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启事

2015-02-25 19:36
西部法学评论 2015年2期
关键词:三审基金项目稿件

为提高编辑工作效率,增强审稿工作的公正性,全面提升办刊质量,《西部法学评论》投稿审稿实行全程网上处理。现将有关投稿审稿事项公告如下,热诚欢迎理论界、实务界专家学者惠赐优稿。

一、审稿制度

本刊实行稿件三审制度,投稿由学科责任编辑负责初审;初审通过后进入学科专家匿名评审;在充分尊重专家评审意见的基础上,由主编会同副主编终审,考虑刊物的定位特色、学科分布、刊文总量、潜在引证率等因素,做出最后权衡和取舍。

审稿坚持质量第一的标准。①政治质量:符合四项基本原则,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新闻出版法律法规。②学术质量:选题新颖,具有前瞻性,能反映学科前沿问题;见解独到,观点具有原创性;材料翔实,方法有独到之处;结构严谨,说理充分,论证逻辑严密。特别欢迎问题意识突出、具有真知灼见、彰显本刊特色的论文。③学术规范:提倡一稿专投、反对一文多用;倡导学术诚信,反对抄袭剽窃及其他学术不端行为。④字数要求:一般不少于1万字。

二、投稿制度

1.本刊所有稿件均需通过网上投稿审稿系统。请作者登陆 《西部法学评论》主页http://gzcj.chinajournal.net.cn,进入作者投稿系统按流程提示进行网上投稿。

2.作者个人信息审稿时不向审稿人提供,请在作者注册时按提示详细填写。稿件正文中 (包括注释、中英文摘要等)不要出现任何个人信息。

3.作者在网上投稿后,可通过投稿系统跟踪审稿情况。凡初审未通过的稿件不再进入二审,二审未通过的稿件不再进入终审,三审任何一个环节未通过的稿件均不予采用。三审通过的稿件,将向作者发送 “稿件录用通知”,进入刊期安排阶段。

4.凡于3个月内未收到本刊的 “稿件录用通知”者,请自行处理。在收到本刊的采用通知前,凡文章已在其他公开出版物或互联网上发表的,请作者务必及时通知本刊。

5.在接到本刊的 “稿件录用通知”后,不可要求更换其他稿件,亦不可要求更换作者署名。

三、编排规范

本刊在编排规范上执行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依据该 《规范》的要求,来稿须注意以下事项:

1.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包括作者出生年、性别、籍贯、单位、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通讯地址、邮编及联系电话等 (以上信息在作者注册时填写)。

2.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前附200字左右的摘要和3-5个关键词。摘要应能客观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关键词应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尽量从 《汉语拼音词表》中选用。

3.英文翻译。文章题目、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须同时译成英文,英文内容须与中文内容相对应。

4.基金项目。本刊欢迎各类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获得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应对基金名称、项目名称、项目编号等做出明确标识。

5.注释及参考文献。注释及参考文献全部采用脚注,连续注码排于当页页脚。

具体要求可参见本刊网页 《本刊编排规范》与 《稿件格式示例》。

四、编辑部声明

1.本刊已加入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和 《中国期刊网》,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2.凡采用的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本刊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前提下,可对稿件进行技术处理,如不同意请在来稿时声明。

猜你喜欢
三审基金项目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The Internet as a Forget-Cue: The Effect of Assumptions About Future Accessibility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on Memory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三审物业条例:让群众住得舒心
抓“三审”、重“一书”,提高物资采购标准
广告法修改进入三审 代言虚假广告将有三年“禁期”
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