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长王小平在河南省南水北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摘要) (2014年2月18日)

2015-03-19 01:06
河南水利年鉴 2015年0期
关键词:配套工程通水南水北调

厅长王小平在河南省南水北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摘要) (2014年2月18日)

一、肯定成绩,坚定做好下阶段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13年是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开工以来最关键、最特殊也是收获最大的一年。各级领导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高度重视、高度关注,并作出重要批示。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南水北调工程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希望大家总结经验,加强管理,再接再厉,确保工程运行平稳、水质稳定达标,优质高效完成后续工程任务,促进科学发展,造福人民群众。李克强总理批示,南水北调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要再接再厉,着力做好通水后的质量、环保、安全以及各项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后续工程建设,确保清水北送,造福沿线群众,让千家万户收益。张高丽副总理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作出部署,要求切实做好工程维护、水质安全、水量配售和沿线环境生态保护等工作,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郭庚茂书记批示要求,再接再厉,抓大事、办实事,为河南振兴和国家大局再创佳绩。谢伏瞻省长做出批示:要抓重点薄弱环节,确保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抓配套工程,确保实现“三同步”的要求;扎实做好通水验收前期工作。前期工作卓有成效,要再接再厉,圆满完成任务。

各级领导的指示和批示是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在工作中,我们切实把各级领导的指示和批示精神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具体行动和有效措施。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精心指导下,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年度建设目标,按照“紧盯重点狠抓进度,持续高压严管质量,治保并重确保水质”的总体思路,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打赢了艰苦卓绝的攻坚战,可以说捷报频传,喜事连连,实现通水大目标曙光在前、胜利在望。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主要有六个特点:

(一)干线主体工程胜利完工。我们紧紧围绕“2013年主体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目标,针对开工晚、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等突出矛盾,倒排工期、科学施工、严格督导,抢抓进度,经过8年艰苦努力,干线主体工程胜利完工。到去年底,累计完成施工投资444.4亿元,其中,2013年完成施工投资101.9亿元,占年计划85亿元的120%。在工作中,我们咬定目标不放松,创新四个机制。一是创新督导机制。把按期完工风险较大的16座铁路交叉工程和郑州段53座公路桥梁作为重点监控项目,一个月一督导一排名一通报;对8个衬砌进度落后标段、11座进度滞后的桥梁挂牌督办,半个月一检查一通报。二是创新奖惩机制。按照跨渠桥梁和渠道衬砌节点目标,对按期或提前完成节点目标的单位给予重奖,对进度滞后的单位及责任人,从重处罚。三是创新预警机制。对衬砌落后标段实行风险预警机制,每月考核一次,并采取黄牌警告、评为不可信施工单位等处罚措施;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对年底主体工程完工存在风险的方城七标、方城九标、禹长二标等标段,派驻现场工作组,并及时采取帮扶、分割等措施,集中力量攻坚,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四是创新服务机制。实行主任分片包干制度,现场办公,服务一线,对关键事项限定时间节点,明确责任人实行盯守。针对建管单位合同管理力量不足的问题,先后两次开展工程变更专项治理活动,组织专家组现场办公、咨询服务,联审联批,审查变更719项,为施工单位预结算26.5亿元,有效缓解了施工单位资金紧张问题,有力促进了工程建设。

(二)配套工程年度任务超额完成。按照配套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同步通水、同步达效的“三同步”要求,重点采取效能监察、考核奖惩、协调督导等措施,快速推进配套工程建设。一是联合省优化办、省监察厅对配套工程建设资金筹集开展专项效能监察,配套工程建设资金筹措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目前已落实资金127.86亿元。二是严格按照督查奖惩办法,组成两个督导组,每月对各省辖市配套工程建设进行一次督查,排出名次,全省通报,每半年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三是针对穿越工程和管材供应两个重要制约因素,成立了配套穿越工程和管材供应协调督导组,加大协调力度。去年我省配套工程建设全面提速,完成年度投资82.87亿元,占年计划的107.6%;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93.31亿元。完成管道铺设786公里,占总长的82%;临时用地移交完成总量的96%,专项迁建完成总量的85%。全面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三)工程质量安全始终受控。我们始终持续高压态势,以铁的手腕狠抓质量安全,除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高压高压再高压、延伸完善抓关键”一系列措施外,重点实行“飞检、巡查、稽察”三位一体质量监管。成立了质量飞检大队、质量巡查大队和稽察专家组,对干线和配套工程从原材料到工程实体质量,以及参建单位的质量行为进行全方位跟踪检查,开展质量飞检和巡查42次、专项稽察16次。对发现的质量问题督促整改,强化约谈工作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对13家施工单位、11家监理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约谈了9家施工单位、7家监理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对53家参建单位进行了经济处罚,清除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总质检师7人、监理单位总监和现场监理17人。截至去年年底,干线工程和配套工程评定单元工程合格率均为100%,优良率分别为94.7%和87%。

