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史料的对话教学探索——以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为例

2015-03-01 14:16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高级中学
学苑教育 2015年21期
关键词:史料孔子教材

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高级中学 袁 嵩

“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课堂教学是一种广义的“对话”过程。在历史教学中,“对话”面对的是一个纷繁的世界,如何让师生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展开有效对话,必须利用各种资源。在各种教学资源中,史料显然是最有效的对话媒介。“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史料者何也?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史料承载的是历史信息,包括文字和图片资料、实物、遗迹、音像等,是人们认识历史的桥梁。为推进新课程,大量史料引入中学历史课本。历史会考、高考也大量运用史料。因此,史料教学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史料的对话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感受人文学科研究过程的开放性。本文试以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基于史料的对话教学探索。

一、课前“对话”——直面史料,探究提问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引用了大量史料,这些史料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阅读障碍小。这部分史料应是师生首先要用足用好的。

学生课前与教材“对话”,围绕本课教材提示的“主要探究问题”、“重要概念”,自习本课的重、难点知识,分析思考与之相应的教材史料,总结并提交自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如孔子及其弟子为何被称为“儒家”?他们喜欢被称为“儒”吗?对于前一问,学生通过阅读书本第21页的“学思之窗”可以得到基本解决。至于后一问,有学生推测认为“他们不喜欢被称为‘儒’,因为当时的‘儒’在社会上是一种从事丧葬礼仪的低贱职业”。这样的推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缺乏史料的进一步证明,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

教师与教材“对话”,依据课程标准、学生的课前疑问、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学生理解知识可能出现的认知差异,科学的选取史料,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

通过课前“对话”,师生都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一课有了比较充分的思考和认识,为课堂教学的顺利、深入展开做了充足准备。

二、课中“对话”——基于史料,释疑再探究

1.合理统整。一是教师整合学生提出的疑问,使问题结构化并形成“问题群”,以利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二是教师从知识结构、整体课程角度出发,补充学习议题。

例如:孔子“礼乐”思想的形成知识模块。教师通过收集、归类学生课前提出的疑问,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内在逻辑,补充史料,整合设置了如下五问题。

(1)孔子出生于何时何地?大时代环境怎样?

(2)孔子家境如何?酷爱学习?学习什么?

(3)孔子的知识主要从哪里来?

(4)孔子以知“礼”闻名后,创办私学,作为教师的孔子,受欢迎、被尊重吗?对孔子本人产生了哪些影响?

(5)孔子的“礼乐”思想践行了吗?推广了吗?

补充史料:周公受封于鲁,因其功劳和威信,周成王特许鲁国可以郊祭文王。这样鲁国不仅有了祭天子的特权,还立有文王的庙,这样鲁国就成为除中央政府外唯一拥有“天子礼乐”的封国。到了鲁昭公时(公元前540 年),就有人讲“周礼尽在鲁矣”。

教师通过合理整合,设置了层层深入的问题。学生以史料为依托,在交流对话中解答问题,逐步深入理解了孔子的“礼乐”思想,实现了有效学习。课后反馈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2.小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及学生自己课前发现的问题,生生对话,生本对话,教师巡视并适当加以引导。

例如:“sturdy”小组特别关注孔子“仁”的主张,课前预习时就收集了相关史料,在老师提出什么是“仁”,这一话题后。“sturdy”小组讨论最热烈,很快就有学生站出来表明看法: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仁”这个字。许慎《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从人,从二。”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相处要融洽、亲和。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说:“千心为仁,即取博爱之意。”

简言之,“仁”就是“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以人为本。如书本“马棚失火”这一事件中,孔子首先关心人,而不是问马。

“think”小组提出疑惑,补充了一点:统治者行“仁”,就是要勤政爱民,“为政以德”。

“learning”小组再次质疑,又补充了一点:

孔子的“仁”是一种有等差的爱,由亲及疏,爱的程度是逐渐降低的。不同于墨家的“兼爱”,无差别的爱。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巡视监督者、引导者的作用,把课堂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通过与史料对话,生与生对话实现了孔子“仁爱”思想的学习,简约而高效。

3.激励评价。

根据新课程要求和学生个性差异,采用多元评价法,及时对各个学习小组及个人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重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个性的发展。

例如:孔子的教育思想。

(投影幻灯片)

(1)请从教育对象、目标、方法、内容四个方面归纳书本中提及的孔子的教育思想?

(2)仔细观察《孔子讲学图》,其反映孔子哪些教育思想?

(3)谈谈对你特别有启发的教育思想?

问题(1)的解答,一方面,使学生对孔子教育思想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教师运用积极的评价策略,调动学生展现个性与自我,积极参与课堂“对话”,体现新课程的“学生主体”理念。为问题(2)的解答创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

问题(2)是图片型试题,在近些年高考中频繁出现。教师重申了读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充分想象、主动解析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快乐中感受历史学习。

问题(3)的开放性让课堂更热烈。学生学得自愿,学得轻松,学得有效。

三、课后“对话”——阅读史料,升华并反思

1.学生:一是课后通过材料题的解答,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孔子》一课的理解。二是以作业和书面提问的形式反馈老师,实现师生间的再“对话”。

2.教师:一是课后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的课堂感受和认知效果。二是教师课后自我对话,针对教学反馈的信息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寻找不足,探求更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针对学生对“中庸”思想的误解,教师在下一节课中引入了如下史料:

材料一:(亚里士多德)“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的中庸,谦懂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材料二:(孔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通过中西方“中庸之道”思想的对比,明晰孔子的“中庸”思想。

怎样才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毫无疑问,挤的时间长一些、做的题目多一些等,一般都有“收获”,即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历史知识。但记得快忘得也快,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兴趣的提升,因为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不规范、不科学的。所以,这种教学只能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因此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手段。只有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需要,设计出多样化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促使学生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创新设计使教师处于“能力极限的边缘工作”,促使教师成为成功的学习者。

通过实践,基于史料的对话教学确实提高了教学实效,对教师的史学素养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更新教材观。教师要从原来简单的“教教材”、“用教材”到“编教材”。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而非知识的标准,如果教材与文献出现相左或缺漏的情况,应该以史料为准,改正教材、补充教材、超越教材。二是要不断阅读。历史教师应把阅读当作自己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从而不断地提升、完善自己。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要实现两个转变,即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现行条件下,关键是要先实现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1][英]卡尔著.历史是什么.陈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第115页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第40页

猜你喜欢
史料孔子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孔子的一生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孔子的一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