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3-16 09:03敖忠
建材与装饰 2015年45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建筑工程建筑

敖忠

(铜仁市梵净山房地产开发商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 铜仁 554300)

引言

在当代经济市场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多种风险和挑战,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加强体制结构的优化升级,强化防控管理力度,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提升建筑工程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是实现建筑施工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推进建筑行业健康、平稳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从内部控制、监管机制、人员结构等方面指出了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就此提出优化管理,完善建筑质量的制度、机制及理念层面的有效途径,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 建筑工程相关施工技术

1.1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地区气候、环境、地质条件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软土地基时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大问题,软土地基具有承载力不足、可变性大的特点,为防止建筑工程失稳或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出现,就需要对软土地基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条件的地质土壤,其地质处理技术也是不同的,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技术是软土地基处理的首要原则。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置换法、挤密砂桩法、化学加固法等,施工人员要根据工程所处地的软土地基类型,合理选择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法,以减少地基土发生变形,影响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1.2 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当前全国各地建筑业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建筑工程主要是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所需场所,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建筑的实用性与安全性,要对建筑中的电气通路采取合理的接地施工,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建筑结构多是由钢筋、混凝土、金属等结构组成的,保证每个细节结构连接是电气暖通设备线路施工的前提。接地施工是出于建筑防雷的目的,当建筑上方被雷电击打时,可形成一层防雷屏障,让冲击电流避开建筑外围金属而直接流向地面,以确保住宅居民的人身安全。

1.3 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水乃生命之源,人们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因此防水设计与施工是建筑结构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洗手间、浴室、厨房等用水集中区域,必须采取合理的防水施工技术,以确保楼层的防水性能符合国家标准。根据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采用合格的防水卷材和合理的防水施工技术,杜绝墙面渗漏水现象的发生。选择防水卷材时要进行取样分析,以确保卷材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对墙面施工薄弱部位及易渗漏水部位,如女儿墙跟脚、屋面拐角等部位要进行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避免投入使用后出现墙面渗漏水情况。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施工现场管理执行不到位

所有用建筑物施工的材料,包括各种即钢筋、水泥和木材,在施工现场难免会出现堆放混乱、材料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材料存放不当,有时会出现找不到材料的现象,错过了最佳使用时间,材料的质量将会下降,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在机械设备的使用上,经常会因为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造成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加上施工企业没有及时进行维修,造成机械设备损坏无形之中增加了维修费用,提高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

2.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水平较低

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施工企业也很快的发展到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但是,施工质量水平不高,一些违规单位在施工的时候不注意所使用的原材料的质量,在圈内形成了一种不好的现象,只重视速度和节省资金,使得建成的楼房或者建筑物容易发生危险,不少楼盘因此不得不终止。这种现象直接影响来人施工质量的水平,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的发展。

2.3 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在施工周围或者施工现场不佩戴安全帽,给安全管理带来疏漏。这就要加强安全知识的培训。另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安全隐患,包括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不当行为:危险区域为设立安全警示牌或者设立的位置不对、施工工具老化、施工产品不合格、电路未及时检查,出现老化的现象等,都是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近年来,很多工地出现质量问题,很大的原因就是安全忧患意识差,对于安全管理方面不够重视,抱着侥幸的心理,从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3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策

3.1 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实现内部控制成效最大化

从根本上优化企业内部环境,满足内部需求,建构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健康正确的企业价值观有利于培育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创造和谐、公平、民主的企业氛围,以此实现内部控制作用的最大化。

3.2 强化风险防范控制,实现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职能

建筑企业的项目施工具有周期长、人员流动性强、环节多等特点,在质量、安全和经营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风险高。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强化风险防范能力,是企业规避风险、查漏防弊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应培养内部成员正确的风险意识,建立专职风险评估分析及管理防控部门,扎实推进风险“预警”建设,强化内部控制对风险的管理力度,形成科学严密的风险管理系统,有效地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

3.3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施工现场也都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进行施工。抓好每一处细节,才能更好地杜绝安全隐患。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重视施工人员的素质,加强道德建设,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这样才能使施工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好本职工作。

3.4 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转变管理模式

管理人员作为管理的行为者,其素质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管理质量的好坏。企业应转变思想观念,以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转变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对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及专业技术的培训与再教育,完善管理准入机制,全面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3.5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加强监理单位、审计机构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完善相关监理机制,加强外部监督管理力度,健全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机制,与外部形成合力,构建坚实的监督控制网络,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高施工工程质量,确保社会经济的稳定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6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网络

一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人员,部门之间的关系也极其复杂,要想落实好管理的工作,就必须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这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也相当重要。从以往诸多事故的发生经验来看,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影响也是造成事故的因素之一。所以一套完善管理制度的落实,能够确保企业从上到下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最大程度保证工程进展的顺利。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网络。将内部控制、外部监控及内部监控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共同作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推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相关系统相互作用关系见图1。

图1 相关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图

4 结束语

由于建筑工程技术较为复杂,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设备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要求也较高,涉及的专业广、工种多,还受到各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使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得到体现,为了加强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为了公司的发展更加的顺利和开拓更大的市场,为了居民生活的环境更加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必须要进行施工管理的完善和提高,做到建筑的高效、安全、美观的一体呈现。

[1]谢浩.加强市政工程安装施工管理的几点思考[J].重庆建筑,2010(9):62~63.

[2]张海成.施工管理对保证质量的重要性[J].建筑安全,2011(9):56~57.

[3]霍振伟,王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管理与质量[J].煤炭技术,2005(7):38.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建筑工程建筑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