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以周口广播电视台为例

2015-03-01 23:18杜发光
新闻爱好者 2015年10期
关键词:周口客户端传统媒体

□杜发光

新形势下, 如何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把传统媒体打造成形态多样的新型主流媒体, 是摆在各级传统主流媒体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年多来,周口广播电视台在巩固传统媒体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同时,大力实施新媒体战略,实行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对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更新观念,推进融合

观念引领行动,认识推动实践。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前好像一个大杂院,一家一户,各买各的菜,各做各的餐。 现在要把每家每户的小灶改成大厨房,让大家汇集一堂,统一采购、分类加工、集中分发。 首先要形成合力,需要在原有的体制、机制、流程、人员配备等方面整合资源、有破有立,不断提升,最终改变传媒业的整体面貌。

周口广播电视台首先组织干部员工学习有关媒体融合的精神,围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新型全媒体”的主题展开讨论。 聘请河南电视台高级编辑周建国、南阳网总编辑周首相、周口广播电视台台长王海山等专家讲授 《互联网融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网站的发展理念及经营策略》《为什么要搞全媒体记者培训》《平台搭建了怎么去应用》《什么是全媒体记者? 怎样培训? 》……通过培训讨论,强化了广大干部职工融合发展的理念及信心,加强新媒体建设,推动台网融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境界。 央视总编辑罗明曾说,加强新媒体建设,推动台网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具体包括六方面内容: 一是建设跨媒体的一体化采编播运营体系, 二是打造影响力巨大的多媒体产品集群,三是构建先进统一的技术支撑体系,四是建立跨媒体的多屏传播平台, 五是建立市场化的产品经营模式,六是建立稳定多元的投融资渠道。为了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周口广播电视台制订了2015年工作方案,方案指出:2015年是周口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之年,也是管理提升年,2015年的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搭建两个平台(全媒体宣传平台和经营平台),把握三个重点(坚持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实行一体化管理),推进四项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节目创新)。

二、建设平台,借船出海

一年多来, 周口广播电视台按照周口市信息化和网络安全领导小组“稳舆情、树形象、聚合力、扩阵地”的总体思路建设广电融媒体集团,搭建了两个平台:一是融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手机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于一体的具有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全媒体宣传平台;二是融广告宣传、渠道经营、文化旅游、电子商务、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融媒体经营平台。 组建培训具备全媒体采编和发布能力的骨干记者队伍“飞龙队”,参加全市重大报道、重点宣传。 团队包括新闻中心全体编辑记者(包括电台、电视台)、民生报道、新媒体编辑记者、监督热线全体人员,用一星期时间培训团队,统一服装、统一标识、统一管理,要求做到一次采访、多种利用、多元传播。

按照周口市委总体规划, 周口广电融媒体集团将形成“一平台三渠道”的发展模式,即“互联网+宣传”的新媒体传播渠道,“互联网+服务”的技术和内容服务渠道,“互联网+商务”的电子商务渠道。 加强基层宣传思想工作,阵地是根本,人才是保障,改革是动力,整合是方向。 积极探索“四个一”的信息化发展道路,即一村一公号(微信公众号)、一乡一平台(政务微信、政务微博和手机报“两微一报”新媒体平台)、一县一中心(县区媒体融合发展中心)、一市一集团(周口市新媒体集团),维护市委信息化和网络安全领导权,争取基层话语权、阵地管理权和市场议价权。 商水县固墙镇近期开展了以“两微一报”(名镇固墙政务微博、 老家固墙政务微信、 今日固墙手机报)为重点的“互联网+基层宣传”模式试点工作,经过反复总结完善,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 目前,正在全市16个“全国重点乡镇”中推广固墙经验,将通过3个月左右的运作和改进,完善党委主导、基层点题、媒体服务、院校参与、企业化运作的方式,通过“统一管理、统一运作、统一维护、统一考评”和“各自设计、各自发布”“四统两自”的模式,建成全市第一批乡镇“两微一报”新媒体平台。

三、建设中心,打造“厨房”