(四)水源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水质是南水北调工程成败的关键。我们始终把水质保护作为政治责任,确保丹江口库区水质稳定保持在II类标准。一是明确了水源区各级政府的责任。省政府与南阳、洛阳、三门峡3市政府签订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目标责任书,明确了责任单位、目标任务、推进措施和时间节点,全面加快项目实施步伐,2013年完成“十二五”规划项目建设资金1.98亿元。二是在积极配合做好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会同国家五部委组织考核的基础上,按照我省的考核办法和督导方案,严格督导考核。三是切实加强总干渠两侧水源区保护,对项目建设严格把关,先后对400多家企业进行了严格的环境影响专项审核,其中,200多个存在污染风险的项目被否决,真正从源头防治污染。

(五)资金管理使用安全高效。一是加强投资控制。科学合理安排和使用建设资金,加强建设资金各环节的管理与控制,严格支付程序。二是加强审计监督。深入开展内部审计,加大力度,加密频次。对干线工程建设资金每季度审计一次,对各省辖市配套工程建设及征迁资金进行了全面审计。积极配合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审计署、省审计厅的专项审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逐条分析研究、认真整改。有效堵塞了跑冒滴漏现象,取得了显著成效。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先后制定并修订完善了10多项规章制度,建立了层层把关、分级负责、相互制约、责任明确的财务资金安全控制体系,用制度管好资金。四是开展风险排查。切实抓好资金风险防控工作,全面清理工程完工前可能存在的资金风险点,制定了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具体措施。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各项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高效,没有发生大的违规违纪问题,国家审计署和省审计厅审计都给予充分肯定。

(六)对口协作取得重大成果。在对口协作稳步推进的基础上,12月27日,省委书记郭庚茂、省长谢伏瞻率领河南省党政代表团赴北京市访问,与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等就深入推进南水北调水源地对口协作和区域合作进行深入座谈。郭金龙对河南人民讲政治、顾大局、做奉献,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的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北京市委中心学习组还专门观看了我们制作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专题片。双方就对口协作达成了广泛共识,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旅游文化等重点领域,加强合作。两地相关部门在教育、科技、工业、卫生、旅游、南水北调领域签订了合作协议,取得了重大成果。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精心指导。去年一年,鄂竟平主任和张野等3位副主任带队到我省检查暗访36次,为河南段工程建设给予了有力指导。省委、省政府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把建设好南水北调这一“国字号”工程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倾全力支持。省委书记郭庚茂、省长谢伏瞻多次实地调研,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分管副省长王铁亲力亲为,靠前指挥。其他省领导也不断到南水北调工程现场指导调研,为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省各级各部门的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各级各部门把南水北调工程当作重要的政治任务和“一号工程”,齐抓共管。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土厅、省住建厅、省环保厅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省交通厅、郑州铁路局针对跨渠公路铁路交叉工程,省政府移民办、省通信管理局、省电力公司针对征迁和永久供电工程建设等问题,积极协调,难题一一破解。各省辖市在移民征迁、建设环境维护、配套工程建设、治污环保等方面付出了艰辛努力。服从国家大局、建设好南水北调工程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南水北调系统转变作风、务实重干。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转变作风,工作重心前移,现场解决问题,突出破解难题,狠抓工作落实。浮在上面的少了,深入一线的多了,推诿扯皮的少了,解决问题的多了,说空话的少了,干实事的多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扫清了一个个障碍,破解了一个个难题。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参建者和沿线干部群众的无私奉献、团结拼搏。在工程一线涌现出了南阳段方城6标项目经理陈建国等一大批先进人物和模范典型。2013年,陈建国获得了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当选2013年度感动中原十大人物、全国十大“三农”人物。南水北调战线成千上万名建设者像陈建国一样默默无闻夙夜奋战在建设一线, “五加二、白加黑”成为工作常态,“比学赶帮超”成为自觉行动,形成了风清气正务实重干的新风尚。

