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糖蛋白Dickkopf-1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

2015-03-16 07:34褚飞虎曹亚丽邵建国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23期
关键词:糖蛋白标志物肝癌

褚飞虎,曹亚丽,邵建国,陈 琳△

(1.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 226011;2.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226006)



·临床探讨·

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糖蛋白Dickkopf-1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

褚飞虎1,曹亚丽2,邵建国2,陈 琳2△

(1.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 226011;2.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226006)

目的 分析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糖蛋白Dickkopf-l(DKK1)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HCC患者血清DKK1及甲胎蛋白(AFP)水平,以良性肝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DKK1与AFP对HCC的诊断价值;等级相关分析2项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分析血清DKK1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血清DKK1诊断HC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1,95%CI为0.842~0.943,Youden指数为0.717 7,其诊断灵敏度为79.61%,特异性为92.16%。HCC患者组血清DKK1水平(12.58±3.61) μg/L,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的(7.62±2.43)μg/L及健康对照组的(4.05±1.2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患者血清DKK1与血清AFP具有一定相关性(r=0.603 3,P<0.05)。血清DKK1水平与肿瘤累及大小(P=0.028 7)及TNM分期(P=0.008 6)密切相关,与性别、年龄、HBV感染状态、是否伴有肝硬化及肿瘤分化程度等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论 血清DKK1可作为HCC诊断标志物,并且在HCC患者病情分析及恶性程度判断等方面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肝细胞肝癌;糖蛋白Dickkopf-l;甲胎蛋白;临床价值

肝细胞肝癌(HCC)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3位,病死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目前临床诊断HCC多采用影像学结合病理学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但由于HCC起病隐匿、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易误诊、漏诊;且发现时大多已是晚期并伴有转移,临床又缺乏有效的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指标,患者预后极差[1-2]。因而提高HCC早期诊断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及降低病死率尤为重要。糖蛋白Dickkopf-1(DKKl)是近年来发现的在Wnt信号通路中起抑制作用的分子;由于Wnt信号通路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及血管形成,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DKKl在肿瘤中表达情况及其扮演的角色也引起了各国学者的极大关注[3-4]。本研究通过检测HCC患者血清DKKl水平,分析其与血清甲胎蛋白(AFP)及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DKKl作为HCC血清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门诊及健康体检者共154例,HCC组为72例,其中男65例,女7例,平均年龄(51.2±8.3)岁。经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确诊,诊断和分期符合我国2001年制定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良性肝病组42例,包括肝硬化患者1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例,脂肪肝5例,肝血管瘤3例;其中男31例,女11例;平均年龄(48.7±7.3)岁。健康对照组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5.6±5.9)岁,均已排除良、恶性肝脏疾病。

1.2 方法 采集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静置4 h,3 000 r/min离心分离血清,-80 ℃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血清DKKl,试剂盒购自R&D公司,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每次试验制作标准曲线;采用美国雅培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血清AFP水平,严格室内质控,待检标本与质控品同时上机检测。

2 结 果

2.1 3组之间血清DKK1水平比较 见图1。HCC患者组血清DKK1水平为(12.58±3.61)μg/L,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的(7.62±2.43)μg/L及健康对照组的(4.05±1.2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肝病组血清DKK1水平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ROC曲线分析血清DKK1与AFP对HCC的诊断价值 见图2。血清DKK1诊断H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95%置信区间(CI)为0.842~0.943;Youden指数为0.717 7;其诊断灵敏度为79.61%,95%CI为70.5%~86.9%;特异性为92.16%,95%CI为81.1%~97.8%。血清AFP用于诊断HCC的AUC为0.870,95%CI为0.807~0.919;Youden指数为0.718 1;其诊断灵敏度为75.73%,95%CI为66.3%~83.6%;特异性为96.08%,95%CI为86.5%~99.5%。二者各自灵敏度与特异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DKK1与AFP一样,可作为HCC血清学诊断的标志物。

图1 3组血清DKK1水平比较

图2 血清DKK1与AFP诊断HCC的ROC曲线

2.3 血清DKK1与AFP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72例HCC患者血清DKK1及AFP 2项指标有一定相关性(r=0.603 3,P<0.05),由此提示二者具有一定相关性,说明在HCC患者中,血清DKK1与AFP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在15例血清AFP阴性的HCC患者中,有10例血清DKK1明显增高,提示血清DKK1检测可作为AFP的补充,如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HCC的诊断价值。

2.4 血清DKK1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见表1。根据血清DKK1检测结果的中位数进行分组,将72例HCC患者分为高表达组(n=36)及低表达组(n=36)。血清DKK1水平与肿瘤累及大小(P=0.028 7)及TNM分期(P=0.008 6)密切相关,而与其他参数,如性别、年龄、HBV感染状态、是否伴有肝硬化及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提示血清DKK1水平与HCC患者病情及恶性进展相关。

表1 H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与血清DKK1水平之间的关系(n)

续表1 H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与血清DKK1水平之间的关系(n)

