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结合醉美苍溪

2015-03-17 01:38罗晓庆
中国西部 2015年18期
关键词:苍溪苍溪县梨花

文/本刊记者 罗晓庆

农旅结合醉美苍溪

文/本刊记者 罗晓庆

千百年前,唐、宋诗人游历至苍溪时,吟留下浪漫又美丽的诗篇,如“层崖抱林木,有寺藏葱倩”“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最忆苍溪县,送客一亭绿”等。如今,苍溪有嘉陵江如玉带入峡穿江,有梨韵香满天下,还有万顷桃园畅销海内外,其美其色其味,依然令人如醉如梦、流连忘返。

广元市苍溪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中段,坐落在秦巴山脉南麓,深处在大山的怀抱中,位置偏远,工业基础薄弱,长久以来就是农业山区大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作为一个典型的盆周山区县和革命老区,苍溪县如何破除贫穷的宿命,画出“房在绿水边,人在花丛中”的美好的发展图景?

“要走出先天束缚,实现扶贫增收,光发展产业也不行,同时还要注重方式方法。”苍溪县农业局总农艺师彭荣回答说。

近年来,苍溪县围绕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大目标,大力推进连片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并同时思考出“农业和旅游有机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将园区打造成为全国“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示范样板。以文旅携手的方式,画出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美丽上扬线。

天新产村一体示范区

中国·苍溪梨文化博览园 摄影/刘徽

春观花梨韵花香满天下

苍溪,中国雪梨之乡,其名曾引得央视来当地制作节目,其味“果肉洁白,味甜如蜜,清香无渣”深得老百姓青睐,其栽培史至今已传承上千年。苍溪雪梨最大单果重达1.9公斤,畅销海内外,其花更是热销日本。它还被国家邮政局选中,作为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印为邮票发行等等,这仅仅是苍溪一绝——雪梨演绎的传奇故事中的片段。

近年来,苍溪县做足了“雪梨”这篇文章,从注重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进行嫁接的方式入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销果又“售花”,既展现了梨乡的美,又满足了城乡居民休闲、旅游、度假的需要,同时又为当地农民找到了增收的新路子。

四月,记者随同苍溪县相关负责人一行专赴梨博园,一探梨乡梨韵溢远之奥秘。

虽已过梨花盛放的三月,清明节后的苍溪梨博园仍然车来车往,游人如织。据苍溪县梨文化博览园管理委员会主任薛杰介绍,每到阳春三月,苍溪数百万株梨花绽放,可谓“千树万树梨花开”。人们从全国各地赶来赏花,一路的赞美,数十万游客在梨花绽放的园区与花留影。

梨产业是苍溪县历史最悠久、生产规模最大的传统特色产业,产业覆盖全县39个乡镇、536个村、14.5万户,受益人口51万,占该县农业总人口的75%,形成了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量8万吨、年产值2亿元以上的生产规模。

目前,全县有梨产业基地乡镇7个、基地村40个,基本建成了万亩梨示范片区2个,千亩以上梨示范片2个,梨类专合组织10个,加工型龙头企业2家。

如今,梨产业园区的区域布局已经成熟,并根据早熟、中熟、晚熟的分阶段采摘季节划分成了四个区,即以陵江镇为中心的南部早熟梨区,以歧坪、元坝为中心的中部中熟梨区,以龙山、运山为中心的东部晚熟梨区,以东青、五龙、三川、东溪为中心的西北部雪梨次产区。

梨产业成为了苍溪县富民增收的骨干产业,成为了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源泉,也代表着苍溪丰厚的梨文化底蕴。

为了打破过去只卖果不卖花的传统农业禁锢,苍溪县建设了一片规模宏大的梨文化博览园。“这里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梨文化公园。苍溪以花为媒,将旅游和梨产业进行结合,给县域经济增收做出了贡献。”苍溪县梨文化博览园管理委员会主任薛杰说。

中国苍溪•梨文化博览园,是以展示梨文化为主题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更是展示苍溪雪梨发展的大展台。该园占地3000 余亩,分梨文化展示区、梨乡民俗农耕体验区、梨乡水乡游乐区、梨休闲养身文化区四大主题展区,其浓缩了川北地区一千多年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梨文化、生态文化以及现代科技文明。

与传统意义上的梨园相比,苍溪梨博园的确更像是一个大公园,热闹非常。据了解,苍溪已经举办了十三届“以花为媒,以节促经,以节提神,以节扬名”为目标的“中国•苍溪梨花节”,每年的3月18日至25日,这里便成了一片花与人欢乐共舞的海洋。

