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E1、Leptin、TNF-β 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意义

2015-03-12 09:20赵继华
西南国防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绝经期三联病症

赵继华,张 博

子宫内膜癌为原发于子宫内膜上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 是女性生殖器官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发病趋势升高,且日趋年轻化[1]。 子宫内膜癌可发于任何年龄,但大多数发生于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妇女,而这两个时期妇女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一种或多种合并症。 本研究选取219 例具有伴随病症的子宫内膜癌患者, 通过检测其血清雌酮(E1)、瘦素(Leptin)、人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水平,试图探析三者的相互关系,并进而探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以期望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收集2013 年3 月~2015 年3 月在笔者科室就诊且经诊断性刮宫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219 例,107 例处于围绝经期,年龄40~49(45.4±4.9)岁,平均初潮年龄(13.23±1.10)岁;根据其伴随病症分组:19 例单纯性子宫内膜癌为单纯癌变组(A1),24 例合并糖尿病为糖尿病组(B1),23 例合并高血压为高血压组(C1),20 例伴肥胖为肥胖组(D1),21 例合并糖尿病- 高血压- 肥胖三联征为三联征组(E1)。 另外112 例处于绝经期,年龄52~59(56.4 ±4.1)岁,平均初潮年龄(14.02±1.31)岁;22 例单纯性子宫内膜癌为单纯癌变组 (A2),25 例合并糖尿病为糖尿病组(B2),21 例合并高血压为高血压组(C2),24 例伴肥胖为肥胖组(D2),20 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肥胖三联征为三联征组(E2)。

伴随病症诊断标准:肥胖: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 (18.6 kPa), 舒张压>90 mmHg(12 kPa)。 糖尿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 h 血糖≥11.1 mmol/L。 排除长期应用激素患者。 同时选取20 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年龄40~59(53.2±5.1)岁,平均初潮年龄(13.76±1.24)岁。

1.2 方法 于患者入院后第1 d 清晨6:00~8:00空腹静脉采血4 ml,2 h 内4000 r/min 离心5 min,收集血清后于-80 ℃保存。采用DNM-9602A 酶标分析仪(北京维新仪奥科发展有限公司)ELISA 法检测E1、Leptin、TNF-β 水平, 检测试剂盒均购于博士德生物科技公司。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多组计量资料均值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绝经期各组血清中各指标的检测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单纯子宫内膜癌组E1 水平明显降低(P <0.01),Leptin 水平无变化(P >0.05),而TNF-β 水平明显升高(P <0.01);与单纯子宫内膜癌组比较,糖尿病组、高血压组血清E1 水平偏低(P <0.05),糖尿病组、 高血压组、 肥胖组和三联征组患者Leptin 和TNF-β 水平明显偏高(P <0.05);各伴随病症组比较,肥胖组和三联征组E1 和Leptin 水平较高(P <0.05),而TNF-β 水平在各个伴随病症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 见表1。

2.2 绝经期各组血清中各指标的检测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单纯子宫内膜癌组E1 水平显著降低(P <0.01)、Leptin 水平几乎无变化(P >0.05)、TNF-β 水平显升高(P <0.01);与单纯子宫内膜癌组比较,糖尿病组、高血压组血清中E1 水平明显偏低(P <0.05),糖尿病组、高血压组、肥胖组和三联征组患者血清中Leptin 水平明显偏高(P <0.05),而TNF-β 水平差异不明显(P >0.05);各伴随病症组比较,肥胖组和三联征组的E1、Leptin 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伴随病症组(P <0.05),高血压组TNF-β 明显高于其他伴随病症组(P <0.05)。 见表2。

表1 围绝经期各组血清E1、Leptin和TNF-β水平

表2 绝经期各组血清E1、Leptin 和TNF-β水平

2.3 绝经期组与围绝经期组的比较 围绝经期和绝经期患者的E1 都降低, 并且绝经期患者降低程度较大;在伴肥胖病症患者中,又都出现了升高现象;围绝经期和绝经期患者的Leptin 水平在单纯性癌组都未显示出变化,在伴随病症患者中都出现了升高,两个时期各组差异不明显;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TNF-β 都显示出升高,且绝经期组升高的幅度较大,并以高血压组升高幅度最大。

