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法则、准则和悬设

2015-02-25 10:18邓军
学术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大众化共产主义恩格斯

邓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法则、准则和悬设

邓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门将人类“为何要从”以及“如何从”生产领域的被奴役状态过渡到突破分工狭隘限制状态的整个历程打开给大众看的伦理学学科,实践与道德的承诺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P144)。以康德伦理学说的框架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法则是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指南——有唯一本真义的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论述;其准则是建设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其悬设有两个:一是人类社会发展不会中断;二是按照唯物史观描述规律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必将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伦理学;学科建设;康德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门塑造大众①徜徉在伦敦街头的青年恩格斯对“大众”的解读是“一群尚未意识到自己被资本家压榨的人(working men)”,我们继续在恩格斯的意义上使用该概念。政治人格的伦理学学科,其法则是马克思恩格斯本人著述及其本真义;准则是有明确理论与实践界限的建设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悬设有两个:一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世代赓续;二是持续前行的人类社会这趟“列车”必将到达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车站”。

借用康德的分析法,我们拆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身的架构并将其中的各个元件分离,既分析单个元件也综合诸元件间的联系。如此不仅有可能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身的构造,或许也可以廓清此前对该领域的一些混沌看法。比对“我能够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2](P221)三题,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也有三个:其一,为何只有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著述可以作为法则;其二,为何准则限定在建设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边界内;其三,两个悬设的设置何以可能。

一、法则

法则的特征是稳定不易逝,它的规定性“不借助于某种参与其间的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哪怕是对这一法则的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3](P30)。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法则只能是马克思恩格斯本人论述及其本真义,它与诸社会主义国家具体行为的效果无关。以下通过证明“为何不是其他”与“具体行为不影响原型”来证明“为何只能是它”可以作为法则。

首先,个别理解及其实践不能作为法则。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本真义既属于此岸,也属于彼岸,解释的过程中既有点滴真知灼见也必然夹杂着更多的误会。偏见伴随着人类整个认识过程——预言随预言家平素所持的意见而不同,而且预言家各人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主张和偏见[4](P40)。史前先民们手中拿着的石器,一般认为是用于生活劳作,但也有人认为那是世界上最早的玩具[5](P2)。历史资料浩如烟海,我们总可以从中挑选出某些真凭实据来“证明”我们自己所臆造的、而实际上是既不能证实也无法证伪的任何假说。史实或史料是给定的,但对它所做的任何理论概括或公式,却总归是历史学家个人所创制的[6](P140)。正如哲学诠释学所指出的那样,任何理解和解释都有其自身的诠释学处境,任何理解和解释都是具有历史性和有限性,任何理解和解释因而也都有未完成性和开放性。“围观”历史的人尚且众说纷纭,如果再加上更多地只能听历史“围观者”转述的人的不同理解,翻译、解释、传播诸环节中的任何一环都必然导致不同人群对马克思恩格斯论述有不同的理解,这也符合我们认可的认识论主旨:对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真谛的理解只能是逐步地接近。

一个具体的例子是:苏联式马克思主义不能作为法则。苏联人对马克思学说理解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时政性、“填空式”色彩早已为世人所熟知。笔者认为,苏“马”是“马”亦非“马”,前苏东原有的原著研究方式并不是按照经典文本历史形成的特定原初语境,而是预设一些教条化的“原理板块”(如哲学中的“辩证唯物论”、“认识论”、“自然论”和“历史观”),再挑出这些板块中的“观点”(如“何者为第一性”、“联系和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将其作为我们阅读文本的前提性框架。实际上,在这种原著研究中,我们从经典文本那里得到的只是被认为栅格化了的东西,一种教条式的他性的空无贴在了文本的表层,然后人们再不断地解释这种已经是空无的空无(即远离原初文本语境、远离现实生活的抽闲概念)[7](前言2-3)。正如高清海所说的,苏联哲学界在形成“教科书哲学的过程中已经按照传统的哲学观念把马克思的理论改铸过了”[8](P2)。马克思已无法回应任何一个当代研究者的提问,世人的研究成果都不是马克思直接给予的,“我认为的马克思”或“我眼中的马克思”不能作为法则。

