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校企合作平台 构建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

2015-02-27 08:21谭艳斌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年2期
关键词:校企金融课程

谭艳斌(广西师范大学 漓江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 构建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

谭艳斌
(广西师范大学 漓江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针对现阶段学校与金融企业的合作还存在企业缺乏合作动力、合作形式难以深入、合作具有临时性阶段性、教学时间与本职工作时间冲突等难题,提出了独立学院应该搭建有效的校企合作平台进而构建切实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校企合作平台下,在课程体系中融入金融行业的岗位职业标准;课程教学应与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资格的考证进行有效对接;依托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固定联络挂职制和充实兼职教师人数等途径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企业的能动性,实现教学考核方式和主体的多元化,改革现有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校企合作; 独立学院; 实践教学体系

0 引 言

实践教学体系是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正日益被重视,很多高校的金融学专业逐渐加强金融的实践教学,例如增加模拟银行保险业务、仿真实训室、购买金融模拟软件等,但是归根到底,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的设计要与社会和行业接轨,紧跟社会经济金融发展的形势。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建立符合社会与行业发展要求相符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1]。

1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纵深发展,金融行业日渐突显其重要性,国内金融企业的人才短缺与普遍缺乏实践能力的金融专业毕业生形成鲜明对比[2]。“校企合作”初衷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金融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办公设施、操作技能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学生与金融企业的“零对接”,以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1.1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独立学院的金融学专业大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所谓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较强的业务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学校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忽视实际的应用与市场需求,依托校企合作平台进行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通过在校企合作中进行多元化的项目合作,学生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在真实职场锻炼和磨练,学到扎实的业务技能。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支持,学校教育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很难适应社会需求,实践教学体系也只能是空谈。

1.2 校企合作是实现“双赢”的内在需要

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直接培养出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毕业上到岗后可以很快适应工作岗位,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力,大大缩减企业人才塑造的时间,降低了企业生产的劳动力成本;企业降低了招生、用人方面的成本;让企业业务骨干走进课堂,按照企业需求参与学校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训指导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推进教育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减少学校教学的盲目性。而学校教学资源,包括教室、活动场地、实验室、师资,都可以为企业提供职工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继续教育的场地,学校真正成为企业的人才培训基地[3]。

1.3 校企合作是建设培育实践教学队伍的有效途径

一支理论基础知识过硬、掌握金融企业实践技能的教师队伍是确保实践教学卓有成效开展的重要保证。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现有教师可以通过带学生实习或到企业挂职学习的方式掌握到有用的实践技能,从而能够向学生传授;或者通过引进企业的行业能手或业务骨干,直接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当中来,成为“兼职教师”,他们直接参与实践教学,其效果更直接有效[4]。因此,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可以培育理论过硬、实践技能强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以确保实践教学不偏不倚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

2 校企合作平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难点

2.1 校企合作的临时性和阶段性

学校目前与企业的合作大部分是临时性、阶段性的,表现为只顾眼前问题的解决,只有在需要落实就业、共建实践基地、顶岗实习等事项时,相关人员才进行沟通,目的性和指向性单一,校企双方参与合作的人员互相接触不多,能够相互了解更少,不可能持续有效地开展互动合作,自然很难就合作的领域等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和磋商。在与我们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当中,一些企业往往是临时性或季节性的业务需要学校的协助,才会寻求学校的帮助。因此,依托具有临时性阶段性的校企合作而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易稳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 企业门槛高,或缺乏合作的内在动力[5]

在与学院有合作的金融企业中,学校处于主动方,很多情况下是学校为了学生就业或实习而主动出击。合作的意愿也各不相同。金融三大行业——银行、证券、保险中,证券类企业由于本身人才流动较大,对人才需求较多,因此合作意愿最大,保险公司次之,银行最小。银行由于行业特点,资金安全要求较高,员工工作压力大,有时会经常担心实习对办公秩序的影响而不愿意接纳实习生或接纳较少,接纳的实习生也通常只能接触到大堂经理的工作。缺乏内在动力的校企合作,难以确保有效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

