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破冰”

2015-03-10 00:54权福军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19期
关键词:破冰教学学生

●权福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破冰”

●权福军

摘要:20世纪40年代,英国用“破冰”作隐喻,开创了通过活动和游戏消除“教”和“学”双方隔阂及调动学员学习热情的一种新型教育培训方式。把“破冰”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利于打破学生“惯性冷漠”心理,改变大学生主体“伪在场”现象,改变基础课“讲述症”诟病,使学生全“情”参与。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游戏内容,营设安全的游戏环境,重视引导与分享环节。把“破冰”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正向能量得以提升,同时也促使教师形成新的学生观。

关键词:破冰;学生;教学

权福军/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社会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热议的话题,近年来,笔者把团体培训中的“破冰”技巧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破冰”理论及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

“破冰”来源于英文ice break。生活中,人们为破开冰封的水道而设计出了“破冰”船。20世纪40年代,英国用“破冰”作隐喻,开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培训方式。这种培训方式认为,培训教练与学员初次接触会有陌生感,如同冻结的冰块,如果立刻开始授课会影响培训效果。因此,应该通过特别设计的活动和游戏来消除两者之间的陌生和怀疑之后,再开始正式授课。这种通过活动和游戏消除“教”和“学”双方隔阂及调动学员学习热情的方式即称为“破冰”。[1]“破冰”活动可以打破彼此关系开始时的冷漠和紧张,营造和谐温暖的气氛。把“破冰”技巧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其适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破冰”技巧的运用有利于打破学生的“惯性冷漠”心理

大学生“惯性冷漠”心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生态度上的冷漠。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大学生时常会表现出一种冷淡、消沉、怠惰、萎靡、不在乎、无所谓等冷漠情绪和消极态度。二是人际交往的冷漠。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青年一代的人际交往方式,“现实社会不吭声,互联网上诉衷肠”,久而久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出现了严重的闭锁心理,致使同学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结了一层不易融化的“坚冰”。三是政治态度的冷漠。很多大学生对国家前途漠不关心,不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对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事不闻不问,而且还自以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已经成熟,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过时。更有甚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了一种抵触的情绪和态度。

将“破冰”技巧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通过一系列设定的活动项目,为学生的心理、思想、意识“解冻”,由内而外,从心开始慢慢融化,从而达到转变学生的学习心态和主观意识的目的。

(二)“破冰”技巧的运用有利于改变大学生主体的“伪在场”现象

大学生主体的“伪在场”是指大学生虽然人在课堂,但并没有成为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调动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去参与教学。[2]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一直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但仍缺乏对学生的深层唤醒,大学生主体“伪在场”的现象还没有根本改观。

当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对功利化目的的追求掩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唤醒本质,学生的天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成为与学生心灵世界无关的“外部事件”,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二是受教育技术化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与学生的生活、生命建立有机联系,被概念化、教条化处理的教科书,不能真正满足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这两个方面,导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长期以来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造成大学生主体“伪在场”现象。破冰技巧的运用有助于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吸引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三)“破冰”技巧的运用有利于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讲述症”诟病,使学生全“情”参与

“讲述症”主要表现为教师用“讲述”塞满了整个课堂,塞满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教师所讲的主题与学生的存在体验毫无关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板着面孔,讲着大道理,学生变成了容器,只会机械记忆,其创造力被压抑。

而“破冰”的过程却是一种体验式学习的过程。“破冰”活动的实施,首先需要全“情”参与,所有学生皆需全面投入活动中,而不限于理性分析。通过活动,引导和训练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用所有的感官由内而外的去体验世界。学生不仅要用脑袋学,还要学会用感觉学,用身体学。其次,学生的个性得到重视,学生的感觉、价值观、视野等都变得十分重要。学生借助于各种体验活动,诚恳地敞开心扉,自由地表达喜怒哀乐,真实地展现思想观点,从而相互激活思维。学生在愉悦、安全(相互尊重接纳)的情况下学习和探索新的知识,同时也可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单向式的接收知识。

二、“破冰”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破冰”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主要是通过一系列课堂游戏来实现的,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做好整体设计,包括合理选择游戏以及恰当组织游戏过程等。

(一)“破冰”游戏的选择

1.与教学过程的契合性

“破冰”游戏可以运用于课程的整个过程。课程开始阶段,可以通过“破冰”游戏,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学生彼此之间建立起友谊,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课程中间阶段,可以在章节转换、讲授内容变化时使用,也可在学生兴趣下降时使用,用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在课程结束阶段使用,可为学生带来一个具有感染力而令他们长时期回味的体验。

在课程开始阶段,因为是第一次活动,要从比较容易分享的事情开始。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使用“我和你”游戏来破冰解冻。首先给每位学生发一个表格(如下图),让学生在“自己”一栏中填上个人答案,然后在班级中找寻具有相同答案的同学,并邀请他们在自己的表格“他人”一栏中填上姓名。

游戏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气氛热烈。有的同学在教室来回跑动,找寻和自己有共同经验的人,有的同学被一大群人包围着,有的同学则站起来高喊:“大家报一报……”。通过这个“破冰”小游戏,达到了活跃班级氛围,提升学生兴趣,促进同学交流等目的。

注:活动表格内的项目可根据活动需求和学生特点而自行设计

2.与教学内容的统一性

“破冰”游戏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要和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相统一。例如,在讲授《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章时,可设计“人生盾牌”作为“破冰”游戏。具体操作方法是:让学生每人先画一个盾形图,把盾形图分为几个部分,然后在每一部分分别写出与自己的人生规划和人生发展相关的问题,如你最难忘的一件事、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你最大的挫折、最大的成功、你最大的心愿、你的座右铭等等。然后五人一组进行交流。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梳理,了解自己在人生发展方面的真正需要,从而树立理想、坚定信念。

