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中的舆论思想

2015-02-26 18:48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6期

晁. 婕(西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十二公民》中的舆论思想

晁. 婕
(西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摘 要:电影《十二公民》改编自戏剧史及影史经典《十二怒汉》,是华语影坛首部戏剧电影。《十二公民》中十二个陪审员的意见表态与事态发展事实上就是一个舆论产生、发展、传播的过程,照应了《舆论学》中“固定成见”、“拟态环境”、“精英主义”等概念。这些思想在网络舆论快速消费的时代,对我们现实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十二公民》;固定成见;拟态环境;精英主义

李普曼的《舆论学》被看作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他在这本书中提出的“固定成见”、“拟态环境”、“局内人——精英主义”、“公众舆论”等概念得到了极大的推崇和赞赏。这些概念在更好的推进舆论研究和树立科学的舆论观方面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而《十二公民》这部改编自戏剧史及影史经典《十二怒汉》的首部华语影坛戏剧电影,他的宣传语就是“十二个公民,十二亿中国人”,十二个人代表的是整个社会,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的舆论态势。这部小成本的电影自上映以后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不仅仅因为演员精湛的演技,更得益于这部电影所具有的深刻内涵。

一、《十二公民》剧情简介

电影《十二公民》讲述的是一桩满带争议与疑问的富二代弑父案,12个毫无联系的陪审员在一个充满实验意味的虚拟法庭中对这个案件进行讨论,他们的讨论必须达成一致审判才能结束审判。

12名陪审员来自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出租车司机、地产老板、数学教授、河南小保安、北京土著、小商贩、保险推销员等,在11人投票认定“富二代”有罪、所有人证物证都指向这一结果的情形下,这位年轻的嫌疑犯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但有一人认为这个案件疑点重重,做有罪的判断还为时过早。随着讨论的发展,疑点出现,故事也更接近于真相。

二、固定成见——“富二代”印象

影响公众舆论的因素有很多,在李普曼看来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固定成见”。“固定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他常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总是会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观点来进行判断。在《十二公民》中,一开始大家都认为杀人凶手肯定就是富二代,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他的“富二代”身份。这就带有对富二代的“固定成见”,因为在人们的认识经验和想象中,富二代就是纨绔子弟,他们爱出风头,容易出事,并且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所以在人们看来一般家庭的孩子弑父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是富二代一切就会变得合情合理。试想一下,他的身份如果不是富二代,而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人们判定他有罪时还那么坚定吗?产生“固定成见”的原因有很多,个人的成长经历、个人经验都与之密不可分。人们从小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不同,在对一个事物进行判断的时候总是寻找与自己兴趣、观点相同的信息,所以在对外部世界做出反应之时,就会自觉地倾向于自身利益的那一方。真正的环境过于复杂,并且富于变化,难以直接去了解它。所以人们易于接受和运用“固定成见”帮助自己更加便捷地认识世界。

《十二公民》中对这一思想体现最明显的是3号陪审员,他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因为脾气不好,动手打了青春期叛逆的儿子,儿子离家出走,妻子因此和他离婚。他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在他的观念里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在电影里就明确的指出,儿子对父亲称呼就应该是“您”而不是“你”,所以在整个辩论过程中他一直是坚持富二代有罪的。在他的经验中,他认为富二代之前有过对其父亲不敬的行为,所以他想象富二代冲动杀父是有动机可言的。他的思考过程是没有逻辑的,盲目的根据自己的经历和道德的经验想象这种事件发生的合理性。所以直到最后,或许是因为对儿子的宽容、自身错误的正视以及自身负面情感的全面崩塌他最终选择了嫌疑人“无罪”。

三、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是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展和普及的基础上产生的,也被称为“假环境”。我们通过已知的信息来认识的现实跟实际的现实是具有一定偏差的,我们脑海中的环境并不是真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我们总把我们自己认为的真实情况当作现实情况本身,而这种认识来源于媒体,而媒体向我们展示的是经过加工和选择后刻意展现给我们的环境信息。产生拟态环境的原因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原因是因为信息的发布是人为的,每个人对世界的思考和感觉是不一样的,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经验,“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即使对于同一事件不同人也会有不同的报道角度、观点,另外一个原因是有些舆论的形成是政府或者利益团体刻意制造和引导的,他们通过营造“拟态环境”,使事件向着其想要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现实可能是一种不科学的假象。客观原因体现在现实世界的庞大和快速变化,人们总是在接近事实却无法达到事实。另外一点表现在资源的占有上。媒介资源是相对稀缺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利用公共媒介发表自己的言论。