全方位打造全媒体新闻中心,下设新闻中心、外宣部、新媒体中心,涵盖广播、电视编辑部、采访部,整合广播、电视的新闻板块,纳入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由新闻中心统筹管理运作,由“中央厨房”向多终端分发内容,在组织结构、资源配置、管理体制、采编流程和人才队伍上进行融合。 采访部门同时承担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的采访发布任务,全媒体记者一专多能。 记者、编辑、主持人跨界、换岗实现制度化、常态化;编辑部门整合多方资讯,综合各种传播方式,实现最优化的节目编排,探索“前端采集一体化、终端播出多样化”的现代传播流程。

2015年是周口广播电视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之年,为了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同时借周口“两会”召开的机会, 展示广电新形象, 展示媒体融合的成果,周口广播电视台精心策划,加强创新,以动态信息、专栏专题、解读评论、直播连线等宣传方式为构架,以广播电视、网站和手机客户端一体化的“融媒体”传播方式,全力打造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的宣传格局,形成持续关注周口“两会”的强大合力,浓墨重彩地对周口“两会”进行报道。 周口“两会”期间,周口广播电视台共播发新闻时长达7个多小时,相继通过新媒体发布周口“两会”新闻600多篇,及时编发图片1000多张,而且周口“两会”报道首次登上了河南电视台《晚间新闻》的头条,实现了新的突破,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四、媒体融合,形成合力

一年多来,在媒体融合新闻报道中,周口广播电视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 遵循新媒体发展规律, 强化互联网思维,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以技术力提升传播力,以公信力、品牌力提升影响力,充分体现了“快”“全”“深”。

“快”就是广电“飞龙队”探索全媒体报道方式,利用广播、电视、新网、手机客户端、微信、微博等多种媒体资源优势,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网络客户端、微信、微博及时快捷播发。以全媒体报道意识和能力进行周口“两会”报道,第一时间把会议照片及一句话新闻在周口网上发布。 《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聚焦固墙》《商水固墙特色农业: 积极创造条件 带领群众致富》等许多报道都是记者在新闻现场一线通过“爱周口”手机客户端发出的, 实现了第一时间报道与受众见面。随后,又通过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了详细深度报道,实现了快与深、细与实的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有受众,扩大了收听收视群体,宣传效果明显。

“全”就是利用广播、电视、新媒体(周口网、周口发布、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全力打造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的宣传格局,形成持续关注的强大合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提速。 如开设数字“两会”、两微观“两会”专题,通过扫描二维码、“爱周口”客户端获取新闻等;在广播电视传统报道用新媒体方式展示的同时,还将新媒体的内容搬回到传统媒体上来, 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上的互相“反哺”,深度融合。 周口“两会”期间,周口广播电视台在手机客户端上开设了《热点新闻》《代表委员风采》《两会花絮》《两会时评》 等栏目,每天将最实时的信息通过手机进行宣传报道,让老百姓能够在第一时间关注周口“两会”,实现了手机看周口“两会”这一新形式。 同时,周口网也设置了周口“两会”专题,每天下午准时向微信等多种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也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周口“两会”信息,让更多的群众通过新媒体了解周口“两会”,弥补了以往传统报道上互动性差和快捷性不够的缺点, 真正架起了党委、政府和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

“深”就是采用消息、访谈、专题、花絮、评论、微博、微信等形式,以强化受众互动作为报道追求,开办《两微观两会》专栏,通过微博、微信等新闻客户端征集时政话题,实现线上线下充分互动,增加受众阅读体验;全方位、多视角地用可视化语言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等。 以直播发端、快讯呈现新闻点、解读阐释热点、评论引领舆论为核心的全媒体传播流程。

2015年4月9日, 周口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走进川汇区,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多位一体”的报道新模式,对川汇区进行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的宣传报道。 全媒体记者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好新闻讲故事、 把故事讲精彩”, 用镜头和笔触诠释所见、所感、所获,采写出接地气的优秀作品,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走进川汇区”大型系列报道分“社区建设”“核心价值观在基层”“出彩川汇人”和“城市管理”四个板块。 其中,“社区建设”主要报道社区党建、文化和服务,如《川汇区前王营社区:以服务促党建》《川汇区建东社区: 文化长廊 便民服务站 服务百姓零距离》《川汇区文明社区:让服务成为社区品牌》《川汇区庆丰社区:网格化管理 组团式服务》等新闻用“关键词”作为标题,全面、形象地论述了“党建是阵地,文化是品牌,服务是灵魂”的概念,让人眼前一亮。 同时,每篇新闻报道还通过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 以小视角反映大变化,以小故事承载大内涵,报道川汇区以服务为中心,通过发动群众,来服务群众和服务社会,使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基本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 为社区居民带去了实惠与便捷,该系列报道不仅体现出“快、全、深”的特点,而且很接地气,一经推出,便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五、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传统媒体事业体制与新媒体企业体制怎么才能贯通、融合? 制定怎样的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政策,才能引进和留下需要的人才,推动传统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整体转型一体化发展呢? 为解决这些问题,周口广播电视台通过把握坚持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实行一体化管理三个重点,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节目创新四项改革,营造创业氛围,激发活力。

