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亦是美丽的风景

2015-03-01 02:02江苏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224001陶春荣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32期
关键词:半圆错题直径

江苏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224001) 陶春荣

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等与成人截然不同,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这是他们思想最真实的暴露,也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要理智地看待和正确审视学生出现的错误,通过巧妙的点拨、睿智的启发,激活学生的思维,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实践、去探索、去发现,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案例:“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复习课教学

课堂上,我出示这样一道题:“请画出直径4厘米的半圆,并求出它的周长与面积。”这是一道综合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计算能力。计算结束后核对答案时,教室里一片哗然,因为全班48人,做正确的仅有15人,错误33人。

我先让数学课代表生1说说原因,他涨红了脸说:“我把半圆画成了整圆。”“我也是……”其他学生纷纷附和,我统计后发现有15人栽在了这个问题上。

平时口算正确率最高的生2也说:“我画的是半圆,可是在计算半圆周长时,只算了圆周长的一半,忘了加直径。”“是啊,方法错了,算得再准确也没有用!与生2一样出错的同学请举手。”我感叹道。结果,教室里又齐刷刷地举起了10只小手。其他8人有3人错在把直径4厘米画成半径4厘米,3人错在算半圆面积时忘了将整圆的面积除以2,2人错在计算方法正确但计算过程错误。

其实,出题前我已想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但没想到居然暴露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既然这样,我何不相机行事,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再来解决问题呢?于是,我追问:“明明会做的题,却做得不对,真可惜。粗心在什么地方?怎么才能避免粗心呢?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就可以大大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正确率了。大家先分组讨论一下,然后再一起交流。”学生讨论交流后,生3先发言了:“做题前审题要特别仔细,不要急于动笔,应多看两遍题目,并在题中划出需注意的地方,如在题目中划出‘半圆’‘直径’等字,这样做题时就不会出错了。”其他学生都赞成地点了点头。生4说:“我们小组觉得计算出现错误的情况有很多,因此在算之前,最好先估一下结果,如果相差得太多,就有可能算错了。”生5说:“在进行有关圆的计算时,经常要乘3.14,容易出错,建议大家先在草稿本上列式,我是偷懒直接口算算错了。”……学生纷纷各抒己见,教室里一时热火朝天。

反思:

1.激发学生寻求错误原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上述教学案例中的错题,出现在学生最需要研究的地方,诱发他们研究的欲望,使他们觉得自己的研究是有价值的,从而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对数学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学生最易出错和最感兴趣之处,让教与学都变得有的放矢。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

数学课堂,应该是师生全员参与的课堂。学生的参与,让他们体验到探索的乐趣,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需要做的是对学生的研究方法进行指导,因为“施教之功,贵在引导”。一道错题,本不为学生关注,一句“粗心”,学生就会将它置之脑后。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凸显以学定教、以研定教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主动投入研究,将错误理解得更透彻。

3.鼓励学生在错题反思中养成良好习惯

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如审题的习惯、估算的习惯、笔算的习惯、反思错误的习惯、主动研究的习惯等。教师在课堂中要把良好有效的教学习惯变成学生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对错题反思的过程中学会主张、学会倾听、学会分享,真正拥有学力!

一个真实的课堂,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作为教师,应该宽容学生的错误,更要把错误看成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巧妙的点拨、睿智的启发,让学生“风雨过后见彩虹”,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学生成长和成功的快乐家园!

猜你喜欢
半圆错题直径
怎样画长方形里的最大半圆
各显神通测直径
『压强』易错题练习
会变形的神奇半圆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山水(直径40cm)
半圆周长和圆周长的一半
爱虚张声势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