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支口服液对哮喘大鼠IFN-γ与IL-6含量的影响

2015-03-10 16:49李志军王有鹏
中医药信息 2015年5期
关键词:洗液口服液肺泡

李志军,王有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哮喘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详尽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中药抗支口服液在临床治疗哮喘取得了显著疗效,但其疗效机理研究尚不深入。本实通过观察抗支口服液对哮喘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FN-γ和IL-6的影响,来探讨抗支口服液治疗哮喘的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成年Wistar大鼠40只,体质量(180±20)g,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符合一级实验动物标准。

抗支口服液(组成:麻黄、石膏、杏仁、黄芩、射干、僵蚕、地龙、炙百部、川贝母、桑白皮、虎杖、芦根、甘草)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制剂室生产;大鼠IFN-γ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IL-6试剂盒(南京凯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2 造模与分组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抗支口服液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三组大鼠适应性饲养后参考Palmans方法[1]进行造模,首次接受致敏注射为实验第1天,于第1天和第8天给予各组大鼠腹腔注射10%卵蛋白、氢氧化铝混合液1m l,使大鼠致敏,空白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从第3周天起于密闭空间内用3%卵蛋白对大鼠进行喷雾激发,雾化流量控制在5ml/min,每次15min,隔日1次,共激发4周。以大鼠出现呼吸加快、口唇发绀、点头呼吸及站立不稳等表现为激发成功。空白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卵蛋白进行腹腔注射及雾化吸入。

1.3 给药

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分别均从第1次哮喘激发开始(造模第3周)至处死前每天给予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及抗支口服液灌胃治疗,连续4周,各组均每7天复查动物体质量。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检测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正态分布检测,方差齐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进行分析;非正态分布或者方差不齐,则进行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Kniskal-WallisH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支口服液对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FN-γ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FN-γ含量均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及抗支口服液组血清IFN-γ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抗支口服液与西药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较抗支口服液组及西药组肺泡灌洗液中IFN-γ含量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抗支口服液能够升高哮喘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FN-γ含量,尤其是血清。结果见表1。

表1 给药4周后各组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FN-γ的水平比较()

表1 给药4周后各组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FN-γ的水平比较()

注:与空白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5。

组别 n 血清中IFN-γ水平 BALF中IFN-γ水平空白组8 70.42±10.36 60.52±9.31模型组 8 42.16±19.97* 41.36±7.23西药组 8 56.49±9.78# 49.56±6.39抗支口服液组 8 57.81±7.53#48.76±10.36

2.2 抗支口服液对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6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6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及抗支口服液组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抗支口服液与西药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抗支口服液能够降低哮喘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6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给药4周后各组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6水平比较()

表2 给药4周后各组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6水平比较()

注:与空白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5。

组别 n 血清中IL-6水平 BALF中IL-6水平空白组8 35.96±12.36 26.46±12.49模型组 8 57.21±8.36* 42.19±14.51*西药组 8 37.56±11.29# 35.74±10.03#抗支口服液组 8 40.36±7.12# 37.16±9.48#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许多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其中关于“Th1/Th2两类细胞因子比率的失衡乃哮喘的发作的重要机制[1-2]”为目前研究的热点。Th1细胞主要分泌IFN-γ,IL-2,IL-12等细胞因子。以上细胞因子具有协助机体抗细胞内寄生微生物和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细胞免疫效应功能。而Th2主要分泌IL-4、IL-5、IL-10、IL-1等具有促进IgE及炎性介质产生的H型细胞因子,进而引起呼吸道毛细血管的扩张、腺体的分泌、气道平滑肌的收缩等的一些生理性变化,在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与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阳性率有极大的相关性。而主要由Thl细胞中CD4+细胞产生的IFNγ不仅是具有促进T淋巴细胞分化增殖作用的T细胞生长因子,还可以通过抑制IL-4 mRNA的转录水平而降低IL-4诱导的B淋巴细胞合成IgE,进而抑制哮喘的发病。IL-6[3]是由气道巨噬细胞及支气管上皮细胞产生的能够介导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发生的介质,其主要作用于组织细胞,能够加速B细胞的终末分化,进而促进IgE生成,是引起气道炎症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有研究证实,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血清IL-6含量显著升高。

目前在哮喘的临床治疗中,糖皮质激素仍是临床一线用药,但因其有诸多不良反应,在临床的应用颇受限制。近年来中药在治疗哮喘的临床治疗中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中医理论中哮喘可归属于“哮证”范畴,乃呼吸道常见病之一,哮喘常见临床表现如下:吼中哮鸣音,不同程度地喘息、气急、胸闷等,实为本虚标实之症,虽病在肺,常可累及脾肾,以肺脾肾之气亏虚为本,以痰浊气机互相阻滞,肺失宣降为标,其治则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抗支口服液是根据哮喘病因病机而立方的,主要由麻黄、石膏、杏仁、黄芩、射干、僵蚕、地龙、炙百部、川贝母、桑白皮、虎杖、芦根、甘草共13味组成。麻黄、石膏、芦根清热宣肺,杏仁、炙百部、川贝母化痰止咳,黄芩、射干、虎杖清热解毒,僵蚕、地龙解热平喘。全方升降适宜、散收相制,扶正祛邪,使肺热邪毒以祛除,咳、喘、痰诸症得以改善,是标本兼治之剂。

综上所诉,抗支口服液能显著上调哮喘大鼠血清中IFN-γ含量,并能降低哮喘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6的含量,是临床治疗哮喘的良方。

[1]李学良,许朝霞.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9):1960-1963.

[2]郭坤霞,贾金虎.探讨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新思路“痰热喘咳从肠走,肺肾虚喘从肾温”[J].中医药学报,2014,42(5):114-116.

[3]徐莉,杨永青.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TNF-α、IL-6和NT-proBNP的临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2):292-293.

猜你喜欢
洗液口服液肺泡
以危废焚烧尾气洗涤塔水处理飞灰水洗液的可行性研究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肺泡灌洗液多重PCR检测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的诊断价值
肺泡灌洗液G和GM试验对早期诊断AECOPD患者并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Systematic Evaluation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in the Treatment of Suppurutive Tonsillitis in Children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
HPLC法同时测定阿胶强骨口服液中4种氨基酸
苜蓿素对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MyD88/NF-κB通路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