3 讨论

近来临床发现, 伴随着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各种伴随性的病症也日益增多,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并且目前对这些伴随病症和子宫内膜癌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明确,以往在发达国家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现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也开始升高[2]。

围绝经期卵巢开始出现衰退的征兆,雌激素水平波动很大,可影响E1 的分泌。 绝经期卵巢分泌功能开始大幅度下降,雌激素分泌极少,孕激素分泌逐渐缺乏,E1 成为妇女身体中主要的雌激素, 而导致E1 直接作用于靶向细胞, 易导致内膜增生而产生癌变[3]。 与此同时,绝经期的妇女易脂肪堆积而发胖,引起Leptin 的水平代谢异常,可加速子宫内膜组织癌变的进程[4]。TNF-β 主要由活化的单核或巨噬细胞产生,能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参与癌变病理变化。 围绝经期和绝经期虽都是卵巢衰退时期,但衰退的程度差异很大,激素代谢方式复杂,因此,对比研究有助于准确把握雌激素变化带来的影响。

赵琦[5]通过研究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发现雌激素可以导致子宫内膜增厚, 促进内膜的增生。 朱颖军等[6]通过使用孕激素来拮抗雌激素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结果显示这种拮抗作用可以抑制子宫内膜细胞有丝分裂,减缓子宫内膜由增生到内膜癌的演变过程。 Mihu 等[7]通过观察子宫内膜癌患者各种致病因子,发现Leptin 的含量和癌症患者的病情显示出正相关的趋势,可能参与癌症病程的演变。 曾宪黎等[8]通过对子宫内膜组织的观察,发现TNF-β 在癌症的发展中可使局部组织纤维化, 刺激异位内膜增生,导致子宫内膜癌病变。

研究表明,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过度肥胖会导致子宫内膜组织过多地暴露于脂肪组织中,脂肪组织产生许多细胞分泌物质, 这些分泌物就包括Leptin[9]。 近来又发现,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女性容易出现一系列的代谢综合征, 如高血压和糖尿病,影响子宫内膜癌发病[10]。

本研究结果表明,围绝经期和绝经期患者的E1都显示衰减变化,并且绝经期变化较大,可能由于卵巢的功能衰退使E1 的分泌减少。 但在伴肥胖病症患者,E1 又出现升高现象,提示肥胖可能加剧E1的分泌, 同时也提示E1 与肥胖病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围绝经期和绝经期患者的Leptin 水平在各伴随病症患者中都出现了升高,两个时期各组差异不明显,但是单纯性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并未出现显著变化,表明Leptin 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无直接关系,而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与文献报道相符[4]。 围绝经期和绝经期患者的TNF-β 都升高,绝经期组显示出较大的幅度,且以绝经期组中高血压组升高最明显,表明TNF-β 与子宫内膜癌、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病症的发生相关,且与绝经期妇女血压升高关系较大。

本实验通过研究具有伴随病症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E1、Leptin、TNF-β 水平变化, 发现各因子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着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其表达水平的测定有助于临床对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和预防。

[1] 张乃怿,吴成,廖秦平,等.子宫内膜癌的现状和筛查[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124-129.

[2] 徐珍,彭芝兰,曾俐琴,等.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分析:附358 例报告[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2014, 10(2):165-169.

[3] 王红阳,韩广超,王立民,等.围绝经期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炎性因子的水平[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9:5435-5437.

[4] Mantzos F,Vanakara P,Samara S,et al. Leptin receptor expression in neoplastic and normal ovarian and endometrial tissue[J]. Eur J Gynaecol Oncol,2011,32(1):84-86.

[5] 赵琦.小剂量雌激素对促进排卵及子宫内膜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9):165-167.

[6] 朱颖军,高企贤.子宫内膜癌的孕激素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 18(4): 204-206.

[7] Mihu D, Ciortea R, Mihu CM. Abdominal adiposity through adipocyte secretion products,a risk factor for endometrial cancer[J]. Gynecol Endocrinol,2013,29(5):448-451.

[8] 曾宪黎,肖明.子宫内膜异位症血清EMAb 与TNF-α 水平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171-172.

[9] 潘燕芳, 严春华, 陈陶玲, 等.超声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205.

[10] 郄明蓉,张竹.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卵巢功能的探讨[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5:565-567.

猜你喜欢
绝经期三联病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浅析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中的余热回收应用研究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青春期病症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对比
延经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