2.3 教学与工作时间、专业人数的冲突

金融学专业的实习或见习大都在暑假或寒假进行,往往会出现双方需求时间的不一致的矛盾、而企业由于季节性或临时性原因,当需要校方提供协助的时候,但因学生有课程任务而难以抽出大量空闲的时间到企业工作。就与企业方合作进行教学的情况看,也遭遇了这个难题。首先在教学时间上,由于企业方教师同时也有自身的本职工作,教学易与其工作时间冲突,只能在晚上或周末上课,若选择在正常时间上课,又会影响到企业方教师的日常工作。

就本院金融学专业而言,还存在招生规模迅猛增长与企业接纳人数、企业教师时间有限的矛盾。学生人数过多,分班教学对于有自身本职工作的企业方教师来说,太过于耗时。随着金融学专业人数逐年增加,在合作教学、实习生接纳、实地参观等方面,企业无法容纳如此庞大的人数而让问题越来越突出。

2.4 合作形式难以深入

从目前独立学院与企业合作的形式看,现行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不能使校企合作变成来自学校和企业自身内在发展的一种动力需要,校企合作仍停留于一些浅层次的合作,如参观、提供实习岗位和业务的指导等[6]。很多都是短期的、不规范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来维系的低层次的合作,尚未达到真正校企合作的内涵和要求。诸如一些较深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这就形成了有“合”无“作”的局面。

3 校企深度合作,构建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由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实施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构成的有机整体,通过校企合作,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双师型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的实施管理,每个环节都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资源共享优势,从而使实践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

3.1 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1) 建立与企业的沟通平台。校企合作是人际交往和情感沟通的工作,必须要有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学校可以采用“一对一”或“一对二”方式加强与企业的沟通。指定每位教师定向与一家企业或两家企业长期联络和沟通,形成定期交流、走访制度,给予一定的联络经费。校方教师在不断与公司的合作与沟通的过程中,争取得到公司领导的支持,将派业务骨干到学校授课由个人行为转变为公司行为。通过沟通与交流,增进校企之间的感情,还可以及时得到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建设等方面的意见。

(2) 薪酬制度适当向企业倾斜。长期聘任企业方教师做客座教授,对于到学校任课的企业方教师,我们为其颁发客座教授的证书。由于企业薪酬主要与能力和岗位挂钩,通常不与职称挂钩,因此企业方教师不能沿用学校的课酬标准。建议按照企业骨干的从业年限制定相应的课酬等级。为提高企业方的积极性,为建议在课程酬劳方面能提高1~2个档次。

(3) 切实为企业利益着想。建议学院制订合作企业、兼职人员奖励制度。为大力提高企业的合作人员的积极性,相应制定合作企业和兼职人员的奖励制度[7];积极为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加强宣传,利用平时一些学生校内和校外活动的开展,为企业冠名,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8]。如在教学中将合作企业作为一个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企业发展进行策划并递呈企业,并协助实施[9];校企双方可以通过共建实训室等形式,实行校企设备共享,加强教学资源的组合。学校可为企业提供场地或软件的支持、师资的支持为企业开展在岗员工技能培训,资格考试培训等提供便利条件。

3.2 校企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与金融机构合作,构建以核心教学内容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认证相接轨课程体系,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途径。

3.2.1 将金融行业的岗位标准融入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与行业发展紧密吻合。因此,通过到金融企业调研和与金融行业人士访谈的形式明确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按照金融企业人才需求规格和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标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中[10]。如在保险企业,无论产险或寿险公司的岗位,首先就是要掌握保险学中最核心的原理,如保险合同、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的业务种类,因此在金融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必须要设置“保险学基础”课程,着重讲授保险行业的基本理论基础;再则,通过在实验室进行保险模拟软件的操作,掌握保险企业的业务经营流程;最后,根据保险企业的岗位——核保、核赔、保全、营销等,分别开设“寿险实务”和“产险实务”,围绕这些岗位的技能要求,教学内容中需要融入这些岗位的技能要求,如条款解读、保险金计算、退保计算、赔案的接受与计算、投保方案设计、客户沟通及礼仪等内容。基本理论的教学可以由专职教师担任,而实务内容,则制定好授课计划,由合作企业的具体岗位的一线工作人员轮流讲授。对于金融各大行业都需要掌握的技能如营销技能、客户沟通及礼仪等,可开设“营销技巧”、“沟通与礼仪”课程,并将这些课程作为金融专业的必修的基础技能课。实现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校企合作才能最终成为现实,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为保持人才培养方案的及时性,在每年3~4月派出教师深入合作单位,开展研讨,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融入新一届人才培养方案。