其次,具体行为的效果不影响法则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论述本真义在人们心目中构筑了一个共产主义基本原则及其义务的模型,人们内心深处的信仰促使自身依照此模型展开对应的实践,但由于现实生活的诱惑而必然会出现实践过程或架构的弯曲。模型与实践本应架构同一,现实实践环节出现的扭曲显然不能说是模型出现了相应的扭曲。具体行为由于受到了现实的牵扯而出现了诸多不符合法则原型要求的效应,这种虽然缺乏完满性但却是符合生活规律的弯曲不应计算在马克思恩格斯著述本真义所构筑的理论完满性范畴之内。

二、准则

必须建立在具体质料之上的状况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准则只能是建设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人们早已熟知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以下通过“个别”(本国特色)与“一般”(共同理解)的关系论证准则界限存在的合理性。

首先,“个别”才是真实的,曾经的“共同理解”不能作为准则。以下有两种曾经的“共同的”理解:第一,我们是马克思最初所设想的那种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恩格斯最初设想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初级阶段)没有阶级也没有国家,国家只存在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现实生活中如果“个别”不符合“一般”,世人必须通过修改现实生活以趋近经典文本的描述。第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初级阶段)非常短暂,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将在指定的某年某月实现。马克思所设想的两种制度之间的过渡时期是非常短暂的,如果其不短暂,心情迫切的人们就“浓缩”它。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历程中曾存在一个共有现象,总是自觉地将自身与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长得像“美国那样”或像“英国那样”就是我们曾经认为的现代化。人们想尽快地甩脱生活的牵扯跨越现实生活中的“卡夫丁峡谷”,由此而出现了任意地扰动历史进程宁静的各种现象。

其次,每一种“个别”都有其个性,每个人都以自己的主体作为爱好的基础,另一个人却以另一个主体作为爱好的基础[3](P36),彼此的准则不能相互取代。中共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定义有一些新的提法,具体是这样描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于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9](P12)显而易见的是,即使自己与自己比较,我们的准则也是与时俱进的。与别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虽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但人们还是无法否认兄弟党对建设本国特色社会主义肯定是有自己的看法的。各自依据不同的准则展开建设,不同的质料培育出不同的准则,准则只有在适合自己的质料中才能茁壮生长。

共产主义信仰虽然是人人应有的天性,但任何一个不至上的人之信仰都是有限的。以批判性的历史眼光看来,无论某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信仰,无论这信仰如何彻底地向超越者敞开,无论这信仰发出的真理宣称如何绝对,但现实中的信仰总是受到心理、社会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受到信仰者的学识、禀赋以及处境的限制。信仰将超越性赋予人,使人有可能超越历史的局限,但这决不意味着凭借信仰,人就可以完全脱离这个世界,吃喝拉撒及其伴生问题始终将人们牢牢地固定在地球的表面。

三、悬设

悬设是“一种理论上的,但本身未经证明的命题,只要它不可分割地与某种无条件地先天有效的实践法则联系着”[3](P168)。与法则直接挂钩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悬设有两个:一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会中断;二是按照唯物史观所描述规律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必将抵达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的车站。

首先,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会中断。它成为悬设有两个原因:一是现实实践的无法到达,无论它如何地不言自明,人类的视线只能看到尽头的光亮而达不到;二是理论论述的缺失,唯物史观并非为解决它而设立,因此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唯物史观的故事是从人类社会“除了先前的历史发展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前提”[10](P479-480)的某个片段开始其叙述的,为何发展、如何发展、发展的目标三者构成了故事的主线,采食能力所体现的生产力与分配体系所体现的生产关系的矛盾,就成为了推动人类社会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力量,这种力量还将推动人类走向那个不再为食物发愁的社会形态。这个故事并不是为解决“人类从哪里来”、“人类社会是否持续发展”这两个既属于物质世界又属于彼岸世界的问题而设立,它是在假定人类社会必将世代赓续的前提下向世人说明一个道理:按此规律发展,必将实现人类的自我解放。虽然有科学的预测但又并未得到详细论证,这也是该悬设得以成立的一个重要条件。

