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初新闻思想变迁看李普曼新闻客观性主张

2015-02-26 18:48石依诺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新闻自由

石依诺(黑龙江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从20世纪初新闻思想变迁看李普曼新闻客观性主张

石依诺
(黑龙江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 要: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新闻报道方式经历了硬新闻——解释性新闻——批判性新闻的转变,其中的新闻思想也随着报道方式的转变而发生了变迁。李普曼第一次完整地探讨了新闻、事实与自由之间的关系是在其1920年出版的《自由与新闻》一书里,其中提出了新闻与新闻自由的“实体”所在。李普曼提出的新闻客观性理论对20世纪初期的新闻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让“客观性”这个在一战前鲜为人知的词汇变成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闻界最常用的术语之一。

关键词:李普曼;新闻客观性;新闻自由

20世纪初,新闻事实的报道受制于当时的政治体系,新闻成了政客们互相攻击的武器。李普曼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了新闻实体的概念——即新闻的“实体”就是事实,而新闻自由的实体则是庇护事实的真实性。

一、李普曼新闻客观性主张的新闻背景与社会情绪

李普曼在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中,发现战时的新闻报道并不自由,他观察到,碍于当时的“新闻检查”制度,普通公众并不了解战争的真实情况。一战的宣传工作使李普曼得出结论:当时的新闻报道普遍篡改事实、颠倒黑白。李普曼认为:“人们所读到的并不是事实,只不过是一些人所希望看到的东西罢了。[1]

(一)美国社会对民主化市场的失望

对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早期的美国来说,全民对民主和资本主义的繁荣梦碎,即便是经济繁荣期,也深深弥漫着一种对政治民主的悲观情绪。

李普曼在其《舆论学》中对民主理念提出了批评:“公众不得不在没有这个世界真实图景的状况下行走,在当时民主政体本身依然存在明显缺陷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对之有着强烈的成见与冷漠,当时的情况是,人们对于各类稀奇古怪和鸡毛蒜皮的事物兴致勃勃,对于重大的严肃问题却兴味索然,他们宁愿关心三条腿的小牛也不愿关心政府、学校、报纸和教会与之所有发生的斗争进展到什么程度。[2]

(二)非理性意识增强

20世纪30年代对民主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悲观情绪扎根于对20年代公众、人性、传统价值和知识获取的怀疑。新文化带来的解放迅速瓦解了传统文化,促使许多严肃思想家开始担忧艺术和科学的新体系是否欠缺基础。心理学让我们不再相信理性,而不相信理性又使我们质疑政治体制。德高望重的美国法律哲学家罗丝科庞德对人类非理性意识的增强这一现象给出的答案是警惕过度的偶像崇拜:非理性是事实,不是理想,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但没必要追捧。

二、李普曼新闻客观性主张的诞生

1919年,李普曼在《自由与新闻》中提出,在外部世界与公众之间存在着一种“拟态环境”,而公众舆论反映的是拟态环境而非客观世界。李普曼认为公众无法正确认知事实的原因就是当时的新闻界不予提供真实信息。但随后,李普曼又进一步感到疑惑:问题产生的原因除了新闻报道和政府干预外,是否还有公众形成其舆论方法方面的问题,顺应这条思路的发展,1922年他完成了《舆论学》,1925年出版了《幻影公众》,是《自由与新闻》的思想奠定了这两本书的基础,开启了客观性新闻报道的新纪元。

(一)从“大众”定义的变化看舆论的变迁

19世纪早期的美国,人民(people)一词是用来形容中产阶级的。到了20世纪,舆论已经被视为更大阶层的呼声,这个阶层既没有中产阶级受过的良好教育,也没有中产阶级对理性的信仰。20世纪早期出现的公关职业进一步完整了公众的含义:非理性的旁观者而非参与者,消费者而非生产者。大众的范围逐步扩大,舆论从有阶级到没有阶级,这给美国新闻业的意识形态和日常社会关系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李普曼新闻客观性主张的诞生

李普曼在《自由与新闻》的一篇文章中曾发出警告:西方民主面临的危机其实就是新闻学的危机。制度越健全,有关各方的利益就越能得到规范的代表,问题就能解决得更顺利,引入的客观标准就更多,事件就越能够完美地表现为新闻。[2]

李普曼认为,当务之急是规范报纸行业,让其从一个随意的商业成长为一种规范的职业,同时为社会培养一批新闻人才,他们应该拥有不惧权威、理性思考的能力。作为客观性报道先驱,李普曼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新闻、事实与自由的全景图:所谓新闻自由就是告知客观事实,然而人们只注重自由的形式而忽略了自由的本质内容,这让自由有时甚至成为不择手段的借口。基于此,李普曼提出只有保护好消息的来源才能保证公众能够接近真相,从而真正保证了新闻自由。这就要求报纸行业的规范化和记者队伍的专业化,这也是挽救新闻自由的唯一途径。

(三)李普曼新闻客观性主张的理论遗产

对李普曼新闻客观性主张进行总结,发现有两个特点:第一,新闻业的敌人不是资本家,而是他们自己。李普曼认为,人们头脑中的技能存在着一种“固定的成见”,所以,他认为即使是目击者也带不回真实的报道,新闻和真实并不是一回事,必须加以区分。第二,是他的新闻客观性主张让所有新闻从业者意识到了报道的主观性及其后果。李普曼和纽约《世界报》副总编查尔斯梅尔兹共同总结说,当你意识到现代世界是多么依赖于新闻时,人性的弱点就不再只是自满和自我辩解的问题,而是要时刻保持警觉的问题。

顺着李普曼的观点出发,可以观察到准确、公正、平等地反映客观真实世界是新闻道德的基本责任。作为一名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保证把主观与客观、事实与成见、价值观区分清楚。在客观世界面前,新闻记者要能够置身于其外进行独立的观察,把事实和真相运用标准的职业技巧和中性的语言传播给公众。观察者对于研究对象所抱有的中立性决定了真理和知识的传递。[3]

参考文献:

[1]罗纳德·斯蒂尔.李普曼与美国世纪(第十四章)[M].中信出版社,2008.

[2]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罗伯特·哈克特.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石依诺(199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2013级新闻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G2100......

文献标志码:AA.......

文章编号:11667744--88888833(22001155)1166--00228899--0011

猜你喜欢
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之路的艰辛与曲折——近代英国的新闻自由之路
浅析新闻自由与新闻法治的关系
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的价值冲突
野火之后:台湾地区媒体市场、政府管控与新闻自由
西方新闻自由的历史与现实问题再剖析
试论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
新闻自由与侵权问题探究
章子怡律师声明:台湾新闻自由成造谣挡箭牌
维护新闻自由成斯诺登新工作
新闻自由与新闻控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