3.2.2 课程教学与从业人员资格考证对接

针对金融行业大都要求“执政上岗”的基本要求,有机地将课程的教学与金融行业从业资格考试结合起来,加强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如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包括“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交易”、“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5门课程,在金融学专业的“货币金融学”、“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投资基金”课程中均有涉及,因此,可根据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还有如银行业从业资格考试包括的“个人理财”、“风险管理”、“公司信贷”和“个人贷款”4门专业课程,可以通过设置银行方向模块,设置相应课程。学生可根据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岗位选择修读并报考。学生毕业后就可以上岗,大大缩短企业岗前培训的时间,节约成本[11-12]。

3.3 依托校企合作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1) 专职教师积极走进企业。为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为教师去金融企业挂职创造条件,鼓励专业教师主动走进企业,从而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拓宽教师视野[13]。过去教师挂职,往往挂职结束就与挂职企业少有联络,甚至不再联络,这样不利于与合作企业的长期合作。建议采用固定联络挂职制,如根据专职教师的主要授课方向,定向地与合作的金融企业采用基本固定的“一对一”形式进行挂职锻炼,这种结对方式,可解决挂职结束与合作企业联系减少的局限性,教师可在挂职的同时,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和沟通,这样的联系能够使得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教师的知识结构也能够实现不段更新,成为真正的与时俱进的双师型教师[14]。

(2) 建设充足的兼职教师队伍。校企合作建设兼职队伍是更为可行的途径之一。首先,聘请金融企业的高管兼任金融专业的客座教授,聘请行业中一线的业务能手如理财规划师、投资分析师等作为学院的兼职讲师。聘请正在任职的员工作为兼职讲师,容易出现本职工作与教学工作时间上的冲突,因此在获得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扩充兼职讲师队伍,每家企业尽可能争取聘到2或3名兼职讲师授课,或者每位兼职讲师分别分担课程的某固定章节,尽量减少因工作繁忙无法兼顾教学的情况;另外,可挖掘一些已经退休时间比较宽裕的业务一线能手做兼职讲师,既可以承担部分实务课程,还应聘请为我们金融专业常规举办的一些技能比赛举办讲座和担任长期的技能指导。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兼职教师的授课时间可以灵活机动,如安排在周末或晚上授课,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兼职教师作用,否则本职工作时间与教学时间存在冲突,许多兼职教师将无法承担相关教学任务。

此外,校方积极邀请兼职讲师参与实践活动或项目的某个环节。在规划金融实践教学内容时,确定企业的兼职老师参与的环节和方式。如进行某些课题的指导,或聘请在学科竞赛、技能大赛等实践活动中进行阶段指导,甚至在实习环节校外实训的环节,直接由企业教师设计和安排。

通过“走出去”和“走进来”方式建设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实现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优势互补。当然,以上途径需要学校在政策层面上给予充分的倾斜和支持。

3.4 校企合作改革教学考核评价管理

依托于校企合作平台上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其考核评价机制也应相应改革。建立以金融企业的岗位需求为参考、以职业要求为考核标准的考核体系[15]。

3.4.1 考核方式多元化

改变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采用笔试、口试、操作、报告等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建立以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方式,充分体现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的深度融合。根据金融专业各门课程的特点,可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16]。如投资类课程“证券投资”、“期货与期权”、“投资基金”等,可以采用一段时间的模拟投资收益率以及撰写投资分析报告作为考核成绩的一个构成部分;银行类课程,可以采用实际业务操作作为考核形式,辅以点钞和传票翻打的达标考试;保险学课程,既可以采用实际业务操作作为考核形式,还可以通过撰写保险理财方案或举办某款保险的销售说明会的方式进行考核。