在此,我代表省南水北调办,向各级领导对南水北调工作的关心支持,向为河南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广大建设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认清形势,增强做好下步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虽然我省南水北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仍需采取有效措施,全力破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干线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干线主体工程虽然已经完工,但剩余金结机电安装、通信、道路、绿化、护栏等附属工程建设任务仍很繁重。截至目前,委托项目完成机电设备安装不足70%;完成通信管道敷设不足50%;降压站、闸室、安全监测站完工不足70%;大部分沿渠道路、绿化、护栏等工程项目还未实施;35千伏永久供电线路施工进度滞后,3月底具备通电运行条件的压力还很大。此外,还要按计划完成通水验收、全线充水实验等各项准备工作,通水验收与工程扫尾交织在一起,任务非常艰巨,时间十分紧迫。

(二)配套工程进展极不平衡。虽然我省配套工程总体进展顺利,但各省辖市之间进展极不平衡。截至去年底,鹤壁市管道铺设已完成99.5% (除穿越工程已全部完成),平顶山市完成97%以上。但个别省辖市因重大设计变更等因素影响,仅完成不足50%的管道铺设任务,严重影响了配套工程的整体进度。进度滞后的省辖市如不及时扭转被动局面,就可能拖全省配套工程的后腿,影响工程总体效益的发挥。

(三)通水验收面临巨大压力。根据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通水验收计划,干线工程委托段16个设计单元,除潞王坟试验段和安阳段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负责组织通水验收外,其余14个设计单元由我省组织通水验收,要求5月前全部完成。目前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及专项验收等工作进展不理想,跨渠桥梁交 (竣)工验收还未全面展开。配套工程管道静水压试验进展较慢,通水验收尚不具备条件。

(四)质量安全风险依然存在。我省南水北调工程质量总体良好,但质量违规行为和常见病仍时有发生,况且干线实体工程还都没有经过通水考验,有些质量问题还没有暴露出来。个别配套工程PCCP管道制造与安装还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质量管理形势仍不容乐观。安全生产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安全生产事故潜在风险仍然存在,部分单位和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隐患排查仍需加大力度。

(五)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个别项目部管理力量薄弱,成本控制不严,施工组织缺乏统筹安排,工序衔接不紧,窝工现象严重。合同管理人员极其缺乏,合同变更质量不高、报送不及时;部分施工单位总部对现场支持力度不够,有的甚至从项目部抽调资金,加重了项目部资金紧张程度。特别是春节前,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成为影响稳定的关键问题,连续发生了农民工上访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各施工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今后再发生这种现象,将从重从严处理。个别现场建管机构面对复杂的局面思路不开阔、办法不多,有的同志工作方法简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六)工作作风存在松劲倾向。部分参建单位和人员认为我省南水北调工程主体已经完工,产生了盲目乐观心理,对后续尾工建设任务的繁重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思想上存在松口气、歇歇脚、养养神的松懈滑坡倾向,克难攻坚、顽强拼搏的势头有所减弱。

(七)水质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水源区“十二五”规划部分项目实施进度不理想;陶岔渠首考核断面总氮浓度呈现升高趋势;“一河一策”治理尚未启动;总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原有企业较多,一些企业排污达不到水源保护区的要求,对总干渠水质造成安全隐患。

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困难,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得力措施,务实苦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三、再接再厉,扎实做好2014年南水北调各项工作

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决战收尾之年,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部署,紧紧围绕干线工程汛后通水、配套工程同步达效、水质稳定达标的目标,贯穿依法规范管理这条主线,加大依法管理、合同管理力度,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如期实现通水大目标。全年计划完成投资83.9亿元 (其中,干线工程29.3亿元,配套工程54.6亿元),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全面完成干线工程。今年干线工程主要建设任务是:完成信息自动化、运行维护道路、绿化带、草皮、永久护栏以及水土保持等项目。3月底前完成金结机电安装和35千伏永久供电线路建设,确保具备联调联试和通电运行条件;4月底前完成全部通信管道敷设;5月底前全面完成与通水相关的尾工建设;6月份开展全线试通水;第三季度完成所有水土保持项目;9月底前完成全线通水验收,10月份实现通水目标。