再有,当地依托梨花节的民俗文化演唱会、生态家园游、赏花游、招商引资洽谈会、农产品展示会等活动深受观光游人和投资客商的青睐。目前,苍溪梨花节已成为展示苍溪形象的一张“名片”和经济贸易交流盛会,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光游人和投资客商。新兴旅游业突破发展,成为苍溪人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

花不只是赏,苍溪的梨花还给当地农户带来了不小的收入。苍溪县的雪梨种植大户在三月最繁忙,因为他们要给雪梨树疏花。摘下来的花不仅能卖给游客,还能远销日本,其销售量甚至达万斤。

“百分之十的梨花能结出果实,现在百分之九十的花能给农户赚钱了。这可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薛杰说。

从梨花盛开到梨花节,常年景色葱绿的苍溪县以其美丽的“梨花”,给苍溪农业和旅游的共同发展写下了新的篇章。

川北农居 摄影/刘徽

夏避暑做美乡村生态景区

做活农旅结合的文章,苍溪不只是春季赏梨花这一个故事。

苍溪的农业园区和幸福美丽新村,是另外一幅别样的美景——“楼在山中,人在花中,山水连片,瓜果飘香”的生态田园画卷,也是农旅结合的典范样本。

走进歧坪镇旭光新村聚集点,不是过去土坯房、泥巴路的村落,而是清一色的屋檐白墙,风貌整齐,大方干净,更像是景观廊,亦或是景观带。宽阔整洁的新街道,栋栋民居前有花园,屋后有碧池,还有宽敞的广场,而猕猴桃产业园区就在离民居不远处。

“新村步步皆景,一个农居就是一个景点,是城里人完全想象不到的生活。”一行人纷纷忍不住地感叹。

20世纪80年代,苍溪县就面临着如何让农民就地城镇化的难题。对于一个贫困山区县来讲,经济实力十分有限,一方面发展束手束脚,另一方面却考验着当地县委县政府的集体智慧。

苍溪走出了一条将特色产业连片集中打造,全面铺开发展的路子。简单点说,就是将产业园区化,即重点抓产业促增收,围绕农业产业发展来建设新农村,同时发展乡村经济。

“我们坚持产业扶贫,只有带动产业发展才能促增收。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结合的重要部分。”国家现代示范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政说道。

据李政介绍,苍溪县把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培育增收富民产业的重要抓手,坚持发展以红心猕猴桃为领军的“1+3”优势特色产业,建成万亩现代农业园区14个、千亩产业园区52个。

与此同时,把一个现代农业文化园区作为一个乡村旅游景区来打造,不断传承创新生态庭园文化内涵,把民俗乡情文化、田园农耕体验文化、生态庭园文化与产业有机融合,同步推进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和各类文化产品创新,实现文化资源最大化利用。

如此,既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又能拓展增收的空间。

据李政介绍,苍溪县天新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投资1亿元,覆盖该县歧坪、岳东两镇16个村99个组,惠及群众3755户13000多人。在住房方面,每户给予补贴,按照统一风貌规划,将山上、山下的居民都统一集聚,同时配套景观长廊等乡村景点。

“原来村子里的人都爱往城里跑,现在是亲朋好友都爱往这边来”,旭光新村一位农户张大婶乐呵呵的,正在自家门前小花园里摘菜。见到记者一行,张大婶笑言,“梨花节的时候,我家农家乐全是满桌的”。张大婶家是一座二层小楼房,有独立庭院,这种“花园式洋房”沿着山腰的梯度有三四排,门前就是政府修建的水泥路和广场。据当地人介绍,每家每户都有接待游客的能力。

据李政了解,旭光村原来种植小麦、水稻,因农户的收入太低,才改种了红心猕猴桃。苍溪县竭力发挥了红心猕猴桃最适生长区的优势,“种植红心猕猴桃相比雪梨,前期投资更大,但第一次挂果每亩就能达到六七百斤,到生产期就可以达到一吨半,标准果一斤12块,比较效益非常高。人均收入翻番,现在能达到八千多。”据专家的数据显示,猕猴桃的生产期长,可以达到六十到八十年。

苍溪·红心猕猴桃原产地 摄影/刘徽

秋品果玩转农业生态体验游

“从游客的角度考虑,只有美景还不够,还需要有游、购、娱等项目。我们目前就专门设置了农业观光区,供给游客采果、学习等活动。这个村的任何一家农户都可以容纳四桌以上的游客就餐。”李政表示,一个农业产业园区,就是一个旅游观光园,同时也是玩转农业生态体验游的好地方。仅旭光村,就有20多家农家乐,全县星级农家乐有175家,而柳池新农村文化园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已经通过省级相关部门的验收,是以新农村作为景区旅游长期创收的主要方式的典范园区。

