政法学院作为上海地区的政法院校,培养人才的宗旨不仅在于使学生具有一般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要使他们具有将来作为一名法官、律师、检察官等法律工作者这一特殊职业应当具备的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灵活的应变能力与社会活动能力及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等。因此,必须根据这一特点和要求构建一种符合我校实际的、具有我校特色的新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

上述三个方面的辩证统一都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管理工作必须符合这个系统工程的客观要求,必须推动该系统工程朝着良性化的方向发展。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几种片面观点

在探索、构建我院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根本思想的指导下,处理好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模式的相同性与差异性、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主动性与被动性关系的同时,还必须纠正以下几种片面的观点。

第一,是把学生自我管理简单地等同于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认为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就必须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学校不应加以干预、监督,让学生成为学校管理中的一员,充当学校管理的部分职能。这种认识倾向,笔者认为是片面的。实际上,学生不应当成为学校管理者中的一员,学生的自我管理本质上是被管理者能动地接受学校管理的活动,是学生接受学校管理的一种实践行为。

第二,认为学生在学校的使命就是接受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学校对学生工作管理权的分权只应在学校管理者之间进行,而不应当分权给被管理者,否则就混淆了管理与被管理的界限。其实,这种片面的观点忽视了学生在接受管理过程中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往往倾向于这一点。实践证明,这种学生管理模式极易压制学生的个性,更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从管理的效益与成本的角度分析,认为学生自我管理可以节约对学生管理的成本,甚至主张班级可以不设具体负责班级工作的辅导员,让学生自主管理自己。我认为这种认识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本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承认一定范围、一定限度内的学生自我管理并不意味着辅导员或具体管理学生的老师可以从大量的、繁杂而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从一定意义上说,实行学生自我管理方式后,对辅导员素质的要求较以前有了更大的提高。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辅导员既要做大量的指引、策划工作,又要做繁杂、细微具体的跟踪与监督工作,还要不时地去纠正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指导学生改善自我管理方法。也就是说,辅导员必须做大量的、细微的幕前引导、幕后策划、平时的沟通和交流等方面的工作。

第四,认为学生自我管理就是班干部对学生的管理或者是班干部代替辅导员对班级学生的管理。这种观点片面地夸大了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毕竟是班级学生中的一员,是受教育者,时间、精力、条件等种种客观因素决定了班级管理中的某些特定内容,如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具体任务的指导等是班干部所无法代替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正确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在辅导员的指导和管理下,在班级组织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及现状,切实可行地多发展一些学生社团组织,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对班级、团体活动的主动性、参与性及创造性,让学生通过这些社团组织管理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

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而是在学校以恰当方式管理下的学生自我管理及学生自我管理下的学校以恰当方式的再管理,是学生主动性与被动性、学校管理与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多样性与同一性的辩证统一,其最终目的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树立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也因此成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当前学校教育实践的一大弊端就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忽视其主体性地位的存在。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很少考虑或不考虑学生年龄、性格、思想道德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和需要,仅仅出于教师的考虑来进行;在方法上,则采取机械地灌输,将某一观点或信念不加思考、不加批评地强加给学生,而全然不顾学生是否接受或排斥这些观点。坚持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反映在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就是将学生作为选择、决策、行动的主体和责任主体,提倡“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强调将学生置于整个教育实践活动和意识活动的前台和核心,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是扮演指导者或帮助者的角色。 [1]

(二)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思想意识

这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前提和基础。毋庸置疑,思想指导行动,转变管理观念是先导。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切实并尽快转变管理学生过程中的管理本位思想,牢固树立起新形势下学生自我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在转变传统的、陈旧的管理学生观念的同时,要积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然而,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形成并非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一个有意识的自觉培养的过程,是大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军训、校园文明活动等社会实践,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积极的意志品质,如自觉性、独立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等是大学生克服困难,培养自主意识,实现自我管理的必要条件。

(三)改善辅导员对学生自我管理的工作方法

巴甫洛夫曾说过,方法论每前进一步,我们便仿佛上升了一级阶梯,于是我们就有了更广阔的眼界,看见了以前从未看见的事物。 [2]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构建一种新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对学生管理得过严的做法,另一方面又不能对学生听之任之,完全放任不管。辅导员可通过指导、监督、培养学生干部等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

第一,指导学生制订班级工作计划。计划就是尺度,它具有灯塔和路标的指示作用。通过指导制订计划,把各种活动的关系,包括人与人、事与事之间的关系明确起来,使全体同学都能明确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做到各人职责分明;同时,通过计划工作可将班级中的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合理、有效地进行组织和安排,进而实现班级学生有计划的自我管理。

第二,重视培养学生干部,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班级干部是形成班级集体的核心力量,是生活在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也是在班级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活跃分子。对辅导员来说,班上信息来源主要通过班干部,而信息反馈也是通过班干部传递,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他们带领好全班,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第三,重视学生自我管理活动的反馈与评估。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辅导员必须对学生制订的计划进行及时的反馈、总结和评估,以便使学生的自我管理朝着良性的、合理化方向发展。当然,在对学生自我管理活动进行反馈时,必须制订一套与组织层次密切相关的检查制度和信息传递的程序,使班级成员的意见可以上下传递、互相沟通。否则,如果学生只制定计划,没有检查和反馈,计划就会落空或流于形式。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治性

学生自我管理工作是否成功,关键看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切实把学生看成是学校的主体,是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力量。这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一切规章、制度、措施等,都应有利于学生活力的发挥,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中党员、团员和学生会等组织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增加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树立开放教育的观念,让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和交往中激发创新欲望,锻炼创造才能,并在锻炼能力的同时实现自我管理。

(五)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学生自我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如今,网络所呈现的开放的、多元的社会,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为便利,通过网络,大学生的视野和汲取知识的土壤也更为广阔。大多数大学生在适当的引导下,在网络技术的运用中,会逐渐为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平等自由的形式所吸引,在原有价值观的指导下,在各种信息的辨析和吸收中完善巩固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自觉地提高认识。同时,网络运行有其特殊的行为准则,要想自由地在网络空间中遨游就必须自觉地遵守这些准则,这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规范意识和法制观念。 [3]因此,参与网络生活对于发展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健全道德意识,培养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网络技术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极大地造福人类的同时,如果不加以合理地引导和必要的管理,它也可以对人类,尤其给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造成消极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大力宣传和推广网络技术的合理应用,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法制观;另一方面,要负担起引导大学生寻找问题答案、追寻事物本质的责任,让这些未来的建设者对社会变迁的脉搏及自身的价值和使命有准确的把握。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是进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场所,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陶冶情操和提高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同样也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把校园建设得更加文明、优美和整洁。其次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学风、校风建设,鼓励、支持和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创建活动,运用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学生,在全校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再次要求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广泛开展积极、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报告会、知识讲座、体育竞技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最后还要积极扶持和正确引导学生社团活动,以正确丰富的内容、活泼多样的形式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当然,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并非拘泥于一个一成不变、任何问题都有章可循的静态模式,而是一个动态的学生管理模式。如何去探索、构建和完善符合本校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是我们每一个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工作者乃至每一个高等教育者都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笔者认为,各高等院校应当根据21世纪社会的需求及各院校的特点来科学精心地设计对本院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并以这种要求作为管理学生的指导思想,去发展、完善这一新型的学生管理模式,开创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符合本校实际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辅导员素质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班级被扣分后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