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球运动践行“研学后教”,建立高效课堂

2015-03-19 02:12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东沙小学麦伟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9期
关键词:毽球研学后教研学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东沙小学 麦伟明

一、引言

“研学后教”是基于近年来国内课堂改革多种成功模式的合理内核,结合我区课堂教学实际问题提出的。 “研学后教”是一种教学理念,拓展理解为“先研后教、研学促教”,其旨在激励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要对教学因素进行充分研究(先研后教),并对学情进行透彻分析研究,促进教学效果和保证教学质量。也是我区教育突破瓶颈、减负前行、提升质量、创建品牌的重要举措。学校体育教学不但教会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以及培养体育健身能力。在教学中不是强调的传授运动技术与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的健身能力的培养,失去了快乐体育的本质意义,严重脱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极大的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毽球运动的普及不仅有助于推行全民健身运动、增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意识,而且对改革现行体育课程的内容、激活教学机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素质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踢毽球主要是用下肢做接、落、跳、绕、踢等动作来完成的。使下肢的关节、肌肉、韧带都得到很大的锻炼,同时也使腰部得到锻炼。而跳踢时,则不但要跳,腰部动作也很重要,上肢随同摆动,有时颈部也要运动。连续跳踢数十次,心跳每分钟增加到一百五、六十次。由此可见,踢毽球是一项全身运动,有时还很激烈。经常参加这项运动,不仅可使下肢肌肉、韧带富有弹性,关节灵活,而且可使心血管供血功能、心肺通气功能得到全面锻炼,起到增进身体健康的良好作用。但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毽球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研学后教”理念下毽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实证研究》,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同时增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意识,而且对改革现行体育课程的内容、激活教学机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素质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

二、“研学后教”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以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以构建高效课堂、幸福课堂为目标,突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努力构建和谐发展的师生共同体,优化课堂结构和教学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毽球运动的特点

第一,毽球运动的技术特点:毽球踢法多种多样,有单人踢,双人踢,多人踢;正踢、反踢、交叉踢等二三百种花样。进攻技术千姿百态,倒勾攻球、前踏攻球、头攻球。毽球融入了足球的脚法、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战术;踢毽球需要踝、膝,髋等关节的协调配合,需要踢毽者在最短的时间来掌控它,在空中完成接、落、跳、绕、踢等动作,这不仅可以提高人的反应,灵敏协调能力,又可以培养组织纪律性和合作精神,同时加强了学生的顽强拼搏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

第二,毽球场地的器材特点:毽球比赛场地采用羽毛球双打发球场地,长11.88米,宽6.1米(单打5.18米),中间用球网相隔(男1.6米,女1.5米高)。场地设施简单,在室内、外均可进行,场地面不受限制,只要平坦即可。毽球由毽毛和毽垫构成,具有轻便,随意携带的优点。

第三,毽球运动的对象特点:毽球运动对场地和气候的要求不高,便于组织和开展,老少皆宜。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休闲娱乐。在不同对象的练习中,毽球运动所具有的健身、娱乐、灵巧、对抗等特征,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尤其适合于女生的情趣爱好,培养学生个性,增进学生健康。

四、毽球在体育课教学中的渗透运用

毽子是一项培养和比试技巧的游戏,用鸡毛和两片铜钱或钢圈制作而成的游戏玩具。因其制作简单,体积轻巧,不受场地和人数的限制,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又因毽子既美观,易于携带,安全实用,即使直接打在学生身上也不会造成大的伤害,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理。练习过程中个个爱不释手,且能够放心大胆,积极认真地进行练习,有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鉴于毽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现出来的一物实用、多样、巧用、新用的特点,我校在体育课中渗入毽球教学和游戏。

一是利用毽球进行体育课教学的趣味练习。

二是体育课堂中利用毽球进行游戏,增加学学上课的积极性。

三是毽球在课间十分钟和大课间活动中的运用。

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毽球教学的效果

毽球活动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推广性强.通过进行毽球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竞争意识与创新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锻炼,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一是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以毽球为开端,开展切实有效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是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学会毽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三是通过合作学习、交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四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是毽球运动纳入其课程教学就有其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符合了新课程标准中“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还开发了本民族特色的课程资源,丰富了课内外文化生活,同时对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等,亦有着现实的促进作用。我们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应积极努力的开展好毽球教学,配合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毽球运动使我校成为地区、省、市、全国毽球传统项目学校称号,使学生与学校体现毽球运动的乐趣与收获。

猜你喜欢
毽球研学后教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毽球运动在中小学中的推广研究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毽球的脚内侧踢球技术高坪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毽球教案
研学之旅
让游戏“畅游”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研学后教”理念指导下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探索
反复确定 使研学问题显出实效性
利用“研学案”促进小学生读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