“有从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来的大老板,他们在这里承包土地,学习耕种。有的游客只是来采果、参观、垂钓等,他们可以自己参观生产过程,看他们吃的果子放不放心。我们园区里面四通八达,非常方便游客进出。”李政说。

在天新现代产业园区,还配有专职的体验员。他们专门负责带领游客参观园区及教授游客采果方面的知识。

同时,农业特色产业园又作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一个部分,路网、水网、电网的建设,以及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配套设施都日趋完善,农村社区居民已经可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质化的服务。这样一来,社区同时也就具备了能够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即有产生第三产业服务人员的市场空间。

旅游与农业的结合,提升了农村的整体生活环境,也增加了除了种地的农民以外的多样化的就业岗位。比如,“职业农民”。望文生义的话,你可能误以为是职业种地的农民的意思。但事实上,恰恰相反,“职业农民”完全不用种地。

这类职业农民,是从科研机构等单位引进的技术员,国家现代示范区管理办公室给每个园区都配备了一个,进行技术指导,保证园区内高效、高标准、高质量的红心猕猴桃有机生产。

“比如,无人施肥机、杀虫配药的机械都是自动化的,不需要人去到农地。而一般农民也不会操作,那么就需要懂物联网技术的‘职业农民’来操作了。”李政解释道,如此一来,传统农业逐渐被现代农业取代,也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搞生产的专门搞生产,做服务的就专门做服务,以社会化的服务为主体来带动农业发展,这样也就解决了农民就地城镇化的问题。他补充道,预计未来5到10年后,农村的劳动力根本不用下地,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将大大推进,物联网技术也会取代很多的传统方式。

如今,天新现代园区的红心猕猴桃已经达到国际标准,并销往东南亚和欧盟市场。目前,苍溪县有14个万亩产业园区,2014年总产值1.25亿,较以前早已翻番。苍溪县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贾锡平苍指出,近年来,苍溪县狠抓产业,大力推进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发展,使得现代农业园区成为载体,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苍溪正在实现百亿猕猴桃产业在这一转变中日趋成熟的目标,或许在不远的未来,苍溪将建设成为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

冬赏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成为“国字号名片”

苍溪县着力发展雪梨和红心猕猴桃两大主导产业,坚持走 “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思路,取得了巨大成效,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到了飘雪的冬季,虽无果可摘,无花可赏,但满山的雪花,随风飘扬,山舞银蛇,整个世界成了白色的海洋。苍溪在冬季也显露出了其纯天然之美,让游客如入仙境、流连忘返。

短短数年间,苍溪整合新农村建设、交通、农业、国土等项目,投入21亿元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游客中心、步游道、游憩设施等建设,开通旅游公交车2路,增设景区道路引导标识系统,规范设置交通指示牌、景区导向牌、全景图、导览图等各类标识牌,配套特色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服务设施,一切努力都使得旅游景区的服务功能得到大幅提升。

目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覆盖全县30%以上的村社,成为了改变村容村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同时,国内大陆、香港和日本的大型外商也开始入驻苍溪县现代产业园区,介入到红心猕猴桃、雪梨产业的产销链条中。香港日昇有限责任公司是苍溪县天新现代农业园区最大的猕猴桃产销商,该公司的产品最远销往东南亚等地。

“这些大企业到来的好处有很多:首先,在体量和规模上有所提升;其次,大企业的现代服务、管理理念,也会提高当地农户的农家乐经营水平和旅游服务意识。”苍溪县梨文化博览园管理委员会主任薛杰说,苍溪的乡村旅游正朝着大规模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按照规划,苍溪取得了把提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效益与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增收结合起来,互相推进,联动发展的成就。

2014年,苍溪县斩获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这一“国字号招牌”,当地“春观花、夏避暑、秋品果、冬赏雪”的生态家园观光游和“住农家院、吃农家饭、摘农家果、享农家乐”的生态农业体验游,必将为苍溪县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苍溪,拥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在现代县域经济的竞争中,实现了突围,充分发挥了当地的资源特色,已经成为了农旅结合的典型样板。苍溪案例,为乡村旅游发展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具有创新借鉴意义。

智慧新村-柳池现代农业园区 摄影/刘徽

印合新村聚居点 摄影/刘徽

(责任编辑/艾 莉 设计/赵 清)

猜你喜欢
苍溪苍溪县梨花
梨花美
梨花艳清明
苍溪县:解民困办实事 加大社保行风建设力度
梨花之歌
浅析苍溪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思路
失踪的女生
浅谈如何防范土地流转风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蝶恋花 苍溪梨花节
四川苍溪县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梨花里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