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前农机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5-03-18 10:46黄骅市农机安全监理站滕义栋
河北农机 2015年6期
关键词:农机手监理农机

黄骅市农机安全监理站 滕义栋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国家对农村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农业机械促进法》、《农业机械监督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实施,农村土地流转指导性文件的出台,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总动力、农机拥有量与日俱增,这也给我们的农机监理工作带来了发展契机,但同时也增添了压力,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概括起来可从“上”、“中”、“下”三个方面来表述。“上”即体制机制问题,“中”即监督管理的问题,“下”即被管理者的问题。

1 “上”体制机制问题

1.1 《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了农机监理机构的行政职责,农机监理人员是行政执法者,应当是参公管理,但大多数工作在一线的农机监理人员依然未参公,甚至至今还是自收自支编制。当初由于农用三轮、四轮运输车划归公安交警管理,也造成了大量农机监理人员的流失,以黄骅市为例,2004年有农机监理人员17人,到现在在岗人员只有4人,且3人是自收自支编制人员。截止到2014年,黄骅市农机总动力已达109万千瓦,其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分别为34650台和1176台,农机监理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1.2 在执法范围方面,农机监理人员也没有上路权,只能局限于农村的田间地头、场院,而公安交警部门对乡村道路、城乡结合部或无力或疏于管理,造成了农机执法的“真空”地带,各种违法使用农机现象严重,却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2 “中”监督管理的问题

2.1 经费没有保障

由于经费不足,农机监理机构往往是设施、设备不全。没有专门的交通工具,检验、检测设备不全或得不到必要的更新换代,甚至没有执法服装、标志,工作起来缺乏严肃性、权威性。

2.2 宣传工作力度不够

经费不足直接导致农机宣传工作只能有限进行,不能形成常态化,造成了农机手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不够,服从监督管理的意识淡薄,农机监理工作开展不顺畅。

2.3 执法力度不够

由于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监理人员没有足够的能力长期深入到田间、场院进行执法检查和相关服务工作。

2.4 队伍存在问题

有些地方的农机监理人员连工资都不能保证,造成监理队伍的不稳定,有的人还从事起商业活动,工作积极性不高。

2.5 岗位职责分工的问题

农机监理机构需要设置检验岗、牌证管理岗、驾驶员考试岗、农机事故处理岗等岗位,由于人员过少,存在1人双岗甚至多岗的情况,岗位责任过重,不明确、不够细化。

2.6 基层农机管理机构的问题

以前各乡镇都设置农机管理站,有多名农机安全员负责本乡镇的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起着承上启下、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但现在各乡镇的农机站均已裁撤,也没有了专职农机安全员,也就丢掉了农机管理的前沿阵地。

3 “下”被管理者的问题

3.1 法律意识淡薄

大多数农机手对参加农田作业的农业机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需要办理牌证手续的认识不够,认为种地用的农业机械办理证照是多余的,不愿服从监管。

3.2 安全意识淡薄

多数的农机手没有经过农机安全作业方面的系统培训,急于致富,机械到手后即投入使用,常常是违规操作、疲劳驾驶、随意载人、改装车辆等等,给农机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4 解决“上”“中”“下”三部分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4.1 健全农机监理体制和机制

4.1.1 解决“人”的问题。首先要充实农机监理队伍,把有知识、有技能、有素质、踏实肯干的年轻人员安置到监理岗位;再者要给予农机监理人员应有的待遇,如落实参公管理,保障工作人员工资待遇,让他们能安心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最后,要健全乡镇农机管理机构,发挥其桥头堡的作用,由上到下形成合力,共同织就一张保障农村农机安全生产的大网。

4.1.2 解决“钱”的问题。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政府部门要给予农机监理工作足够的重视,保证农机监理机构有充足的业务经费,用以采购先进的设备、设施,毕竟单凭人为的简单评测是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有了齐全的设备、设施,我们就可以把农机监理工作拓展开来、规范起来。

4.1.3 解决“权”的问题。当前,农机监理部门的执法区域仅限于农村的田间、场院,对农业机械的使用不能全面有效地进行监督管理。建议赋予农机监理机构县乡级道路上的路检、路查权力,以填补广大农村道路上农机执法的空白,解决农机管理存在的“真空”状态,有效地治理出现的私自改装、违法载人、无证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

4.2 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建设,抓好监督管理工作

4.2.1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农机监理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农机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方面的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一领域的安全生产;通过举办“阳光培训”——加强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让农机手切实掌握农机安全生产的各项知识技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4.2.2 搞好队伍建设。所谓“打铁还要自身硬”,农机监理人员要与时俱进,努力学习各项法律法规,提高自身业务技能和执法水平,建立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执法严明的农机监理队伍,为我国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4.2.3 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服务意识。农机监理人员要树立全心全意服务“三农”的思想意识,转变工作思路,把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推进农机“平安村”建设,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农机安全生产水平;要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开展主动性工作,如推行预约上门服务制度,实行农机监理业务办理“一条龙”服务,真正解决联系服务机手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机手到县城办理业务路途远、费用大、耗时长的实际问题。

4.3 强化农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4.3.1 通过新闻媒体、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对机手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教育,使其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规定、操作规程,引用、剖析典型农机事故案例,让驾驶员认识到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和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性,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4.3.2 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机手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能培训,通过举办农机教育安全讲座、播放农机安全知识录像等方式,让机手能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技能,能够更好地进行农机安全生产。

4.3.3 要加大执法力度,农机部门要积极联系、配合交警部门进行专项治理,对违法的农机驾驶员要视情节给予必要的处罚,要让他们对法律产生敬畏之心,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农业的现代化首先是农业机械的现代化,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农机监理部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当前形势下,农机监理工作者也应与时俱进,注重转变观念和思路,创新工作方式、上下同心、勇于探索和尝试,为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快速、稳步发展出力献策、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农机手监理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农机手职业病患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不一样的农机展
陕西:只闻机器响不见人奔忙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江南春·农机手
浅谈阿勒泰地区加强农机手技能培训的几点做法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