对于理论知识考核,即使需要用闭卷方式考核,应增加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过多死记硬背。建议在金融企业行业人士的配合下,建立问题库或者案例库,收集金融企业在当下面临的实际问题,由学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解决方案。当然,根据形势的发展,问题库和案例库要进行及时更新。

3.4.2 考核评价主体多元化

改变过去由学校评价的单一主体,引入金融企业对员工的评价机制,实现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上述的各种考核形式,除了专职教师的参与,引入金融企业人力资源部或一线业务部门的中层干部共同参与考核,以企业评价员工的视角对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实际的考核环节,企业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提出实践教学环节需要改进和完善的环节,供今后的教学的改进。

4 校企合作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成效

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专职教师能够通过挂职锻炼参与到金融企业的日常业务经营,直接获取到企业乃至行业的最新的信息和知识,教师的实践与技能的储备大大丰富,丰富了课堂的授课形式,实践经验的传授更直接有效。学生举办的各类活动和比赛常常邀请企业方专家参与和指导,使得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的教师队伍建设,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近年来我院金融学专业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无论在知识储备、资格证书考取、金融行业技能的掌握方面,实现了较大突破,人才培养质量普遍提高,受到金融企业好评,真正实现了校企“双赢”,促使了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如桂林银行与我院金融学专业开始了订单式人才培养试点,通过开办定向银行班为定点银行储备和输送高素质银行人才。企业与校方的合作,从原来的被动转变为主动,逐渐形成了良性循环,双方合作的形式与内容进一步深化,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高。

5 结 语

积极推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方应抓住其中关键,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加强沟通,制定向企业倾斜的政策,切实为企业利益着想。在双方“共赢”的基础上,方能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双师型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的实施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资源共享的优势,使实践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1] 王 赟,刘 伟.独立学院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7):3-4.

[2] 刘祥伟.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54-55.

[3] 周 瑜,田会峰.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53-54.

[4] 高小敏,李茂盛,刘 超.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研究[J].知识经济,2011(5):149-150.

[5] 刘 旸.独立学院金融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创新教育,2012(6):206-207.

[6] 余芝轩.校企合作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2(1):62-64.

[7] 刘 松.校企合作型独立学院发展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

[8] 刘文清.构建利益驱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5):10-11.

[9] 朱 辉.校企合作的独立学院物流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8):97-98.

[10] 潘安霞,程 畅.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4(1):33-35.

[11] 景思江,袁毅阳.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9)264-265.

[12] 吴义达.基于校企合作的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探索[J].中国证券期货,2011(13):17-18.

[13] 徐 东.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2(11):64-65.

[14] 刘美玲.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大学金融实训教学体系建设[J].经济导刊,2012(6):56-57.

[15] 朱 蓉. 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金融与证券专业工学交替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0):13-14.

[16] 徐利谋,蒋建平.校企合作构建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03-204.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for School and Enterprises Cooperation Platform on Independent Colleges

TANYan-bin
(Lijiang Colleg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6, China)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independent college based on school and enterprises cooperation platform can cultivate social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i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talent cultivation. Coope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However, the cooperation of school and financial enterprises exist lots problems at this stage. For examples cooperation both parts lack activity, cooperation stops in a form level, cooperation has at a temporary stage, and teaching time conflicts the work time, etc.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ndependent colleges should efficiently construct th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platform. In the cooperation platform, job occupation standard of financial industry should infuse to curriculum system; class teaching should combine the qualification exam of financial industry. The cooperation platform should support teachers to learn at enterprises, and allow enterprise members to teach at colleges as part-time teachers. The colleges should realize the diversifica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subject, and reform the existing teaching evaluation mechanism.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dependent colleges;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2014-04-15

2013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2013C186)

谭艳斌(1976-),女,广西柳州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金融投资、金融产品等方面的研究。

Tel.:13132736616;E-mail:tybwcx@126.com

G 648;F 215

A

1006-7167(2015)02-0238-05

猜你喜欢
校企金融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P2P金融解读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