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学生营养状况分析——以北京某学校为例

2015-03-09 02:20王军波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年7期
关键词:肥胖率营养状况检出率

王 蕊,王军波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 100191)

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不仅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现阶段的生长发育,而且对成年期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都会有较大影响。由于受家庭、经济、膳食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青少年营养状况并不乐观,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1]。营养不良检出率虽不断下降,但以消瘦为主的营养不良问题依然存在[2]。本研究对某职业学校全体住宿生的营养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了解青少年学生营养健康状况,从而为制定青少年营养不良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北京市某职业学校全体15~18 岁住宿生共1 912人,其中男生783 人、女生1 129 人。

1.2 方法

由经统一培训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测定身高、体重。利用身高、体重数据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照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Working Group Obesity in China,WGOC)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 分类标准”筛查不同年龄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情况,根据GB/T 学校卫生标准评价学生营养不良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 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利用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体营养状况

本次共调查学生1 912 人,其中男生783 人、女生1 129人,各年龄组男女生身高、体重及BMI 见表1。

表1 2013年某职业学校各年龄组男女生平均身高、体重及BMI (±s)

表1 2013年某职业学校各年龄组男女生平均身高、体重及BMI (±s)

2.2 不同性别学生营养状况比较

全体学生的超重、肥胖、超重+肥胖、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分别为12.60%、8.63%、21.23%、6.96%。男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4.81%、11.11%,女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1.07%、6.91%,男生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女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880 和10.355,P 值均<0.05),女生营养不良率为7.97%,高于男生的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3,P<0.05)(附图)。

附图 2013年某职业学校不同性别学生营养状况

2.3 不同年级学生营养状况比较

3 个年级中,高三年级超重和营养不良率最高,高一年级最低;肥胖率高一年级最高,高二年级最低。不同年级男生超重、肥胖、营养不良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女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不同年龄组学生营养状况比较

15~18 岁学生中,15 岁学生的超重和营养不良率最低,分别为11.41%和4.35%,18 岁学生的肥胖率最低,为6.82%;17 岁学生的超重、肥胖及营养不良率均最高,分别为13.03%、9.55%和8.18%。除各年龄段女生的营养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外,其他年龄段的超重、肥胖及营养不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3)。

表2 2013年某职业学校不同年级学生营养状况(n,%)

表3 2013年某职业学校不同年龄组学生营养状况(n,%)

2.5 不同生源地学生营养状况比较

城市学生的肥胖率为10.35%,高于农村的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男生和农村男生超重、营养不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肥胖检出率城市男生高于农村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女生与农村女生超重检出率差异不显著,肥胖和营养不良率城市女生均高于农村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4)。

表4 2013年某职业学校不同生源地学生营养状况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男生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女生,而营养不良率则女生高于男生,与国内有关报道一致[3-5],究其原因可能为青春期男生食物摄入量较多,但户外活动量相对较少。女生更喜欢吃零食,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且正值青春期,追求身材苗条,刻意节食、偏食,或服用减肥药物等来控制体重。

超重和营养不良检出率随年级上升而上升,与宋逸等的研究结果相同[6,7]。分析认为,一方面,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导致部分学生室外活动量减少,出现体重超重。另一方面,进入青春期后,随着年龄增长,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部分学生身高的增长速度超过体重增长,从而出现营养不良。

除城市男生肥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城乡男女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学生肥胖检出率城市高于农村,可能与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同,导致学生在膳食结构与食物摄入量上有所差异[9]。营养不良检出率城市女生高于乡村女生,可能与城市女生过于挑食,营养摄入不均衡有关。

本次调查发现,学生为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并存,且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引起重视。营养不良可导致儿童青少年体质水平下降,发育迟缓、体力不足、劳动能力降低,记忆力减退、免疫功能降低等[10]。超重、肥胖不仅对青少年时期的健康成长会产生不利影响,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提早发生,而且对成年期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针对学生营养状况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带来的危害,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引导青少年科学减肥,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1]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9):1026.

[2]季成叶.我国城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现状和20年动态变化[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6):622-625.

[3]赵进,郭向晖.北京市朝阳区12 所监测点校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2,14(3):218-220.

[4]马帅,等.北京市2010年城乡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1):1296-1299.

[5]于净.高职女生饮食习惯与肥胖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3,19(8):86-88.

[6]宋逸,马军,张冰,等.北京市学生超重和肥胖10年流行趋势[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8,19(3):149-153.

[7]张崛,郭红侠,崔永强,等.2010—2011 学年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检测结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7):1129-1130.

[8]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9):1025-1026.

[9]郭欣,等.北京市2000—2010年学生超重肥胖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6):722-724.

[10]秦新红,等.学龄儿童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0):1874-1883.

猜你喜欢
肥胖率营养状况检出率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美军肥胖率上升,海军最肥
日本人最瘦,美国人最胖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