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金融业务发展趋向及对策分析

2015-03-18 14:45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顾飞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金融业务证券监管

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顾飞

一、我国证券金融业的现状分析

经过近三十年的金融改革和发展,我国证券金融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三十年来的证券金融业务的发展更多地体现为外延式的扩张,实质性的突破很少。审视我国证券金融业务的发展特点和现状,可以总体概括为下面几个方面:在所有制结构上,国有证券金融机构多,民营成分较少,严重削弱了其竞争活力;在融资方式上,社会融资更多地体现为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在规模和频率上均较低,导致社会资金的低效运转;在配置资金上,按照市场运作方式配置的资金比重小,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益低下。

从目前证券金融业务的现状来看,以上问题已严重影响到金融业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从市场反应看,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纷纷通过发展互联网金融和交叉性金融业务来促进其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征与对策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早在2003年就已经在我国出现了,但学术界普遍认为,2013年才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中,大量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涌现,尤其是以资金规模达到6000亿元的余额宝以及其旗下控股的天弘基金为代表。作为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下的产物,互联网金融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我国证券金融业产品和服务提供新的平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完善,使得传统的证券金融业务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互联网金融通过获取海量信息数据,将基本的商业交易、理财管理和资金支付及转移等多项业务进行高效整合,精准定位客户需求从而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服务的同时促进传统金融业务和实体经济的转型和发展。这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拓宽了社会融资渠道,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抵抗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健全,潜在风险较大。为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完善,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在准入方面,需要建立相应的规模和技术标准,其标准建立的依据应当是市场充分竞争下的平均利润,即处于市场均衡条件下时的平均利润所形成的金融企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在资金监管方面,有必要将互联网金融企业纳入中央银行的统一管理下,将存款准备金制度应用在互联网金融方面,一方面可以维持宏观环境下市场的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按法定比例将保证金上缴作为最后贷款人的央行的方式为广大客户提供保障。同时监管部门还应将互联网金融应作为反洗钱机构的重点关注领域,并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相关规定,严厉打击互联网金融洗钱行为;在风险控制方面,应设置包含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在内的风险指标,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和监管单位提供相应的警戒线指标;在法律法规方面,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条例,形成完善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法律体系及互联网金融市场管理办法,针对互联网金融的不同业务模式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市场行为。

三、交叉性金融业务的发展特点和对策分析

以跨市场类型为特征的交叉性金融业务是指其参与机构具有不同的行业特征,为满足投资者投资需求的多样化而共同开发融合多行业的金融产品的一种金融业务,多样化的业务模式是其典型特征。近年来,交叉性金融业务发展迅速,截止2014年6月末,信托资产总规模达到12.35万亿元。

尽管交叉性金融业务丰富了金融业务种类,但在当前银行、证券和保险分业经营和监管的框架下,其风险监管的难度不断提高,甚至出现监管真空等风险问题。交叉性金融业务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券商通道方面,发行金融产品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券商的通道业务将其相关资产移至表外,规避监管从而实现监管套利目的;在信用增级方面,交叉性金融产品的发行方通过为金融产品进行信用增级,从而达到包装劣质产品、蒙蔽大众的目的,增加了风险的连锁传染;在短期资金融通方面,出资银行往往通过从过桥银行中买入相关通道资产从而达到规避监管的目的,影响央行金融数据统计的真实性。交叉性金融业务规模巨大,为应对其可能产生的风险,需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建立健全交叉性金融业务的法律法规,由央行联合证监会、保监会和银监会共同研究并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协同监管交叉性金融业务;各金融机构应建立并强化关于交叉性金融业务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和相应的隔离制度。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措施,实现对交叉性金融业务的横向与纵向管理,防范由于单个交叉性金融业务产品或金融机构的风险扩散至整个市场,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四、结束语

通过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和交叉性金融业务,同时采取相应措施规避其潜在风险,我国证券金融业务的发展必然进入一个更加稳定健康的时期,全面深入金融改革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冯娟娟.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13(29)

[2]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3]于永宁.金融监管模式的博弈与选择[N].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4]司小萌.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的风险及防范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13)

猜你喜欢
金融业务证券监管
绿色金融回顾与展望
东方证券
东方证券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拓展策略探讨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今日证券》今日证券 每日相约
商业银行发展住房租赁金融业务的路径探析
商业银行发展县域网络金融业务的策略探讨
监管和扶持并行
近期连续上涨7天以上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