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现代化

2015-03-17 20:19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庄攀渝
财政监督 2015年14期
关键词:财会企业财务财务人员

●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庄攀渝

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现代化

●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庄攀渝

财务管理现代化作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劣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生存及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观念落后、财务风险意识薄弱、财务内部监督与控制不力、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以及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财务管理 现代化风险管控

一、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企业财务管理现代化是指在特定的企业整体目标下,具备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的财务人员运用现代化的财务手段和管理方法,对企业的投资、筹资、资金营运以及利润分配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财务管理思想现代化、财务管理方法现代化、财务管理内容现代化、财务管理手段现代化和财务管理组织现代化构成了财务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财务管理主要涉及企业资金的运用与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决定着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有效的财务管理可以把握企业各项资金的使用及闲置状况,从而可以从整体上进行资金的调拨以调剂余缺,将钱花在刀刃上,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其次,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影响企业决策的合理性。有效的财务管理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准确掌握资金等企业各项财产的使用状况,了解企业发展的现状,从而为企业做出最有利的决策。最后,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决定着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高低。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而财务管理又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基础。只有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观念落后,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现代化是市场经济对企业提出的基本要求,是适应当今时代网络与信息化飞速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取得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我国企业受到传统财务管理理念的长期束缚,从整体上来看,“财务就是记账”依旧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常态。其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全体包括管理层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没有得到体现,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严重滞后,造成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低下。其次,在传统财务管理理念下,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往往只注重数字核算的准确性,而并不注重对账目、账册的文字性描述。因此,虽然企业财务账目一清二楚,但是却不能成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的有力依据。再次,观念的落后导致财务管理制度的缺失,致使财务实际工作中涉及的各项内容没有得到具体规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财务人员在工作中主观随意性大,财务工作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严重制约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最后,企业财务管理组织有待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多数企业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置只是在会计部门配备必要的财务人员负责财务核算工作,采用财务与会计合并的“一元”组织结构,不符合现代化财务管理的需要。

(二)财务风险意识薄弱,财务风险管控机制不够完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如何有效防范风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考虑。但据有关人士对我国国内企业的调查得知,企业在考虑风险时往往会把财务风险放在最末位置,一般只有上市公司或者大型企业才会对财务风险给予较多的考虑。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意识普遍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负债过多。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财力有限,但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往往不顾成本及自身偿债能力,千方百计向外界贷款。一旦企业经营出现状况,将面临资不抵债的偿债风险,严重时还会面临破产危机。二是盲目投资。一些中小企业急于求成,经常在没有对自身投资能力进行科学判断的情况下盲目跟风,投资一些热门行业。三是一些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广泛采用赊销的方式来增加销量,企业应收账款大幅增加。一旦收不回来,只能计入坏账准备,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四是当企业面临偿债压力而又无偿债资金时,只能靠继续贷款来维持,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由于贷款需要有偿债能力的证明,企业往往重复抵押同一资产,也给财务管理活动带来了困难。

企业财务风险意识的淡薄直接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不完善,不能及时、有效地识别各种财务风险,提前做好降低风险的准备,给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与监督不力。有效的内部控制与监督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内部控制薄弱、监督不力的现状,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多数企业把管理的重点放在产品生产环节,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因而也就没有动力建立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与监督制度。首先,企业在物资、现金等方面的财务管理混乱,企业到底拥有多少财产自己都不清楚;其次,在财务人员岗位设置上没有实现相互牵制,往往是一个岗位上的财务人员可以拥有多种权利,给其以权谋私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危及企业财产安全。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企业不重视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健全,导致内部监督机制缺失或者流于形式。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监督部门,在机构设置上本应该与财务部门相互独立,但在我国诸多企业中其往往从属于财会部门,监督活动往往受到财会部门的影响,很难保证客观、公正的立场,使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财务部门容易随意篡改会计信息,导致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四)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其成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财务管理的现代化要求企业财务人员的优质化,要求财务管理工作由熟悉财务知识和业务的专业人才来完成。然而,许多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不能满足财务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导致企业在招聘相关财务人员时不以专业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作为标尺,对财务人员要求较低。招聘进来的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办理业务的能力也不强。二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实行的还是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还没有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任人唯亲现象比较严重,而这些人往往缺乏专业素养,导致企业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三是财务人员自身的问题。一方面,一些财务人员思想观念陈旧,认为财会管理工作就是简单的记记账,缺乏主动掌握财会管理新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关注“两则”、“两制”的变化,不重视学习新知识,在处理业务工作时不能冲破传统的管理理念,不能适应财务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企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导致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只局限于解决自己所在部门的问题,不能从长远角度把握经济形势以及企业自身的变化,不能对未来的经济形势及企业发展前景做出科学预测。