(二)游戏运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营设安全的环境

这里的安全环境不是指物理空间的安全,而是指心理和精神空间的安全,即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自由表达自己情感和观点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是一种人际冒险。如同斯特林格指出的:关系是平等的,而非分等级的;交流是可信的、真诚的和开放的;参与是重点突出的、积极的;所有的参与者都以合作和包容的方式参与并发挥作用。[3]

安全环境的营造,一是可把课堂环境的安全营造作为一种课堂文化进行倡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营造这种课堂文化氛围。比如,在课程开始时,我就给学生提出了我们的课堂文化要求:(1)安全:师生之间秉承平等、尊重、接纳的价值理念;(2)开放:发扬批判探究精神,善于提出问题;(3)创新:充分发挥社会学的想像力;(4)快乐: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幽默的课堂氛围。二是从第一个“破冰”游戏开始,让学生订立游戏规划和团队契约,其中包括小组成员之间的尊重、平等、真诚相待、注重保密等规范内容,学生会很快接纳并认同这样的原则。

总之,“破冰”游戏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在班级中建立一个民主的学习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既有利于全体同学,又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根据杜威的观点,民主需要每一位管理这个共同体的成员的参与。当这些人共同的目标、信念、抱负和知识——共同的理解形成和发展时,这个共同体也就形成了。这个共同的理解意味着统一性,同时尊重其他的观点、争论、思考和讨论。

2.重视活动分享

所谓分享,就是让学生交换对活动的感受,从体验中寻找意义,从而对其学习做出反省。学生参与一些“破冰”活动后,总会在心灵上受到一些触动,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闪现的灵感,及时加以点拨,让学生讲出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其他学员共同分享,产生更大的共鸣。通过分享环节,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形成理性的认知,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学习到一些可转移的技巧、态度与知识,将所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以“我和你”活动为例,看似一个简单的游戏,却可以带来很多的体验和感悟。游戏结束后,老师可带领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分享:找到和自己有共同点的同学难不难?在找的过程中你采取了什么方法?是主动去寻找,还是将自己的需要告诉别人?找不到相同点同学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会不会觉得很孤单?找到了相应同学时会不会有一种欣喜,一种被认同的感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启发引导和分享,学生在人际交往以及自我成长方面会有新的体验和领悟。

分享环节要注意的事项有:一是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老师可按学生的状态来决定时间的长短,当学生的投入程度下降时,结束分享;二是鼓励学生开放地交流感受,不要让一些性格较强的人支配了整个环节。对某些能突显学习目标的要点,应鼓励学生多做。

三、“破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成效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是大学生较为显著的心理特点,“破冰”技术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符合大学生思维活跃、求新求异的心理认知特点。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破冰”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对学生进行的关于该教学方法实施效果的问卷调查中,有91.7%的学生表示喜欢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其中有96.3%人表示“喜欢老师的授课风格”“喜欢这种教学模式”;其中在对“你在课堂上的感觉”一题的回答中,有97.2%的学生感觉“大部分时间心情是放松的、愉悦的”。在让学生总结学习收获时,很多同学写下了这样的题目:“无与伦比——思想道德修养”、“同老师走过的半年”、“我的思修课”、“大学思想道德课教会我……”、“难以忘记的课堂”、“你迟到了,思修”、“与你,迟到的邂逅;思修,来到大学才知道有你,为什么不早一点遇见你……”完全不同的授课方式,活跃的课堂气氛,睿智的老师,思修课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被应试教育压迫下的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噢,大学上课是这样子的,大学的思修课原来可以这样上”。每每读到这样的话语,作为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内心充盈着无比的欣慰和幸福。

(二)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正向能量得以提升

大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意义赋予的过程,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外在的教育过程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与观点,从而进一步转化为行为。而“破冰”技术的运用,正好回应了课堂教学的要求与特点。

“破冰”游戏的过程,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一次次开心的活动体验,更多的是心理素质以及各种能力的提升。“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你最大的变化、收获和感悟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同学谈了自己的体会:“我懂得了如何理解和帮助他人”,“收获了很多人生哲理,更深切地懂得了理解、宽容他人”,“自己的某些性情和为人处事发生了改变,学会怎样做一个好人”,“思想上得到升华,看待问题不再那么浮浅,变得更理性了”,“对国家对自己有了更大的信心,对未来充满了期望”。很多同学说到,一个学期下来,感觉思考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学到了许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巧,思路也更加多样化,学会了换位思考,能够成熟且负责任地看待对方的问题,感觉心智成熟了很多,满满的正能量。

(三)促使教师形成新的学生观

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体制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成为老师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而通过“破冰”,学生的积极性被广泛调动起来,其潜在的能力得以开发,有些原来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在应对较复杂的问题时,却能发表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深刻见解,教师看到了学生的不同侧面和不同表现,逐渐学会运用优势视角来重新审视每一个学生,在学生的潜力不断得到开发的同时,教师的学生观也悄然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1]黄小珊,刘康,罗来春,周连伟.“三·三教练法”模式下大学新生“破冰”训练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6).

[2]陈建,林立华,王婧倩.高校思政课大学生主体“伪在场”及其唤醒[J].江苏高教,2012,(5).

[3]Stringer,E.(1996). Action research: A handbook for practitioners. ThousandsOaks,CA: Sage.

(责任编辑:孙宽宁)

猜你喜欢
破冰教学学生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法媒:北京“破冰”北极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