第一,推进体制创新,组建了广电融媒体集团、盛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奥斯卡影视有限公司、全媒体中心、兴旺塔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无线数字电视有限公司,化广电为集团,化资产为资本,化员工为股东。

第二,推进机制创新,达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综合实力提升、有利于职工生活水平提高。 按节目生产规律,简政放权,淡化“官本位”,让一线职工多干多忙多挣钱;规范管理,树立规矩意识,完善制度体制,奖惩兑现;优化组合,大稳定,小调整,打造团队。

第三,推进技术创新,成立了以台长为组长的新媒体技术专家组,负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融合规划,还广泛吸纳台内外内容和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作为顾问,从组织上保证了媒体融合的领导、规划、管理的一体化,增强融合发展的前瞻性、指导性、针对性。构建全新平台,为媒体融合提供技术支撑。 充分整合广播、电视等媒体资源,建设和完善了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内容数据库,加强对各方面数据的收集整理,不断夯实融合发展的信息资源基础。 周口广播电视台还将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 不断完善周口网、手机客户端等平台建设,提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受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打造“智慧广电”。

第四,推进内容创新,充分把内容与服务结合起来,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节目,建立科学的节目考评体系,节目生产与节目效益并重,实现内容生产创新,加强广播电视节目与新媒体的互动,栏目活动化, 实现信息的时效性和传播的有效性之间最佳结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六、引进资源,共赢发展

媒体融合发展要增强借力发展的意识。 周口广播电视台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别人成熟的技术、平台、渠道和手段借力推进,争取和利用各种资源,以改善广电业的生存空间,争取宝贵的发展机遇,实现共赢发展。

成立新媒体传播有限公司, 把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整合组建了市重点网站周口网;与新华社客户端合作,建设“爱周口”以及“爱淮阳”等系列客户端。 与“人民日报”客户端合作,建设“周口发布”政务客户端;与新浪网合作,建设“周口发布”百家政务微博发布厅;与腾讯网合作,建设“爱周口”百家政务微信发布群。 成立周口市微电影协会,市微电影、微视频推广中心。 和阿里巴巴、 大象融媒体集团的电子商务战略合作协议正在深入实施中。

周口网排名一路上升,在市属网站中遥遥领先。客户端下载量半年突破10万次,微博、微信粉丝总量超百万。 特别是“爱周口”客户端,融电视、电台和读报为一体, 已经从根本上颠覆了受众定时定点收听收看新闻节目的习惯,一机在手,“一报两台”尽在掌握中,成为党政新闻主要信息传播渠道。 同时,新媒体还各自发挥优势,开设缴费、查询等智慧城市服务栏目,举办“教你一招”“微讲堂”等技能培训,网络问政、市民热线等联系群众活动,使新媒体的亲和力、影响力和互动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人民网董事长马利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新媒体新生态”分论坛上对于互联网生态下媒体未来趋势的判断是:受众在哪里,主流就在哪里;年轻人在哪里,新媒体的未来就一定在哪里。媒体融合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周口广播电视台要抓住有利契机, 依托核心资源构建全媒体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建立全媒体中心,在观念上把传统受众转变为用户,在“互联网+”领域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向着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努力奋进。

猜你喜欢
周口客户端传统媒体
“一站一台”连民心 绘出周口新画卷
县级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应用手机客户端
孵化垂直频道:新闻客户端新策略
基于Vanconnect的智能家居瘦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为周口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二次多阶段不确定系统的Bang-Bang最优控制
传统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