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地区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趋势分析*

2015-03-16 07:34孙国栋李俊霞杜桂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23期
关键词:凝血因子数学模型血浆

孙国栋,陈 慧,李俊霞,杜桂萍,王 洪△

(1.河北省邯郸市中心血站 056001;2.河北省邯郸市第四医院 056200)



·临床探讨·

邯郸地区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趋势分析*

孙国栋1,陈 慧1,李俊霞1,杜桂萍2,王 洪1△

(1.河北省邯郸市中心血站 056001;2.河北省邯郸市第四医院 056200)

目的 对邯郸地区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用量进行分析并预测,据此指导血液采集、制备计划。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每月向邯郸地区临床供应冷沉淀凝血因子单位数量建立数学模型。用Epidata3.0录入数据,导入IBM SPSS Statistics 21,利用时间序列模型中专家建模器建立数学模型;用模型预测2014年1~12月临床应用量,将预测值与实际用量比较,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专家建模器给出的最佳模型为Winters 加法模型,说明残差均为白噪声序列,模型提取了原序列中所有数据信息,模型诊断均得以通过。将预测结果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实际值均落入预测值的95%可信区间内,且相对误差较小,所得模型为最优模型。结论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血液机构能够预测冷沉淀凝血因子的用血趋势,在满足临床需求的前提下,达到库存合理的目的。

冷沉淀凝血因子;数学模型;预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下简称冷沉淀)是功能性血液成分,富含纤维蛋白原、纤维结合蛋白、FⅧ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应用价值很高。近年来,随着成分输血技术的不断深入,冷沉淀不再局限于血液病患者的治疗,而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手术、创伤引起的凝血机制障碍等出血性疾病,效果显著,其临床应用已经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1]。用于制备冷沉淀之血液的采集、制备过程及其储存等,国家标准有严格的规定,GB18469-2012《全血成分血质量要求》[2]中规定制备冷沉淀的起始血液为新鲜冰冻血浆,而新鲜冰冻血浆为采集后储存于冷藏环境中的全血,最好在6 h(保养液为ACD)或8 h(保养液为CPD或CPDA-1)内,最长不超过18 h将血浆分离出并速冻呈固态的成分血。冷沉淀是采用特定的方法将保存期内的新鲜冰冻血浆在1~6 ℃融化后,分离出大部分血浆,并将剩余的冷不溶解物质在1 h内速冻呈固态的成分血。《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中规定,400 mL全血采集时间超过13 min,所采集的全血不可用于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当然也不能制备冷沉淀)。WS399-2012《血液储存要求》规定,冷沉淀储存温度均在-18 ℃以下保存,期限为采集之日起1年[3]。介于以上相关标准对制作过程繁复的要求,血液机构应当杜绝盲目制备,制备量尽可能契合于临床需求量,才不致血液资源及制备环节人力物力的浪费。本研究根据邯郸地区临床2008~2013年冷沉淀应用情况,通过建立最佳数学模型的方式分析及预测未来的应用趋势,以期达到科学合理地指导血液机构制备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邯郸市中心血站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每月向临床供应冷沉淀的总计量。以每 200 mL新鲜冰冻血浆分离制备的冷沉淀为1个单位(U)计算。

1.2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行Epidata3.0双录入,再导入IBM SPSS Statistics 21,利用时间序列模型中专家建模器对冷沉淀临床应用量建立数学模型,并预测2014年1~12月的临床需求量,通过与临床实际用量进行比较,验证模型误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经IBM SPSS Statistics 21软件建模,选择每个月冷沉淀向临床供应量为应变量,通过专家建模器,得到冷沉淀供应量的最优模型为Winters 加法模型(图1)。模型的拟合度分析中,正态化的BIC为7.773,MAPE为26.795,平稳的r2=0.658。对残差的白噪声检验结果显示Ljung-BoxQ 统计量为21.315,自由度为15,P>0.05,可以认为残差序列为白噪声序列。模型提取了原序列中的所有数据信息,此模型为最优模型。

图1 冷沉淀临床应用量模型

2.2 模型对2014年1~12月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后,显示模型中冷沉淀每月用量实际值均落入预测值的95%可信区间内,相对误差均小于5%,平均相对误差较小(表1)。

表1 2014年1~12月冷沉淀用量预测值与实际值(U)

续表1 2014年1~12月冷沉淀用量预测值与实际值(U)

注:相对误差=(预测值-实际值)/实际值×100%。

3 讨 论

从分析结果看出,专家建模器给出的模型通过了模型检验,且对2014年每月冷沉淀应用量进行预测,与实际值相比,相对误差均低于5.00%,表明模型的预测是较准确的。模型建立后,本科室根据模型给出的数据制订每月冷沉淀的血液制备计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保证临床使用量的前提下,冷沉淀的库存不积压,大大节省了制备,以及储存环节人力物力的浪费。由此可见,建立冷沉淀数学模型对保证临床血液供应,指导合理库存起到了积极的指导意义。

从模型图看出,近年冷沉淀凝血因子用量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具有季节性,与伍冬梅[4]的报道一致。时间序列模型只是依靠过去的统计资料建立的模型,专家建模器预测精度很高,但此类模型做单步预测效果尚可,多步预测就不太理想。预测时间不宜过长,以1年较为恰当[5]。作者曾尝试对各种血型的冷沉淀分别建立数学模型,但是由于单个血型冷沉淀月使用量有0 U的情况,不适宜建立模型,现有数据只能建立所有血型合计的模型。但是,分别建立各种血型数学模型对实际工作会更有意义,因为各种血型都与临床需求相契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满足需求,随着冷沉淀临床应用量的增加,在数据不为0 U的情况下可以分血型进行预测。据安阳市邵丹等[6]和宜昌市李璐璐[7]的报道,冷沉淀用量较多的医院多为市里大医院及三甲医院。

随着对成分输血认识上的提高和技术上的不断发展,通过加强临床医生输血知识的培训,指导医生更加合理地利用血液成分,相信冷沉淀的临床需求量会不断地增加,数学模型这一统计分析手段会更好地应用到采供血工作当中。

[1]魏晓娟.冷沉淀在临床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255-256.

[2]林达,冯晓林,高翔.冷沉淀凝血因子在急性创伤性出血治疗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144.

[3]傅平,杨爱莲,张宏.冷沉淀在治疗大量失血患者中的应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6):610-611.

[4]伍冬梅.冷沉淀临床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2):247-248.

[5]叶柱江,刘赴平.时间序列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在临床红细胞用量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2):131-134.

[6]邵丹,张玉芬,邢宝玲.冷沉淀应用统计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3):359-360.

[7]李璐璐.2008~2013年宜昌市冷沉淀供血情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增刊1):91.

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资助项目(ZD20140390)。

△通讯作者,E-mail:957620354@qq.com。

10.3969/j.issn.1672-9455.2015.23.039

A

1672-9455(2015)23-3546-02

2015-03-15

2015-06-20)

猜你喜欢
凝血因子数学模型血浆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AHP法短跑数学模型分析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对一个数学模型的思考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