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磨炼 本色瓯窑

2015-03-17 11:13旧渔
醒狮国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楠溪江釉色青瓷

旧渔

传统之于我们,宛如一股逆流,冲刷尽现今世事的纠葛,反倒呈现它本真的一面,这历史间隔的瞬间,留下的恰恰惊艳了路人。如此,我便路过这里,将一段故事为你娓娓道来。

对工艺拿捏的分量精巧如斯,手掌摊开抓起一把泥土,烙滚动的大理石转盘上,抔一撮泥,细细补填。这泥逐渐在手指的抚摸下稍稍有了形状,你将它拉长亦或是弄纤底盘,都需沉醉其间,任时间碾碎急躁的脾性,剩下宁静的灵魂。

没有人会如亲手制作的人一般身临其境,你若使着把玩的性子,那泥便会与你倔强,愣是你怎么着急也蹉跎不出它该有的个子,真是未成器倒先有了灵性,泥和水最初相遇的深情。

在顶上开个口子是件极不易的事情,你的大拇指指甲不宜太长,否则易伤及胎部,如同按摩,需小心而仔细地使力让其沿边均匀平滑,若一大意哪边稍使多了力,这可不太好办,要么塑个不太满意的形,要么将其翻没,重走这一遭。

还未送入窑中,便要遭受诸多苦难,我再细细打量它,此时初具形状的它朴素如刚出生的婴童,随经时间风化便硬朗起来,无需你再去触碰它,就静静地等候,反倒像怀胎十月,等待似处子,波澜不惊。

窑中火势磅礴,你那一刻被热气熏得泪流,这高达1200摄氏度的炙热环境中,你开始心疼起它来,但此时你需沉住气,你但看它历经的不过是苦难中的一层丝毫不为过,因着这滚滚炙火中,它将磨炼出自己特有的性格,和千百年来所有的窑器一样,这个过程略有些缓慢却必不可少,也有不少从内部出现裂痕的器物,怕是再也抵不上多少波澜,便要砸碎扔入灰烬,随弃物奔走逃离。

这烧也不用多久,若恰好成型了,便继续磨炼它的表色,这时的它粗糙而素净的外表下,已有了坚韧的骨架,你看到刚加冠的成年孩子便有这般的气质,只待这社会雕琢,让璞玉亦散发它自身的光彩。

入窑之前还需一道工序,便是挑选釉色,亦是考验你品位的起始,有人喜好泛翠的天青,亦有人喜好夸张大胆的丹红,而我劝你第一次瞧见瓷器,不若选个低调的着色,这亦或不是你最后一件作品,但却是陪伴你最为久远的器物之一。用诸如缥的色泽,让它也经得起岁月的耐磨和你的眼光蜕变。这色泽普通如同儿时用的搪瓷碗,记忆中比比皆是,但你不要忘记,愈是能承载时间磨炼的色泽愈是珍贵。瓯窑便是缥色瓷器的杰出代表,它的烧成不仅需要如上繁缛的步骤,还需正好永嘉楠溪江边上的泥,这江水流经数千年,炼化了这能承受时间蹉跎的色泽与本性。它正如同瓯地的驻守,为你讲述一段这个地方长久的历史往事,褪下它商业特性的外壳,展现最为朴质的一江水土。

时间漫长如这宁静的江水,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东瓯儿女,这个南方的小小地方,孕育着曾举世闻名的瓯窑青瓷。这缥色青瓷不似天青瓷般动人心魄,却有着独特的神韵,让人耗尽一生去细细观赏它。它的釉色如水墨山水,日常光线下泛着灵动的光芒。缥是历史上一种很特别的颜色,曾有不少工匠为烧制缥色瓷而耗尽心力,在摔烂一件件成品时扼腕叹气,莫非用的不是楠溪江的泥便烧不出这样的颜色?!但即便站在瓯地上,花上多少年的研究,大祗也只能烧出近乎缥色的瓷器。文化传承的一度脱离,开始让人觉时隔恍惚,难以描绘它本应有的着色。而这个颜色质朴不失大气,间乎青灰之间,眉黛远山的形容分毫不为过,是自然的天工神斧,才能刻画的色泽。

今人得见瓯窑,已非传统意义上的缥色,但瓯地的爱瓷之士仍花上一生的气力去寻找它的本色,正如这片热土上挚诚的子民们,明知岁月奔走,却仍守护着自己的一江水土,代代相承。

如果你偶然看到一件瓯窑瓷器,细细抚摸它,闭上眼睛嗅它,就会感受到浙南小城的温柔与种种磨砺,随经历史脉络,尽力将自己的本色,展现在你的面前。endprint

猜你喜欢
楠溪江釉色青瓷
如意
龙泉青瓷
楠溪江:陶渊明笔下的“古朴天堂”
清三代釉彩釉色的继承与创新
现代陶艺肌理与釉色结合研究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楠溪江:永远的山水诗
楠溪江畔多名胜,山居最好是林坑
龙泉青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