3 讨 论

HCC恶性程度高,多数患者临床确诊时已失去有效治疗的机会,其5年生存率一般不超过15%。目前,临床上HCC主要诊断手段仍是血清肿瘤标志物结合影像学的方法,虽然血清AFP检测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有效诊断价值仍不甚令人满意[5-6]。DKK1是近年来被发现的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标志物之一,其在肝癌的作用也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DKKl属于分泌型糖蛋白Dickkopf家族成员之一,其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0q11.2,编码1段长约为26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28.7×103的糖蛋白。DKKl结构中含有1段信号肽序列及2段富含半胱氨酸的保守性结构域;其羧基端可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蛋白6作用,进而抑制Wnt通路信号转导。另外,DKKl通过与其相应受体结合来调节细胞内的生长信号,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迁移等多种生物学进程;并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7-9]。有研究表明,血清DKKl水平在包括肝癌在内的多种肿瘤中升高,提示其可作为一项新的肿瘤血清学诊断标志物,然而仍需对其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及详细信号机制进行深入探讨[10]。

本研究结果显示,HCC患者组血清DKK1水平(12.58±3.61)μg/L,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的(7.62±2.43)μg/L及健康对照组的(4.05±1.2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DKK1诊断HCC的AUC为0.901,95%CI为0.842~0.943;Youden指数为0.717 7;其诊断灵敏度为79.61%;特异性为92.16%。血清AFP诊断HCC的AUC为0.870,95%CI为0.807~0.919;Youden指数为0.718 1;其诊断灵敏度为75.73%;特异性为96.08%。二者各自灵敏度与特异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DKK1与AFP一样,可作为HCC血清学诊断的标志物。进一步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DKK1及AFP 2项指标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603 3,P<0.05),提示在HCC患者中,血清DKK1与AFP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在15例血清AFP阴性的HCC患者中,有10例血清DKK1明显增高,提示血清DKK1检测可作为AFP的补充,如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HCC的诊断价值。

本研究还探讨了血清DKK1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血清DKK1水平与肿瘤累及大小(P=0.028 7)及TNM分期(P=0.008 6)密切相关,而与其他参数,如性别、年龄、HBV感染状态、是否伴有肝硬化及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提示血清DKK1水平对于HCC患者病情观察、恶性程度判断乃至预后评估等方面都具有潜在的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作为新的HCC诊断标志物,血清DKK1在HCC诊断、病情分析及恶性程度判断等方面已显示出一定的临床价值,如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提高诊断效率。另一方面,DKK1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治疗靶点,在HCC治疗效果评估及预后判断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为HCC的诊疗与防治开辟新的思路。但是,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及临床试验来确立其在HCC中所能扮演的角色,需要长期大规模随访研究对其在HCC进展及预后方面的价值进行深入评估。

[1]Bosetti C,Turati F,La Vecchia 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epidemiology[J].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2014,28(5):753-770.

[2]Schutte K,Schulz C,Link A,et al.Current biomarker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urveillance,diagnosis and prediction of prognosis[J].World J Hepatol,2015,7(2):139-149.

[3]Zhang J,Zhao Y,Yang Q.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Dickkopf-1 protein in serum for diagnos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meta-analysis[J].Int J Biol Markers,2014,29(4):e403-410.

[4]Shen Q,Fan J,Yang XR,et al.Serum DKK1 as a protein biomarker for the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large-scale,multicentre study[J].Lancet Oncol,2012,13(8):817-826.

[5]Rich N,Singal AG.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umour markers:current role and expectations[J].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2014,28(5):843-853.

[6]Tabrizian P,Roayaie S,Schwartz ME.Current manage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30):10223-10237.

[7]Fatima S,Lee NP,Luk JM.Dickkopfs and Wnt/β-catenin signalling in liver cancer[J].World J Clin Oncol,2011,2(8):311-325.

[8]Yu B,Yang X,Xu Y,et al.Elevated expression of DKK1 is associated with cytoplasmic/nuclear beta-catenin accumulation and poor progno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J].J Hepatol,2009,50(5):948-957.

[9]Chen L,Li M,Li Q,et al.DKK1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 through β-catenin/MMP7 signaling pathway[J].Mol Cancer,2013,12(10):157-167.

[10]Liu Y,Tang W,Xie L,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dickkopf-1 overexpression in solid tumors:a meta-analysis[J].Tumour Biol,2014,35(4):3145-3154.

江苏省卫计委科技资助项目(H201453);江苏省南通市科技局资助项目(HS2014061、HS2011058);江苏省南通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资助项目(WQ2014065)。

△通讯作者,E-mail:xiaobei227@sina.com。

10.3969/j.issn.1672-9455.2015.23.038

A

1672-9455(2015)23-3544-03

2015-03-21

2015-06-26)

猜你喜欢
糖蛋白标志物肝癌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天然海藻色素糖蛋白诱导Hela细胞凋亡作用
尿al-酸性糖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