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疗体会

2015-03-18 23:00王海钦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肠壁肠管肠梗阻

王海钦

河南邓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邓州 474150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发生水肿和渗出,形成动力性与机械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诊治不及时,可发生肠瘘、短肠综合征、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1]。2009 -01—2014 -01 间,我院共收治24例炎性肠梗阻患者,经及时诊断和治疗,均获痊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中患者中,男16例,女8例;年龄23~68岁,平均45.32岁。症状出现时间为术后4~20 d,其中术后<1 周6例,1~2 周者16例,>2 周者2例。手术类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9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7例,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松解术4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3例,胃癌根治术1例。临床表现:不同程度腹胀,停止排气、排便18例,呕吐16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14例。辅助检查:X 线腹部摄片检查均显示不同程度肠管扩张,液气平面。CT 检查均提示肠壁水肿、粘连、增厚、肠管扩张、肠腔积液(气)、渗出等表现。

1.2 治疗方法 全组24例均首先实施保守治疗。(1)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每日用少量的生理盐水冲洗鼻胃管,确保引流通畅。(2)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4)地塞米松5 mg 静注,1 次/8 h,1 周后逐渐停药。(5)使用生长抑素3 mg/12 h,抑制消化液分泌,待病情缓解后逐渐停药。(6)中药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2]。(6)胃肠道功能恢复后给予消化道动力药物促进肠蠕动。

1.3 治愈标准[2]腹胀、腹痛消失,肛门恢复排气排便。鼻胃管引流液<400 mL/d,不含胆汁。停用生长抑素后症状无反弹,腹部柔软、肠鸣音恢复、坚韧感消失。恢复饮食后梗阻症状不再出现。

2 结果

本组24例中2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痊愈,住院时间(13 ±2.78)d。1例保守治疗1 周时出现绞窄性肠梗阻,即行手术探查。术中见部分肠管坏死,行梗阻坏死肠段切除术治愈。1例保守治疗3 周无效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部分小肠狭窄明显、瘢痕增生、弹性消失、肠壁高度水肿,遂行小肠部分切除术。术后并发肠瘘经再次手术后治愈。

3 讨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因手术创伤导致术中肠管粘连的广泛分离、长时间肠管暴露以及手术操作不规范造成肠管损伤。多数患者既往有腹部手术史,且以多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等急腹症手术及EPISBO 常发生于手术操作范围广,出血多,创伤重,手术时间长的病例。另外交感输入的抑制效用,激素、神经递质和其他介质的释放,炎性反应,麻醉和止痛药作用等也参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形成。腹部手术后EPISBO 一般发生在术后4 周内[3]。临床表现为术后1~2 周内有少量排气,少量进食后迅速出现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梗阻症状。X 线腹部摄片检查可显示不同程度肠管扩张,液气平面。CT 检查可见肠壁水肿、增厚、肠管扩张、肠腔积液等表现。

因EPISBO 发生肠绞窄的几率极低,且随着炎症反应的粘连吸收和消退,病变大多可自愈,加之患者肠壁高度水肿,肠腔压力增加及致密粘连,手术极易损伤肠管形成肠瘘及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导致短肠综合征。故首先均应实施保守治疗,包括胃肠减压,全肠外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应用生长抑素,抗生素防治感染,中药灌肠等。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利于减轻肠壁水肿,促进炎症消退和粘连松解。生长可抑素胃肠液分泌,减轻小肠腔内的潴留和肠壁水肿,改善肠壁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4]。中药大承气汤灌肠有利于排出积粪、细菌和内毒素,减轻或避免内毒素血症。若EPISBO 长时间不能缓解或反复发作,患者全身情况恶化,需果断实施手术治疗才能有效解除梗阻,阻断恶性循环。本组1例保守治疗1 周时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行手术探查术中见部分肠管坏死,行遂梗阻坏死肠段切除术治愈,1例保守治疗3 周无效行剖腹探查术并行小肠部分切除术,因肠管高度分离肠管时将损伤肠管浆膜,形成肠瘘。经营养支持及改善引流后再次手术而治愈。

我们认为,为减少术后炎性肠梗阻的发生,术中除规范操作外,应尽量减少腹腔干扰和肠管暴露时间,并以大量0.9%NaCl溶液冲洗以彻底清除积血、脓液防止腹腔污染,避免不必要的腹腔引流。术后营养支持,尽早下床活动,对既往多次腹部手术史、广泛肠粘连、腹腔炎症严重、肠排列术等高危患者,术后禁食及胃肠减压时间应酌情延长。

[1]李幼生,黎介寿.再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38 -39.

[2]朱维铭,李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8):456.

[3]杨建光,赵宇,于作夫,等. 老年人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5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16):1 638 -1 640.

[4]孙永显,姜旭光.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11,26(3):238 -239.

猜你喜欢
肠壁肠管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