其次,按照唯物史观所描述的规律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必将抵达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该悬设的现实影像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信仰——大众对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一种可以表达但又无法言破意的坚定不移的相信。只有此信仰才给人建立起追求社会实践的完善和圣洁的目标,以及未来人类配享的幸福的希望;也只有此信仰才能保证人们在“社”-“资”斗争中的正义性。我们可以凝炼出在科学主义的视界中共产主义信仰的两个基本特征:普遍性、多样性。第一,共产主义信仰乃是人人应该具有的天性。人的历史就是不断追求解放自身的历史,无论是个人还是特定群体在内心深处都有追逐完满性的梦想,这个梦想敦促人们前仆后继地以现实实践完成一个人充分发展的完满社会。要真正地理解人性,就必须正视人所具有的信仰(解放)天性。第二,信仰的普遍性与有限性共同造就了信仰的多样性。这意味着,信仰不仅具有内在而超越的特点,同时也是多元而统一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共产主义信仰表现是多方面、多层面的。信仰不仅是人对超出自己日常眼界之外的超越者的回应,一旦与人类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它会立即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态[11](P207-210)。

四、三者的应用界限

以史学的视角来看,法则是出发点,准则是在法则的指导之下展开的为法则提供现实佐证的实践环节,悬设既是待实现的目标也是支撑法则及准则存在的根据。

首先,法则立足于形式之上,人类不可能生活在形式中。我们不能仅仅按照法则生活,更不能修改内容以适合形式。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历程中一直存在着两面“镜子”:一方面,人们以经典文本为“镜子”向往着自己应该的样子;另一方面,通过欧美主要国家的经济指标这面“镜子”又看到自己实际的模样。如果应该的样子与实际的样子不一样,人们往往喜欢通过“手绘”自己实际的样子以符合应该的那个样子,这时候就出现了关于我们自身的第三种样子,人们长时间地将“它”指认为“我”,并且以此作为大众化信仰教育的桥梁。“我”与“镜子中的我”出现了现实的分裂,人们改变“我”使我更像“镜子中的我”,真正的“我”反而被遗忘了。其次,准则不能凌驾于法则之上。法则和准则是一致的,先有法则后有准则,准则永远隶属于法则。我们是根据法则以及悬设来阐述、改变自己现时的境遇,这种叙事的身份永远粘在我们身上[12](P13),“个别”色彩始终相随。在历史的时空里,立足于具体质料的准则一旦僭越自身的边界,一定会泛滥成一种高度自恋且排他的假法则。最后,时刻提防两个悬设被形而上学色彩所掩盖,其超验感必须透过丰足的物质生活才能被捕捉——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13](P314)。

只要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尚未实现,对其的信仰就肯定只能存在于彼岸世界,正如蒂里希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是辩证法反对乌托邦观念的斗争,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也吸收了乌托邦的成分”[14](P60)。仅依靠“手绘”出来的样子教育大众只能提供一种超验感的浪漫色彩,大众只“仰”不“信”,如果可以勇敢的告诉大众:生活与经典文本的描述是有差距的,只有如此才可能让大众有“信”而后“仰”。我们认为,信仰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现实生活之上,革命期间是如此:“在中国,事情非常明白,谁能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谁就能取得人民的信仰,因为人民的死敌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而特别是帝国主义的缘故。”[15](P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期间同样是如此:浸泡在持续富足生活中的大众会发自内心的信仰共产主义。

[1]肖恩·塞耶斯.马克思主义与人性[M].冯颜利,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2]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M].温锡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Ed.by Antonia Fraser,A history of toys,New York,Delacorte Press.1966.

[6]何兆武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7]张一兵.文本学解读语境的历史在场——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立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高清海.我的哲学思路[J].哲学动态,1994,(11).

[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李林.信仰的内在超越与多元统一史密斯宗教思想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2]理查德·卡尼.故事离真实有多远[M].王广州,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4]蒂里希选集(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5]刘建军.信仰的呼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仰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胡彩芬]

邓军,广西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南宁530022

A8

A

1004-4434(2015)05-0005-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1979-2010年)”(11CZX012)

猜你喜欢
大众化共产主义恩格斯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
先进性别文化的凝练与大众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