(二)同步建成配套工程。今年一季度配套工程管道铺设任务大头落地,力争完成95%;第二季度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具备通水验收条件。进度滞后的郑州、新乡等市,要切实采取强有力措施,强化进度督导,迎头赶上。请各有关部门加大协调和支持力度,确保3月份完成所有穿越铁路、公路施工许可办理和线路变更批复,确保按期完成目标任务。

(三)按期完成通水验收。切实做好验收前各项准备工作,5月底前完成干线所有设计单元工程的通水验收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大与交通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妥善解决桥梁管养费问题,及早明确接收单位,力争年底前完成全部桥梁交工验收工作。

根据配套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启动配套工程通水验收工作,加快PCCP管道静水压试验进度,及早完成平顶山、鹤壁两市的试点工作,并逐步全面铺开。实现配套工程与干线工程同步建成、同步通水、同步达效的目标。

(四)持续高压狠抓质量。对后续工程建设继续保持高压态势,避免出现大的质量问题。特别是对在通水验收和充水试验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加大整改力度,及时妥善处理,确保建成优质工程。

(五)综合治理保护水质。积极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完成规划项目的70%。按照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强化监管,确保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标。积极推进与北京市的对口协作,抓好示范项目建设。扎实开展总干渠两侧水源区保护工作,开展现有企业摸底调查,对新建项目严格把关。继续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努力把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成为生态走廊、清水走廊和绿色长廊,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四、一鼓作气,夺取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全面胜利

面对今年繁重的任务,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怠慢思想,要继续发扬好作风、好传统,充分认识作风转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持续提振精神,务实苦干,咬紧牙关,一鼓作气,实现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完美收官。

(一)认清形势,振奋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对南水北调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党和国家领导人同时对南水北调作出批示,这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这充分说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们寄予了厚望。如果不能按时实现通水,我们不仅无法向党交待,也无法向人民交待。因此,按期实现通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政治考验。我们务必认清形势,继续保持奋发昂扬的斗志、拼搏进取的精神,咬定目标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善始善终做好各项工作。

(二)转变作风,狠抓落实。胜利在望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胜利在握,仍然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省南水北调办要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切实把服务基层、服务一线作为基本工作指针,力量下沉,深入一线,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各省辖市南水北调办要把配套工程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尤其是进度滞后的省辖市,要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快马加鞭,迎头赶上,不拖全省配套工程的后腿。各项目建管处要科学组织,发挥好总协调作用,为各参建单位排忧解难。各参建单位总部要继续向项目一线倾斜,主要领导要经常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及时协调解决施工现场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工程设计、监理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增加服务力量,切实搞好现场服务,满足工程需要。

(三)团结合作,和谐共建。南水北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所有参建单位的团结协作,形成强大合力。人心齐,泰山移。要紧紧围绕通水目标,上下同心,目标同向,步调一致。特别是涉及业务交叉时,要提前沟通,加强信息交流,做到无缝对接,防止出现空当。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特别是对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要高度重视,各施工单位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优先保证农民工工资结算,确保农民工工资发放到位,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四)严格要求,清正廉洁。南水北调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社会关注度高,资金监管压力大,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着严峻考验。我们务必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切实做到警钟长鸣,确保清正廉洁。要依法依规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深化审计、稽察、检查联动机制,切实堵塞资金管理漏洞。要不断强化反腐倡廉教育,加强队伍建设、廉政建设,将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真正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民、无愧于心的辉煌业绩。

猜你喜欢
配套工程通水南水北调
港航工程/嘉陵江川境段航运配套工程
Petroselinum crispum extract ameliorates scopolamine-induced cognitive dysfunction: role on apoptosis, 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2022 年春季永定河全线通水工作正式启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迎来全线通水7 周年等
四川省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投用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南水北调工程管理
南水北调运行管理研究
南水北调
德阳市地下综合管廊及配套工程(一期)建设项目PPP模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