(五)财会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随着网络与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信息化工作量剧增,传统的手工操作已经无法满足需要,企业引进先进的电子设备、财会办公软件变得十分迫切。但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仍继续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从长远来看,传统的手工操作存在缺乏规范性、人为失误无法避免、随意性大、效率低等缺点,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不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与壮大,还有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三、对策建议

(一)转变观念,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新经济形势下,面对科技手段的逐步普及,企业财务工作业务量剧增、财务管理流程也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必须摒弃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这要求企业解放思想,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把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关于财务管理的理论经过发展已经比较完善,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和现代财务管理方法体系 (如EVA经济附加值法和ABC作业成本法)。我国企业可以借鉴西方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方法,但不能照抄照搬,要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状况进行相应的改变和创新,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现代财务管理体系。首先,企业管理层应该带头主动认真学习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在企业内部普及财务管理知识,深化全体员工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其次,企业管理层应该肯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要求企业各部门的管理活动都应该在财务管理观念下进行,把财务管理的理念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部门、各环节当中。再次,企业应该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活动中主观随意性大的不规范现象,保证企业各项财务工作能够按规定有序开展。最后,企业应该进一步优化财务管理组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明晰的原则,企业财务和会计部分必须分开设立,以“二元”组织结构代替“一元”组织结构。

(二)强化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加强财务风险管控。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首先,树立财务风险意识是识别并化解财务风险的前提条件,企业有必要强化财务风险意识。企业应在内部培养全体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比如企业管理层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在企业投、融资以及产品销售方式上就能够更加理性,更多地考虑企业偿债能力、项目的可操作性以及对未来的预期;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也能够事前有效识别企业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这样才能做到未雨绸缪。

另外,企业要想有效控制财务风险,还必须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控。事前,企业应该建立科学、先进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财务风险识别系统。事中,企业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的实时监控与预测,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风险或者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内。事后,企业应该认真总结经验,堵塞风险管控漏洞,不断完善风险管控机制。

(三)完善企业财务控制,加强监督力度。财会管理现代化要求企业加强财务控制,加强对财会管理活动的监督与约束。企业应主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企业应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企业物资和现金的管理。在物资管理方面,企业应在物资采购、入库、领用、销售等各个环节制定一个规范的流程,并严格遵守以保证企业物资财产安全。在现金管理方面,企业要加强对银行存款、库存现金以及企业间往来账户的管理并形成制度性规定,实行支票和签章分开管理制度;尤其是要实行内部牵制制度,财务管理人员之间要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涉及资金问题时至少需要两个以上财务人员在场才可以办理,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预防财务工作中各种贪污腐败等违法乱纪行为。另一方面,企业应深化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在企业内部形成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门这一自上而下的内部监督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监督制度。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责与定位,赋予内部审计部门应有的地位与权利,从而保障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实时监督,避免内部审计部门监督职能的弱化。

(四)严格财务人员招聘制度,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企业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因此企业要实现财务管理现代化,必须注重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导致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养较低的原因诸多,对企业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在财务人员招聘环节实行严把关,提高进入门槛。重点考量竞聘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并作出客观评判,切忌仅凭个人喜好或关系盲目选择财务人员。其二,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定期培训。企业要有计划地组织对本企业财务人员的在岗学习、继续教育和脱产进修,使财务人员不断更新财会专业知识、学习现代财会理论以及财会电算化等计算机操作技能,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建立一支专业知识过硬、业务能力熟练、与时俱进的财务管理队伍。其三,加强对财务人员工作的考核,实行竞聘上岗制度。通过制定量化的考核制度,对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考核,既可以检验财务人员培训学习的效果,又可以最大程度地克服财务人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心理,调动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随着财务管理信息量的剧增,传统的手工操作已难以适应现阶段的需要。企业必须引进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和先进的财务办公软件,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简化财务人员的工作流程,缩短业务处理耗用的时间,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另外,电子资料较纸质资料更易保存,更容易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的现代化。

五、结语

企业增强综合竞争能力离不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依赖于财务管理的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现代化需要企业针对自身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在制度、机构方面做灵活改革,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并且要主动创新探索新的财务管理模式。

1.高岷、黄重庆.2014.企业财务管理与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8。

2.姜妍.2012.企业财务管理现代化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

3.王桂林.2014.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财务与审计,9。

猜你喜欢
财会企业财务财务人员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