《十二公民》中媒体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富二代”这个群体的报道;另外一方面是对整个事件的报道。媒体所为我们营造的富二代的印象是:骄横霸道、盛气凌人、不讲理、爱炫富……本来“富二代”只是一个客观描述事实的词语,但是从现在社会来看它更多的带有一种贬义,代表着一群不思进取、不懂奋斗的典型的啃老族。媒体关于富二代的报道更多的也是负面新闻消息,但事实上有好多富二代并非如此,他们也懂得吃苦、懂得奋斗。在这个事件发生以后,尤其是案件还在调查之中的时候,媒体关于这件事基本上都已经定论了,那就是凶手就是富二代,虽然有的报道并没有明确指出,但是在报道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他所传达的这种观点。我们不能说媒体就希望凶手是富二代,但是这样来写相对于普通形式的报道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更有噱头,另外一方面这样报道更符合人们心中所期待的结果,能引起人们共鸣的报道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卢梭曾经在他1792年出版的《社会契约论》曾表达过“坚信舆论具有比法律更强大的力量这种思想”。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案件有许多疑点,但是在舆论的审判中他已经死亡了。所以这也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坚守职业道德,根据客观已掌握的信息来公正的报道新闻,切勿根据少有的消息,自以为是的合理想象来报道新闻。

四、精英主义——8号陪审“理性”的代表

李普曼对于舆论的整体态度是悲观的,他认为公众舆论是被少数机构和媒体所掌控,并且认为公众的能力是严重值得怀疑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人们无法真正地参与民主,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精英领导。于是李普曼提出了“局内人”、“局外人”的概念,凸显了专家的作用,也就是“精英主义”。“局外人”就是一般的公众,他们缺少知识和理性判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应对社会事务,因而对社会事务的判断缺乏足够的理性与准确性。而“局内人”包括专家等一些精英,由于他们具有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对外部世界进行观察和探寻的条件,所以在对是非价值判断做出选择时更具有理性。

《十二公民》中8号陪审员就是“精英主义”的代表。8号陪审员的真实身份是一名检察官,但是在影片的开头并没有说明,而是在影片的最后一张检察官证表明了他的身份,这也为整个故事的合理性做出了交代。在11个人都做出有罪判断的时候,唯有8号做出了无罪的判断。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因为在他做出这个判断时所有人的矛头都指向了他,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论来讲当人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周围大多数人的意见不相同的时候,大多数人明智的选择就是沉默,而他做出这样的选择有信念的支撑也包含巨大的勇气。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不知道什么原因,但就是一种感觉,当一切都发生得太正常的时候,那么整个事情就变得不正常了。我们可以说这是他作为一名检察官所具有的一种职业敏感,当然这种敏感与他自身的经验密不可分。另外作为一名检察官,是正义的代表。他明白自己的责任,自己的判断决定的是一个人的生死,在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个案件的时候,他是不能轻易下结论的,这是他的信仰,他所必需的理性。他竭尽全力思考案件的同时,把自己的合理怀疑提出来,引导其他陪审员积极参与到讨论中,而不是消极怠工应付差事,更不是情绪判断。我们应该庆幸正是8号陪审员的理性思考和引导以及他强烈的坚持,才让我们能够发现疑点破解一点,挽救了一个年轻人的生命。李普曼的精英主义也存在欠缺,不该把整个社会的公正民主集中在少数人手上,即使是社会精英也不可能完全是一个纯粹的人。但是,有时候,我们就是需要正义、大胆、有责任的精英。

李普曼的《舆论学》在传播学领域的巨大影响是大家共识的,但从现在的社会背景来看确实有一些不足。由于现在的人们教育水平普遍提高,精英主义意识淡化,人们的自主意识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强,所以刻板成见对于舆论的影响也在减弱。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往往是公众引发舆论形成,人们也不再局限于媒体所设置的议题。

参考文献:

[1]沃尔特·李普曼(美).舆论学[M].林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50-86,156-167.

[2]李帆.对于舆论的另一种思考——李普曼舆论思想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3]楼宝玉.舆论与民主——读李普曼《舆论学》[J].视听纵横,2009(6):85-88.

[4]叶航.《十二公民》跨文化文本移植中的虚拟感与在地性[J].电影批评,2015(3):55-57.

作者简介:晁婕(1990—),女,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2014级硕士。

中图分类号:JJ990055......

文献标志码:AA.......

文章编号:11667744--88888833(22001155)1166--0000772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