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5-03-19 06:01矫海龙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4期
关键词:后备足球运动教练员

□矫海龙(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矫海龙(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我国足球运动之所以停滞不前主要原因就是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存在过多的问题,导致我国足球运动与世界强国相差甚远,因此本文立足于我国当前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具体对策。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素质教育

1、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1.1、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梯队

俱乐部是依托市场,依靠足球俱乐部而建立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为了促进我国足球走向职业化,足协规定个足球俱乐部必须要建立二、三线队伍的后备人才训练形式,但是由于受到我国足球俱乐部经营模式以及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使得足球俱乐部没有将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纳入到俱乐部运营中心,其仍然是依靠基层学校—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的人才模式进行足球人才的选拔。

1.2、我国足球学校和业务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足球学校主要是社会投资者出资兴办的或者依托普通学校在学校内开设的足球文化课程、运动员通过考核之后在学校内接受系统的足球专业知识的一种学习模式。随着国家对足球运动的高度关注,我国很多地区都建立了具有特色的足球学校,并且足球学校的数量出现了快速递增的现象。我们相信随着近期国家颁布了足球体制改革方案的实施,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为组长的足球体制改革小组的成立,将大大加快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学校的发展。

1.3、我国学校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学校是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基地,通过学校教育可以为足球事业输入更多的优秀人才,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建立了足球专业,即使没有建立足球专业课程的院校,也将足球运动作为了公共选修课,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了解与参与度。同时我国高校也建立在高校足球联盟职业联赛制度。

2、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不完善

对青少年足球梯队的培养是发展国家足球事业的关键,因此国家要将重点重在青少年足球梯队的建设上来,但是目前由于受到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因素的限制,导致我国足球人才培养工作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地方对体育运动的投入更多强调金牌产出的效果,也就是那个体育项目产出的金牌数量多,就优先发展那个体育项目,这样一来就会忽视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其次虽然足协规定了足球俱乐部要发展足球后备人才的制度,但是由于足协缺乏相应的执法权,不能对足球俱乐部的具体行为进行监督,这样就会出现足球俱乐部执行足协决策的力度不够,使得国家层面的决策落实不到实处;最后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渠道联系不紧密。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渠道具有分独性,目前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渠道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性,使得资源浪费比较大。

2.2、足球训练与比赛的实际要求差距比较大

目前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训练主要采取的单个技术训练,忽视对青少年比赛把控能力的训练,结果造成学生掌握的技能远远不能达到实况比赛的要求。首先足球教练员在培训的过程中对青少年灌输的是固定训练模式,而忽视了青少年的自我能力的发挥,比如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教练员在训练青少年运动员时更多是以强制口吻的方式向学生进行约束性的规定,没有采取科学的培训模式;其次我国针对比赛要求而开展训练的非常少。目前我国对青少年训练的内容更多的是依据教练员的个人经验,而没有将先进的训练方案落实到具体的培训过程中。同时当前针对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比赛也比较少,使得青少年没有足够的机会接触到真正的足球比赛。

2.3、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经费不足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足球运动属于高投入的体育项目,而后备人才培养则是一项收益相对比较长的经济投资,而且其获得的利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很多部门不愿意为后备人才进行投资。针对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依靠学校进行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其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但是由于受到财政资金紧张等因素的限制,我国学校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资金与足球人才教育需求相比相差甚远,比如我国很多学校的足球基础设施都不完善。随着社会中出现了一些足球学校,但是这些学校都是以高额的学费为支撑,其结果也是影响社会公众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

2.4、忽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规律

我国足球训练向来以技术为主,因此青少年在平时的训练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技术训练,但是其结果是在比赛中表现出了“技不如人”的尴尬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当前的足球训练忽视了青少年足球运动的规律,过分注重技术训练,而忽视了对青少年战术训练与身体素质的训练,造成青少年所学习的技术在比赛中得不到应用。

3、足球后备人才培训的基本对策

3.1、完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要由过去单一的国家培养体制,变为由国家(体育和教育两大系统)、社会共同培养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体制。既要根据足球运动特点,又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有计划的进行长期培养:首先建立足球运动与基础教育相结合的机制。竞教相结合是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主要途径,足球后备人才的培训是长期教育的结果,需要从娃娃时代抓起,因此通过足球运动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结合可以提升青少年的整体素质,提升我国足球运动的整体水平;其次在高校建立青少年足球培训基地。我国要建立小学、中学、大学的一条龙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我们可以借助大学的丰富教育资源优势,建立青少年足球培训基地,弥补专业足球教练员理论水平较差的缺点。

3.2、加大对青少年足球比赛的宣传力度

加大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除了依赖于政府部门的指导之外,还需要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足球运动氛围,因此需要媒体部门的宣传,通过加大对足球运动的宣传,形成一种导向性的效应,一方面要通过对优秀少年儿童运动员的宣传、表彰,以调动广大青少年儿童参加业余体校的积极性,转变对青少年业余足球训练的不良观念;另一方面,要尽快研究并妥善解决体校学生升学、就业等突出问题,搞好对口项目的衔接,做到人员向上输送顺畅,训练自成体系以确保我国各级各类足球业余训练的健康持续发展。

3.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练员自身素质

首先提高足球教练员的综合素质,目前我国足球教练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但是他们在理论知识方面比较强,却在时间方面表现的比较缺乏,因此我们要从提高教练员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途径入手,定期对教练员进行培训,比如在开展教育培训时可以聘请国外知名教练到学校进行讲学;其次完善上岗培训体系。教练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成材的一个关键因素。从事青少年训练的教练员必须持证上岗。,不同级别的教练员必须经过不同的培训之后才能从事相关的培训教育;最后采取新老结合的方法提高教练员的执教能力,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年轻教师队伍,年轻教练具有非常高的学历,其学习能力比较强,工作积极性高,但是其执教经验不足,因此我们可以采取新老结合的方式,由经验丰富的老老师携带年轻教师,以此实现他们的共同发展。

3.4、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科学的训练体系

足球竞赛应以检查各层次训练任务完成情况为目标,使其成为推行训练大纲的工具,使人们执行大纲情况的优劣与竞赛成绩的优劣基本统一,决不能单凭比赛的运动成绩论“英雄”。因此我们应该从身体机能、运动素质、专项技术和运动成绩四个方面来综合评定竞赛成绩。以此从根本上为培养后备力量训练的教练甩掉“包袱”,使他们集中精力搞好基础训练,为国家多输送高质量的后备人才,使后备力量的训练真正走向正轨;合理安排训练负荷,提高训练的科学性。遵循“一切训练以比赛需要”为原则,针对运动员在参加比赛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设计训练项目以还原比赛情景,有针对性地提高运动员在实战中的技战术能力,真正做到训练与比赛相结合。

[1]杨钢,曾勇.陕西省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09.

[2]戴苏川.江苏省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10.

[3]韩旭.刍议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4,10.

猜你喜欢
后备足球运动教练员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铁岭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